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火炮
二战德国

请问二战这些重型火炮有什么用呢?

大贝莎榴弹炮 口径420毫米 最远射程14500米 连同炮车重120吨 射速 1小时8发 或者 K3榴弹炮 重量54吨(不清楚带不带炮车重量) 口径2…
关注者
710
被浏览
2,365,768

256 个回答

知道射程2km是什么意思吗?端个对方的机枪火力点都得拉到前线,对方一集中兵力你就抓瞎。比如你是某德棍步兵师的师长,把师属的36门105+12门150换成480门60迫,那么苏军冲击你长达5km(5km算短了,实际上更可能是10km甚至15km)的阵地的时候只要沿整条战线进行一波佯攻,将炮兵打散,之后再投入主力冲击,你的炮兵火力就被轻易地引开了

而作为对比,海因里希在奥尔沙附近的操作就是重型火炮专属:

这就正好回答了题主的问题。为什么要玩重炮呢?因为重炮才好集中使用

当然那些极端的重炮也确实正在式微。二战时期的拖曳式重炮(比如17 cm K 18,放列重量17.5t,射程29.6km,在射程10-20km的主流二战火炮中鹤立鸡群)由于反炮兵技术的发展较低仍能发挥作用,现代则强调机动甚至防护,155以上的火炮几乎全部淘汰。只是光看火炮是不合理的,大国陆军配备的战术导弹(如ATACMS、东风11)不就是新时代的重炮吗?

发布于 2021-08-21 10:14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身管压制火炮的一切技术进步都在追求两个目标:更大的弹重,更大的射程——并且其实到今天为止陆军间瞄火力(或者换美国人的时髦说法,非直接火力,嗯)的发展方向仍然包括这两点;而大部分情况下,这两点目标的指标增长都意味着重量上的代价——所以很明显了,之所以发展重炮就是因为重炮能把更重的弹头(或者扩展一些,战斗部)打得更远。

所以为了理解重炮有什么用,就得从理解弹重和射程对炮兵的意义入手。

弹重

炮兵的一切威力最终都要着落到弹头上,弹头最终击中目标的重量和速度是威力的最终体现方式:速度决定了穿透力,重量体现了爆炸破坏力。

一般的迫击炮……抱歉请不要拿“电视剧”来评价火炮威力,影视作品里的武器威力,怎么说呢,如果导演是迈克尔贝的话手枪也能打出大爆炸……

爆炸就是艺术

一般迫击炮的炮弹弹头重量,60mm迫击炮弹重一般一公斤多点,82迫击炮弹重3.5公斤,120迫击炮弹重可达16公斤……到了120迫这个水平炮弹爆炸力倒是都不是问题,而且这些低初速火炮因为膛压低对炮弹弹体强度要求也低所以装药威力比普通身管火炮(榴弹炮等等)更大,82迫的杀伤面积接近105榴,而120迫的杀伤面积可以和155级别榴弹炮相提并论。

但是,狗蛋,代价是什么呢?

迫击炮能够发射这些大爆炸威力的弹药是以低下的初速和着速换来的,也就意味着对付稍微坚固一点的目标他们也只能把炸药送到目标外面放个烟花而非在目标内部爆炸。比如二战时候对付欧洲常见的的多层砖混瓦顶小楼,通常60mm迫击炮只能打穿瓦片炸在阁楼里,82迫击炮可以打穿顶层天花板,120迫击炮可以击穿两层楼板……而敌人的反坦克炮可能藏在一楼甚至半地下室里。

对付这种东西,迫击炮表示臣妾做不到……

但是105榴弹炮的15公斤弹头上延时引信可以一路砸到底,更别说更大口径的火炮比如四五十公斤的155榴弹或者一百多公斤的慈父の爱了。这也就意味着步兵装备的迫击炮对付哪怕稍微有点顶盖的野战土木工事,比如一个机枪地堡都会非常麻烦。如果对方是多层原木/覆土甚至加钢梁的筑垒地域工事,除了直瞄射击射孔之类的弱点(这也意味着你自己宝贵的火炮暴露在敌方火力威胁下)之外,就只有足够重型的身管火炮能够让落下的炮弹既有足够的穿透力击穿工事到一定深度,再让足够的炸药在该炸的地方起爆——否则可能是炸的垮的打不进去,打得进去的炸不垮。像一战的大贝尔莎,二战的卡尔臼炮,这种看起来射程不长,却发射数百公斤甚至数吨重重型炮弹的攻城炮,也是为了用重型炮弹击破凡尔登或者马奇诺那种厚重的混凝土工事,普通火炮对付这些坚固工事可能只能蹭掉点皮……

