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式早茶

「粤式早茶」吃什么?最主要的是点心。点心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的英文翻译就是音译——Dim sum。百度百科里将点心分成八大类:包类、饺类、糕类,团类,卷类,饼类,酥类,其他类。那么粤式早茶中的点心…
管理

详细内容

简介

粤式早茶是广东省早点小吃的统称,属于粤菜。以肠粉、叉烧包、虾饺、烧卖等为代表,粤式早茶也是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喝茶主要点茶喝,三种常见茶:铁观音、普洱、菊花。

或是这样

主要类别

最主要的是点心。点心是个很有意思的词,它的英文翻译就是音译——Dim sum。百度百科里将点心分成八大类:包类、饺类、糕类,团类,卷类,饼类,酥类,其他类。那么粤式早茶中的点心同样能分成这八大类。

1.包类

早茶中的包类最常见的就是包子了。最常见的莫过于叉烧包、生肉包、奶黄包、流沙包。

叉烧包 外皮开裂不是切割而成,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白糖,蒸制过后自然开裂

广东是华侨聚居区,也比较早受到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因而西式包点在早茶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酥皮菠萝包,叉烧餐包等等。

酥皮菠萝包

2.饺类

说到饺类,大家第一反应必然是水饺和蒸饺。水饺在一些茶楼里会有,但是粤式茶点一般还是会以蒸制为主。因而各类蒸饺会比较多。鼎鼎有名的虾饺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蒸饺。

虾饺 外皮用澄粉制成因而晶莹剔透,内馅主要是鲜虾

有些饺类的点心会把自己的属性“隐藏”起来,比方说:潮州粉果、小榄粉果。只听“粉果”,想必会有人误以为这是一团面团。其实和虾饺有些类似,以澄粉做外皮,包以猪肉、花生等作为内馅,同样也算一种蒸饺。

潮州粉果

除了蒸饺以外,跟锅贴类似的煎饺也是早茶中常见的。最常见的馅料是韭菜猪肉,其他馅料倒是少见。而这个煎饺个头特别大,酥脆的外皮加上慢慢的肉馅,一口下去很有满足感。

韭菜煎饺

3.糕类

正所谓“步步高升”,糕类在早茶中是不可或缺的。糕类主要分为经过发酵的松质糕,和不经发酵的粘质糕。

松质糕的如马拉糕、小米糕等,都是有名的点心。而比较独特的一种松糕——伦教糕,便是广东地区的特产了。

伦教糕

伦教糕发源于广东顺德伦教镇,用籼米粉用酵母发酵而成。糕体雪白通透,富有弹性。之前听一个著名的美食博主说,正宗的伦教糕会设法除去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酸味,成品清香甜洌。但于我而言,我更偏爱带一点酸味的伦教糕,清新解腻。若是单纯的甜味,那就跟白糖糕差别无几了。

粘质糕的代表是马蹄糕。以荸荠(马蹄)粉为原料制成。马蹄糕爽嫩弹牙,不时咬到切成细丁的马蹄,非常爽口。加上广东地区天气湿热,吃些马蹄去火再适合不过。

图为经煎制的马蹄糕

为什么说马蹄糕是代表呢?因为早茶菜单中很多糕点都能以马蹄糕的原料马蹄粉来制作,比如:椰汁千层糕、桂花糕、枣泥糕等等。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吃起来风味各有不同。当然,颜值都很高。

枣泥糕

广式年糕是不得不提的。传统的广式年糕做法并不复杂。红糖水将糯米粉调开,放在竹笼里蒸熟。竹笼里会垫上蕉叶,一是防漏,二来成品年糕中会带有淡淡的清香。

广式年糕

在春节前后年糕就会出现在早茶上。当然是小小的一碟。一般会煎一下。有时候还会敲个鸡蛋。

广式年糕

还有一种粘制糕与前面的相比有些不同,它以咸味的为主。例如:萝卜糕、芋头糕等。

香煎萝卜糕

白萝卜切丝,加入粘米粉、腊肠、腊肉蒸熟。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煎一下。不少酒楼还有XO酱炒萝卜糕的吃法,其实就是用XO酱煎一下了。

