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史
二战德国
苏德战争
苏联军事

为什么苏军在二战中苏德战场上的几乎所有战役里,伤亡都大于德国,却能取得胜利?

关注者
4,329
被浏览
2,409,733

311 个回答

【7月14日凌晨更新 已完工】

————————

【多图长文】

本文分为几个篇章

开篇综述

二战苏德主要战役一览及简评(超长)

对整个苏德战争的总体评价

后记
------------以下为原答案----------

简单说来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苏联地大物博,人多工业底子厚,德国一口吃不掉一个胖子会被反揍,当然也绝不能忽视英美诸如《租借法案》等对苏联的援助

第二个战役的成败主要指标从来不是看损失人数坦克数,战损比等,而是看其预期目标有没有达到。典型例子是诺门罕战役,这场战役虽然苏联投入了大量重炮坦克飞机等,但是死伤比很难看,阵亡人数基本达到1:1,受伤人数甚至反超日军。坦克挂掉的比日本投入的坦克数都多,说是关东军惨败,我看苏联红军其实也是惨胜。但是这场战役对二战有着深远影响,首先秀了肌肉,无论是坦克质量数量还是火炮质量数量均震慑了日本军部北进派,告诉了日本我苏联也不是好惹的;其次是严重打击了日本战初本就贫弱的军事力量,虽然坦克击毁的比你多,但是我家底厚你底子穷啊,我再死300个都死的起你再死200个国家就要破产了;最重要的挫败了日军北上的野心,保障了接下来一直到日本投降远东地区的相对安全,间接也影响了整个二战的走势。所以从战略角度上来看,尽管诺门罕战果很难看,但是战略目的完全达标,所以无论是苏联还是日本国内都同意这是苏联的一次大胜。

-------------------------------------------------------------

接下来我来818苏德战争期间主要战役的双方战损比和战略目的:

以战役开始时间轴顺序:

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闪击苏联,企图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实施钳形突击,围歼比亚韦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苏联红军集团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参战兵力为56个师又2个旅及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参战兵力为44个师。

中央集团军群 VS 西方方面军

师:56个师1个旅 VS 44师

兵力:

1555900

VS 625000

火炮: 15800 VS 10306

坦克: 2200 VS 2900

飞机: 1588 VS 1825

战损: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最后苏军共有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踪、80000名士兵战死,1500门大炮及2500辆坦克被击毁,但仍有250000名苏联士兵冲出了包围圈。

结果评价:德军完胜,苏联西方面军几乎团灭,几乎占领白俄罗斯全境。整个卫国战争初期战场上还未有过如此之大的损失和如此之高的损失效率。西方面军在明斯克地区所遭受的打击仅次于之后的基辅大合围。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上第一个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


1941.7.7-1941.9.26基辅大包围

德军战略目标:消除苏军中央方面军和西南方向部队对其“中央”集团翼侧的威胁,从而可以有利的攻击莫斯科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 850,000人

德国 500,000人

战损:苏联被包围的包括452,700人、2642门火炮及迫击炮和64辆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从包围圈突围,西南方面军共付出700,544人伤亡,包括616,304人在长达一个月的战役中阵亡、被俘或失踪,结果,苏联4个军(第5军、第37军、第26军及第21军)共43个师被消灭,第40军被严重削弱,与之前的西方面军相似,西南方面军需要重建。

德国 十万余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苏联西南方面军团灭,成为苏联卫国战争史最著名的由德军实施的合围战。包围圈中仅有2万余人逃出包围圈。但基辅战役拖延了德军2个月的时间,这一系列失利均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


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个陆军师又1个旅和1个航空队。

苏军: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18个集团军。

战损:此德军共俘虏苏军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苏军击溃德军7个师,重创14个师。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此外。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

参战初期:

苏联

187,000人

2,200门火炮

400辆坦克

300架飞机

德国

初期:

270,000人

3,000门火炮

500辆坦克

600架飞机,9月中增至1,600架飞机

苏军反攻阶段:

苏军

1,103,000人

15,501门火炮

1,463辆坦克

1,115架飞机

德军

1,011,000人

10,250门火炮

675辆坦克

732架(402架可用)飞机

战损:

苏军

478,741人死亡或失踪

650,878人受伤及染病

40,000名以上平民死亡

4,341辆坦克

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

2,769架作战飞机

总共: 1,129,619人伤亡

德军

750,000人死亡或受伤

91,000人被俘

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

总共: 841,000人伤亡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一次伟大的围城防御战,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这次战役牵制了德军重兵和芬兰的全部军队。战役结束后,苏军的大量兵力得以腾出来转用于其他战略方向。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消灭苏联黑海舰队海军基地,控制黑海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及仆从国35万人,苏军27万余人

战损:苏军在刻赤半岛损失约17万人,在塞瓦斯托波尔损失约7万余人,合计24万余人。德军及仆从国损失5万人

结果评价:德军胜利,尽管苏联一度迫使德军从塞瓦斯托波尔调走大量兵力,在近5个月内没能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苏联红军利用这一时期积极改进防御部署,增补物资,并实施一系列攻势行动消耗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在个别地段把德军击退1-4公里。但最后苏联错误地放弃了刻赤半岛,导致塞瓦斯托波尔在丧失后勤后最终陷落。

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 所谓的台风行动 旨在10天内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为苏联首都 在政治与军事上具有重大意义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共74个半师,其中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苏军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战损:苏联大约700,000的红军士兵在战斗中死亡,受伤或失踪。

德军在莫斯科会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丢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

结果评价:德军完败,由于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战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成功拖延了德军脚步,不仅让苏军有更多的时间对莫斯科动员与准备防御,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整场战役从开始到12月5日为苏联防御阶段,从12月5日开始苏联开始反攻。德国在莫斯科会战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1942.1.8~1943.3.22 勒热夫战役(火星)

苏军战略目标:消灭勒热夫突击部的德国第9集团军

双方参战兵力:

苏军参战部队两个方面军(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总兵力190万,火炮24000门,坦克3300辆,战机1100架。

德军布防的是莫德尔指挥的第9集团军,相关数据不详,但是我们可以参考1年后库尔斯克时第9集团军总兵力达到了335000人,那是第9集团军的巅峰数据,此时一定远远少于此数,保守估计大约在25万到30万之间。

战损:苏军阵亡和被俘26万余人,伤残50万人,损失坦克1847辆(超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参战坦克的总和),大炮1100门。

德军的伤亡在4万人左右。

结果评价:苏联战败,德军获胜。莫德尔靠此役得封防御大师成就。勒热夫战役被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所掩盖,但其对于整个东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整个勒热夫突出部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间接导致了第六集团军的覆灭。同时,这场战役苏军虽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对德军技术人员与精锐士兵的打击,对德军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下划线百度百科说的,其实个人完全不这么看)勒热夫(火星行动)很明显就是朱可夫的一次惨败,用现代的话叫人生几大错觉之一:我能反杀。要不是同一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要被搞死的。

1942.5.12~5.29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

关于哈尔科夫系列战役说一句,这里其实严格说来总共有四次战役,这里应为第二次,但第一次苏联基本直接投降了所以忽略从本次起算第一次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解放哈尔科夫,为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发展进攻创造条件

双方参战兵力:

红军共有两个方面军六个军团及其它单位参加进攻,数量不详,但可以根据战果估算(阵亡7.5+被俘23.9+突围2.2=约33.4万人)

德军哈尔科夫集团是南方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双方兵力大致相当

战损:德军伤亡人数仅2万人,而苏联红军阵亡7.5万人,被俘23.9万人,仅仅2.2万人突围成功。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和迫击炮2026门。

结果评价:德军完胜,似乎在莫斯科战役后苏联总是产生我能反杀的错觉,于是乎,送上了哈尔科夫这个人头大礼包。哈尔科夫交战的结果,苏联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遭到很大损失,丧失了北顿涅茨河的重要战役登陆场,因而不可能进行原定在夏季进行的进攻战役。这一切,使西南方向总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1942.6.28~1943.2.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德军战略目标: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斯大林格勒成为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如果德军占领这一地区,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需要的石油、粮食和重要的工业基础,而德国此时也迫切需要这些资源。

所以德军战略目标很明显,即为占领斯大林格勒,切断苏联交通枢纽和工业供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以最终歼灭苏联红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可以看出,这是苏德之间赌上国运的一战

双方参战兵力:

苏军参战兵力超过110万人,武器装备包括火炮15 501门、坦克1 463辆、飞机1115架。

德军总兵力达100万人,武器装备包括10 290门火炮,675辆坦克,1 216架飞机。

战损:因伤亡过大难以详细统计:西方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85万人,其中75万人阵亡或受伤,9.1万人被俘。而苏联方面的估计为消灭轴心国部队150万人。无论是哪种估计,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东线南翼兵力1/4的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

苏联红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伤或被俘,合计伤亡1,129,619人。

结果评价:德军完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其战略上的胜利远远超出由英美领导下的诺曼底登陆。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双方伤亡超过200万人。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进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

1943.2.2-3.15马不停蹄的哈尔科夫反击战(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

本次战役基本分为两个阶段

2.2~3.3为苏联进攻阶段 2.20~3.15为德军反攻阶段 基本上2.20是分界线

进攻阶段苏联的战略目标: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解放哈尔科夫工业区。

反攻阶段德军的战略目标:不惜一切代价保证元首的安危 重新夺回哈尔科夫的控制权

双方参战兵力:苏联进攻阶段大约有50万人参战,其中大约346,000人在德军反攻开始后参与防守哈尔科夫。

德军总共只有两个不满员的装甲集团军,兵力总共约70,000人

战损:苏军损失了52个师,计70,000 - 80,000人。其中伤亡 45,219人阵亡,41,250人受伤。

德军伤亡数据难详,据说11,500人阵亡或受伤,但可确定其中武装党卫军装甲军损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约160名军官及4300名在役人员。

结果评价:德军获胜。哈尔科夫不仅是曼帅扬名之战,也是德军在东线覆灭前最后的辉煌。尽管代价沉重,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毕竟还是帮助曼斯坦因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德军的阵地,暂时避免了东部战线的崩溃。但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并不能扭转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出现的德军溃败局面。其中较为有趣的是,在2月16日德军放弃哈尔科夫之后,希特勒大为愤怒。2月17日,他坐着飞机突然飞临曼施坦因司令部。此时,苏联坦克距离该城只有60公里。但希特勒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援军,包括最新研发的虎式重型坦克。哈尔科夫战役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形成,可以说,正因为哈尔科夫反击战,造就了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前的格局。

1943.7.5~8.27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

德军战略目标: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主动权

双方参战兵力:

德军

780’900名士兵(算上预备队 912,460 名士兵)

2’928辆坦克

9’966门火炮

2110架飞机

苏联红军

1’910’361名作战人员

5’128辆坦克

25’013门火炮

2’792架飞机

注意,双方的预备队都没有计算在内

战损:

德军统计数据

德军的损失:75,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248辆坦克被击毁

900架飞机被击落

苏联红军的损失:180,000人阵亡、受伤或被俘

3,600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2,0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苏联军统计数据

德军的损失:

300043人阵亡,

1019109

人受伤,122508人失踪

700辆坦克被击伤

2609架飞机被击落

苏联红军的损失:

141941人死亡,991472人受伤

6,064辆坦克被击伤或击毁

1,100-1,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西方史学家统计数据

德国伤亡估计

一共360,000人阵亡,受伤,失踪,被俘

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1,030架飞机被击毁

苏联伤亡估计

一共863,303人阵亡、受伤或被俘(库尔斯克防御战177,847人,奥廖尔进攻战役429,890人,别尔哥罗德—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255,566人)