你以为你会碰到的野战工事
你实际上会碰到的野战工事
你真正需要的是慈父の爱

到了现代,火炮或者火箭炮更加追求大型战斗部——因为电子技术的进步可以在炮弹里塞上很多有趣的东西了,比如制导炮弹、炮射子母弹、末敏弹什么的,大口径重型火炮和火箭炮可以依托这些弹药技术进一步扩展作战能力,而小口径轻型火炮在这方面则受到更多的限制。

炮射末敏弹,越大的战斗部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活

射程

除了威力以外,射程对于炮兵战术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门够不着敌人的炮,威力再大也毫无作用。火炮自一战以来作为一种间瞄火力,通常是用来射击自身不能直接看到的目标,也就是需要其他人来为炮兵阵地指示目标。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火炮是部署在一线并且通过飞机来查看和攻击敌人后方的目标的——绝大部分炮兵都是部署在比较安全的战线后方,通过炮兵自己的观察分队或者其他地面部队引导,射击地面部队当面的前线目标。所以火炮的射程实际上往往决定的不是火炮能够攻击敌人后方多远的目标,而是火炮可以在自己后方多远的地方攻击多宽一段战线上的目标。

你以为的炮兵用法 vs 实际上的炮兵用法

射程的第一个作用是集中火力长射程火炮相对于短程火炮最大的优势是:再重的炮弹也比再轻的火炮跑得快。足够射程的火炮极大地降低了多个炮兵单位的协同作战难度,使得距离目标相当距离的、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炮兵单位可以通过信息通讯手段共同射击一个目标,提供极大的瞬时火力密度,而不需要若干个装备短射程火炮的单位运动到射程内再开火,而且后者漫长的运动和组织过程很容易导致敌军的火力反制和干扰(这也是反舰弹弹道导弹相比传统反舰导弹的最大优势)。

长程火炮可以实现协同集火,并且可以快速响应多个任务目标,短程火炮不得不通过机动来实现集中火力,十分耽误时间容易贻误战机

容易组织火力集中的另一面也意味着炮兵的响应速度更快。除了进攻前的计划火力准备可以慢慢摆炮之外,战场上还有很多时间敏感目标,比如突然出现的敌军部队进攻防线,需要炮火拦截协助前线部队组织防御;或者进攻部队遇到敌军坚固阵地需要炮兵火力协助快速突破否则敌人援军就要来了;或者侦察机或者侦察部队发现了敌军炮兵阵地、行军纵队之类的好靶子但是敌人也不会原地等着接炮弹,等等。这种抢速度的时候,这一瞬间的射程内的火炮越多越容易实现目标。如果你的火炮正好不在射程内——你不可能给你的每一寸战线都配上“足够”的火炮——那就得等他们慢慢跑到射程内,展开放列,完成测地定位,然后再开火。这时候敌人要么已经跑没影了,要么你呼叫炮兵的一线部队已经坟头冒烟了,要么你的突破被敌军增援堵住了……那你的炮兵跟没有有什么区别?

此外,如果火炮在射程上存在缺陷,敌方更长射程的火炮就可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直接执行反炮兵作战,而你的短程火炮就只能干挨炸。更有甚者,有些地形适合部署炮兵的地方有限,为了集中炮兵火力密集部署的炮兵也更容易遭到敌军反炮兵火力杀伤。相反,如果你的重炮射程够远,那么哪怕敌人知道你就在那儿也打不着,那也用不着打了就跑了不是?

