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法国历史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价
拿破仑三世

如何评价拿破仑三世?

关注者
145
被浏览
196,143

35 个回答

拿破仑一世尚能以能征惯战留名于世,大军团的威名、大革命的伟力让这位兼具解放者和征服者身份的人民皇帝永远都不会被人遗忘,他的侄子就惨多了,拿破仑三世的形象永远是那副德不配位的机会主义者形象,其伯父拙劣的模仿者,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的国父,却是第二帝国的逊位皇帝。一个窃取了1848年以来共和革命成果、导致第二帝国内外交困,使得法国失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三百年来确立的保障德意志分裂担保人地位,使得法国被迫面对一个统一的中欧强国的失败者,理应是被唾弃的,那年带领五万法军巴黎战车道苦迭打的人不值得同情。

我们应该指出,拿破仑三世悲剧的根源,很多是在于皇帝的正统性不足。在保守主义者眼里,拿破仑三世有非常浓厚的共和革命者的色彩,无论是在和烧炭党的同志一起战斗、逃出复辟王朝的监狱,还是写的那一堆亲民政治小册子、靠民选担任共和国的总统,在复辟王朝时代的欧洲君主派眼里,拿破仑三世简直就是那年革命的代名词。他和他的伯父一样,得不到任何正统君主的认可,自然也得不到任何君主派的认可,无论是波旁王朝还是七月王朝,都是正统波旁的长枝幼枝,只有第二帝国,是从共和国尸体里爬出来的贵物。在共和主义者眼里,拿破仑三世从1848年的选举中突破重围,有先见之明的共和主义者立即缩短他的任期,然而拿破仑三世1851年发动的苦迭打以及随后实行的帝制让共和主义者愤怒不已,这是一种背叛,让共和主义者身上都背负了建立第三共和国的责任,正如让科西嘉的魔鬼滚出法国的呼声一样,为共和国复仇的声音也很响亮。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各大反对派实力孱弱且互相不对付,拿破仑三世长期握有农民和军队的选票与刺刀,他是根本不可能统治这么久的。事实上,拿破仑三世也应该多感谢七月王朝时代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30年代的发展,就没有50年代的经济繁荣,没有经济繁荣,就更没有人愿意支持帝国了。法兰西大君主国靠荣誉和传统,有贵族拥戴、凡尔赛国王朕即国家的权威支撑的绝对君主制得以生存,共和国靠反封建、反特权的旗帜、全新的中央集权政体以及150万国民军队维持生命,第二帝国只能靠经济繁荣与极度依赖外交胜利的波拿巴主义称雄一时。因此当帝国的外交政策在意大利和德意志走向失败,1859年的胜利再也上演不来,那帝国等来的就是让皇帝尴尬的1869年立法团选举以及2年后彻底的军事失败。19世纪的欧洲承认君权神授,也可以承认主权在民,就是不能承认民选君权。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不能否认在革命战争中失去亲哥的人确实是一个革命者,法兰西第二帝国官方承认立法团是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也不能否皇帝还是认可他欧洲兄弟实行的专制主义,或许在他眼里,什么是革命与专制,那就是波拿巴家族的帝国就是革命,第二帝国的事业就是革命的事业,皇权的存在依赖于造福人民的使命,为了实现人人各得其所,波拿巴家族的人必须成为人民的皇帝。因此帝国最后一次的军事冒险失败,被皇帝视为他这个进步皇帝拯救国家努力的失败,虽然失败了,但不能证明他是懦夫,因为在正统性不足的情况下统治拥有最强大共和派和最死硬君主派的法国几十年,本身或许就是证明,皇帝或许还是有勇气的。在他的理想面前,他确实做了他能做的事。当人无能为力,剩下的事,就是上帝决定的了。

发布于 2021-07-28 10:20

想到哪里写哪里,持续更新,最近在看19世纪60年代后的政治自由化问题和外交问题,之后看能不能对这两个问题做点讨论


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二帝国牺牲了自己的寿命成全了意大利在皮埃蒙特和富加尔的领导下实现了除威尼西亚地区的统一,然后在普奥战争结束后丢了原本和奥地利约定好的威尼西亚,让意大利终于统一。第二帝国在1870年通过政治自杀实现了德意志南方四省并入帝国。本人没啥军事才能却一度使法国被奥地利帝国、沙俄、英国、比利时等国忌惮甚至其中任意一方不敢与法国结盟。只能说本人就像瓦卢瓦时期的君主向往着意大利探险,人到中年却跟青少年帮助烧炭党人那时的满腔激情一样,获得权力之后就在外交上迫不及待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废除1815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制裁。结果本来好好的与英国奥地利的结盟被打破,民主自决原则又导致与沙俄疏远,亲近德意志却在最后因丹麦问题加上忌惮普鲁士的强大最后走向了对抗。

1、首先,虽然说是君主专制,但哪怕是改革之前政治禁令最严,对共和派的打击也仅仅只是给正统派的《法兰西报》共和派《世纪报》警告,一直到1859年它都能对第二帝国政府持有“保留意见”。相比之下,自诩为英式宪政的七月王朝,梯也尔面对巴黎共和党人起义的镇压方式是直接把一栋居民楼里的人杀光。最夸张的一次,也就是1857年立法院普选,全国范围内逮捕了几百名共和分子,但是皇帝又是动不动就挑选大庆日子大赦,也就是说实际遭到政治迫害的人很少,而且最后都能回来。