6,79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击毁

2,200架飞机被击伤或击落

个人观点:不想说什么,三方数据差别实在太大,建议把各国对自己的损失和西方史学界的统计结合着看,不过德军损失应该至少在30万人1000辆坦克1000架飞机左右,苏军在90-100万人,60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左右。德军基本达到了1换4左右。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库尔斯克会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三道防御线的充分准备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兵器,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盟军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被迫中止。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此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采取全面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苏德战争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转折点。

1943.8.7~10.2卷土重来的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收复自从1941年的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后就一直被德国占领的斯摩棱斯克至布良斯克地区,以筹划接下来解放白俄罗斯

双方兵力对比:

德国军队集团(坦克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9集团军一部)有人员85万余人、火炮和追击炮近88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约500辆、作战飞机近700架。

苏联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编成内共有人员125万余人、火炮和追击炮20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30辆、飞机1100架。

战损:苏联红军损失45万余人,坦克自行火炮863辆,火炮迫击炮234门,飞机303架。如果再加上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损失,则红军代价超过53万人。

苏联估计德国军队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的损失为10万人。而德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上报的8、9月总损失为60032人;第9集团军8月21日一9月底损失20151人;合计8万余人。而加入布良斯克方向的总损失,估计在12万左右。双方的伤亡交换率约4:1

评价:苏军惨胜。最初1个多月,德国军队依托坚固且层层布防的阵地顽强抗击,红军进展缓慢却伤亡巨大。其后因为斯摩棱斯克以南的莫德尔被击退,加上东线总态势恶化,德国军队无心恋战,令红军得以在最后半个月内推进135一145公里,战役全期共进展200—250公里。说白了还是苏军人多能耗,德军大势已去,其实打得挺难看的

1943.8.25~1943.12.23下第聂伯河战役(解放基辅 乌克兰)

苏军战略目标: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以解放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

双方兵力对比:苏军共有263万人,51,200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飞机

德国南方”军队集群共有124万名官兵,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100辆坦克和强击炮,近2000架作战飞机。

战损:

先贴一段关于伤亡的纠缠:

在第聂伯河战役中的伤亡数字依然是一个激烈辩论的主题。鉴于行动的时间的和包括广大的领域,不止一个历史学家认为,涉及的损失是巨大的。

关于苏联伤亡数字,尼古拉•施多夫提出的数字是有373,000人阵亡,总伤亡数字共超过1,500,000人。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埃里克森9月26日和12月20日的总损失为754,000人(173,000人阵亡)。 由于在渡过第聂伯河前德军抵抗力量顽强,这一数字似乎是一个过低的估计(来自苏联的估计,在库尔斯克攻势后共有250,000人死亡、受伤和被俘),大将超过300,000人的阵亡数字似乎是完全正确和可以接受的,与受伤数字的比例为3:1,加起来总共伤亡超过100万人

然而,德军的损失数字,更难以评估。简单的规则是在进攻行动中顽强抵抗的敌人损失3:1的比例导致500,000人伤亡,达到库尔斯克战役的数字。一些苏联/俄罗斯历史学家引述伤亡高达1,500,000人。但是这是极不可能的,这将意味着,伤亡人数接近参战的士兵人数。

考虑到跟库尔斯克战役每天的伤亡比例,只要在类似的条件下会导致总共1,000,000人伤亡。第聂伯河战役是被列入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

我干脆贴下1943年9月-12月的双方损失表吧:

苏联纯减员数:

1943.7-9月 阵亡562604 伤死111125 病死14413 失踪115714 合计803856

1943.10-12月 阵亡418225 伤死70903 病死15315 失踪85512 合计589955

战役是从8月25日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即使按比例大概也死亡27万以上,再加上第二个阶段59万,加起来纯减员75万左右,再加上1:3的伤兵大约有225+75=300万损失。但注意这是这个时间段的总共损失,所以苏联在此次战役总共损失在100万~150万是大致靠谱的

德军阵亡数:

1943年:

八月 59,198

九月 57,429

十月 53,264

十一月 67,363

十二月 49,330

加起来大约在23万左右,但这其中并不包括伤死病死失踪俘虏伤残人数,损失在50万以上左右大致也是靠谱的

结果评价:苏联惨胜,但惨的很值。这场会战苏联仅仅只是德军的2倍左右,对比之前之后的数据比已经算是差距很小的,但能夺得如此战果,尤其是跨河攻击德军的防御工事作战尤为不易。本次战役重创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兵力及“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完全解放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基辅,收复最重要的经济区,并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夺得25个登陆场,就具备了在白俄罗斯实施进攻,完全解放右岸乌克兰,并在西方向和西南方向顺利发展进攻的条件。



1944.1.14-11.1十次斯大林突击

这是对1944 年苏军战略总攻的一种概括。这其中包括:解围列宁格勒;右岸乌克兰战役,解放克里米亚半岛,对芬战役,解法白俄罗斯(巴格拉季昂),解放乌克兰西部与波兰东部,进攻罗马尼亚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布达佩斯战役,进入挪威。(加重的是这十次中相对重要性比较大的三次)

在苏德战线的十个方向先后实施的一系列不间断的战略性进攻战役:解放了几乎全部沦陷国土,把战场推到了国境之外。从五十年代未起,苏联有关著作一般不再使用十次突击的提法。而以51个战略性关键战役代之。又被称作十次打击。

这里我并不会一个个介绍,只挑其中比较重要或者有名的介绍(列宁格勒 乌克兰 克里米亚 白俄罗斯 罗马尼亚 波罗的海 )

结果影响:十次打击后,德国仆从国基本全部退出轴心国联盟。苏联领土基本上全部解放,并已进入东欧大部分和北欧。

看看慈父这红色汪洋一般的攻势

1943.12.24~1944.4.17右岸乌克兰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战略战线南翼,解放右岸乌克兰,并为尔后向巴尔干和波兰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双方参战兵力:A集和南集前线士兵691032,武装党卫军85924人,补充部队17359,空军部队和训练部队16205,仆从军116127,外籍部队30724总计957389 ,加起来大约不足百万。所能作战的兵力少之又少。

苏军4个方面军(不含在克里木方向展开的第51集团军)共有220余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8654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辆。苏联空军(含远程航空兵)有作战飞机2600架。

战损:德军总计250956人,其中41907人阵亡,51161人失踪,总计9万人死亡或失踪;15万人负伤。

苏军27万纯损,83万受伤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但是苏联赢得很难看。44年还能凑出这么一场规模空前庞大的战役,苏军6个坦克集团军全凑齐了。但是雷声大雨点小,这么多人追着打也没打出一个成功的围歼战,最后还让胡贝在面临被彻底围歼的情况下打出了一个精彩的卡梅涅茨-波杜尔斯基口袋战役,虽然损失了接近500辆重型车辆,却带领20万德军人员成功突围,不得不说,自从斯大林格勒之围后德军真是练出来了。


1944.1.14~3.1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解围列宁格勒)

这场战役应该算作之前列宁格勒保卫战的子战役

所以里面的兵力和损失应该算是包含在内的

苏军战略目标:解放列宁格勒。彻底解决威胁列宁格勒的德军并歼灭北翼德军集团,为进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消灭卡累利阿地峡和斯维尔河地区的芬兰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

德军战略目标:德军统帅部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以保障德国舰队在波罗的海的自由行动以及同瑞典芬兰的畅通,保持德军对列宁格勒和苏军北翼的威胁。

双方参战兵力:苏联陆军125万余人、火炮和迫击炮20183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80辆、飞机1386架,另有游击兵团3.5万人配合。以及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以舰炮和岸炮的火力及其航空兵的突击配合列宁格勒方面军突破德军防御。

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下辖48个师,共74.1万人,10000门左右火炮迫击炮,389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飞机。并且德军利用围困列宁格勒27个月的时间构筑了大纵深的防御工事。

战损:

苏联阵亡76686人 负伤237267人,合计31万4000人左右

德军被歼灭3个师被击溃23个师,而1944年德军步兵师标准共计12352人(装甲师会比这个少),击溃一般是战损达到30%,所以预估大约损失12万人左右,然而此时的部队往往都不会满编,所以还要再打个八折左右

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作为整个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最终一战,结束了这长达872天的围城之困,从意义上来说当然重大,首先作为44年开年之战,打好了士气基础;其次解放列宁格勒也铲除了德军在苏联北部最后一个桥头堡。但实际上对德军的杀伤并不算大,因为此时德军已经日薄西山,能守住本土和东欧就不错了,至于这个已经僵持了接近900天的烂摊子,早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944.4.8~5.12克里米亚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克里米亚半岛就像是德军在苏联南部的桥头堡,不仅控制了土耳其和黑海,也是德国南部机场网的核心。所以目标是解放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围歼此处的德军以保障苏联的黑海控制权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共有19.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6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15辆以上。有驻克里木的148架飞机和从罗马尼亚机场起飞的航空兵进行支援。德军统帅部在克里木北部和刻赤半岛修建了坚固工事。

苏军军团和兵团计有4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5982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9辆。共有1250架飞机(包括黑海舰队航空兵)进行支援。

战损:德军仅在陆上就损失10万人,其中被俘61587人,据第17集团军司令部的不完全统计,仅从1944年5月3—13日,即有4.2万名官兵在海中溺毙。

苏联战死及失踪17754人,负伤 67065人,合计约8万5千人

结果评价:德军惨败。尽管这里是德军南部机场网的基地,但是苏联却在数量上具有碾压般的优势,是二战苏军少有的一次成功的大型海陆空协调立体作战。曾经德国花了250天才夺下的塞瓦斯托波尔。苏联红军仅在5天内就解放了该城,总共不过35天就摧毁了德军在克里木的坚固工事,粉碎了近20万人的德军集团。并且这也是苏联在43年少有的一次死伤比德军少的重大战役。

1943.6.22~8.3红色风暴巴格拉季昂行动(白俄罗斯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光复剩下的原苏联领土白俄罗斯,围歼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开辟进攻德国本土的捷径。开始解放东欧国家。

双方参战兵力:

苏军到1944年6月20日为止,参加巴格拉季昂战役中的四个方面军,合计140余万人,52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万1千门火炮和迫击炮,5000多架飞机。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可以从南面和北面调集的增援部队数量在63-66个师左右,120万人。中央集团军群防区纵深的坦克/突击炮数量既有可能少到200辆也有可能多到400辆。不过德军可能的增援兵力将会把中央集团军群可调遣的坦克/突击炮数量提升到900辆。火炮和迫击炮9500余门,共约1350架飞机对地面军队实施支援。不过有情报指出中央集团军群只有40架战斗机可以飞行。

战损: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损失了接近450,000人,其中阵亡或被俘至少20万,尽管从两翼获得了增援,仍从888,000人下降到445,000人。其他集团军群也损失了100,000人。总计损失54万。

苏联178,507人阵亡或失踪,587,308人负伤;总计损失23万左右。此外在战斗或运输中损失了2,95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447门火炮。

评价:德军惨败。中央集团军群被生生绞死。超过30个德国师被歼,余下的师也遭受重创。德国最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剩无几,南乌克兰集团军被重创,苏军机械化部队推进超过300公里。红军已来到第三帝国的边境了。自此之战,德军彻底丧失了再组织一次大规模作战的资本。可以说这次是十次打击中最重要的一次。

慈父的胜利

1944.8.20~8.31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罗马尼亚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德军雅西—基什尼奥夫集团,解放摩尔达维亚,迫使罗马尼亚退出与德国合伙的战争。同时,夺取对德国至关重要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动摇德国继续战争的能力。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共50个师,90万人,火炮迫击炮7600门,坦克自行火炮400余辆,由德、罗810架飞机支援。