射程不足的炮兵只能射击敌方前线目标,对纵深的敌炮兵没有威胁。反过来敌军重炮可以安全地对我方短程炮兵进行反制

当然,炮兵追求射程也并不意味军队只需要长管重炮就够了,仍然有许多因素限制重炮的装备。

其中一个就是价格——虽然长管重炮比短炮好用,但是价格也更昂贵。毕竟每支部队总是有很多任务是自己带上短炮就能完成,不一定需要外部的长炮协助,不同单位的通信协作也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均衡搭配长短炮有助于节约资金、加快战斗节奏。

同时发挥长程火炮射程需要专业的侦察观测和参数解算能力,而一支级别一定的部队其侦察能力是有限的。步兵团负责几公里宽几公里纵深的战线,那他也只能获得这个范围内的情报来支持火炮射击,哪怕给团里塞上射程十几公里的重型火炮他们也只能用它来射击几公里内的目标,那么直接给步兵团装备射程几公里的步兵炮就足够了,多了也浪费;十几公里射程的榴弹炮只需要装备到需要负责十几公里战线的师级单位,比如师属炮兵团。这也是我军合成营里并没有给每个营都配备155自行榴弹炮和300远火,以及射程数百公里的卫士火箭炮在国内并不怎么遭待见的原因。

其次射程很重要并不是说机动性就不重要,到了二战时期随着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战场的变化速度远超出炮兵射程所能达到的尺度,因此牵引式火炮重量确实受到机动性的限制,并且促进了能够跟上装甲部队快速机动的自行火炮的广泛发展。

当代炮兵的发展

战后一方面空中打击力量和反炮兵雷达的发展,火炮的敏捷性(展开/收起的速度)和机动性越来越受重视,特别信息化战争的战场范围扩大、战斗节奏加快更是促进了新世纪大批轮式车载火炮的发展,使得重量太大、爆发射速较低的8寸级别的重炮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火炮的射程不重要,战后的155榴弹炮从一开始的27倍径发展到39倍径,直到现在标准的52倍径身管——甚至超过了二战许多加农炮的身管长度。

影响8寸以上重型火炮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现代火箭炮的技术比起二战和冷战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再是简单地中短程猝发覆盖火力,而越来越成为远程精确火力的代表。用火箭发动机推动一个数百公斤的战斗部到几十上百公里开外虽然并不廉价,但是相比使用重型身管火炮实现上百公里射程综合来看仍然更加容易和便宜,同时现在火箭炮和战术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也不再像传统火炮一样需要覆盖射击,仅需几发即可精确摧毁目标。所以其实当代的重炮仍然在发展,不过换了另一种形式。

当代的远程炮兵

编辑于 2021-08-21 19:59

理论上你能用餐勺活活敲死一个人

但是你看除了某个神经邪典片之外还有谁用勺子干人的?.

(多说一句,HSMEIW这鬼片子居然有35部官方延伸/二创作品——甚至包括用短片回答了观众“你也用勺子跟他对打啊!”“这哥们逃跑了这么久居然还是个肥仔?!”的脑洞提问……这Richard Gale也是闲逼到一定程度了)

理论上狗也能舔完了面,火也能烧断了锁,问题是你看猴子等得起么?


是,假设弹药无限,再厚的混凝土层和钢板也能用80迫一口口啃下去。

等你用80迫啃完了塞瓦斯托波尔回头一看歪日冷战都快结束了,算蒜的?


你用80迫啃一半,人推出个120迫,一口给你啃了咋办?

换105榴躲远点?那人推出152加来呢?你再换203加,他再换……

你不是说不要重炮么?嗯?

编辑于 2021-08-27 22:57

亲,不用说二战了,这边建议去问问躲在防炮坑里瑟瑟发抖的越南人是怎么想呢

发布于 2021-08-20 16:06

建议题主把120吨的炮给融了,造勺子,100克一把,12亿把。题主就举着勺子敲那些开炮的,追着敲,敲弯一把再拿一把,让他们知道造炮是多么愚蠢的事情。

发布于 2021-11-17 05:12

一战前法国人迷信轻型野战炮,尤其是他们搞出来的M1897年式75毫米速射野战炮。他们认为这种火炮重量轻、射速快,可以紧密伴随步兵实施进攻,打的敌人(德国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口径火炮法国人不是没有,1913年就搞出了一款105毫米野战炮,性能相当优异,即便是放到二战初期也不算落后,然而依旧无法动摇法国人对轻型火炮的狂热。1914年法国人带着他们的轻型火炮发动了对德国人的进攻,然后他们发现轻型火炮无论以怎样的射速打出多少炮弹都无法撼动德国人的战线,因为对方构筑的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

