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哀伤的五个阶段是什么?

关注者
16
被浏览
121,271

5 个回答

哀伤的五阶段理论由心理医生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该理论用来描述人在失去重要的人后的5个阶段:否认、气愤、讨价还价、抑郁并最终接受 (Newman,2004) 。

否认(Denial)

“否认”是哀伤的第一阶段,这会帮助我们最小化这种难以承受的痛苦

接受所爱人的离去是十分困难的,生活也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大脑要处理的信息以及悲伤的记忆太多了

“否认” 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这一过程,让我们可以慢慢地接受现实,而不是一下子被情绪所淹没。

但是,“否认”并不是假装失去不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渐地理解失去与现实。

01. 气愤(Anger)

失去所爱的人后感受到气愤也是正常的,虽然在这过程中会感觉很难受,但是愤怒可以给你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愤怒并不会把我们变脆弱,比起愤怒,害怕会更让自己难以接受。这是释放情感第一步,与过去的自己保持距离,同时也让他人与我们保持距离。

02. 协商(Bargaininge)

当我们面对失去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绝望,会找一些事情来做来减轻或最小化这种痛苦。失去会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避免当下和未来的痛苦,所以与自我“协商”就出现了。

这过程中包括这种承诺,包括:

“如果上天能让TA好起来,我愿意付出一切“

“只要TA能好起来,我绝对会改过自新”

“只要TA能好起来,我绝对不会再向TA发火了”

当“协商”开始发生的时候,通常就会开始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我们会突然意识到,无论我们怎么做,现实都不会改变。

这种无望感会让我们用“协商”的方式进行抵抗,以此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

我们会将注意力聚焦在曾经犯下的错误中,希望能收回这些言语与行为,假设事情就会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那样我们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然而还是忍不住去回顾与对方相处的点点滴滴,想到却又无法与对方联系,从而又将陷入痛苦中

03. 消沉(Depression)

在处理悲伤的过程中,情绪慢慢地变得平息,我们逐渐开始看清现实。当发觉“协商”不会有任何作用时,我们开始面对现实。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所爱之人的离去,恐惧开始褪去,迷雾消散,终于看清失去对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内心地悲伤开始弥漫开来,然后就不自主的自我收缩,不想社交,不想再与别人讨论自己的生活。虽然“消沉”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阶段,但是理抑郁的过程是非常孤独的

04. 接受(Acceptance)

最后我们会接受,不再感受到痛苦,不再逃避自己的现实处境,最终挣扎着做出改变。

在这个阶段,消沉也仍然可以出现,但是,否认、气愤,和协商将不再出现

05. 你并不会永远哀伤

哀伤好比波涛汹涌,随后冲到岸边。其实更多时候需要放平心态,顺势而为。哀伤时,你需要寻求帮助,照顾好自己,然后随它冲走。

以下是感觉哀伤时,你需要做的:

(1) 对自己温柔

哀伤会令人精疲力尽,压力大的时候多照顾自己的身体,保证睡眠和饮食。另外,酒和甜品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情绪,但实际上它们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 循环性思考

有时你会感觉精神状态调整到良好,但又变得非常糟糕,这不表明你的情绪又回到原点或变得更糟。因为这就是哀伤的运作方式,它实际是向前运动的。

悲伤是一个循环,所以你的情绪很有可能回到前一段时间的位置。

(3) 直面它,不要逃避它

避免痛苦的经历是人类的天性,当失去对重要的人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应对悲伤的痛苦。但是当我们试图抑制或逃避感受时,就又会触发哀伤机制

腾出时间和空间来体验痛苦的情绪,这样会更好锻炼到我们的心理韧性

06. 最后想说

每个人悲伤方式都是不同得,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的这些阶段。

这些阶段的界限也往往也不清晰,并且每个阶段没有明确的时长限制。

有的人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有的人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度过,所以多花一些时间是正常的。

痛苦不是独特的,与所爱之人的联系才是独特的。每个人处理情感的方式都不同,所以花费时间的多少并不重要,毕竟只是不想再让自己伤心而已。

长时间哀伤可能会引起长期悲伤障碍,如果长期无法从中缓解出来,建议及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健康机构咨询。

References:

Newman L. Elisabeth Kübler-Ross. BMJ. 2004;329(7466):627.