苏军参战的兵力有乌克兰2、3方面军和第4方面军的一部,计有125万人,火炮迫击炮16000门坦克自行火炮1870辆,作战飞机2200架,并有海军舰队支援作战。

战损:德军仅8天战斗就被歼灭20个师,被击毙俘虏士兵25.6万人。苏联最后消灭德军22个师,几乎击溃罗军全部,总共50个师合计47个师被击溃,完全团灭。迫使罗马尼亚倒戈。

苏军在解放罗马尼亚的战斗中,共有69000人阵亡,286000人负伤。

评价:德军惨败。苏联人打出了一次苏式闪电战。8天20个师,一共击溃了德军和罗马尼亚军的47个师,使得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如此重创敌军,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改变了巴尔干整个军事政治形势。此战德军不仅又被绞死一个集团军,而且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脱离德国的反动联盟,并对德宣战。另外,苏联打开了通向德国在欧洲最后一个盟国匈牙利的通道。轴心国联盟基本开始完全倒台。

1944.9.14~11.24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库尔兰桥头堡)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波罗的海沿岸的德军和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国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陆军及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共90万人,约1.75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08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640架作战飞机。

德“北方”集团军群,拥有50个兵团,70万人,装备了火炮迫击炮7000门,坦克自行火炮1200辆,作战飞机约400架。

战损:苏联阵亡61468人负伤218622人,合计27万人左右。

德国接近20万人被封锁在库尔兰半岛。其余人基本阵亡或俘虏。

评价:德军战败。但是十次打击中三大败仗中败的比较有骨气的一次。这次战役苏联击溃了德军29个兵团,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区,战线由1000公里缩短到250公里。德国丧失了重要的粮食、原料基地,同时也丧失了赖以实施翼侧突击威胁在东普鲁士进攻的苏军的有利基地,虽然形成了长期的库尔兰桥头堡(直到1945年5月8日才投降;5月3日柏林就被攻克了),但是被困于此的德军失去了战略上的作用;被彻底封死在库尔兰半岛,对之外苏军的不断进攻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威胁;直到最后投降,库尔兰半岛仍有接近20万名德军,此战成功锁死了北方集团军群。并且苏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胜利,使芬兰加速退出战争。

1945.1.12~2.3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解放波兰)

苏军战略目标:牵制德军兵力以改善盟军在阿登地区的处境 解放波兰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共有16个合成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2个空军集团军,以及若干个独立坦克军、机械化军、骑兵军等,共22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33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7000辆、飞机5000架。

德军“A”集团军群(1月25日起改称中央集团军群),共56万人、火炮50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00余辆、飞机600架。战役过程中,先后调来约40个师进行增援。(总兵力接近百万)

战损:苏联阵亡 43476人负伤150715人,合计约20万人

德军25个师被击溃,35个师遭全歼。据苏军统计,此次战役中,俘德军官兵43000人,歼敌15万余人,在缴获的战利品中,计有5000多门大炮和追击炮,300多辆坦克,200多架飞机,以及大量的其他装备和技术兵器。

评价:德军大败。而且因为派了10余个主力师来支援本战役,间接导致了西线阿登战役的失败;苏军在此役中大量使用机动作战;打出了各种中小规模的迂回包抄,最后形成了整体局面上的分割破坏;至此苏军战术基本已经成熟,德军已经很难再打出好看的交换比了。战后波兰大部分被解放,苏军正面主力愈发接近德国腹地。

1945.1.13~1945.4.25 东普鲁士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东普鲁士和波兰北部德军集团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14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5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2个空军集团军,约16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5万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3859辆、飞机3097架。

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月26日起改称北方集团军群 论德军集团军群名字的易变性),辖1个装甲集团军、2个野战集团军和1个航空队,计78万人、火炮82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700辆、飞机775架z。

战损:苏联阵亡126464人负伤458314人合计约58万人

德军25个师被歼,12个师遭重创。具体数字不详 但是在战役第三阶段柯尼斯堡战役中德军官兵损失约4.2万人;俘获约9.2万人,其中军官 和将军近1800名;迫击炮1652门、飞机128架。

评价:德军战败。先说下这场战役跨时虽长,但其实打的时间主要是掐头去尾(1月12-26日的第一阶段和4月6日-9日的柯尼斯堡战役)中间基本都是苏联空军对德军的不断袭扰;所以双方伤亡的大部分都在这头和尾。这场战役后德军海上交通线被完全破坏,其被封锁于苏联波罗的海沿岸的库尔兰集团的,补给变得十分困难。在本次战役中苏联航空兵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个时候起可不能无脑黑苏联空军弱鸡了。

1945.3.6~1945.3.15巴拉顿湖防御战役(春醒)

多漂亮的黑豹坦克啊,就这么送了人头

德军战略目标:企图粉碎乌克兰第3方面军,恢复多瑙河防御,继续盘踞匈牙利的石油产地,消除对奥地利工业区和德国南部工业区的威胁

苏军战略目标: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行动此时是不可能隐秘的。其在巴拉顿湖的防御系统之完善,配备之强,完全超过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的防御体系。所以,就是要棒打党卫军希特勒 教他做人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计有37个步兵师、6个保加利亚步兵师、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1个骑兵军(共约官兵40.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7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07辆、飞机965架)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预计的敌重点进攻地段,防御阵地共拥有27公里的战壕,火炮和迫击炮发射点130个,113个掩体,埋设反坦克地雷4249枚,反步兵地雷5058枚!反坦克炮的平均战役密度为每公里18门,个别地段的地雷障碍物密度为每公里2700枚防坦克地雷和2500枚防步兵地雷。 并且经过周密的防御演练 德军这隐蔽性 啧啧

德军集中了“南方”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所属31个师(包括11个坦克师)、5个战斗集群、1个摩托化旅、4个强击火炮旅,共计拥有德军官兵约43.1万人、匈牙利军队10万人、火炮和迫击炮5’630门、坦克和突击火炮877辆、装甲输送车900辆、飞机850架。(重点在于 这些皆为党卫军精锐部队,可查相关图片,德军损毁的坦克包括著名的虎王;虎式;黑豹;猎豹;追猎者等 可以说是帝国最后的装甲精锐)

战损:苏联阵亡8492人受伤24407,合计不足3万5000人。

德军损失了4万余人、约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00门火炮和迫击炮(装甲部队几乎全灭)

评价:德军惨败。元首这个时候竟然产生了“我能反杀”的严重错觉;把党卫军直接强行送人头;连最忠诚的党卫军都知道德军必败,就只有元首不清楚,不知道是疯了还是破罐破摔还是指挥愚蠢。苏联不仅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战役之前路况十分泥泞,对于以装甲部队进行突击的德军来说,泥路中的坦克就是反坦克火炮的活靶子,十分不利。为此迪特里希将军曾向陆军总部提出请求,希望延后这次攻势,但他的请求被驳回了。这是帝国最后一次反击;也是整个东线上苏联最后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然并卵,党卫军依旧被打成了狗,而且还间接加快了维也纳的战败。

1945.3.16~1945.4.15维也纳进攻战役

苏军战略目标:粉碎匈牙利西部德军集团、解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共745600人参战(乌克兰第3 第2两个方面军) 其中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突击集团下辖18个步兵师,3900门火炮和追击炮,19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空军第17集团军800余架飞机支援其行动。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共有12个步兵师,2686门火炮和追击炮,16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辖2个合成集团军、2个装甲集团军和1个匈牙利集团军)及“E”集团军群部分兵力,据说约共28,000人 。以及第4航空队(700架飞机)负责支援陆军集团。

战损:苏联阵亡41359人受伤136386人,合计约近18万人

击溃德国及其盟军32个师,俘敌13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据说总共损失19万人(包括被俘虏),不过总损失超越苏联是肯定的

评价:德军战败。苏联红军顺利行动的结果使匈牙利获得解放,奥地利东部及其首都维也纳的德军已被全部肃清。德国失去了匈牙利各重要石油产地和维也纳大工业区。由于在战役打响前希特勒错误地产生了“我能反杀”的错觉,发动了上文所述的春醒行动;导致最后的党卫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残兵退往维也纳,严重削弱了维也纳的防御实力。维也纳守军只坚守了数日便撤出了维也纳,维也纳的损坏率只有13%,算是比较好地保住了这所历史名城;不过,苏军在解放维也纳后大肆地抢劫 强奸;犯下的兽行比德军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5.4.16~5.9柏林战役(红旗插上国会大厦)

德军战略目标:依靠首都拖延苏军步伐,等待盟军到来,期望把柏林交给盟军。

苏军战略目标:攻占纳粹的心脏 柏林;为千千万死去的同胞复仇;把元首打回河北省

双方参战兵力: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其中作战部队206万人(含波兰军队15.6万人),另配属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6个装甲师。 共8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

战损:苏联阵亡81116人伤亡280251人(共计36万余人)ps盟军不愿打柏林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攻打柏林伤亡会很大,但看完全文的朋友早就看出来了,对于毛子来说36万跟之前的比都算毛毛雨了。损失坦克2156辆、火炮1220门、飞机527架。

此役苏军共歼灭德军80万人(肯定团灭啊没地跑了)其中苏联俘虏德军48万人(最后投降15万人)

评价:轴心国-德国战败。4月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展开巷战;27日进入中心区;29日强攻国会大厦;29日21点50分,苏联将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30日元首在发表了喂斯大林 我倒河北省来,气死偶咧等著名演说后和结婚一天的爱娃服毒自杀。5月1日戈培尔自杀;5月2日德国城防司令带15万残兵投降,至此战斗结束。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这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彻底灭亡。人类灾难的终结,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1945.5.6~5.11布拉格战役(终战之战)

以为打完柏林我就更完了嗯?布拉格战役其实才是苏德战争的最后一战

苏军战略目标:为合围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团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有意思吧 柏林都陷落了 布拉格还没有)

德军战略目标:指望盟国之间发生分歧,指望与美英统治集团进行勾结,说白了就是希望盟军快来接收我们不想被毛子带走

双方参战兵力:

苏联参加战役的军队计有2028100人,火炮和追击炮30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辆、飞机3000余架。

德军集团总兵力90余万人、火炮和追击炮,97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900辆、飞机1000架。

战损:苏联阵亡11997人受伤40501,合计约5万人

苏联俘德军官兵约86万人,其中包括60名将军。有“奥地利”集团军群在该集团两翼行动的几个师逃到了美军作战区。

评价:德军战败。还是要被关到西伯利亚去啊~布拉格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的最后一个战役。至此,苏联在二战东线的战争全部结束;但这不是苏联的终战,终战是8月9日~9月2日在中国满洲的战役(抢人头)。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是对苏联红军进行顽抗,但为英美军敞开战线。德军曾为此直接同西方国家谈判。但是这些计划为苏联红军的迅猛进攻所打破。看看这场战役吧,200万人打90万,86万投降,所以不要老觉得只有果党才有100万头猪抓三天三夜的梗,德粉口中的德意志也是有过这样的日子的。当士气跌落到底点又看不到希望时,再坚强的战士也选择了放弃。不过德军目测只是有意识到苏联对俘虏的狠,但没意识到具体有多狠。我想如果那时候他们要真的知道投降了生不如死的俘虏生涯,他们或许还真的会拼死抵抗。整个二战德军共有 5,318,531被俘,其中约二百五十万人是被苏军俘虏,大约四十万左右德军俘虏死于战俘营(死亡率高达20%)