与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帝国前期没有反对者,是因为正统奥尔良共和派死守1848革命失败的悲观情绪。拿共和派举例,共和主义核心力量一直都没有削减,从各大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再到新兴的律师,公证人等小资产阶级,巴黎城市中的大学生们以及法兰西学院的院士都是共和价值的捍卫者,前期之所以没有在议会占有席位,原因是都认为1848以后共和在法国就幻灭了,并且拒绝向第二帝国的皇帝和君主政体政府效忠。正统派和奥尔良之间的分歧,则是很根本的,七月王朝是一个“三色旗”的君主政权,它忠诚捍卫大革命的政治文化遗产,取消世袭,大力拉拢中大资产阶级,任内实施纳税选举,200法郎选举权,500法郎被选举权,推行信仰自由。而正统派是波旁家族的守卫者,查理十世上台之后整出兰斯大教堂加冕。看看两个派别中的支持者就知道了,七月王朝的拥护者是资产阶级、宪政主义者,而复辟王朝的支持者是法国乡间的堡主。这也就是为什么梯也尔接受温和共和,而正统派最多接受君主立宪的原因了,奥尔良的拥护者承认的是一套既有革命传统并拥有威权和秩序的政府。

2、行政权看似无限实则不堪一击。真正掌握核心决策权的,其实就是拿破仑三世的亲信,包括他同母兄弟莫尔尼,堂弟拿破仑亲王(热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另一个私生子,还有皇后欧仁妮等人,这些人的特点就是对第二帝国谈不上多忠诚,只是效忠于路易·拿破仑他个人。甚至于在帝国执政后期,连一开始帮助波拿巴获得帝位的那些心腹产生了分裂,对意大利的行动,有瓦莱夫斯基(拿破仑一世的私生子)欧仁妮这种替庇护九世辩护,谴责皇帝撤销罗马驻军的,也有立法院议长莫尔尼和大臣鲁埃、比约、富尔德这种嫌弃皇帝做的不够多的。真正的波拿巴主义者很少存在议会也很少存在外省,议会里的议员和他所认命的省长很多都是第二共和国时期归顺的秩序党人,七月王朝归顺的奥尔良主义者(当然他们在议会中由于没有话语权所以政治立场可以等同于无)也就是说,这个帝国如果出现危机,基本上就崩溃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他在任期间做的那么多内政成就最后却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他也曾派遣公共工程大臣鲁埃去打听巴黎工人的生存状况,还为他们修了公共住宅,甚至还维护残疾工人不被开除,发免费的粥,充分保障工人全民就业,结果他也很不理解:为什么物价上涨仅有十个点,工资几乎翻了两倍的工人完全无法支持呢?在工人看来哪怕什么都不干甚至在1848年2月起义之后派卡芬雅克残暴镇压他们街垒的共和党人执政都比他好,赖得律·洛兰和路易勃朗不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但是拿破仑三世时代宫廷生活和巴黎西岸杜伊勒里宫内奢华富裕纸醉金迷的生活足以激起人内心的反叛。这一点,连他自己很痛心地说:“我的皇后是正统派,我的大臣都是奥尔良派,我自己是社会主义者,根本不在一个“波拿巴派”

3、限制立法权看似强有力地驱逐了反对派,但是实际上就是一张华丽的却漏洞百出的网。第二帝国的立法机构是:他本人亲自任免的参政院,对不合宪法以及宪法价值观的法案判违宪,但是这只是个绣花枕头一般空享有名誉却没有多少实权的部门。真正的立法流程是:大臣提出某个设想,他兄弟热罗姆亲王任免的行政法院根据设想立法,再由行政法院的参事把法案交给普选出来的机构立法院去做判决,参事的作用是给法案作辩护竭力让立法院表决通过。除此之外,立法院还被赋予表决是否通过预算分权利,这就是为什么大巴黎计划受到的反对很多,甚至拿破仑三世后来绕开立法机关直接委托奥斯曼与信贷银行建立联系。

在帝国颁布11月24日法令之后,立法院反对派的桎梏就被打破了,议员允许提出修正案允许公开辩论并对外发布辩论内容,这就相当于转向了开明专制。另一个政治自由化的标志就是梯也尔的出山,梯也尔于1863年立法院大选在巴黎选区(顺带一提,按照拿破仑三世25000-35000人划分一个选区的原则,巴黎的人口在三十万人上下)当选为议员并发表建立代议制民主的主张,宣告了专制的破产。

4、虽然支持教权(比如说1850年当上总统后允许教会兴办学校,基佐时代义务教育的初步尝试化为泡影),但是驳回了教会创建慈善机构、在法国人婚礼中恢复宗教仪式等一系列要求,甚至和负责教育的大臣,保护了大学的世俗化。由于支持意大利统一事业,因此不断受到教权主义者的舆论抨击,甚至庇护九世与他决裂,当他1867年放弃对教皇国的庇护从罗马撤军时,已经阻碍不了罗马落入佛罗伦萨政府之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度被右派所抛弃,教权主义者重新投靠了正统派。

5、虽然和秩序党矛盾重重,但是一直都坚持秩序党的经济政策,鼓励信贷和投资,认为现存的一切反对派都可以通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消除。在他任内实现火车头的生产翻两倍,铁路长度翻四倍,至于巴黎的工程计划且看下图(毕竟本人对巴黎的街道什么的也不熟没怎么记)





