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 模式

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生产内容,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指用户将自己生产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并与其他的用户进行互动。UGC的兴起是伴随着W…
管理

详细内容

概念

UGC是“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即用户生产内容,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联网,指用户将自己生产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并与其他的用户进行互动。UGC的兴起是伴随着Web2.0时代的带来出现的,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业务名称,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在传播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受众获得了传播信息的能力,不再只是观众,而是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双重身份的用户,是互联网内容的生产商和供销商,改变了媒体内容的生产模式,也开始对传播环境和传媒生态产生影响。社区网络、视频创作、微博分享等都是UGC的主要应用形式。UGC模式下,内容的生产主体是非专业网民,内容的传播渠道是互联网平台,内容的生产一般是即时性的,用户的内容生产一般是自发性的非盈利的。

传播特点

第一,UGC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受关系,传播者的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降低,受众得到技术赋权,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第二,UGC模式促进了互联网中海量个性化信息的生产,参与用户数量多、身份多元,媒介素养参差不齐,消息源丰富,但信息的真假难辨,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

第三,UGC模式的传播渠道多样化,用户在多样化的渠道中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容易形成全网联动,达到病毒式的传播效果。

第四,UGC生产的信息更多具有用户的个性特点,一方面促进了信息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碎片化、情绪化信息层出不穷,加上把关人的缺位,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

自媒体UGC平台主要类型

第一,知识分享、知识共筹型平台,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知乎等。这类网站是通过分散的、异质的、匿名的网友的信息分享,来对共同的问题进行解答,互相补充信息,从而达到普及知识、创造知识的目的。

第二,社交、交友型平台,如Facebook、微信朋友圈、人人网、QQ空间等。这类平台的使用者大多在现实中互相认识,具有“强关系”,用户在其中的内容生产主要是为了达到社交目的,这种社交会从线上持续到线下。

第三,内容分享型平台,包括视频内容分享、图片内容分享、文字内容分享三种类型。视频内容分享的代表有YouTube、bilibili等,图片分享的代表有Instagram等,文字分享的则是博客、百度文库、新浪爱问等。这类分享平台中也存在好友关系,但这种好友关系呈现出“弱关系”,更多的是通过共同的爱好形成,用户参与生产的主要目的在于自我表达。

第四,兴趣讨论、爱好交流类平台,如贴吧、豆瓣、天涯社区等。用户通过不同的爱好划分圈子,形成一个个群体,参与话题的讨论和信息的交流。

第五,自我表达、公共议论型平台,以微博、Twitter为代表。用户在这一类公共平台上传播信息、参与讨论、进行意见表达,信息和意见实时更新,促进了用户的公共参与。

UGC模式带来的变化

首先,UGC的出现直接促进了受众的角色转型。在Web2.0时代之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是信息传播的主体,而现在,受众成为了自媒体信息内容的生产主体,成为了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的用户。这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格局中的独占局面,呈现出一种共享传播资源的格局,媒介内容的生产主体呈现出去中心化特点,模糊的、异质的、分散的公众成了内容生产的重要主体。

其次,多媒体手段的广泛使用。在自媒体时代,用户自己拍摄制作的、涉及多领域多视角的视频或音频短片在网上共享,并通过在线下载、手机终端交流,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改进了传统的信息推送方式,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再次,形成了全新的盈利模式。UGC模式下,用户的信息生产以抒情、社交、讨论、诉求等为目的,并非盈利;信息交换以一种无偿、自愿的原则进行。与传统的广告为主体收入相比,UGC内容生产整合了多种赢利方式,包括广告、打赏、合作、众筹等等。

最后,促进了交互化传播趋势的出现。UGC模式的生产目的在于自我表达,在产消一体化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及时接受反馈并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内容的生产和消费,针对某一问题也可以通过相互协作的形式完成更为全面、充分的内容生产,因此促进了传播的交互化发展。

UGC与PGC、OGC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

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

UGC和PGC的区别主要是生产者的专业水平,生产者是否拥有相对专业的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和工作资历,是区分两者的主要方式。PGC和OGC的区别主要在于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是否会取得相应的报酬,PGC中的生产往往是出于自身的爱好,是一种义务性的贡献行为,OGC则是以获取报酬为前提的职务内创作行为。UGC和OGC则一般没有交集。对于一个新闻平台来说,一般总是存在OGC,大部分情况下都有UGC,PGC出现的则较少。

促进UGC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内容生产行为。UGC模式本身是用户生产内容,用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用户的生产很可能会涉及到版权、商标权、隐私权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法律的保障,对用户的原创性内容进行保护,对用户生产中涉及到版权纷争的内容做出裁决,才能创造更好的内容生产环境,促进内容的生产。

其次,促进优质化、多元化UGC内容的生产。UGC内容是UGC模式的核心,只有对UGC生产出的内容进行保护,不断对其进行引导,提供刺激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才能促进优质的、多元的内容的不断生产。

最后,加强对UGC内容的筛查和监管。UGC模式下,用户生产信息质量不能够得到完全的保证。如果缺乏监管,那么大量冗余、低质量的信息就有可能出现,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所以需要网站对于用户数据及时的监督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2. 余靓豪. 融媒体时代UGC模式在传统新闻媒体中的创新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8.
  3. 周楠.UGC网站互动模式对用户黏性的影响——以知乎为例[J].青年记者,2017(05):71-72.
  4. 胡泳,张月朦.互联网内容走向何方?——从UGC、PGC到业余的专业化[J].新闻记者,2016(08):21-25.
  5. 许同文.UGC时代受众的角色及内容生产模式[J].青年记者,2015(12):30-31.
  6. 赵宇翔,范哲,朱庆华.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5):68-81.

讨论量
9001
 
帮助中心
知乎隐私保护指引 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举报 网络谣言举报 涉企侵权举报
 
关于知乎
下载知乎 知乎招聘 知乎指南 知乎协议
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com
本站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