欢迎 关注壹点灵——

用专业的心理服务,叩开幸福的大门。

编辑于 2022-01-14 17:05

心理学上一个非常有名的理论~“悲伤五阶段”

悲伤 (grief) 的过程分通常为五个阶段:

① 否认(失落) DENIAL

② 愤怒 ANGER

③ 协商(迷茫) BARGAINING

④ 绝望(消极) DEPRESSION

⑤ 接受 ACCEPTANCE

PS:以上的文字,意思大同小异,就不要抠字眼了。

以下为一个大龄“女青年”失业、失恋后的悲伤五阶段,如果没有记错,由金马影后谢盈萱为你演示。

悲伤五阶段——《俗女养成记》https://www.zhihu.com/video/1432805004411895808

编辑于 2021-10-16 20:30

悲伤 (grief) 的过程分通常为五个阶段:①否认(失落) DENIAL ② 愤怒 ANGER ③ 协商(迷茫) BARGAINING ④ 绝望(消极) DEPRESSION ⑤接受 ACCEPTANCE

发布于 2015-11-15 03:30

111讲

今天开始四次课哀伤,

结束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矫正异常,

增加了主题来扩展,(精神病,自杀的干预,,依恋理论自体理论)

哀伤四次来讲,哀伤是对整个精神分析理论,不管是经典的理论还是新弗洛伊德这些人的观点,以及后弗洛伊德(自体心理学,依恋理论,主体客体理论)这些理论是帮助人面对挫折不幸去克服转化,

所有的遭遇和任何的不幸都需要的心智化操作,都类似于哀伤的操作,

经历的不幸是正常,如何去处理不幸,是一种心智化的操作,哀伤,

结合了所有理论的,总体的运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哀伤是精神分析的概念,在其他的理论取向不用。处理不幸,都需要心智化操作,都需要哀伤,

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看样子是掌握世界,

一个人的哀伤能力,对自己的生存,感知世界和感知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这些意外是会揭开从来不被认识的他人的一面,会揭开隐藏在内心的不被发现的让你去思考,刺激我们思考的时候常常是一些痛苦的不幸的事情,人类的进步常常是一些不幸使得我们成长,对个体的经历实践促进我们思考,构建自己,自我的对话,。经历一件事情你会有很大的改变,。对创伤进行思考,陪伴创伤者进行思考是人类的重要的任务,从发生的事情去看待自己,构建自己,慢慢的构建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成熟,如果这种成熟出现问题,那么就是异常。

经历创伤后会去探索,对过程的了解。是对创伤的思考,我们有了进步,人类的人类真正的进步是思想上的。

对思想进行思维,对认知进行源认知,对创伤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对自我的疗愈,去了解背后的意义,患难的日子你当思考,所以思考是人类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动物,勤于思考的人是有知识的人,思虑多了就会有一种不确定感,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一个人被什么引起的创伤,一定是自己一直不能解决的,是哀伤处理和哀伤辅导,如何克服不幸,特别是很多年不能克服的不幸,所以在这次刺激你收到创伤,

丧失和挫折是一种转折,连接着新的起点和旧的结束,是连接着结束和开始

丧失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原发丧失,一种是继发丧失,

车祸失去一条腿,继发丧失是考试不好觉得自己没有用,考试的原发丧失是不及格,继发丧失是说明自己很笨,如果很笨以后怎么有前途,你觉得你没有前途是因为你的哦联想造成,是一种象征,笨就象征没有幸福的生活,人是有认知的动物,正是这种感知使得我们丧失很多,。并且加倍,。

其实你只是考了59,只差一分,完全可以再考补齐,我们很少由于原发丧失导致丧失感,大多数是继发丧失的,因为我们是联想的动物,丧失和一下的区分开来

1 悲伤。

悲伤是一种心身的反应,比如躯体疾病也会使得情绪下降,也会导致器官的功能不良,叫做悲伤

2 居伤,

丧失了依恋的对象,父母的亡故,

3 哀伤,就是你经历了丧失后的所有的心智化的操作,

哀伤的定义:

哀伤后是丧失后调动的你的心理和身体的反应,所以哀伤不是悲伤,也不是抑郁,是由丧失引起的你的一系列的反应及应对,如果你应对好就哀伤成功,应对不好就是哀伤不良,

哀伤的分类,

属性:原发和继发的

内容:

1 成长的丧失

你的生存是苦难,人的出生就意味着苦难,

每过一天就是丧失,你的容貌,精力,器官的功能,年轻人丧失的是纯真或者幼稚的快乐,成长本来就是有一种丧失感,哀伤不良的人单单成长就会有一种拒绝障碍,真正从心底不想成长的,常常是维持自己的外表上的幼稚的行为,好像这样就能回到童年,是你希望回到童年,这种成长的哀伤,你会真的去整容,如果你心理太过抗拒成长,就会加剧你的适应不良,这是一种

2 创伤性丧失,

受到损伤,肢体。生命,财产。

3 预期丧失。

是预估会来的,你已经能够按照肿瘤病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能身体没有到达这个状态,你现在到达这个状态是预期性的,可能是完全不真实,