编辑于 2023-05-20 11:20

成功的政客,基本成功甚至接近伟大 但晚节不保的政治家,失败的军事指挥官,野心家,zz上的反动者,社会的改革家,民族独立运动鼓励者,民族主义煽动者(其实他伯父自己也是,这一方面两个人是一样的。德意志的统一基本是法国的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博爱和民族主义催生的,或者说拿破仑和拿三亲手缔造了德意志对统一的追求,不仅仅是后来普鲁士是通过击败法国得以统一德国,而是说统一强大又自由的法国就是19世纪所有德意志进步主义者们心目中的榜样,他们就是梦想着德意志有一天可以像法国一样强大而进步),从这个角度看拿三和拿破仑一样是一个社会改革家,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复辟的僭主型皇帝,他比波旁正统派和奥尔良派本事大很多(夏尔十世,路易菲利普这两个屑的行政能力和外交能力还不如尼古拉一世和威廉三世这种其他欧洲国家的正统保守君主,就别和拿三或者英国的首相们比了),但是权力根基反而是基于民粹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君权神授,所以他必须不断迎合自己煽动起来的民意去发动战争。可是他偏偏擅长内政,半擅长外交而完全不擅长亲自指挥军队。

总评:拿破仑三世大约是介于“很鉴的屑人”和“很屑的鉴人”之间。前者参考萨拉查,后者参考腓特烈二世,密特朗,罗斯福(FDR)。至于屑中屑:参考波尔布特,全斗焕,皮诺切特,墨索里尼。鉴中鉴:参考威尔逊,马歇尔,艾森豪。

个人倾向于拿三在政治进步还是反动这个命题上是很鉴的屑人(有真理想有高明手腕,但是本质自私),在外交上是很屑的鉴人(出尔反尔+侵略,但总的来说确实帮助别人更多,促进德意和法国自己民族国家形成),在军事上是纯屑,在国内建设上是纯鉴。


拿三内政和经济建设一流,基础设施建设超一流(现代巴黎的样子,基本是拿三和二战以后建设的,保留传统建筑的旧城区基本全是拿三时代重新设计的,所以已经完全不是讨厌拿三的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回忆的那样,那个肮脏混乱的中世纪巴黎,甚至不是悲惨世界里那个1830年代的巴黎)。外交手腕一流(他能忽悠得英国西班牙和自己结盟,去支撑法国的欧陆霸权,利用英国认为俄国是欧陆第一、必须维护欧陆均势的情绪,忽悠一般不亲自下场只给贷款的英国亲自派兵和法军一起打克里米亚战争。然后拿三先忽悠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里抛弃俄国(尼古拉一世1848救过哈布斯堡王朝,要不然匈牙利可能就独立了,结果1855奥皇背叛俄国),再直接帮意大利打被俄国普鲁士反过来也抛弃的奥地利(意大利独立战争第二阶段法军是主力,拿三亲征直接暴揍奥军,5年前刚忽悠奥地利亲英法背叛俄国,现在1861就亲自暴揍奥皇),然后永久削弱了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认为奥地利sb,奥地利认为法国sb,俄普和法国讨厌对方阵营但是一致认为奥地利sb),顺便从意大利割走尼斯和萨伏伊作为报酬,这可是加里波第和意大利王室的老家。这一套下来,在1860年代法国重新成为毫无疑问的欧陆第一。过两年又打墨西哥+买美国南方棉花,接着忽悠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连大公去当墨西哥皇帝,自己打人却让奥地利当出头鸟,依次反对俄国,奥地利和美国北方。拿三在1850年代可是彻底扭转了1815~1848之间法国的拿战战败国身份)。

在色当之前,拿破仑三世尽管本人不会上前线指挥战役,但他的战果是非常辉煌的:

①1854~56年克里米亚战争,联合英国忽悠奥地利撒丁支持奥斯曼,对抗俄普,大获全胜,成功打破维也纳条约体系,使得法国重获自由,而俄国成为列强里被限制的那个国家。评价:大获全胜

②1860年代亲自下场帮助撒丁王国暴揍奥地利,逼迫奥地利将威尼托和伦巴第大部分还给意大利并放弃支持两西西里王国,法国从未来的意大利获取尼斯(滨海阿尔卑斯省)和萨伏伊老家,并确信意大利今后永远放弃索取拿破仑老家科西嘉。但法国派兵保卫教皇国,令意大利无法实现完全统一从而不能威胁法国的陆权地位。评价:如果没有后来普法战争导致法国撤军罗马,那就大获全胜。现实版历史也是法国占便宜了。

③1858~60年侵略带清,火烧圆明园,逼迫带清同意彻底开关,英法大量商品输入。评价:缺德,但确实在威名和资本市场上都大获全胜。

④1862年支持波兰起义,但没有出兵,结果俄普成功镇压,但图图的都是波兰人,没死一个法国兵。俄普虽然镇压却名声大坏,拿破仑三世名声大好,成为欧洲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守护神。评价:慷他人之慨,舆论上大获全胜。