4.团类

前些日子很火的青团在早茶的餐桌上也能见到类似的身影,常见的有艾糍。

有些地区比如中山有一种独特的点心——茶果,或者称叶子就是一种典型的团类点心。外皮用糯米粉制成,外表裹以竹叶、芭蕉叶等防粘连。茶果有甜口儿,也有咸味的。甜味的主要是红豆沙馅,咸味儿会加入花生、大头菜、虾米等等,口感非常丰富,带咸鲜味。

茶果

茶果也分时令,最具地方特色的是三丫苦茶果。三丫苦是一种中药材,广东地区会以其炮制凉茶。农历三四月份便以其嫩枝叶制浆以制作茶果。做法与艾糍相似。成品亦是翠绿色,也算是一种青团了。普通的三丫苦凉茶苦涩味重,令人望而生畏。但是三丫苦茶果包入豆沙馅,很好地中和了苦味。其清热解毒的功效也使它变得受欢迎。

三丫苦茶果

团类也有经炸制的。煎堆就是一种。煎堆是一种过年的应节食品。取乒乓球大小的糯米粉团,入油锅炸制,炸的过程中不时按压滚动,粉团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粉团就变成中空的煎堆。一般炸至拳头大小,也有炸至篮球大的。

好的煎堆通体金黄,薄如蝉翼,酥脆可口。每到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开油锅炸煎堆。有句话是“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圆滚滚的造型和金黄色的外表,是非常吉利的象征。

煎堆


煎堆

5.卷类

说起早茶中的卷类,大家第一反应或许是花卷。但是花卷这个东西各地都有,不必赘述。这里想说的是一种广东常见的卷类——肠粉!名字不带“卷”字。但是说它是卷,估计没有人会不认同。肠粉有猪肠粉、布拉肠等。佐以各式配料,风味极佳。还有特色红米肠,不能不尝试。

肠粉

肠粉

红米肠

6.饼类

粤式早茶中的饼也是五花八门。最经典的莫过于南瓜饼等等。比较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令特点的就是栾樨饼了。栾樨是春季常见的一种植物。调以糯米粉制饼,同样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栾樨饼

有一种饼其实介于饼与卷之间——薄撑。薄撑其实是一种煎饼,糯米粉外皮裹上内馅。内馅也是有咸甜两味。咸味有腊肠腊肉,甜味直接加白砂糖。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口味在逐渐变化,如今更是多了抹茶豆沙等口味,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薄撑

7.酥类

酥类点心处处皆有,粤式早茶亦不例外。数榴莲酥,天鹅酥最为常见。

天鹅酥形似天鹅。酥皮层层分明,形似天鹅的羽毛。专业厨师会把它称为明酥。明酥即外层起酥,在酥外即可看见很有层次的起酥。

天鹅酥

有的酥是暗酥,比如蛋黄酥。蛋黄酥在早茶餐桌上少见。但是广州这边的老字号茶楼莲香楼的手信 莲蓉蛋黄酥广受好评。蛋黄酥表皮光滑 ,咬下去酥脆可口。重要的是,配上真材实料的莲蓉和流油的咸蛋黄,非常满足了。

莲蓉蛋黄酥

8.其他

广式点心之多,并不是几个大类可以涵盖的。许多粤式早茶中的美味,以上并未提及。例如干蒸、烧卖。

陈皮牛肉丸:牛肉丸子配上陈皮的醇香,汁水丰富又不觉得腻。

陈皮牛肉丸

早茶中还有许多菜品不是小巧的点心。倒像一道菜。比如滑嫩多汁的清蒸排骨,黑椒牛仔骨 ,爽滑可口的干炒/湿炒牛河,配料丰富的生滚粥,就连普通的鸡脚,在老广的餐桌上都能扮演水晶鸡脚、药膳鸡脚、泡椒凤爪等不一样的角色。