矛和盾总是相互促进发展的。一战前火炮技术突飞猛进,液压驻退复进技术、热气球观测技术、安全稳定的炸药技术都出现了。而与之同步发展的是野战防御工事构筑技术,堑壕、铁丝网、速干水泥、使用钢板加固的机枪堡垒等等。75毫米炮固然射速快、机动力强,但其所使用的炮弹一般只能装填500克左右的TNT或苦味酸,这样的装药量只能杀伤敌军暴露在防御工事外的兵力兵器,对躲在坚固防御工事内的敌军就没啥杀伤效果了。一战经验证明,对敌军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105毫米炮弹才能做到有效杀伤,155毫米炮弹才能确保摧毁。因为105毫米炮弹可以装填1500克到2500克炸药,155毫米炮弹能装填5000克到7000克炸药。

如果要对付塞瓦斯托波尔那样的永久性要塞,那就有多大使多大,德国人最后上了800毫米的多拉大炮。

发布于 2021-08-21 14:47

看到红圈的那座山了吧,它距离拍摄的地点有17公里远,二战那些长倍径的重炮射程差不多就这么远,中间隔了一个市区。

可以想象,如果二战时期个炮兵营将几门重炮搬上山头,并且建筑好工事来保护它,方圆十几公里都在它的威胁内,如果附近刚好是交通线的话,附近的敌军不把它干掉,都别想从附近的交通线通过!

想干掉它,你只能拿人命去填!不死几千人别想干掉它!

发布于 2021-09-28 16:16

敌人的永备工事有重炮,有可怕的防护能力。你需要用重炮去进攻。

这还是正常情况。要是遇到塞瓦斯托波尔那种奇葩玩意,那才是真的离谱,一般的重炮都收拾不了。

防御工事、尤其是永备工事,并不是像国产抗日剧那样挖条沟堆一排沙包就行了。比如马奇诺防线,平均每公里有15个永备工事,最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的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均能抗两发420毫米臼炮炮弹的直接命中。

你打算用迫击炮给这玩意挠痒痒吗?

对面反正也不需要机动,什么重炮都往上堆,除了那些专门设计的要塞炮,还有各种大口径舰炮充当的要塞炮。

要拿下要塞,就必须用重炮。

你可以列出重炮的一万条缺点,但是你永远不可能用什么东西来代替重炮。毕竟重炮相对而言还是要更加便宜,火力持续性也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威力足够大。至于机动性,即使有些不足也完全可以接受,远距离用火车拉,近距离可以用车辆牵引,还有斯大林之锤这类自带底盘的自行火炮。

至于炮兵阵地容易被敌人收拾,那是指挥官的问题,不是重炮的问题。而且,正是因为重炮足够强大,才会被敌人盯着打。战争之神不是白叫的。

重炮的射程也是非常大的优势。对面重炮隔着10公里一轮齐射,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精度确实不会太高,但是可以靠增加数量齐射来弥补。重炮打步兵效果也非常好,毕竟有榴霰弹这玩意,捏步兵这种软柿子非常好用。就算只用普通炮弹,也有近炸引信这种阴间玩意,炮弹直接在空中爆炸,步兵卧倒都不管用。

迫击炮那玩意也有大口径的,并不是只有小口径的。它的用途是在较近的距离上提供火力支援,以及利用弯曲的弹道打击防御工事后的目标。但是如果遇到个碉堡,那就只能试图用炮声吓死敌人了。拿炮弹往碉堡里面扔都比迫击炮效率高。或者可以试试迫击炮平射的邪道。

缺乏重炮的后果,可以参考日俄战争的旅顺,日军重炮无法对旅顺要塞造成有效伤害,就只能拿人命去堆,被毛子机枪割草。后来日军实在没办法了,把岸防炮搬了过来,还要专门修筑炮台。但是几轮齐射下去毛子就实在扛不住了,旅顺要塞失守。