⑤1863~68年忽悠奥地利皇弟马克西米连大公,西班牙军队和自己一起入侵墨西哥,扶持马大公为墨西哥皇帝,由于奥皇反对此事所以拿破仑三世进一步分化了哈布斯堡皇室内部关系,但对外他却令美国北军和俄国认为英法西奥一起干涉北美洲内政且支持南军。狠狠恶心了林肯和支持北军的沙皇。评价:先胜后败,但拿破仑三世令马克西米连和奥地利皇室承受了代价(被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抓住枪毙),且美国从此和西班牙也结怨。法军自北方胜利后的1866年即全身而退,奥地利、西班牙再次躺枪。

然而外交战略二流(扶持了意大利纵容了普鲁士长远看来也是坑惨了自己,还不如老老实实法奥合作,干涉墨西哥差点破坏法美的永久友谊,从俄国手里夺回欧陆霸权,立马丢给俄国和英国共同支持的普鲁士。在法国的霸权重新树立后俄国和英国竟然又合作了。最后法国崩溃,1870~1890年代都是德俄联盟分享欧陆霸权,直到德二彻底超过俄国+威廉二世作死四面得罪,德俄分裂,俄法实现联合为止)。军事指挥才能不入流(他不亲征还好,亲征就乙烷,之前打赢俄国和奥地利靠的是外交才能,不是他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干涉美洲靠的也是外交手腕,普法战争他外交优势没有俾斯麦强了,再加上为了对国内舆论逞强不服老,非要御驾亲征,结果当然就完蛋)。他的一切建立在启蒙运动的民族主义,自由,独立之上,建立在非凡的内政能力之上。他的一切又建立在违反启蒙思想的不理性,民粹,专制复辟之上,建立在军事无能之上。

赢了五次,只输一次普法战争,就崩溃了。

他的内政和经济能力强,可是偏偏法兰西内部的共和派和极端保王派(波旁分子)都讨厌他的篡权复辟(共和派:你这混蛋!保王派:本来应该是我们来复辟啊!)。他的军事能力不强,但是他搞外交和民族主义偏偏又不得不坠入武力解决问题的窠臼,结果最后悲剧了。

他是法兰西第一位总统(第一共和国没有“总统”这个职位),也是法兰西最后一位君主(无论是波旁还是奥尔良还是波拿巴),他阴险,野心勃勃,擅长煽动民意和政治操作,逆历史潮流而动,没有那种光明的人格魅力,称不上英雄;他才华横溢,虽然是个政客和阴谋家,同时篡夺共和国和正统保王派的人,但是雄心壮志丝毫不逊于那些有英雄魅力的人物,比如拿破仑,林肯,俾斯麦,亚历山大二世。他也是一个极度自我同时极度爱国的人(他很有他伯父那种“我就是法兰西”的野心和责任感,当然,这一次法兰西人不再认同他了,因为在现代社会,没有任何个人有权永远代表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也可以说是君权神授与个人英雄时代的最后一位不算英雄的英雄,而民选政客与职业官僚时代第一位成功的政客,他依靠政治忽悠和承认民权上台,可是他却想做前者,想做古代英雄和专制者,不想做现代政客和保卫共和制,保卫主权在民的人。如果拿三不是这样的追求,而是能好好做总统,然后把法二共变成美式总统制或者现代法五那种半总统制,承认民权,稳定政局的话,他会是现代法国的国父。如果他作为实权总统,照样可以推动社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如果两个6年就卸任了,也就是说1860年他就退休了,那就会让法国停在他亲手缔造的外交成功和欧陆霸权的顶点,而不是坠入后来也是他亲手制造的深渊(即使后来的总统坠入,那也不是他路易波拿巴的责任了)。

因为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同时被雨果、马克思、共和派知识分子、工人这些进步派和尼古拉一世、奥皇、英国托利党、波旁保王派这些保守派讨厌,可是也幸亏他倒台以后法兰西迎来的是第三共和国,是宪政,是一战的胜利和更远的戴高乐。他相形见绌,所以现代人才越来越觉得他不堪。可是如果他垮台后在法国大地上继之而起的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北洋军阀,皮诺切特,波尔布特,勃列日涅夫这样的屑呢?那么雨果马克思他们也不会只骂他了,而后来的法国人恐怕会觉得他无比伟大,虽然还是肯定不如法国大革命时代和拿破仑一世。

他比不上富兰克林,拿破仑一世,拉法耶特,加里波第,俾斯麦,林肯。更比不上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康德这些思想家。但是他应该能够与亚历山大一世,梅特涅,帕默斯顿,加富尔并列。而不会坠落到夏尔十世,路易菲利普,威廉四世(威廉一世皇帝之前的普鲁士国王),梯也尔,弗兰茨约瑟夫这些无能者的层次。更不应该被贬低为希特勒、墨索里尼、皮诺切特、波尔布特、勃勋章这些残忍的暴君的层次(这几个还不如只是无能的上一个行列)。也可以说拿三是一出历史的闹剧,是个有伟大梦想也有一定能力的“坏人“,但肯定不至于是丑恶剧,不是一个坏皇帝。

