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页 > 工作室实讯 > 正文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2-04-0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课程线上教学实践总结


【课程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考查课,同时也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本课程建立在新闻传播学基础上,讨论媒介演化如何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反作用于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探讨信息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个体生存、组织发展、社会演化的影响,信息时代的伦理与控制等。

【授课教师简介】

郑彬彬,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现任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讲师。

该教师于2021年9月加入工学院教师团队。此前曾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工作,组织大型跨文化交流项目,在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观察。曾在CRM项目管理领域服务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媒体产业链整合与应用、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洞察、组织行为与发展等课题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课程教学实践】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课程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领下,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核心,延展其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夯实学生的人文学科基础,提高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新媒体时代要求的传播工作者做好理论准备。

以OBE理念为指导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增强学生投入实践的兴趣与意愿,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内容的切实理解。

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要求,授课教师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互动,尝试了翻转课堂、小组线下讨论、线上分享等教学方法,尽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

(图为:20级新媒体02班学生课上进行小组汇报)

(图为:课后思考题,作为下次课前的交流话题)

1、课程成果与教学内容设计

(1)课程成果设计

学习成果1,跨文化传播的理解力,占总评成绩10%。

采用课上案例分享、课后分析总结的方式,个人完成专题作业。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差异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媒体内容表达。包括但不限于地域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代际文化差异、语言文化差异等方面。通过完成分析报告的练习,学生能够加深对社会文化差异的理解,懂得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设计媒体内容,提高传播活动的效能。

学习成果2,个体适应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化的能力,占总评成绩10%。

以社会学理论为分析基础,了解个体社会角色在新媒体时代的重塑。以社会观察的视角展开现象讨论与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报告相结合,学生能够建立新媒体推动社会变革的感性认知,为后续开展的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成果3,对媒介舆论价值的判断能力,占总评成绩10%。

媒介舆论,尤其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网络舆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信息源。舆论作为一种特殊的评论性信息,学会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理性思考的习惯,是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必要能力。

学习成果4,媒介素养理解与展示,占总评成绩50%。

本课程作为考查课,结课以学生作品汇报的方式呈现。课程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媒介素养。学生结合课上所讲、课后资料学习、小组讨论,最终结合自身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形成作品,进行汇报展示。

出勤、笔记及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20%。

课程结课采取三人评阅模式。除邀请本教研室教师外,也发挥线上课的便捷优势,邀请企业界人士参与,丰富结课作业的点评维度。

本次邀请进入课堂参与点评的嘉宾老师Alex R,在硅谷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是美国Salexty Design LLC公司创始人、科伽哈森投资咨询公司CEO。

(图为:20级新媒体01班结课答辩图片)

(2)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主要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题由浅入深,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别讨论媒介与个人、社会及文化的关系。

课程模块

具体课题

媒介与个人

个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角色

媒介与社会

媒体演变如何受到社会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新兴媒介形态的社会影响力

媒介舆论、网络民主与公共关系

媒介与文化

差异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媒体表达

信息时代的媒介伦理与责任

2、依托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工作

利用教研室活动进行集体磨课,开展课程研讨,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课程部分章节的线上授课计划。准备充足的线上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学生在接触相关学科领域后可能会产生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因此准备相关拓展阅读的书单。本课程结课后,书单书目的阅读与讨论,仍能为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提供支持。

(2)授课过程

 课前预热

每次课前,提前十分钟开启视频会议。提醒学生修改参与名称为本人真实姓名,便于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课前点名。虽为线上会议模式,但保留了线下课的点名环节的仪式感。邀请每位学生打开麦克风回应,确定每位同学本人在场。

课前进行互动与预热。邀请大家共同回忆前课内容,进行知识点回顾,分享课堂收获。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调动起学生进入课堂状态的积极性。

 新课讲授

结合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教案设计及教学日历设定,严格按照备课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和重点、难点强化。

课程中设置了大量问题驱动环节,强调主动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学习。保障学生全面掌握计划内知识点的同时,能够发展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互动、分享形成彼此间的讨论和交流,有效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强化。

 课程思政环节设计

本课程与社会文化相关课题紧密结合,课程思政方案与课程内容能够有很好的结合。在不同的课程模块中,都能够有效开展课程思政。

在讨论媒介与个人关系的模块,可以将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很好地融入;媒介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模块部分,能够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内容与课程结合紧密,学生易于接受。

(图为:结合网络民主课题开展课程思政)