4 回顾性的丧失

一种特殊的经历会激起你回顾觉得,这也是会深深的影响你,心理治疗让你认识到从来没有认识的自己,从而改变。

丧失有这么多,丧失作为人这一枝,吃一堑长一智,是通过我们的思考,去反思,这样的话如果你是做哀伤治疗,常常对一个丧失的人去引导思考反思和觉察,这本身就是一个心智化的过程在,这样就会有心智化的能力,无数次的哀伤能力使得我们有成熟。

上帝取走了你的宝贵的东西,必定会给你一个更加宝贵的

1先来看处理哀伤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受了创伤是本能冲动的不满足,口欲期主要是满足不满足,肛欲期主要是独立和以来,俄期主要是表现为和同性父母和异性父母,

这三个时期,是重要的,以后的人生是再经历这三个阶段,在新的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去经历这些三个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哀伤理论怎么处理呢,希望治疗师把力比多投向新的对象,

最初的时候是在子宫的时候是自恋的,开始是把能量投向自己,后来投向自体客体,这种哀伤的过程有点类似于和母亲分离的过程,母亲的分离是一种极大的创伤,不管是到时候分离还是没有到时候分离,都是一种创伤,。到时候分离都是积攒了无数的小分离,力比多如果受阻后应该是投向外界,投向新的客体,新的客体如果投不上,就会投向更新的客体,更分散的客体,按照自体心理学,自己比较健康完整的人,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对自己合适的健康的个体,会在不同的场合寻找不同的场合下的自体客体,这种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力比多不能转就是固着,自恋就是把力比多投向自己,所以很难治疗,以后就会缺乏功能。以后为了只能投向自己感到内疚,。帮助他转向新客体,新客体继续失望,转向更多的新客体

2 约翰波比,

人需要和特殊的个体建立强烈的感情纽带,建立依恋亲近的行为,依恋是6-18个月关键期,以后根据这6-18个月总体的表征来看待成人的一切到死,这是我们说的,人是拼命想获得依恋,如果运气好获得一部分成长成良好的依恋,如果获得少就会有不健康的依恋或者是不成熟的依恋,某些方面会依恋不足,会有尽可能的去获得依恋,矛盾性和回避型。矛盾型只要努力就能得到,表现为特别的努力,不惜夸张做作的引起人的注意,回避型就是我得不到就不要了,成人后有主观的思想,再去依恋一个人回到童年也不现实,成年的依恋是要心智化。就是去反思,就是改变对体验的态度,。就是改变体验。人早年形成的依恋在你大脑中就是一种体验,。所以形成的体验就是可以改变,要持续的去觉察,提供一个安全的基地,无我的状态,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就是零在当下,看到的当下就是高度的吻合,创伤就是主观和客观不温和。主观和客观高度的吻合就是觉察就是零在当下, 如

3 ,玛格丽特马勒,克莱因学派。客体关系学派,

按照客体关系的理论,创伤就是客体在婴儿形成内部成像的过程中,没有内化,不完整,或者是内化错了,所以为什么会错,主要是因为客体不敏感,或者是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就是敏感,识别她的需求,啥时候要啥时候不要,根据需求面对她,根据这样需求受到外界的反馈是能获得安全感,这种客体关系是造成人的独立分化的,如果这种客体关系差一点,孩子就会通过自己IDE想象或者是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缺失。以前父母不到位的就会把原来保留的记忆来填补客体的缺失,投射性的认同,把自己的希望投到外面,在吧希望认回来,经常这样就有一个内部成像,缺乏父亲的家庭就会认为我的父亲怎么好,但是每次觉得我的父亲是这样,我真的有这样的父亲,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对我的,这种投射性的认同就是这样,这个时候客体关系的哀伤,就是治疗师做他的客体,内化一个治疗师去覆盖原来的不良的客体内部成

4 温尼科特,客体关系

不同的。客体内部成像主要是通过真实的互动,通过真实的父母来大脑中形成,人需要有一个真实的互动,这种真实的互动,最早的时候来源于父母,有的时候不可及,有的时候主观上希望离开,。会寻找过渡性客体,会使得我们把投注到客体身上的东西投到过渡性客体身上,哀伤就是过渡性客体,治疗师作为过渡性客体,治疗师说的某些话来代替,是一种过渡性客体,象征性思维,帮助他完成从丧失走向痊愈的。最后使得他建立一定的真实的安全感,、