总之在一个共和派和进步主义者看来,“拿破仑三世”这个皇帝的尊号本身就是黑点,就是“这该死的混蛋”。在一个理性的人看来,他玩弄民粹和明明不会打仗还要亲自指挥也是愚蠢【当年最讽刺的是,国外的马克思,法国国内的雨果,托克维尔,卡芬雅克,从左到右这么多人都在预言共和派里左右内斗,企业家和工人内斗,已经是共和军的军队和知识分子内斗,会导致野心家乘虚而入,但是他们都仍然在内斗,至少当时在法国共和政府和国民议会里有职位的左中右都在内斗,然后这么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将军,再加巴黎的工人知识分子资本家,就因为内斗愣挡不住获得军队和农民支持然后又骗取其他保守共和派和保王派组成的秩序党支持,末了再一脚踢开他们(比如梯也尔)的路易波拿巴。你既可以说是大家瞎了眼,不雪亮了,也可以说台上的那些左中右全是南明,一群虫豸。不过还好,最后拿三也虫豸了一把,然后完蛋了,而共和派还算痛定思痛,虽然后来三共又出来了巴黎公社和梯也尔政府这两个极端,而且又有保王派想乘虚而入,但是还算是一票之差出了1875宪法,于是尘埃落定】。但是拿三绝不是袁大头那种老糊涂和个人膨胀的同义词(他年轻时就想复辟和像伯父一样伟大了,而且他做了20年皇帝,甚至比伯父还长。他复辟,是追求权力和虚荣的野心家,但他也是在按照自己从小的梦想把法国打造成一个波拿巴主义的理想国),也不至于是后世的那些极左极右渎菜者屑人(至少,他是真的民众选出来的皇帝,虽然是他假借伯父的名号和自己的煽动宣传骗来的票,但仍然是真票,而且他虽然反动,却远远没有墨索里尼和波尔布特这些后世极右极左的残忍)

另外,如果用现代西方史学著作和人物传记中常见的君主个人性格和心理学动机分析史观(而非我上面用的两种:社会背景和生产力决定个人的唯物史观,或认为个人能决定社会但侧重于能力高强的个人宏大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英雄主义史观)。那么可以说拿破仑三世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个人,他年轻时也曾经真诚的相信自由主义甚至空想社会主义,并且他写过大量文章和著述分析伯父拿破仑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以及他眼中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中虽然有民粹煽动语言和民族主义内容,但也不乏很客观的,平民视角甚至个人主义视角的分析。他完全不是希墨那种疯子。

还有,拿破仑三世远远没有伯父那种钢铁一样的意志,他虽然是主动搞事的野心家,而且百折不挠。但他的个人意志力是相当温和甚至软弱的。一方面他能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自己坐监狱,逃亡英国,一有机会就天天想着发动政变,当皇帝后也煽动民族情绪和发动战争。但是另一方面他是个连断头台都不忍心看的人,而且看到战争的残酷场面还会哭(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表演)。他极其重视获得和抓紧权力,而且他知道自己是篡夺共和国来的,但是晚年他也采取了激进的自由主义改革(结果反而离心离德,导致普法战争之前国内就要乱了)。另外,讽刺的是,他和伯父拿破仑一样都是老来得子(40岁以后才有合法婚生儿子),而且溺爱儿子(他们各自的皇后反而对亲生儿子都很冷淡甚至严厉,在拿一拿三的家庭中都是父亲对儿子更好更温柔,尽管父亲是皇帝,还是军事家或者野心家那种皇帝),可是偏偏结果就是都一代而亡,两个皇太子也都命运多舛+年纪轻轻就死了,没能继承父业。(当然这也是他们各自的老爹自己玩脱了丢了江山,总不能指望5岁小孩和15岁少年比他们自己丢了国家的老爹还厉害)


雨果先生和马克思恩格斯自然有资格骂拿三,因为他们比拿三所追求的要更进步更理想化。他们也比拿三更有政治预见性,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趋势(拿三在法兰西这个国家复辟君主制确实是反动)。但高某人说拿三是妄人明显就是胡扯了,他自己才是妄人,以及,如果拿三是妄人,后来的那些各国的极左极右领导每一个都是疯子级别。即使就在1850~70年代的欧洲列强的所有君主和首相里,只有俾斯麦,帕默斯顿,亚历山大二世这3位可以说肯定强于拿三,其他人也都不如拿三有能力,包括维多利亚女王本人,普王/德皇威廉一世本人,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意大利国王本人等等。加里波第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能力正好与拿三的强大政治经济能力和愚蠢军事能力是相反的,加富尔死的太早。以及如果没有拿三的帮助,加富尔和加里波第也没办法让意大利真的打败奥地利帝国,实现统一。

他心里很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第二个拿破仑皇帝,军事家):

其实比起上面那样,他本人的才具更适合一个这样的形象(总统,政治家,外交家):

所以他自己选择了成功,最后也是他自己找到了失败,而不是失败找上了他:

最后一句话总结:毁誉参半,晚节不保。

还有,虽然他留着大胡子,但他眼神里从来没有伯父的霸气,只有政客的精明。1860到70年代的所有欧洲政治家,眼神里既有霸气又有精明的只有奥托•冯•俾斯麦和亚历山大二世(俄国的改革者/“解放者”皇帝)


PS:从非英雄史观,从“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史观来看。拿破仑三世是一个矛盾体,他兼具君主复辟和共和gm的特征,但是偏偏他不是正统派,也背叛了共和制度。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是法国自从路易十六继位到第三共和国稳定下来(1875行宪之后或者更晚的布朗热事件之后)这整整一百年中,内政和经济最成功的法国统治者,也是在任最久的。其次是七月王朝。而这两个都既不是正统王朝,也不是共和国。这是很讽刺的一点,不过正因为七月王朝和法兰西第二帝国这两个时代都是矛盾体。所以他们再长也是都一代而亡也就很正常了。