不少食客还会点上一碟白灼菜心/生菜,为餐桌增添一点绿色。

白灼菜心

说是「早茶」,茶是不可或缺的。茶的好坏倒不是重点。含糊些的,大茶壶抓上茶叶即是。讲究些的,去 茶皇厅 ,一般都有配套的品茗茶具,茶叶也更上等一些。茶一般是普洱、铁观音,也有菊花茶,小柠红等。

这是点心的一种分类方式。现在去到茶楼,往往会发现另一种菜单上的分类方式,就是按制作方法来分:蒸制品称“蒸蒸日上”,生滚粥为“财源滚滚”,吉利又明了。

文化特色

早茶很具广东地区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菜品上。“民以食为天。”广东人在「吃」上面更是毫不含糊。首先是要新鲜。因时制宜就是新鲜的最好保证。早茶的菜单不时会换,原因就是每个季节对应的食材不同,菜品也有差异。其次就是原汁原味。因为食材新鲜,不需过多调味。老广们更愿意啖出食材的原味。早茶中酥脆的炸物是有,但更多的是蒸品。此外,老广们的养生在早茶中也很能体现。广东地区气候湿热,艾糍、三丫苦清热解毒。秋冬时期,药膳鸡脚温和进补。若是长期接触粉尘的人,那就点一碗韭菜猪红,解毒清肠。

韭菜猪红

另一方面 在喝早茶的时间上,许多刚来广东的人会觉得惊异。早茶虽有“早”字,但绝不仅仅是早餐。有老广会起个大早去“撑台脚”,也有食客九十点钟踏入茶楼,喝个“早午茶”。不得不说,广东地区的生活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工作日时含混地啃个包子,有时间时自然要约上亲朋好友,“叹”个茶。

传统的早茶讲究“一盅两件”。即是一人点一盅茶,两件点心足矣。但是粤式早茶品类众多,单纯的两件怕不过瘾。最好的方法就是约上三五知己,多点几笼,也不单调。

粤式早茶有礼数,但又不拘束。因为叹早茶本来就是亲朋好友间增进关系的时候,谈生意也可以。它不要求食而不语,可以尽情谈笑。

一个礼节比较有意思。就是在别人给你斟茶的时候,把食指弯曲,指尖在桌上轻叩两下,说声“唔该。”相传这是皇上微服私访时,大臣为不透露身份,便把叩首改成手指轻叩。这么说来,就是别人为你斟茶,你叩首道谢了。

这个动作老一辈是肯定知道的,许多年轻一辈不知所以,还不清楚它的含义。因而许多年轻人只会说句“唔该。”这也是没关系的。毕竟对于老广来说,最紧要开心。只是你做出这个动作的时候,别人会立马反应过来:地地道道的广东人。[1]

有一件事是约定俗成的。它不算礼节,只算是习惯。那就是——long碗筷(涮碗筷)。在茶楼一落座,服务员便会呈上一个塑料大碗,这个塑料大碗就是用来承接涮碗筷的茶水的。用茶水涮一遍碗筷或许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菌效果,但是生活的精致能体现在其中。

在这里推荐一部bbc的纪录片《发现中国:美食之旅》,里面的最后一个站点广东就有对广东早茶的介绍。

早茶是广东地区独特的社交方式。比起觥筹交错,老广们更享受早茶悠闲的时光。亲戚们许久未见,约上时间去喝茶。岁末年关,包工头叫上手下,叹个早茶再回乡呀。朋友相见相别,道一句:“得闲饮茶!”“得闲饮茶。”是是广东人对生活不紧不慢的态度,也是亲友间浓浓的感情。求学在外的或是背井离乡的游子,不时会想念广东的早茶,想叹上个“一盅两件”。

讨论量
2403
 
帮助中心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举报 网络谣言举报 涉企侵权举报
 
关于知乎
下载知乎 知乎招聘 知乎指南 知乎协议
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com
本站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