 交流与互动

每堂课都有问题驱动环节,学生们对本课程中设置的互动环节都能够很好地接受,并把它视为锻炼自己的好机会。部分同学受限于网速,担心发言有延迟,选择在留言区发表观点,与同学和老师互动,这也使得线上课的互动显得更为高效。

点评与答疑

在课程教学中,无论学生通过何种方式参与课堂互动,写在留言区或是打开麦克风发言,都会尽量保证学生的发言能够得到及时的点评反馈。线上答疑也有多种方式,有些学生选择私信提问,有些选择群组交流,适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接受度较高,提问的同学也比线下课中有所增加。

课后作业发布与反馈

配合课上互动讨论,课后作业以书面汇报为主。围绕某一主题撰写相关分析报告。结合本专业学生以论文作为毕业考查主要方向的特点,在平时的练习中适当加入书面规范表达的练习,掌握学术语言的使用,逐步提升学生构建内容逻辑的能力。

每次作业都会给到每个人针对性的评语,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指导可以改进的方法。

3、部分学生反馈

在没上这门课之前,我就对这门课的名称充满了兴趣,感觉是一门高深的课程。

当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发现其实这是一门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它将社会变革与媒体变革相融合,在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探讨媒体变革,研究其特征与功能,亦反观媒体形态变革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次思维大碰撞,认识到了新媒体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发展态势,对自身以后的规划也更加清晰,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王子铭

一直以来所处的教育环境都是比较刻板的,老师留的作业和思考题都像是有固定答案一样。

但是在彬彬老师的课上,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浅浅学会了如何开发自己的脑洞。好像多么离谱的答案老师都不会生气!即使是网课,老师也设置了很多互动性的问题,同学们也都很乐意发言。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白婧雯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生动有趣,条理清晰,对专业的讲授很细致,互动性高,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的分享,使我们学到更多的不仅是专业性的知识,更是有社会的经验。每次作业也是给每个学生打分,给每个学生单独写评语,很细致,让我们受益匪浅。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李子涵

上课过程中,老师很多时候都会让同学们发言,说出对于一些问题的想法与疑问。对我来说,在语言和想法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言后得到老师对我发言内容的概括总结和意见反馈,不仅提高我的语言逻辑和表达能力,对于我的综合发展与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1班 田佳澍

疫情期间上网课,老师鼓励我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进行讨论。在这门课程中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点。对于新出现的名词,老师会让大家进行课堂讨论,然后举出很多例子,同时进行名词的对比,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课堂生动有趣。在遇到和其他课程相关或者是之前学到的知识点时,老师会让我们进行回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

在课程中,老师除了在讲述课程中的知识点以外,更会提出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和接触的点,课程与现实生活连接的更加紧密。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2班 陈美琪

在学习本门课程中,互动性环节很多,小到专业名词的解释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大到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到的感受是其他课程不可比拟的。

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国际案例,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听一些知名人士的演讲,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一个完美的idea都是不断完善的结果,我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尝试与之前不相同的方法,不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收获也可以在其他课程里得到延续。

——20级网络与新媒体02班 杨迪

4、线上教学的启发与反思

(1)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可以延续

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有限资源的利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完善,有助于学生们养成利用互联网自主查阅、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课外拓展的内容,在课中得到结合课程主题的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并指导实践。

课后的作业布置、笔记抽查等,通过线上完成效率可以更高。恢复线下教学秩序时,仍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

(2)引入多维度的评价机制

线上教学中尝试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社会人士参评等多维度的评价机制,比较能够让学生认同成绩综合评定的客观性。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可以继续沿用。


上一条: 表演专业教研室开展毕业设计报告中期答辩

下一条: 2018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毕业生中期答辩圆满结束

深圳SEO优化公司红河关键词按天收费公司大运seo排名湖州百度标王丽水百搜标王福永英文网站建设推荐红河seo优化报价宁德企业网站设计北海seo价格平凉关键词排名包年推广报价武威外贸网站建设多少钱济南外贸网站设计多少钱莆田网站设计模板哪家好怒江网络营销报价衢州百度标王多少钱大芬至尊标王报价盐田网站定制公司宁德建设网站多少钱常德模板制作价格忻州关键词排名包年推广哪家好玉溪SEO按天计费推荐兴安盟外贸网站制作价格泸州百搜标王公司开封关键词按天计费报价营口百度seo报价宁德关键词排名公司衡水网络推广重庆网站优化排名多少钱塘坑seo多少钱益阳模板网站建设迁安网站优化软件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