结束了 战争的篇章

---------------------------------------------------

第三部分:对苏德战争的总体评价

先上双方损失数据,以下数据来源很多很杂 我只能尽量分析不保证完全准确

根据俄罗斯目前的官方统计,共有2660万苏联公民在二战中丧生;在二次大战的各大战场上(注:包括了诺门罕战役和最后的满洲战役),共有866.84万名苏联官兵为国捐躯(包括了死于战俘营的178.33万 )

在东线总共有3817429名德军阵亡;总共有363343名德军战俘死在了苏联,加起来在整个苏德战争包括后续的战俘营,德军总共死亡4180772(418万)人

德国仆从国在东线阵亡959,000人;被俘766,800人;合计1,725,800(172万)人

双方阵亡数量对比为6,818,317:4,776,429,约为1.4:1

双方永久性损失(阵亡+被俘)数字对比为11273026:8,578,929,约为1.3:1

其实整体来看的 苏德 或者说的更准确点 是苏联和轴心国联盟之间的损失是差不多的

但是如果按照年代划分的话,德军在前两年取得了更多的人数优势;苏军对德军造成的阵亡与俘虏集中在1944年底和1945年。

按年代算的话:

纯减员:俘虏+阵亡+伤死+病死+失踪

损失:纯减员+受伤(人次)

1941年:苏军纯减员3137673(313万)人,德军损失约为85万人(其中阵亡约302400人),德国盟军损失约为15~20万人,双方战损比为4:1,德方占优势。

1942年:苏军纯减员3258216(325万)人,德军损失约为200万人(其中阵亡约506800人),德国盟军损失50万人,双方战损比不到3:1,德方占优。

1943年:苏军纯减员2312429(231万)人,德军阵亡人数700653(70万)人,具体损失数据不详,但可以肯定是德方占优。

1944年,苏军纯减员1763891(176万)人,德军阵亡1,232,946(123万)人。也许这一年德军损失要在苏军之上,但双方的损失比不会相差很大,苏方占优。

至此可以确定的是在1945年之前东线德军总共阵亡2,742,909(274万)人

1945年,苏军纯减员800817(80万)人,德军1945年总共阵亡1,230,045人(包括与盟军作战)。这一年德军损失肯定超过苏军,双方损失比至少在1:2以上,苏方占优。

注:苏军苏德战争纯减员合计11273026(1127万)人;这与官方数字866.84万死亡人数有260万人数的差距;对此我的理解是:失踪人数包括了战后归国的183万俘虏与70万伪军(见下文),183万生还后以及伪军的人头应该是算给了仆从国或者压根就没计入苏军数据,所以减去这183+70=250万的差距后,数据就十分接近了。

注2:德军阵亡数字加起来3972954人,减去一些误差以及与45年与盟军作战的损失,很接近东线德军阵亡人数381万(误差15万5千左右),所以德军东线总共阵亡381万左右这个应该是可信的(不包括仆从国)

注3:43年后德军数据严重损失,只有阵亡比较确定 受伤与俘虏都比较模糊

注4:为什么1945年德军阵亡人数如此之高?45年大批量青年军,国民掷弹兵入伍,说白了就是各种老弱病残,远不如德军先期素质(最后的精锐都在春醒送了);所以死的很惨

关于双方的俘虏情况:

苏联俘虏:

大约有450万苏军被俘(战争头半年俘虏超300万),其中60~70万人被德军召募(伪军),1,836,000人于战后回到苏联,其余约179万人死于战俘营。

另一说是苏联总共被俘虏570万人,但德军大量在战争初期大量俘虏了尚未报道的青年以及把平民算作俘虏数,所以来自苏联军方的450万更为可信

但无论怎么说可以确定是 俘虏中70%左右都是1941年俘虏的

那么问题来了:

60~70万的伪军最后去向如何,如果阵亡或被俘,到底算作哪边的损失?

德军俘虏:

德军共有 5,318,531人被俘,其中3,035,700(303万)人是被苏军俘虏,大约36万左右德军俘虏死于战俘营(但需要注意的是303万人中,有140万人左右是1945年战争末期成建制投降:就像我上文所述的布拉格战役,投降近80万,另柏林战役也投降俘虏了40万 真正东线主要战场上俘虏不会超过100万)

可以百分百确定的是,那100万俘虏存活率很低,远低于战后那140万,36万死亡俘虏的大头死在了那100万,其中有超过一半的被俘者死亡,如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91000人只有5000人活到战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德军战俘死亡人数为40万左右;苏联死于战俘营的为178.33万;苏联比德国多死了140万战俘,说明了法西斯惨无人道;为德军各种洗地的可以歇歇了.

德军除了在1945年后彻底崩盘,之前极少被大批量苏军俘虏,侧面引证了德军打仗比苏联强

战时两边战俘营死亡率都很高。


另外附上一条特别的数据:德国入侵苏联之前的本土及其控制区内人口已达二亿零五百万,此外其欧洲仆从国的人口也有7800万,而苏联战前人口为一亿九千万,1941年底苏联控制的人口只剩1.3亿。

你们真觉得凭41年底苏联这尿性能自己扛住德国?

当然不行,英美的援助和牵制至关重要

但同样的,你们真觉得这样的数据下苏联靠”人海战术“能赢?

看完了我上述那么多战役的结果后,大家也应该有个判断了:苏联除了在战争初期的愚蠢指挥外,从库尔斯克开始到春醒行动,防御作战打的是有板有眼,各种工事挖的德国头痛,绝不是靠人海硬扛的

同样进攻作战中,在斯大林格勒后,除了少数几次反送人头(火星和哈尔科夫),苏联开始大量运用多点突破,机动作战,陆空结合,炮兵坦克,所谓大纵深战术也,这固然需要大量的兵力所配合,但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无脑”人海战术“,这一战术在巴格拉季昂时达到巅峰,从十次打击一直到45年几乎每次战役都是这种战术的各种版本,运用的越来越熟练,交换比也越来越好看。并且在诸如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阶段时,苏联并没有对德国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更谈不上使用什么送人头的人海战术。

当然我不否定人海战术的存在,但那只存在于战争初期的手忙脚乱和之后的极少部分,绝不是苏联的主流行为。

苏联当然是抗德主力,红军的功劳绝不可磨灭,尽管他们也曾犯下许多兽行,但是没有红军与苏联的奋力抗争,更多人将会死去

看完我那么多战役大家也看出来了

几次最关键的战役德军都输了;而且德军的辉煌在哈尔科夫反击战时就已经结束;之后虽然长时间上交换比占优,但在战略上一直被压制,库尔斯克是被动进攻,下第聂伯河会战和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也是被动防御;到了1943年更是完全受制于所谓的十次打击,战争主动权完全让归于苏联。

所以我们说:

莫斯科战役是德军闪电战的终结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力量拐点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主动权的交割之战

巴格拉季昂是德军彻底翻盘无望的奠基


很可惜也很幸运 德国这四场国运之战全部败北

--------------------------------------------------

最后的最后:后记

战争初期,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联红军指战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丧师失地、一路溃败,德军则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进攻受挫。随后双方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联红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稳住战局,1943年八月末,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的攻势,自此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并于1945年4月30日最终攻占德国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

来源于 百度百科-苏德战争

7月14日凌晨近4点

经过了接近一周的跳票,和大约四次的不断更新,这篇文章终于结束了

这个答案打破了我知乎的许多记录:最长文与最多图;第一次破500赞;第一次破1000赞;第一次破2000赞;最多收藏次数;马上还会迎来第一次破2500赞。我当然是开心的,没想到我这个小透明还能获得这么多关注,尤其是还受到了

@朱炫

的鼓励也因为您的名人效应而给我带来了1天1000赞的飞速飙升

但我更希望,看本文的赞同更多地能够源自于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尊重与认可,而不仅仅是因为我这篇答案非常详实。

其实我在更这篇文的时候很累,很多数据很麻烦;尤其是乱七八糟的战损,有些数量根本确定不了。但越到后来,我就越觉得可怖。那么多的数字的人啊,就这么死了。

5年苏德战争,百余次大小战役,近5000万人彻底因这次战争而消失,无数家庭,没错就是无数家庭因此破灭。

我是一个文笔不太好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能让大家对这些数字感同身受,让大家认识到战争的可怕,所以我只能教条般的罗列这么多冷冰冰的数据,但这些冰冷的数据曾经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德国人,俄国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罗马尼亚人,意大利人,匈牙利人,芬兰人,蒙古人...许许多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家庭与个人,因为少数人的欲望和疯狂,而要被以“国家”的名义踏上死亡的征程,而更多的无辜民众,他们甚至还没有反抗的能力就被钢刀大炮所屠戮

留给我们的只是史书上这一堆堆血的数字,而同样的事情在我国大陆;东南亚;北非;西欧;朝鲜甚至日本本土都在发生。

无数人为了少数人所谓的国家其实是个人欲望与利益而送死或者成为了杀戮机器。

不明白像希特勒,戈培尔这种人有什么好推崇的,在我看来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杀人犯,魔王。你可以觉得德军能打,德军装备好,坦克厉害,科技发达,我也如此。但是无论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你绝不可否定其罪行。

更不明白战争有什么好的,那些天天叫嚣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动侵日收复东京的的愤青们,你们就这么想变成一个数字的一部分吗?

我更这篇答案用了接近12小时,但打死1个人只需要1秒都不到,而我无论再花多少时间,写多少篇答案也不能让那些数字中的一个死而复生,战争就是如此残酷,死了就是死了,能成为数字的一部分还是你的幸运呢。大部分人根本统计不详呢。你看看那百度百科,就那么一段话,带过了这五年无数人的生死。

活着真好,和平真好

感谢能看完我这段长篇废话

编辑于 2015-07-14 14:16





俄文地图查得好辛苦>.<











简而言之,就象两家公司PK,虽然一家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市场先机、产品策略等都胜出,但对手还是凭借规模优势完虐对方,没办法,况且人家还获得了友商(美国)的注资,这仗本来就没法玩。

真的想了解过程的朋友,在下推荐两本书:1、《远去的胜利:德国前线将领二战回忆录》威廉·理查德森 著 2、《失去的胜利》曼施坦因 著

上图:1945年6月24莫斯科红场胜利大阅兵时,朱可夫元帅身骑白马的形象,成为一代老兵心中永恒的经典。(网上有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一同阅兵的视频)

. 那一辈人

. 对革命的信仰

. 对党的信任

. 对英雄的崇拜

. 对困难的信心

. 对感情的真挚

. 对生活的热情

. 是未曾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们难以体会的

. 一甲子过去,他们缔造的国家终于迎来和平

. 而他们,早已离去

. 去时带着那个纯真的世界

. 唱着激扬的歌

. 如来时般风流




.