不灵活又怎样,开火频率低又怎样,有本事用小口径火炮拿下工事啊。

另外,少看点那种不靠谱的电视剧,小口径迫击炮的威力和重炮相比真的差远了,电影电视剧受限于成本根本没办法把重炮的威力完全展现出来。斯大林之锤开火的时候连苏联人自己都有人被震得耳朵出血甚至失聪,一炮下去能把敌人的防御工事彻底扬了。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重炮还不如斯大林之锤,炸得上甘岭山头被削低两米,阵地上想架机枪都找不到一块稍微硬一点的地方。这才是重炮。

你去找几个重炮的视频看看,再回头看看迫击炮,然后就会觉得迫击炮这什么玩意,也能叫炮?

编辑于 2021-10-01 05:35

少看抗日剧…多看看伟大的卫国战争,血战太平洋之类。再不济也多看看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之类。

你需要正视一点的是,抗日战场就是农业国打入门工业国,单纯从战争军事角度看就是菜鸡互啄。

国军很多都是壮丁式的文盲军队。组织力度就是半路上拉壮丁,发只枪就干了,没有空中力量,没有装甲力量突击,很多人挖工式都挖不懂。

一方面影视剧没法拍这种大场面,像八伯,总不能拍日军舰炮一开,这边就哗啦啦si人吧。另一方面,对付国军这种只会站桩打壕沟站的,迫击炮确实很好用,机枪火力一暴露,迫击炮过去就凉了。

苏德战场,重炮优势就来了。

1.不考虑飞机,没有重炮你啃不动带岸防炮的永备工事。经典例子就是塞瓦斯托波尔。

龙牙配壕沟铁丝网,修满碉堡,你啃不动的,除非你愿意以1:100以上那种战损比去打。

2.重炮的威力和科技含量被你忽视了。靠射表和前沿观察哨,重炮用起来很爽。

有前沿观察哨,重炮直接靠修正目标和坐标就行了。

没有的话,很多作战目标和区域都是带射表的,稍微校一下炮,可以直接打的。比如你知道作战区域里有一座桥,那你可以提前标定测算,试射。打起来的时候,直接按照标定参数打就行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里你可以看出重炮的终极用法。配合前沿观察哨以及标定参数,重炮范围里你都活不下去。比如有条公路参数标定完了,我每天隔一个小时射几发,把你路打烂,你运输队不得避炮,那你运输还搞不搞了?而且部队根本没法集结,旦凡你集结准备进攻或者撤退,直接重炮轰过去了。

发布于 2021-09-05 22:06

你说重炮没用,那好,现在对面使用了几十门152以上重炮对你的阵地进行集中火力打击,你拿什么和他进行炮兵对抗?靠你射程2km的小牙签迫击炮吗?

题主的思路当真是和在战列舰时代造鱼雷艇猪突的人一个水平的,对于当时的装备和战术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想当然的给这些装备找出一堆缺点然后拿一个早就被历史证明不可行的贵物方案来试图取代这些久经沙场大家都喜欢的武器,我都不知道这是自大还是无知了。

我就问你,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火力的集中配置”?

您以为火力集中配置是这样的,我方炮兵全部集中于红色阵地内,对着蓝色阵地内的敌军狂轰滥炸

实际上的火力集中配置是这样的,我方炮兵部队是分散的,阵地大大小小几个十几个,从不同方向对着蓝色框的敌军狂轰滥炸这时候重炮的射程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你的40迫小牙签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还没完,在前几轮炮击结束之后双方炮兵是要转入炮兵对抗的,你一轮我一轮,修工事换阵地好不忙活,假如这时候你的炮兵射程有极大劣势:

您的炮兵在炮兵对抗里那就是全方位挨打啊朋友,对面只需要很少的火炮就能把你的全部炮兵部队压的抬不起头来,你这炮兵还有什么用?

而且在口径上还有一个威力问题:

这张图也不难找吧,你再仔细思考一下40迫击炮的威力能不能和152榴一样?