另外,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在更长的尺度上倒是可以看作是古代法国(波旁王朝本身,不包括复辟王朝)到现代法国(三共及以后)的一个过渡阶段,因为当时保王派一定忍不了第一共和国那种状态,而共和派又一定忍不了古代法国和波旁复辟王朝。所以第一次他们找到了路易菲利普,第二次路易波拿巴自己主动篡夺了权力。

然而虽然路易菲利普和拿破仑三世肯定都想自己家族千秋万代,不想充当这个古代到现代的过渡体,因此在君主制的前提下拼命发展内政和经济。并且前者希望学英国,通过君主立宪以减少共和宪政派和君主制的矛盾点。后者希望学伯父,通过拉拢农民,市民和对外扩张,军事胜利来获得民心。但是不管他们怎么努力,也保不住权位,历史还是让他们都成为了过渡体。不过和拿破仑个人回来自取灭亡的百日王朝、基本倒行逆施的复辟王朝以及短暂的第二共和国比,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又都是合格甚至优秀的过渡体。


另外,拿三这个人物和他的第二帝国充分说明了只用经济制度或者说生产组织形式来分析一个国家是不是进步或者是什么主义是不合适的,因为法兰西第二帝国在经济上当然是资本主义,也保护私产,鼓励工商业自由发展,而且发展得很快。后来的法三共在经济上也是资本主义,但是并没有人把第二帝国和后来的几个共和国混为一谈。经济基础总的来说在最大程度上影响 上层建筑,但不是每一次都能决定。所以在资本主义之上可以有皇帝拿三也可以有宪制共和国。

拿三的被推翻也是因为军事失败和那些非资产阶级的反对,还就不主要缘于企业家的反对。但反过来讲,巴黎的中产阶级市民和大学知识分子甚至工人,反对的也不是全体资产阶级,而是优先反对拿破仑三世,哪怕他晚年向自由主义低头了也不行(一个专制政权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隐含意思:但是又改革不彻底)的时刻,这句话就是托克维尔评价法国王室的,何况拿破仑三世是僭主皇帝,不是传统君主)。巴黎的进步派知识分子和市民就是不能忍受皇帝,不是不能忍受企业家。工人们既不能忍受皇帝也不能忍受企业家,而不会能忍受皇帝。企业家自身倒是无所谓的,很多人觉得共和国和第二帝国都可以,甚至第二帝国时代还更稳定,更有利于自己企业的发展。而最讽刺的是,拿三当年的上台靠的是全国投票,他获得的最大支持,来源于非首都城市和广大农民,因为只有小市民青年才被民族主义宣传所激励,而农民们很多都怀念拿破仑皇帝和他的民法典,他伟大的对外征服(法国的农民在思想上永远比城市落后一拍,不但不是先锋队,反而是榆木脑袋,当年拿破仑真在位的时候,很多波旁保王派也是地主和普通农民)

所以如果抛开对外政策的玩脱和军事失败,只从法国国内环境来看,拿三的失败并不因为经济失败,也不是因为他违反了资本市场的利益或者发展规律,而就是因为他的政治追求违反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反过来说,他的成功当选本来就是因为政治忽悠,而决不能只靠发展经济利益来维持。对于法国的共和派来说,无论他们自己是企业家,知识分子还是普通工人,都不是吃饱饭就满足的,就算经济一直成功,如果拿三继续坚持君主专制,也是不行的。在英国在德国在东亚甚至在美国,都可以说是具体经济利益决定大家会支持谁。但是在法国,一直是思想决定政治,政治决定经济的(大革命发生在启蒙运动之后,法国国内的工业革命之前。在法国,并不是有了工业资产阶级和现代市民才有了革命,而是先有的启蒙思想家和政治革命,再有的工业化和资产阶级,城市公民)。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republic就是他们的本质追求,不是一个表面口号。一方面这种思想极大推动了社会本身的进步,而没有让法国满足于经济发展就够了,像英国一样保留着很多保守的政治模式(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激进,那法国没准君主专制都还在,古代法国可是比英国君主和宫廷贵族势力大多了)。一方面这也使得法国历史上“政治挂帅”,“唯政治立场是论”的事件比其他欧美国家多很多。


题外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太担心现代法国的什么难民问题和宗教问题,当年天主教怎么对付加尔文宗(胡格诺派)的,第一共和国怎么对付天主教会的,现在法五就怎么对付新的宗教问题呗。这不是属于希、斯、勃那种暴君个人的大清洗,也不是右翼极端民族主义的行为。而是世俗共和国的集体行为,是理性,自由,进步的思想对相反的思想进行的教育和改造,怎么?他们(极端宗教势力)敢(对法兰西全体公民)造反吗?