编辑于 2019-01-14 18:53

比如你有一支100人的部队,几乎已经弹尽粮绝,而你面前就有一座给养库,守卫部队为1000人。你与敌人进行了交战,以伤亡10人的代价,消灭了敌人500人,但未能夺得这座给养库。

那很抱歉,尽管你很能打,但几天之后,你这几十个人该饿死还得饿死。

不说任何战斗力方面的问题,在二战中,德军大规模作战最紧缺的物资就是石油——因为德国本土几乎不产石油。而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产油国分别是美国和苏联。其中,苏联在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油田之一,在1940年这座油田的产量一度曾达到了苏联石油总产量的70%。

围绕着巴库油田,苏联与德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高加索会战。最终,以苏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结束。当德军没有足够的给养的时候,即便杀伤的苏军再多,也没有多大意义。

在二战时期的中国战场上,八路军部队对德军的困境可谓是感同身受。当时的八路军其实战斗力不算差,但八路军的给养是真的缺,因此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八路军的作战都是要考虑能不能回本的。击溃一支1000人的部队并毙伤敌人200人,不如全歼一支30人的小部队——虽然后者的杀伤人数更少,但却能获得这支部队的物资和装备。在最困难的时候,哪怕全歼这只30人的小部队,要付出伤亡50人以上的代价也不算亏——因为八路军造不出日军手里的精良武器。

当然,一战中的日德兰海战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军受到了比德军更大的损失,但最终失败的还是德军。后来的人对这场战役的形象比喻是“囚犯痛打了监狱的看守,但依然被关在监狱里”。

发布于 2021-02-14 12:04

题主再回去看看战史,44年以后大部分战役苏军伤亡都小于德军,有些战役双方伤亡对比堪比41年,当然是掉了个。苏德战争,如果算上德国仆从军的损失,双方军队死亡比1:1.6(包括被俘后死亡),并不算悬殊(主要是41年苏军被打得太惨,不过44-45年相当程度上扳了回来),而德国动员效率太低,无论是斯佩尔还是希特勒本人,都无法真正是德国的官僚体系转入动员状态,一直到44年,希特勒喊着一百万人为前线运动,实际只从后方部门中抠出20万人,同时这些后方部门仍然冗员繁多。

苏联红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各阶段的纯减员人数。

年份 阵亡 伤死 病死 失踪 合计

1941.6-9月 236372 40680 153526 1699099 2129677

1941.10-12月 229009 60791 81813 636383 1007996

1942.1-3月 413681 45651 34328 181655 675315

1942.4-6月 232388 55761 26294 528455 842898

1942.7-9月 416569 69470 53689 684767 1224495

1942.10-12月 310978 49344 34842 120344 515508

1943.1-3月 486912 65474 30200 144128 726714

1943.4-6月 100967 53254 15231 22452 191904

1943.7-9月 562604 111125 14413 115714 803856

1943.10-12月 418225 70903 15315 85512 589955

1944.1-3月 414298 95021 8779 52663 570761

1944.4-6月 206193 86901 12787 38377 344258

1944.7-9月 374817 75017 15491 45465 510790

1944.10-12月 216754 72907 17363 31058 338082

1945.1-3月 410066 78017 17979 51459 557521

1945.4-5月 147577 70011 8530 17178 243296

远东 9780 ── 1340 911 12031

合计 5187190 1100327 541920 4455620 11285057

苏联武装力量在伟大卫国战争中的纯减员人数及死亡人数,单位:万人。

部队 阵亡 伤死 病死 失踪 合计

红军 518.72 110.03 54.19 445.56 1128.50

边防部队 1.89 ── 0.71 3.54 6.14

内务部队 2.07 0.25 0.65 6.80 9.77

合计 522.68 110.28 55.55 455.90 1144.41

确认生还 0.00 0.00 0.00 277.57 277.57

死亡人数 522.68 110.28 55.55 178.33 866.84


<1>1941年夏秋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波罗的海沿岸防御战役 49.80 75202 13284 88486 6.22-7.9

北方防御战役 35.84 67265 68448 135713 6.29-10.10

列宁格勒会战(一):

列宁格勒防御战役 51.70 214078 130848 344926 7.10-9.30

锡尼亚维诺进攻战役 7.13 22211 32768 54979 9.10-10.28

提赫文防御战役 13.57 22743 17846 40589 10.16-11.18

<2>1941年夏秋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白俄罗斯防御战役 62.73 341073 76717 417790 6.22-7.9

斯摩棱斯克会战 58.16 486171 273803 759974 7.10-9.10

莫斯科会战(一):

防御阶段 125.00 514338 143941 658279 9.30-12.5

<3>1941年夏秋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乌克兰防御战役 86.46 172323 69271 241594 6.22-7.6

摩尔达维亚防御战役 36.47 8519 9374 17893 7.1-7.26

基辅会战 62.85 616304 84240 700544 7.7-9.26

提拉斯波尔-梅利托波尔战役 28.05 75424 46226 121650 7.27-9.28

敖德萨防御战役 3.45 16578 24690 41268 8.5-10.16

顿巴斯-罗斯托夫防御战役 54.16 143313 17263 160576 9.29-11.16

苏梅-哈尔科夫防御战役 14.71 75720 20789 96509 9.30-11.30

克里木防御战役 23.56 48438 15422 63860 10.18-11.16

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役 5.20 156880 43601 200481 10.30-7.4

<4>1941-42年冬春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二):

提赫文进攻战役 19.30 17924 30977 48901 11.10-12.30

柳班进攻战役 32.57 95064 213303 308367 1.7-4.30

杰米扬斯克进攻战役 10.57 88908 156603 245511 1.7-5.20

<5>1941-42年冬春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莫斯科会战(二):

反攻阶段 102.17 139586 231369 370955 12.5-1.7

总攻阶段:

勒热夫-维亚兹马进攻战役 105.92 272320 504569 776889 1.8-4.20

博尔霍夫进攻战役 31.70 21319 39807 61126 1.8-4.20

托罗佩茨-霍尔姆进攻战役 12.21 10400 18810 29210 1.9-2.6

<6>1941-42年冬春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罗斯托夫进攻战役 34.90 15264 17847 33111 11.17-12.2

刻赤-费奥多西亚进攻战役 8.25 32453 9482 41935 12.25-1.2

库尔斯克-奥博扬进攻战役 12.19 10586 19996 30582 1.3-1.26

刻赤半岛战役 18.17 43248 67091 110339 1.14-4.12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进攻战役 36.17 11095 29786 40881 1.18-1.31

[第二阶段:1942年5月-1943年6月]

<1>1942年夏秋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叁):

沃尔霍夫进攻战役 23.19 54774 39977 94751 5.13-7.10

锡尼亚维诺进攻战役 19.00 40085 73589 113674 8.19-10.10

<2>1942年夏秋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别列伊防御战役 18.77 7432 12928 20360 7.2-7.27

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 34.51 51482 142201 193683 7.30-8.23

苏希尼奇-科泽利斯克进攻战役 21.84 12134 22415 34549 8.22-8.29

<3>1942年夏秋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刻赤防御战役 24.98 162282 14284 176566 5.8-5.19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76.53 170958 106232 277190 5.12-5.29

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131.08 370522 197825 568347 6.28-7.24

斯大林格勒会战(一):

防御阶段 54.70 323856 319986 643842 7.17-11.18

高加索会战(一):

高加索防御战役 60.32 192791 181120 373911 7.25-12.31

<4>1942-43年冬春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四):

冲破列宁格勒包围圈(火花) 30.28 33940 81142 115082 1.12-1.30

杰米扬斯克进攻战役 32.76 10016 23647 33663 2.15-2.28

旧鲁萨进攻战役 40.12 31789 71319 103108 3.4-3.19

<5>1942-43年冬春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大卢基进攻战役 8.67 31674 72348 104022 11.24-1.20

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火星)54.51 70373 145301 215674 11.25-12.20

马洛-阿尔汉格尔斯克进攻战役 24.02 19684 34615 54299 2.5-3.2

谢夫斯克战役 25.68 30439 39968 70407 2.25-3.28

勒热夫-维亚兹马进攻战役 87.60 38862 99715 138577 3.2-3.31

<6>1942-43年冬春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斯大林格勒会战(二):

反攻阶段 114.35 154885 330892 485777 11.19-2.2

高加索会战(二):

高加索进攻战役 114.53 69627 84912 154539 1.1-2.4

克拉斯诺达尔进攻战役 39.00 66814 173902 240716 2.9-5.24

米列罗沃-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 26.52 38049 63684 101733 1.1-2.22

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50.24 55475 98086 153561 1.13-3.3

罗斯托夫进攻战役 25.94 9809 18422 28231 2.5-2.18

哈尔科夫防御战役 34.59 45219 41250 86469 3.4-3.25

雷斯克-苏姆斯克战役 9.38 2643 4891 7534 3.4-3.28

[第三阶段:1943年7月-12月]

<1>1943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五):

姆加进攻战役 25.33 20890 59047 79937 7.22-8.22

新索科利尼基进攻战役 19.97 2574 9821 12395 12.30-1.8

<2>1943年下半年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 125.26 107645 343821 451466 8.7-10.2

布良斯克进攻战役 53.00 13033 43624 56657 9.1-10.3

涅韦尔-戈罗多克进攻战役 19.80 43551 125351 168902 10.6-12.31

奥尔沙进攻战役 31.09 24553 79867 104420 10.12-12.2

<3>1943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库尔斯克会战:

防御阶段 127.27 70330 107517 177847 7.5-7.23

反攻阶段:

奥廖尔进攻战役 128.76 112529 317361 429890 7.12-8.18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114.40 71611 183955 255566 8.3-8.23

伊久姆─巴尔文科沃进攻战役 20.24 10310 28380 38690 7.17-7.27

米乌斯河进攻战役 27.18 15303 45767 61070 7.17-8.2

第聂伯河会战:

顿巴斯进攻战役 101.19 66166 207356 273522 8.13-9.22

切尔尼戈夫-波尔塔瓦战役 158.13 102957 324995 427952 8.26-9.30

第聂伯河下游进攻战役 150.64 173201 581191 754392 9.26-12.20

柳捷日进攻战役 25.38 24422 60642 85064 10.1-11.2

布克林进攻战役 18.60 6498 21440 27938 10.12-10.24

基辅进攻战役 67.10 6491 24078 30569 11.3-11.13

戈梅利-列奇察进攻战役 6.13 21650 66556 88206 11.10-11.30

基辅防御战役 73.00 26443 61030 87473 11.13-12.22

高加索会战(三)

新罗西斯克-塔曼进攻战役 31.74 14564 50946 65510 9.10-10.9

刻赤-埃利季根进攻战役 15.00 6985 20412 27397 10.31-12.11

[第四阶段:1944年]

<1>1944年上半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六):

第一次突击: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 82.21 76686 237267 313953 1.4-3.1

普斯科夫进攻战役 17.31 10453 31680 42133 3.9-4.15

<2>1944年上半年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卡林科维奇─莫济里进攻战役 23.26 12350 43807 56157 1.8-1.30

维捷布斯克进攻战役 43.62 27639 107373 135012 2.3-3.13

罗加乔夫-日洛宾进攻战役 23.20 7164 24113 31277 2.21-2.26

<3>1944年上半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第二,三次突击及突击前的准备:

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会战 240.61 270198 839330 1109528 12.24-4.17

克里木进攻战役 46.24 17754 67065 84819 4.8-5.12

<4>1944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列宁格勒会战(七):

第四次突击:

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战役 45.15 23674 72701 96375 6.10-8.9

列日察─德文斯克进攻战役 39.12 12880 45115 57995 7.10-7.27

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进攻战役 25.84 7633 25951 33584 7.11-7.31

纳尔瓦进攻战役 13.68 4685 18602 23287 7.24-7.30

马多纳进攻战役 39.00 14669 50737 65406 8.1-8.28

塔尔图进攻战役 27.28 16292 55514 71806 8.10-9.6

坎达拉克沙-克斯坚加进攻战役 8.91 2550 7281 9831 9.5-10.5

第八次突击:

波罗的海沿岸进攻战役 154.64 61468 218622 280090 9.14-11.24

第十次突击:

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战役 13.35 6084 15149 21233 10.7-10.29

<5>1944年下半年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第五次突击:

白俄罗斯进攻战役 233.17 178507 587308 765815 6.23-8.29

沃姆扎-奥斯特罗文卡进攻战役 15.38 11771 45850 57621 8.30-11.2

塞罗茨克进攻战役 26.95 23090 78355 101445 8.30-11.2

贡宾嫩进攻战役 40.45 16819 62708 79527 10.16-10.30

<6>1944年下半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第六次突击:

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 100.22 65001 224295 289296 7.13-8.29

第七次突击:

雅西-基什尼奥夫进攻战役 131.42 13197 53933 67130 8.20-8.29

布加勒斯特-阿拉德进攻战役 68.16 8447 46839 55286 8.30-10.3

桑多梅日进攻战役 20.52 5279 20744 26023 8.30-11.2

第九次突击:

东喀尔巴阡进攻战役 36.31 26843 99368 126211 9.8-10.28

贝尔格莱德进攻战役 30.00 4350 14488 18838 9.28-10.20

德布勒森进攻战役 69.82 19713 64297 84010 10.6-10.28

布达佩斯进攻战役 71.95 80026 240056 320082 10.29-2.13

阿帕廷进攻战役 20.54 6790 25460 32250 11.7-12.10

昂达瓦进攻战役 13.18 4096 16472 20568 11.20-12.15

[第五阶段:1945年]

<1>1945年苏军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克莱彼达进攻战役 5.62 403 1066 1469 1.25-2.4

库尔兰进攻战役 42.92 30501 130447 160948 2.16-5.8

<2> 1945年苏军在中央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维斯瓦河-奥德河进攻战役 211.27 43251 149874 193125 1.12-2.3

东普鲁士进攻战役 166.91 126464 458314 584778 1.13-4.25

屈斯特林进攻战役 15.16 15466 46333 61799 2.3-3.30

东波美拉尼亚进攻战役 92.05 52740 172952 225692 2.10-4.4

柏林进攻战役 190.62 78291 274184 352475 4.16-5.8

<3>1945年苏军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西喀尔巴阡进攻战役 48.22 16337 62651 78988 1.12-2.18

下西里西亚进攻战役 98.08 23577 75809 99386 2.8-2.24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进攻战役 7.98 2104 9033 11137 3.10-3.30

俄斯特拉发进攻战役 31.73 23964 88657 112621 3.10-5.5

上西里西亚进攻战役 40.84 15876 50925 66801 3.15-3.31

维也纳进攻战役 64.47 38661 129279 167940 3.16-4.15

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进攻战役 27.22 16933 62663 79596 3.25-5.5

格拉茨进攻战役 29.48 2173 6552 8725 4.15-5.9

布拉格进攻战役 177.07 1265 38083 49348 5.6-5.11

<4>苏军在亚洲的战斗:

战役 兵力(万人) 纯减员 伤病 合计 作战日期

远东进攻战役 166.95 12031 24425 36456 8.9-9.2


数据出处:《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德国军队东线逐月阵亡数据(由于后期德军战役兵团被围歼造成统计混乱,以下数字仅供参考,出处《Deutsche militä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

1941年:

6月  25000

7月  63099

8月  46066

9月  51033

10月  41099

11月  36000

12月  40198

合计 302495

1942年

1月  48165

2月  44099

3月  44132

4月  23066

5月  38099

6月  29033

7月  38066

8月  62165

9月  45033

10月  25000

11月  31198

12月  78759

合计 506815

1943年

1月 180310

2月  68330

3月  46066

4月  16000

5月  19066

6月  13066

7月   71231

8月   59198

9月   57429

10月  53264

11月  67363

12月  49330

合计 700653

1944年

1月  70330

2月  64429

3月  93660

4月  73264

5月  48363

6月  142079

7月  169881

8月  277465

9月  70561

10月  92528

11月  45363

12月  85253

合计 1232946

1945年 1074520人(缺逐月数据)

德国战俘死亡数据(按死亡地点)

苏联 363343

法国 34033

美国 22000

英国 21033

南斯拉夫 11000

其他 8066

合计 459475

包括战俘在内德国军队一共死亡5318531人。

德国仆从国在东线阵亡超过100万人。


苏德主要技术装备损失数量对比:

表格出处:《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P468

德军之所以能够在41年取得巨大战果,不仅在于战略欺骗带来的突然性,苏军战前动员将混合基干制部队转扩充为常备军后导致训练水平大幅下降(39-41年苏军从100多万人扩充到400万),还在于德军投入巴巴罗萨的部队人数拥有绝对优势——侵苏德军+仆从军420万人,苏联西部5个军区总兵力只有240万人,德军拥有近乎2:1的兵力优势。苏军即便进行总动员,征召了500万人,但是不说许多人还没到达登记点,或者登记后还未编入部队,所处地区就落入德军之手,成为仅存在于账面上的员额,即便后方征召人员,也无法马上编入部队抵达前线,所以苏军只能边打边补充,无法扭转局面。而德军则能够充分利用初期的兵力优势扩大战果。与许多小白的认识相反,恰恰是德军利用绝对优势兵力(也就是“人海”),优势赢得战争开局(41年德军账面上技术装备数量对苏军根本无优势,技术装备质量也没什么优势,最大优势是初期兵力)。

当然,有些人人为的苏军41年拥有技术装备数量优势也是无稽之谈,因为苏联技术装备,特别是摩托化车辆的妥善率低下,保养不善(只有20%的装备能够立即投入作战),数量优势往往只存在于纸面上,而不是战场上,另外苏军大部分坦克和截击机是30年代中期生产到41年性能已经过时(兔蛤浪费军费的产物,兔蛤主持建设的基辅筑垒地域也是豆腐渣工程)。最后苏军虽然组件了机械化军这一单位,但编制并不合理,不同机动能力的装甲摩托化装备混合编制导致部队缺乏机动力。这就造成即便苏军撤退,仍然赶不上德军的合围速度。当然41年德军也不是一支真正的机械化部队,德军将坦克和摩托化车辆集中使用能够编制出机动部队实施纵深合围,但这些部队面对东线广阔的作战地域时就显得非常有限了,苏军被围部队在抛弃重装备后往往能够从德军合围圈的间隙渗透出去回到后方。而到战争后期德军面临苏军合围时,却发现即便丢弃重装备和伤员从苏军穿插部队的间隙突出包围圈也往往只是一头钻进另一个包围圈而已,最后这些德军突围部队会像丢入咖啡中的方糖一样逐渐崩解,融化,消失。

--------------------------------------------------------------------

战争到43年底,苏联人力资源就开始紧张。可以拿我奶奶家来说,我外曾祖父有两个兄弟,一个在41年,一个在43年2月阵亡,我外曾祖父原来是红色索尔莫沃船厂技术工人,也是家里最后一个儿子,他在43年6月应征入伍,部队渡过第聂伯河时,他被补充进部队,这个近卫步兵师减员惨重,不久前师长也死了,但他们也因为战斗英勇获得了“Запорожская ордена Ленина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орденов Суворова и Богдана Хмельницкого дивизия”的荣誉称号(了解战史的人应该知道我外曾祖父所在的是哪只部队),外曾祖父跟着部队从南线转到白俄罗斯,再一路打到柏林,他最后走完了三兄弟的路。

-------------------------------------------------------------------

苏联为什么能比德国生产更多的坦克和飞机?某些小白简单归咎为质量,那真是可笑了。提高动员,改善生产组织和生产技术,标准化、通用化才是苏联提高武器产量的基础。战前苏联就已经采用流水线生产坦克和飞机。而即便是发明流水线的美国也要到1942年才在西雅图由GM铺设第一条飞机生产流水线。流水线对工艺标准化和批量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无需多言的。

292工厂雅克战斗机生产线,在流水线上分别组装机体和机翼,再最后进入总装生产线

下塔吉尔工厂中使用自动焊接机生产T-34车体


用于流水线上生产T-34的Р-72型自动焊接机

铸造流水线

整车自动焊接台

使用流水线自动化生产的前提是对零部件公差控制和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任意两个部件要不通过修配便能够组装),这方面苏联在战前就走在世界前面。福特发明了流水线,泰勒提出了工作流程分析,但真正将这些用于工业化普及的是苏联,伴随斯达哈诺夫运动苏联最早在各个工业领域进行定量的工作分析,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流水线作业。针对流水线生产的设备预修制度也是苏联提出并最早实施的,这能够保障生产线长时间24小时运转,也是现代工业设备维修制度的起点。这一系列标准化举措不仅提高了产量,也降低了对熟练工数量的要求。T-34坦克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工时从8000小时降到6000小时,最后降到4000小时。

可以说,与德国这样的老牌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国不同,苏联的工业是用当时最新的硬件和软件组装起来的,本身生产效率就超过德国(德国坦克生产到战争结束都没用上流水线)。再加上动员水平(苏联人歇机器不歇24小时生产,德国工厂43年还在8小时工作制,由于没有建立设备预修制度,德国工业也无法做到让设备长时间无故障运行)以及产业组合(德国拥有欧洲一流的军工集团——克虏伯、MAN、奔驰、保时捷,但这些掌握在财阀手里的工业王国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他们各行其是生产,由于各自相对固定的上下游关系,无法像苏联那样将工业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也就更不要说装备序列的通用化、标准化了)。

可以说苏联是通过最先进工业技术的大量成系统地运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总动员,获得了武器产量上的压倒性优势。

战前1940年苏联1840万吨钢,德国本土(1938年德国领土的钢产量)2000万吨钢(战争期间德国本土钢产量就没超过2100万吨过),1942年由于列宁格勒被封锁和顿巴斯的丢失,以及工业搬迁苏联钢产量跌到800万吨,德国2048万吨,之后苏联钢产量逐步提高,到1945年恢复到1225万吨,德国钢产量1944年已经跌落到1800万吨水平(由于苏联占领仆从国资源产地和战略轰炸)。

德国吞并和占领区有额外1000万吨钢产量(主要法国500万吨,奥地利100万吨,捷克250万吨),但这其中大部分德国无法有效动员,只能用于维持占领区运作——法国资本家集团也要利润来保障资本不缩水啊,否则法国干嘛要放弃抵抗?