至于反装甲…海军有句话叫做炮大一寸压死人,只要机动装填寿命等能接受,反装甲火炮肯定是越大越好。

编辑于 2021-08-28 10:00

古斯塔夫列车炮,几发下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水面下的弹药库崩了。

那东西得弹丸,不光落地后会有一朵蘑菇云。

是能夯穿混凝土工事的。

虽然在当时,这种变态重炮维护和保养成本让它显得很不实用,但战争这东西就是这样。

当一种武器不解决问题时,它就无用。它解决问题时,一切显得那么合理。

可以上网查查比古斯塔夫更不靠谱的设计,你就明白为了少死人,大家都在射程和火力上无脑堆砌过。

比如打齐格飞防线前,美军甚至把超级重炮用直接嵌入混凝土固定到炮位这种堪称19世纪的方式,只为了能有个可以承载如此射程、火力的载体。

那玩意打完仗就只能全拆了。

它和古斯塔夫唯一的区别在于,古斯塔夫吃到肉了,它没发挥作用而已。

编辑于 2022-09-06 09:50

衡阳战役中衡阳城内国军也就1个军的兵力,配备有1个山炮连、1个野炮营、1个战防炮营,这配置在国军中算很高了。像山炮、野炮营一般是国军的独立炮兵团所属的,是战区级别或者中央直辖的特种部队,是战略性的统一调配,要各个军都配备山炮或者野炮营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说,守衡阳城这么久有方先觉的功劳,也有炮火配置相对较强的作用。按日本战史记录,1个日军步兵大队通常是对付国军1个师的,因为你炮火实在是太弱了。衡阳城守军却能打破日军这个一般情况,就是因为守军炮火配置比一般国军强得多。


结果刚开始68师团指挥机构就被一炮干瘫痪了,68师团的师团长佐久间为人被迫击炮炸成残废(炸阉),师团参谋长原田贞三郎重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参谋松浦觉因被一同炸伤,引出了一件更大快人心的事:日军命令谷隼夫前往接替松浦觉,这个谷隼夫,正是南京大屠杀另一大元凶:当年的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儿子,它在奉调途中,被中国空军发现,当场击毙

指挥一度混乱,不得不由116师团长统一指挥,第一次总攻打了三天就结束了


问题来了,要是没有重炮,谁能跑到地方指挥部,取得这个战绩


像电影上那种一颗炮弹落在身边,立即卧倒,炸完拍拍尘土又生龙活虎,这是虚构。身边爆炸,炮弹里密集的弹片都能撕裂肢解身躯,好像是大东亚补给线一书中还专门记录了日军各种炮弹的弹片数量,几百成千枚弹片啊,在身边爆炸,还想活命?能保留整个身躯较完整都算上辈子积德。

像150重榴弹炮,一炮下来,杀伤范围是30米宽、70米长的矩形范围,大概就是半个足球场,形成巨大的弹坑。重炮爆炸范围内,且不说冲击波震死、弹片杀伤,就这掀起的土石都可能活埋生人。你拿手榴弹去弥补炮兵的不足,未免太儿戏了。

编辑于 2021-09-17 21:53

题主缺乏军事常识不是什么大错,但通过电视剧学习知识就简直无力吐槽。。

首先,与德军的大贝莎、多拉用途相仿的还有苏军的203毫米“斯大林重锤”,相比之下德军的超级重炮确实性价比极低,机动性差,对战场环境要求高,成本过大,产量过低,无法广泛装备,这不可否认。

关于威力,说什么60迫跟105榴威力没差别,实在无力吐槽。。这么说吧,152和155榴能一炮炸掉半个足球场,能够击毁虎式,而60迫杀伤范围不到一个篮球场,打到虎式和坚固工事顶盖上跟挠痒痒一样。射速再快又怎么样,用一堆60迫打大规模部队集群或者完备的永固工事体系,就像用暴雨梨花针打钢板,再快也没用。

关于射击精度不大了解就不提了,总之二战炮兵的校正手段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靠谱。还有一个概念叫炮群,数百门火炮对着一个区域砸,这个时候精度很重要吗?