在这个问题上,你可以说英国人美国人俄国人怕死,不敢拼命,甚至德国人。但是法国人,还真不怕死,还真敢拼命。法兰西对国内的dictator或者异质的极端思想,容忍度为0。而且不会是站在极右的角度用同样邪恶的民族民粹来拼命,会是站在保卫共和国的角度来拼命。

编辑于 2023-06-30 22:57

波拿巴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成立的前提就是传统波旁专制王权已经无力继续统治了,而新兴的共和派也无力建立一个稳固的共和国。


如果共和派能够在热月政府和1848年革命后建立哪怕第三共和国那种能够维持的政权,都不会有波拿巴主义什么事情了,所以可以说波拿巴主义是一个在旧王权和新共和之间一个合理的过度。从这一点来说,正如砍掉英王脑袋出现克伦威尔一样,没有拿破仑,多半也有莫罗或者贝尔纳多特。没有拿破仑三世,多半也会有类似的人物出现。


叔侄两个比起来,拿破仑一世的天才确实远胜过侄子,如果拿破仑能够在1800年和平建立之后满足于这个地位,适合而止(问题是英国人是否能接受一个统治了天然疆界进而把荷兰掌握在手中的法国?而当时谁统治法国能够回到1792年的法国疆域?难啊)。


或者反过来,拿破仑真的打赢了欧洲霸权之战,确立了法国对全欧洲牢不可破的统治,比如说痛打俄国,灭亡普鲁士,波兰复国,英国被大陆封锁和美国参战弄得经济崩溃了被迫求和。那么在拿破仑去世后法国未必不可能走一个波拿巴君主立宪的道路。



而拿破仑三世就比较倒霉了,他是靠他叔叔遗产上台,这意味着他需要帝国威望和军事胜利,但是他叔叔的失败,已经让法国决定性的输掉了争霸世界乃至欧洲的斗争。


从历史角度,他的时代任务,对内是完成法国工业化建设,这一点他做的很好,对外是阻止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如果不能阻止,就要以有利于法国的方式来统一。而不是去追求重建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可以说他完全没搞清楚这一点。

发布于 2021-07-29 20:12

在法国 1848 年的二月革命中国王路易·菲利普被赶走第二共和国创立了但是在 1852 年的下半年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把第二共和国改为第二帝国他的帝国持续到 1870—1871 年年间他和德国的灾难性战争时从废墟中兴起的第三共和国到 1940 年垮台

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

二月革命是由巴黎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完成的工人们在社会主义者路易·勃朗的领导下要求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坚持政府为他们做一些类似第一共和国曾为农民们所做的事就是说使他们成为他们在其中工作的工厂和商店的主人但是巴黎的资产阶级却坚决主张政府只应该在政治上民主不应该关注激进的社会实验

法国的呼声  当时整个国家经过成年男子普选选出了一个议会来为共和国起草宪法法国的呼声是和巴黎的呼声不同的各省的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对巴黎工人的要求因此议会制止了工人的起义并起草了一个共和宪法它规定设一个立法团和一个总统二者都由成年男子普选选出在 1848 年 12 月举行的选举中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被绝大多数选民选为总统

路易·拿破仑曾在放逐中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他常有阴谋诡计努力使他伯父名字的光荣以及波拿巴家族是民主的支持者和被压迫民族的朋友这种观念持续下去他的姓名是有魔力的大多数法国人之所以投票给他就因为他的姓名是拿破仑

有魔力的姓名  1848 年路易·拿破仑从放逐中被召回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他巧妙地利用了他的姓名和他的新职位去增加自己的声望军队支持他因为他代表了他好战的伯父的军事传统农民和资产阶级支持他因为他做出了保护法律和秩序的姿态并且提倡经济繁荣工人们甚至不满的工人们支持他因为他用了许多花言巧语向他们保证他是工人们的朋友教士们支持他因为他支持宗教教育并派军队到罗马去恢复教皇的职位

于是当立法团建议修改宪法废除成年男子普选权的时候总统就作为民主的忠实捍卫者走了出来他似乎把法国掌握在手了他逐渐相信他掌握了法国——而且有理由这样相信

总统的政变  路易·拿破仑依仗他的声望依仗军队的忠诚并依照他伯父的榜样在 1851 年 12 月 2 日发动了政变共和主义者的领袖们被监禁或放逐了立法团解散了新的宪法颁布了于是宪法交付表决并以压倒多数通过

路易·拿破仑关于他已把法国掌握在手中的自信证明是正确的

从总统到皇帝  从那时以后几乎 20 年路易·拿破仑是法国实际上的独裁者起初他带着总统的头衔但在 1852 年 11 月他通过公民投票的授权法国全体男子的投票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从此以后他成了法国人的皇帝拿破仑三世

就像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在 1804 年被拿破仑一世的帝国代替一样第二共和国在 1852 年也变成了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帝国

路易·拿破仑把他自己算作第三个皇帝因为他想要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儿子是法国一个正统的统治者拿破仑一世的儿子死于 1832 年

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拿破仑三世并不伟大但是他狡猾他把他的权威建立在人民主权的原则之上从他那时起到我们的时代法国从来也没有放弃这个原则此外他保存了 1848 年革命所建立的成年男子普选的形式并且从他那时以来法国坚持了这种政治民主的形式

皇帝掌握大权  但是在法国民主和个人自由是被拿破仑三世控制着的正像法国人民很快就发现的成年男子普选本身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地民主依照拿破仑的 1852 年宪法成年男子普选权只是在皇帝向法国男子们提交问题以讨好他们时以及在选举立法团时才在公民投票中运用所有的选举都是由皇帝通过他在各地的行政人员狡狯地进行安排的这些行政人员支付有利于皇帝的候选人的费用计算选票并写选举报告书此外立法团除了通过皇帝所建议的法律以外没有别的权力

编辑于 2024-03-11 17:45

支持自由主义思潮,有一点社会主义倾向的新皇帝;真正亲民豁达包容以至于使自己的帝国陷入宫廷斗争党派斗争中(某种角度上看也算是软弱);支持民族独立统一运动,却又对普鲁士抱有偏见,感情用事使得失去了和亚历山大二世结盟的机会。总体来说,不见得拿破仑三世智商不如他的叔父,而是魄力上不如他的叔父,更加感情用事;作为身心行为上缺少精英气息,平易近人的皇帝,我们更应该是支持他才对。难不成我们反而要崇拜那些充满精英气息,鄙视底层的权贵而不是一个为工人谋权利,开放言论自由,支持自由主义势力的新皇帝?