战前德国对苏联不存在工业优势,战时,德国通过重创苏联西部工业区获得的工业优势却被德国自身低下的动员效率抵消了。

说钢产量不如说发电量(加工钢材的金属切割机床需要电力),德国优势还大一点,1940年德国本土拥有62.9亿度电,苏联48.3亿度电(不含39年新并入领土),但1942年苏联只剩下20多亿度电,到1945年才恢复到43.3亿度电。而1942年德国本土有70亿度电。当然由于德国工业的动员效率低下,大部分电力被浪费了。此外战前法国也有20亿度电,法国战败后发电量也没有下降(可见德国仍然需要保障西欧占领区的消费能源供给)。

遭受巨大损失的苏联在钢、电力生产总量(也即反应工业规模)上下跌到跟英国本土规模差不多。但苏联却消灭了德国陆军80%,空军70%以上的力量。

相比之下,美国钢产量达到8000万吨(1943年),而日本战时最高钢产量只达到780万吨(1943年),41年前日本钢产量在600多万吨徘徊(拿这点钢造IJN,日本确实用了举国之力),连美国1/10都没有,美国打败日本却花了4年时间,这还是在有上百万日本陆军被牵制在中国内地和东北,日本统治阶级最后放弃玉碎的前提下。

(数据引自《帕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41-42年支撑苏军作战的与其说是杯水车薪的租借物资,不如说是苏联总动员和战前庞大的国防储备。43年开始苏联后方工业已经完成重组,产量开始稳步提升,租借物资与其说雪中送炭不如说锦上添花。


三十年代各大国国防开支:(以当年的美元汇率计算)

1930年:苏7.22亿;美6.99亿,英5.12亿,法4.98亿,意2.66亿,日2.18亿;

1933年:苏7.07亿,美5.70亿,法5.24亿,德4.52亿,英3.33亿意3.51亿,日1.83亿

1934年:苏34.79亿,美8.03亿,法7.07亿,德7.09亿,法5.40亿,英5.40,意4.55亿,日2.92亿

1935年:苏55.17亿,德16.07亿,意9.66亿,法8.67亿,美8.06亿,英6.46亿,意9.66亿,日3.00亿

1936年,苏29.33亿,德23.32亿,意11.49亿法9.95亿,美9.32亿,日3.13亿

1937年,苏34.46亿,德32.98亿,英12.45亿,意12.35亿,美10.32亿,日9.40亿

1938年:德74.15亿,苏54.29亿,英18.63亿,日17.40亿,美11.31亿,法9.19亿


1932-1939各大国飞机产量:括号内为估计数(但是我怀疑这个表的数字为拥有数)

1932年:苏2595架,日691架,法(600架),美593架,意(500架)德36架;英445架

1933年:苏2595架,日766架,英633架,法(600架)意(500架),美466架,德368架

1934年:苏2595架,德1968架,意(750架)英740架,日688架,美437架,法(600架)

1935年:苏3578架 德1968架,英1140架,意1000架,日952架,法785架,美459架,

1936年:德5112架,苏3578架,英1877架,日1181架,美1141架,意(1000架)法743架

1937年:德5606架苏3578架,英2153架,日1511架,美949架,法743架

1938年:苏7500架,德5235架,日:3201架,英2827架,意1850架,美1800架,法1382架

1939年:苏10328架,德8245架,英7940架,日4467架,法3163架,美2195架,意1200架


1937年各国相对战争潜力(假设在动员程度相同,只考虑物质与工业因素的情况下)美:41.7%德14.4%苏14%英10.2%,法4.2%日3.5%意2.5%


1940到1943年的军火产值,以当年美元汇率计算(不计弹药,油料)

1940年:德60亿,苏50亿,英35亿,美15亿,日10亿,意7.5亿

1941年:苏85亿,英65亿,德60亿,美45亿,日20亿,意10亿

1943年:美375亿,苏139亿,德138亿,英111亿,日45亿


二战主要大国军费开支:以当年美元汇率计算(1941-1945)

美3100亿,德2500亿,苏1900亿,英1100亿,日600亿

(以上数据引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

苏联装甲质量不如德国?

苏联铸造和锻造坦克装甲钢成份(伊兹霍尔工厂和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工厂生产)

苏联测试的德国虎式坦克装甲钢样本成份

可见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苏联装甲钢还要略低于德国装甲钢,德国装甲钢在镍、钼等稀有金属用量上超过苏联(虎式坦克用的是德国最好的坦克装甲),造成装甲性能差异的不是双方的冶炼技术,而是德国不惜工本使用宝贵的有色金属。当然这也进一步限制了虎式坦克的产量。

--------------------------------------------------------------------------------------------------------------

编辑于 2016-02-16 14:18

首先感谢ID @FourthForce 能够根据各种权威资料对德军总兵力、死亡人数作出估算,并指出奥菲尔曼斯进行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死亡人数统计的样本是不完整的(即死亡人数统计可能有遗漏)。

不过有北朝网友指出FF举证的过程有一点问题(但即使是这些人也无法证明奥菲尔曼斯的样本完全完整)。在此本人在FF的原文基础上根据北朝网友提出的问题加以修正。

FF认为奥菲尔曼斯统计德军死亡人数的依据是1830万份身份信息卡片,而德军总兵力比这更多所以奥菲尔曼斯的统计是有低估的。北朝网友则认为FF计算德军总兵力的举证过程存在问题。

根据北朝网友的观点,80年代初成书的《德国与二战》(联邦德国官方版二战史)中已经提到了国防军1730万、党卫军和警察170万、其它部队100万的数据。并且书中认为这一数据实际上已经扣除了绝大多数的重复统计(需要强调的是,北朝网友还指出这一数据是两德合并前的非电子时代的数据,可能有偏差)。似乎也没有其它证据证明这些数据就是错的。

FF认为德军退伍了200万人。但FF写到这里的时候确实出现了问题,不仅开始算退伍人数(既然兵力人数已经排除了重复统计,似乎也没有必要再考虑退伍造成的重复),而且对那一页原文的理解有问题,北朝网友认为德军实际上退伍了400万而不是200万左右。

再结合FF提出的1944年时德军辅助部队兵力达到230万人、人民冲锋队有150万人,因此这两类部队兵力部队低于390万人的观点(北朝网友并未反对将此二类部队列入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总数)。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总数是2400万人,重复统计不用扣了。

这样的话,按照FF的理论,既然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总数超过了存放的身份信息卡片总数,那么根据存放的身份信息卡片统计的死亡人数应该是有低估的。FF因为对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总数估计有误把这个系数定为乘以1.2。结合北朝网友的观点来修正一下FF的理论的话,可能乘1.3更准确。(FF认为2200/1830≈1.2,但是实际上那200万没必要去扣,所以应该是2400/1830≈1.3?)。

根据北朝网友的数据来修正FF的数据。则:苏军不可恢复损失1144.41万(FF认为其中约94万“失踪”在战争结束前就回到苏军,没必要算进去。所以大约是1050万。关于其它数值更大的数据,公认观点是不如1144.41万准确。FF对此也作了基本简介)

德军方面,东线死亡3817429(FF认为苏军还在巴尔干、北欧击毙了一定数量的德军)。

参考 bbs.northdy.com/thread-

这一数字FF认为可能偏低。综合各方资料,似乎应乘以1.3。则德军东线死亡约500万。

根据FF的观点,奥菲尔曼斯的书里给出的苏军俘获德军人数偏低,连同战后被俘在内苏军抓了差不多450万德军,其中1945.5.9以前抓了377万多人。

仆从军死亡人数,按照《巨人的碰撞》,死了95.9万人。需要说明的是,格兰斯引用的克里沃舍耶夫提出的仆从军死亡人数是苏联/俄罗斯方面给出的“估计值”。与真实数字可能有一定偏差。

加起来终战以前苏军击毙、抓俘约970万人。苏军战果中还另有一批反苏武装分子

考虑到德国武装力量人员总数的计算依据来源于较早进行的官方统计,确实可能在数值上存在不准确之处。这方面的计算和结论还是应该谨慎一些。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但另一方面,既然这些数字都是可观存在并且具有权威性的,也确实有必要提及。

关于苏联人口损失,科里沃舍夫给出了一套估算数据。

1941年苏联人口1.967亿,1945年底人口1.705亿,其中41年6月22日以前出生的人口1.595亿。则战争期间1941年6月22日之前出生的苏联人死亡1.967-1.595=0.372亿,按战前苏联人口死亡率计算,有0.119亿为正常死亡,则估计战争死亡人数为0.372-0.119=0.253亿。

其中平民死亡:死于德军杀害的平民6074957人,死于列宁格勒封锁的平民641803,被德军掠去做奴工的平民5622336人,其中270万人因折磨而死,25.5万人战后去了西方,死于疾病、生活条件艰苦和交战的平民850万人。四项合计死亡平民1792万。

对了,还有约130万41年6月22日后出生的儿童在战争期间死亡

编辑于 2017-06-20 02:18

说白了,战争就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德军从1939年9月开始,一直到1941年4月,都在不断的找人练沙袋,从波兰,到法国,到南斯拉夫+希腊。我可以说,如果你以1939年的德军去直接打同时期的苏联,苏军伤亡估计会比德军多,但是大概率不会有历史上那么惨,为什么,因为双方都是小白,都20多年没打过仗了,所谓的机械化战争是什么,大家都一脸懵。

39-40年的德军有什么?好的军官团!泽克特老爹给国防军保留了关键的10万骨血,这是德国翻盘的本钱。

还有就是稍微好些的空军,毕竟那时候,ME-109,Stuka都已经开始服役,还算是领先的飞机。

剩下呢?没了。。。。。。。德军的装甲部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就I号坦克这种2挺机枪的小豆坦克,到了法国战役期间,还有554辆参加了战斗。

而顶着20mm机关炮的II号坦克,更是法国战役的主力,近1000辆参加了战斗,占到了参战德军坦克数量的45%以上。

而所谓的反坦克主力III号坦克,彼时依然顶着37mm的“敲门砖”,干掉法军的R35/H35坦克都费劲,更别提B1了。

老马就不提IV号坦克了,这货当时被德军用来支援步兵,和后来“德意志军马”的称呼差太远,还需要再进化。

那时候,德军装甲部队纵横天下靠的是什么?是波兰战役总结出来的战术打法,比如如何协调空军与陆军的协调(波兰战役期间多次发生空军误击陆军事件),比如对华沙围而不打,以求歼灭重兵集团(这种成功进一步刺激了“镰刀计划”的出炉),比如加速淘汰I号坦克(奈何产量跟不上啊)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野战经验,你坐在办公室里想是想不出来的,必须要实地经历才行,所以战争是军队最好的学校。

同时,德军装甲部队彼时不靠质量,而靠通讯战术取胜。

下图是德军坦克装备的标准的FUG5通讯系统,在40年就已经普及德军普通坦克。

此外还有指挥坦克专门装备的用来联系空军的FUG7

法国战役期间,空军军官(甚至是将军)直接跟着突击部队前进,随时协调近距离支援问题。

像隆美尔这种喜欢冲在第一线的将军,直接就带着通讯队,随时联系空军,这种高效的作战方式,才是成就闪电战的核心:通讯,通讯,通讯!!


反观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呢?

坦克,老马认为那可比德军好太多了。

先不说T-26,BT-7这种,随便拉出来都完爆I号,II号

苏军那边到1941年,已经装备了上千辆T-34,一堆KV1了(为了严谨,老马特地放了T-34 Mode 1940,和KV-1 mode 1939)

这两种坦克都可以完爆当时德军所有的坦克,彻彻底底的完爆。

空军方面,苏军依然大量装备的I-16系列虽然落伍了,但是面对Me-109依然可以一战

而且苏军的Mig-3,Yak-1已经开始陆续服役,这两种飞机虽然有着各种毛病,但是总体性能已经可以与德军飞机一较高下。

苏军此刻缺的是经验!现代战争的经验。而对于通讯价值认识的落后,更是因为缺乏现代战争的经验造成的。苏军只能依靠对于指挥坦克的无线电传输,加上指挥坦克对于直属部队旗语的指挥,来进行战斗部署!!