5 社会学家,怀特 很多理论和精神分析是重叠的,

从社会学的角度哀伤是处理一个人的丧失,丧失一种心理活动,丧失认为真实的人或是物体的不在,当这种丧失产生的时候,按照社会学就要整合丧失,建立新的身份,就是缺乏原来客体的那一部位,会逐渐内化形成自我的一部分,如果有的创伤,这种丧失其实是自我的缺失,一个非常亲密的人,是你的精神的一部分,有一天离开了,他投注在那个人身上的自我的一部分,随着他的离去也失去了,这个时候你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就会产生变化,哀伤是自我去寻找新的意义,所以失去的丧失不管是人还是物品,都是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如果这部分失去,你的自我有一部分会缺失,所以你要建立新的身份,我是没有这样的自我的新的自体。你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或者补偿,但是那个自我不会真的回来,这个替代和补偿是新的自我的补偿,这种新的补偿就是一种新的关系,你和那个人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眼中的他人是自己,这他人离去,你的自己就会没有,他人眼中的自己,。是部分的他人。所以有时候被人看着是什么,不一定是你真正是什么,是她把你看做是什么。是部分是她自己。你眼中看的他人,是部分的自己,。你从身上你讨厌的东西,你觉得他讨厌。他眼中的自己也是你的一部分,。

发布于 2021-11-28 14:37

1)来访的特征:

混乱的情绪和感受是非常普遍的,来访者既拥有着哀伤,又盼望着它们赶紧消失;想要让痛苦的情绪消失,又觉得自己应该痛苦;想走出去又不想;需要他人的帮助又发现很难与他人产生联结;知道一个人已经过世了,但是仍然不能理解;渴望和所爱的人进行联结,但是想要回避丧失;不想停止想念逝者,但是又不满足于单单的想念。

2)哀伤咨询:

在进行哀伤治疗前,咨询师应该先进行一些筛查工作。我们应该了解来访者除了哀伤,是否还存在其他的精神障碍。例如自伤自杀抑郁症等情况,抑郁症多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哀伤障碍我们则运用哀伤聚焦的治疗方法。如果来访者在出现复杂性哀伤的同时伴随有抑郁症状,对其进行哀伤治疗的同时辅助以抗抑郁药物可以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延长哀伤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也是有差别的,丧失和创伤从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哀伤是因为自己所珍视的人不存在了,但是创伤是担心有这样一个危险存在。

在哀伤治疗期间,我们需要做的是肯定、支持、引导以及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包括,无条件的接纳,没有任何评判;以一种共情的态度去加强联结感;对于来访者经历进行没有偏见的反应;对来访者所说的进行语言上的解释;解释隐含的影响和事件;用感兴趣以及尝试去理解来访者的方式来问问题;用一些非言语的方式表现出咨询师的兴趣和渴望参与。

3)哀伤咨询的核心干预目标:

(注意在回顾哀伤监测的过程中,治疗师不应对来访者的哀伤强度进行评判,不要试着降低他们的哀伤强度。)

第一,建立一个具有意义的联结,让来访者可以感觉到被倾听,被关怀与温暖。

第二,识别那些阻碍来访者适应的想法或者感受,正常化它们并且讨论它们,看看来访者是否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学习到一些东西。

第三,我们同样要关注治疗中取得进步的部分,例如:来访者接受了丧失,重建自己身心健康,对这些部分加以肯定及强化。

4)延长哀伤障碍治疗七个环节:(一般干预的周期为十六周左右)

接纳哀伤:我们需要和来访者澄清,从中学习到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有些事情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和那些我们可能可以改变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理解和接纳哀伤的含义是,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哀伤并赋予其名字。

管理痛苦情绪:内疚和愤怒这两个情绪对于很多人来讲,在急性哀伤阶段非常自然的会出现。回避在丧亲者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丧亲者想要回避想起关于失去的这些东西。但是当回避变得过度,变成唯一一种可用来调节情感痛苦的方式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思考未来、强化关系、讲述死亡故事、与死亡提出共存、联结回忆。

5)复杂性哀伤治疗的16次咨询的干预模型:

在第1次咨询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与来访者互相认识,了解收集历史信息。

在第2次咨询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去讨论来访者哀伤监测表的完成情况。哀伤监测日志(Grief Monitoring Diary)是在哀伤治疗中经常会使用的,能帮助来访者了解和接纳自己哀伤的简单的工具。

在第3次咨询的时候,来访者的一位重要他人加入咨询,如亲人或亲密的朋友。

在第4次咨询的时候,一开始还是先讨论哀伤监测的部分。

在第5次咨询的时候,处理关于回避的部分,使用的方法是情景的重新回顾。

在第6-9次咨询的时候,还是先进行哀伤监测的讨论。然后是想象性重新回顾的练习,还有情景性回顾的练习。

在第10次咨询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中期回顾来讨论,来访者取得的进步,我们还有什么没有解决,还有什么需要去干预的。

在第11-12次咨询的时候,开始进行想象性对话练习。

在第13-16次咨询的时候,如何还剩下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会继续工作,比如和适应相关的问题,或者是处理一些阻碍适应的因素。

发布于 2023-11-14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