多拉和大贝莎就是用于有制空权条件下敲对方坚固工事用的,不需要压制敌军进攻部队,也不需要支援进攻行动,这些任务有105榴、122榴、130加农、150榴、152加榴和155榴去做。

编辑于 2021-08-26 08:50

建议这位仁兄抱着你亲爱的60迫在以下战场自选一个:

塞瓦斯托波尔

诺曼底

硫磺岛

发布于 2021-08-24 23:58

曼施坦因:“那这塞瓦斯托波尔换你打??”


它以700万马克被军方购买。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在战斗状态的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 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高矗的巨炮十分雄伟壮观。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千米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 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它的炮弹也是骇人听闻,每一枚 穿甲弹重7.1吨,一枚 高爆弹重4.8吨,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
巨炮制成后被命名为“古斯塔夫”炮,原计划攻击马其诺防线,可是这时法国已经投降。苏德战场迫切需要重型火炮,于是“多拉”炮被运到克里米亚。
1942年6月,所有包括古斯塔夫在内的巨炮集结和准备完毕,准备向着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最终清算。6月5日,古斯塔夫在2台大功率柴油机的驱动下缓缓驶出参与了对塞瓦斯托波尔的炮击,火炮背后的起重机把7.1吨重的炮弹送入炮管,震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打响了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的最终审判的钟声。
这枚炮弹准确的落在了苏军的阵地上,瞬间一大片建筑物和永久性防御工事就被夷平了,塞瓦斯托波尔的阵地上出现了犹如4个美式足球场一样大的深坑,将苏军精心建造的永久性防御工事直接炸出了核心,30米深的防御工事就这么被直接炸穿。在苏军还没反应过来,卡尔等重量级巨炮也纷纷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火力倾斜到苏军的基地里面。要说最出色的的一击应该算是古斯塔夫对白崖据点的攻击了,古斯塔夫一炮直接打穿了10米厚的混凝土防御工事,把里面的弹药库引爆。剧烈的连锁爆炸直接把海湾里面的一艘船震沉。从6月5日到6月17日12天里,古斯塔夫总共发射了48枚炮弹,摧毁了“ 斯大林”“西伯利亚”“马克西姆· 高尔基”炮台,与多数据点。其中白崖是完全没了的。战后的塞瓦斯托波尔已经没有什么建筑物还能屹立不倒的了。


没出现钻地弹之前攻打永久性要塞,可不就是要用重炮?迫击炮那么勇,那日军攻打科雷吉多干嘛还要让第四师团专门带上重炮?要知道第四师团的重炮只用一轮射击就把美军的要塞炮全部打瘫了,科雷吉多要塞是当时亚洲有名有姓的现代化要塞,它的全部大口径火炮都是隐藏在工事内的,通过铁轨移动到阵地射击。也就是说,美国人可以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向进攻方从容射击而进攻方完全拿美国人没有办法。但是第四师团的日军只用一轮射击就解决掉了这些火炮,而科雷吉多则随后陷落。

如果召唤炮兵覆盖射击的话,那么请问敌军使用的是大口径重炮还是迫击炮呢?如果敌军使用的是大口径的重炮,我方又要怎么通过迫击炮来反击大口径的重炮呢?如果顶到几公里之内的话。难道敌军的迫击炮、步兵、狙击手不会对我们的迫击炮组形成杀伤吗?

如果敌军使用的是迫击炮,那我们是用迫击炮跟他们对轰,还是用重炮放风筝呢?按照你的意思,不是应该是迫击炮更好吗?再说了,重炮被空军轰炸,本是常有的事。请想想,难道炮兵阵地不会预设防空阵地吗?难道该方已完全丧失战场制空权了吗?难道火炮阵地不懂得隐蔽吗?

我这么说吧,用得上巨炮的进攻方最不缺的就是时间。进攻方从来都是在经过大规模野战,把守军逼入要塞之后,才会从容的调动重炮进行轰击。谁会在高歌猛进的时候随军运输巨炮?

再说了,苏军的B-4“斯大林之锤”和美军的“巨无霸”在战争中和战后十年之内也应用非常多。最后,我说句强词夺理的,难不成你觉得你比红军统帅部和参联会还要懂吗?

罗卓英、孙立人、林彪、麦克阿瑟:“我TM谢谢你嘞。”

以上。

编辑于 2021-08-22 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