发布于 2020-02-06 08:48

我觉得他的优点和局限性通过一件事就可以管中窥豹:

用铝做盘子彰显自己的地位。

现在看来我们或许觉得这是纯搞笑行为,但是在那个时代,铝是高科技的结晶,比同量的黄金还贵,做成的制品在空气中极难生锈,甚至比容易硫化发黑的银还稳定。

拿三能明白这些,能尊重新的科技发现,已经算是一种优点了。

但他没有意识到:

在稍晚的时代,铝是可以量产的。

正如他的施政一样,对于1850的法国来说,他算是个好皇帝,他明白1850年的痛点,

不过现在已经1870年了……

编辑于 2023-07-23 14:45

很有野心,内政上有一定的能力,但军事、外交能力和战略水平不行。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老朋友。

编辑于 2020-01-09 20:12

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不喜欢内政,却为法国内政作出贡献;喜欢外交,却把外交搞得一塌糊涂。一生中致力于争夺殖民地和遏制普鲁士统一德意志。争夺殖民地的手段是通过外交手段即开一场殖民地会议划分全球殖民地,但是没有国家理。想要遏制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结果把普鲁士惹毛,普法战争自己被普鲁士带走,丢失阿尔萨斯、洛林,更气人的是,威廉是在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统一的。

编辑于 2016-11-23 20:37

一定程度上被低估(尽管复辟帝制可以算是一场闹剧)。实际上路易·菲利普也是如此。

发布于 2020-03-20 15:01

拿破仑三世是一个缝合了新旧多种思想的矛盾体,他兼具君主复辟和共和主义的特征,但是偏偏他不是封建时代意义上所谓的正统皇位继承人,他的很多行为也背叛了共和制度。

路易·波拿巴(1808-1873)即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一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是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唯一一位总统和法兰西第二帝国唯一一位皇帝,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和继承人,及其妻约瑟芬皇后的外孙(拿破仑三世之母为约瑟芬和前夫所生)。

拿破仑三世少年时随其母流亡德意志和瑞士。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后,他自以为命运决定了他应继承其伯父的帝业。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后,法国建立了第二共和国。路易·波拿巴匆匆赶回巴黎参加总统选举,他受到大资产阶级保皇派的资助,自己提名为候选人。选举结果是他得票最多,当选为总统。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他调动军队七万多人,占领巴黎,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稍后,巴黎无产阶级曾筑垒反抗,也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被害者达一千余人。1852年1月14日通过新宪法,它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同年12月2日,时值拿破仑一世登基44周年之际,路易·波拿巴皇袍加身,宣布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第二共和国寿终正寝,代之以第二帝国。1870年9月4日,因普法战争战败而退位,他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和最后一位君主。

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联英抗俄,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又与奥地利开战,吞并萨伏依和尼斯;还与英国共同发动侵华战争(1856~1860)。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在色当兵败被俘,第二帝国覆灭。1871年法德和约签订后获释,流亡英国。

政治上拿破仑三世的统治采用了专制的统治方式,并且他的改革政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使法国经济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到了后期他的对外战争也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在普法战争中,他率领法国军队对抗普鲁士,在战争中惨败,被俘并废黜,他在普法战争中的战略愚蠢和军事失误导致法国遭受了惨重的失败和耻辱。他不仅浪费了法国的人力物力,还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法国士兵的伤亡和牺牲,这一事件揭示了他的军事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不足。

经济上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的现代化进程,包括建设现代化的铁路、电报和港口等基础设施,以及推动教育、医疗和公共福利的发展。

总的来说,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既有专制的统治方式和失败的经济政策,也有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措施。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也保不住权位,历史还是让他成为了过渡体。不过和自取灭亡的百日王朝、倒行逆施的复辟王朝以及短暂的第二共和国比,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又都是合格甚至优秀的过渡体。

编辑于 2024-04-18 18:51

英雄时代后的第一位政客皇帝

发布于 2020-07-19 13:20

他有他二大爷的雄心壮志,却没有他二大爷的雄才大略。

前期混得还不错,起码让法国成为欧洲强国之一。

但是晚年招惹了普鲁士这个后起的庞然大物,结果一手好牌打烂了。

编辑于 2021-07-10 20:36

那个时代除俾斯麦外最厉害的一个欧洲领袖

发布于 2016-05-06 18:11

资料来源:拿破仑历史基金会

世界第一艘铁甲舰,世界第二海军,殖民地扩张,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第二个工业国),巴黎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巴黎现代化改造,支持公共政策解决就业保障老人和病弱人士生活,工会合法,工人意外和老年津贴,有假期。打赢克里米亚战争,打破维也纳会议对法国封锁,打败奥地利,促进意大利统一。







发布于 2020-10-12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