苏军坦克指挥员在1940-41年,不得不冒险探出头,一个是观察敌情,一个是用旗语指挥周边坦克。这种指挥方式,比德军差了十万八千里,彼时苏军坦克组在车内,就跟半个瞎子差不多,你一个半瞎子,哪怕肌肉再多,和一个灵活的瘦子打,也占不到便宜。

再加上大清洗造成军官团队人心不稳,高素质军官缺乏,这一上一下,在指挥层面和德军相比,差距更大了。

1939年冬季的苏芬战争,对苏军触动意义非常大,从那时候开始,斯大林才意识到,规模大是没有用的,质量也需要提高上去。所以,一批苏芬战争中表现好的指挥官陆续被提拔,苏军高层也开始反思军队组织构成,尤其是之前庞大的机械化军的构成,是否能适应苏军落后的通讯能力。

40-41年,在德军大杀四方的时候,苏军在进化,更多的无线电被生产处来(依然不够,但是现在最起码可以保证每个坦克排都有无线电了- -!),军一级的结构在精简,更多的士兵被征召,去弥补缺员的单位。

所以如果你问我,站在1941年时间点上,苏德两军谁更有底气?我会说,苏军中气更足,因为时间在他这一边。德军必须要开战(如果认为苏德必有一战的话),因为对面这个巨人基本上一切因素都在改善,你不趁着他眼瞎耳聋还没好的时候把他打趴下,那么等他恢复好了,德军只有被碾压的份。

说了这么多,回到问题,为什么前期伤亡这么大,苏军还是赢得了战争?如果我们严谨的说,不考虑西方援助的条件下,那么苏军的胜利是自己熬过了前期的失血,补齐了战争中应学习的经验而已。

41年德军本来就比苏军多接近2年的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那么41年6月开始,苏军也用2年,到了43年6月,才弥补上原来的差距(更好的通讯,更熟练的战术安排)。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进入43年下半年,苏军的攻势越来越犀利,将领们的水平越来越高超,最终量变演化到质变,到了44年夏季开始,“巴格拉季昂”才一下打垮了德军中央集群。

最后,有人会说,老马,你这么说,似乎德军一点机会都没有咯?老马想说的是,如果德军在41年-42年,依然能把一开始包围苏军重兵集团,集中放血的手法玩得透溜,那么苏军在学到战争经验前,就会忘于“大失血”。但是德军从1941年10月的布良斯克战役后,就再也没有围歼过任何一个苏军重兵集团(哪怕是1942年夏天的“蓝色行动”),而陷入了和苏军硬碰硬的阶段。你会发现,用5万伤亡换60万苏军的基辅战役很“爽”,用3万换42万的明斯克战役也很“爽”,但是到了你用50万换130万的斯大林格勒,就不那么“爽”了。打不出高的战损比,而仅仅讨论1:3-1:5的伤亡率,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尤其是在德军自己人力调配拉胯,军工生产拉胯的背景下。

这个我在 德国怎样才能打赢二战? -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的回答 - 知乎 里已经回答过。

而在文章 工程师的力量-贝克尔少校和他的魔改车大军 -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的文章 - 知乎 中,我详细列明了,德军自己军工生产不足,而如何去榨取俘获的法军,苏军车辆剩余价值的问题。


最后,安利一下老马最近的两篇文章,肯定会把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期间的4个要塞战役写完:

1944夏的末日剪影(2):奥尔沙-风暴之角 -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的文章 - 知乎

1944夏的末日剪影(1):维帖布斯克-燃烧的要塞 - 伊利里亚的马库斯的文章 - 知乎

发布于 2021-03-03 09:06

我就说一点,伤亡比这个东西很多时候很骗人的。伤亡损失什么的,要分可恢复损失和不可恢复损失。比如说巴格拉季昂战役,单看伤亡,毛子还是比汉斯多。但是要是比不可恢复损失,毛子的五十万左右的伤亡,大多都是回去治疗一下,过几个月就能重新上战场的伤亡,汉斯那边45万的伤亡损失,那大部分都是被歼灭的不可恢复损失。要是比这个,那汉斯就惨得没边了。

编辑于 2021-02-17 15:50

一个不算特别专业的回答。

战术上的胜利远比不过战略上的胜利。

苏德战争中,德国就算是交换再好看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场战役就算失败了。

例如勒热夫战役,是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误以为可以一举大胜德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送人头战役。。。德军的莫不攻确实牛,挡住了百万苏军的类似自杀式攻击。

但是啊!他要光了几乎所有的预备役,这个时候,南方战线玩命打大林子格勒的保卢斯只想要六个师来支援。但问题是预备役被要光了,人保卢斯几乎啥都没要到。精锐的六集就这样被苏军吃了,从此苏德战争形式大变,苏联占据了优势。

勒热夫战役就是德国在战术上的胜利,但勒热夫战役成功拖住了德军,但战略上让苏联打赢了斯大林格勒。

苏联补血能力远强于德三。

社会主义国家堪称变态的国家动员能力完全碾压法西斯国家。

苏联光是T-34的产量就有八万多,德国的虎式产量才1300(谢谢评论区支持错误,已修改),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德国的工业产能做不到想苏联那样的规模。德国就算虎式,虎王再厉害,造出一辆的耗费,苏联可以造出十辆T-34。

德国一直到43年才开始总动员,到44.45年还搞出了人民白给队,这种lj动员能力也就欺负欺负西欧fw们了。

德国在41.42年德士兵质量远胜苏军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德国又不是人人都是雅利安超人,被打死了就补不上来了。一个德国老兵面对10个苏联士兵可以杀死5.6个,但是剩下的几个就成为了老兵,在后续的几次作战中不断磨练。10个苏联士兵最后剩下2.3个活下来,但这2.3个就成为东线精锐,轻松碾压43年以后的德军新兵。

即在与德国的作战中,苏军成长了。

苏德战争交换比,德国的好看原因主要是41.42年取得的战绩非常不错,基本都是1:5左右的。毕竟41年德军打完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是受过像样的工业国战争的军队。人苏联刚结束大清洗,都还没醒过。苏芬战争打的跟屎一样。看上去就一妥妥的危楼。

而在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交换比降低至1:3了。44年巴格拉季昂行动交换比快降到1:1了。45年,近卫军大战人民白给队,苏联的交换比可美了

即苏军在前期用人命堆出来的胜利中,学会了真正的战术,朱可夫在经历几次失败后彻底成为了暴打德国将军的大哥大。

差不多原因就这几个,可能还有漏的,请诸君指出。

史料来源 神圣的卫国战争,东线焦土,天启

编辑于 2021-02-08 07:24

一句话说:德国的继续一场总体战的能力被苏联打没了。苏联的还在。

复杂点:45年德国装备和油料的产量不足以维持一支能够继续抵抗的军队。兵员的来源地已经被盟军占领大部分。德三的领土被切割成了几块无法建立整体性的抵抗。苏联相反。

再复杂点:设定模型:军队战力是由人员数量,装备数量,装备素质,人员素质,士官素质,士气,后勤状况几个因素决定。

国家生产与训练减去损耗部分。在不同方面影响组成军队战力的因素。进而影响战力。

苏军在南乌克兰回来之前人员数量因素持平,后勤水平因素一直再下降,剩下几个因素稳步提高。

美帝的援助和苏联工业重整的完成让后勤状况在1942年末开始逐步上升。

1943年秋天南乌被曼诗婷得瑟没了之后苏军所有指标除了人员素质都是在净增长。解放区获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德国南线的弹性防御和北线中线的硬扛杀伤了大量的苏联士兵。不过苏联军队在被围时已经学会了让士官突围然后重建。这样虽然人员素质再次下降,但是其他因素的提升使总体战力仍然上涨。

45年人员数量终于出现了下降。人力多之于苏联也终于被损耗的青黄不接。但是装备数量和士官水平的决定性优势都弥补了这个因素的不足。

可以说苏联各项因素都有波动。

大纵深战略更讲求后勤和装备数量。为啥有兴趣再说。因此判定

整体战力在41年年末和42年夏探底。以42年夏最低。此后一路飙升。

德军则很简单,装备质量45年前一直飙升。装备数量43年前飙升。后勤41年最烂。42-45尚可但没有变化。人员数量43年巅峰。士气一直下降。士官素质,人员素质一直下降。

闪电战下的作战思想讲求士官素质和后勤。为啥也是如果有兴趣再说。

因此判定德军42年夏战力最强。43.41次之。44,45最烂。

但是41年夏和42年夏德军没有抓住唯二战力超越苏军的机会。 德军这两次对于士官素质的损失直到终战都没有挽回。

43开始德军已经失去了胜利的机会。其他因素的变化让德军即使打出了好看的交换比也只能

争取停战。南乌的丢失让德军彻底失去了求和的可能。苏军唯一出现动摇的人力因素得到了补充和增长。

因此,曼施婷这个德国岳不群才是真正的战略矮子。

不对,跑题了。因此,德国最后输了

编辑于 2015-06-25 00:48

拿红警举例子

德国苏联瓜分波兰之后开局,相当于8人组队局,德国苏联接壤,苏联在角落,有油井和富矿,德国出生点不好,周围的矿都和别人的势力范围有重叠。两国不是设定组队但有口头协议。德国开始往另一个角推。

德国上来从背后偷法国电厂,法国断电,坦克部队被坦克杀手碾压,巨炮没电用不上,主板被拆,靠着建在盟友家里的重工勉强续命。德国用这个战术顺着往上推,到角落里还剩英国美国,美国一直猥琐发育,不出兵。因为到了角落而且英国准备的比较充分,没找到英国防守薄弱环节进行偷袭,狙击手和坦克杀手开始互a,杀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苏联开局和德国签了个口头协议,又出了4个基地车(基辅,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因为旁边中立的芬兰的重工离自己的一个基地车(列宁格勒)太近,想灭了芬兰,就拉了一群动员兵,防空履带车去灭芬兰,感觉优势很大,差点打出gg……一套下来就拆了几个重工,自己的部队也没怎么升级……然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出重工攀高科

德国发现狙击手和坦克杀手互a太耗时间了,自己虽然打下来的地方多,但矿基本被采完了,自己的钱也不够了,盯上了苏联的富矿和油井。就留了几个坦克杀手和狙击手对峙,剩下的部队全都拉到苏联跟前。

撕毁口头协议之前力量对比:

德国

重工*5

有高科

主基地*1

经济勉强够

三星大兵若干

灰熊90辆,0星1星3星各三分之一

坦克杀手60辆,0星1星3星各三分之一

多功能步兵车若干

入侵者30架

苏联

重工*15

有高科

主基地*4

经济很好

部队以动员兵为主,部分0星犀牛防空履带车

没出基佬夫

不过苏联有个很好的习惯,(核)电厂都建在最靠角落的地方,德国人想拆也拆不到,间谍偷电跑太远就喂狗了


开战

因为战争迷雾的原因,苏联对德国的进攻没什么防备(苏联阵营没有间谍卫星啊喂!)最靠前的重工(明斯克)就摆了几个哨戒炮和磁暴线圈,然后大量部队在最靠前的主基地(基辅)。

最靠前的重工被德国无伤拆了,然后拆第一个主基地,苏联以为能扛住就骚了一波,然后被德国微小代价全歼……主板还被偷了(滑稽)

这时候战损比大概15:1

德国偷主板要花时间,苏联在这时候开始爆兵,修房屋建筑,全部按最基础的修,用重工和资源优势打德国。遍地哨戒炮碉堡,步兵只爆动员兵,坦克只爆犀牛和防空履带车。

德国清理完第一个主板周围的部队以后,开始推剩下的主板,发现苏联虽然部队等级和质量都不如自己,但皮厚耐艹而且能源源不断的补充,而且三个主板周围的防御工事已经建好……似乎平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乎准备全部主力部队一举拿下最靠近油田的主板(斯大林格勒),苏联也发现这个主板的重要性,于是在这和德国展开决战,开局还是老样子,德国战损比很好看,但就是拿不下这个主板。

苏联有电的情况下飞机轰炸损失太高,德国经济肯定拉不动

三星部队损失的速度没有补充的快,所以作战经验已经没有绝对优势

同时经济开始跟不上,系统喊出了Insufficient funds。

然后德国就开始想啊,我这么大的优势,还不能让苏联打出gg,一定是我装备的问题!于是开始出光棱幻影……但由于经济跟不上,不能大面积爆……所以……

苏联看战线已经拉住了,就开始大面积爆天启和v3火箭车……然后……就不用然后了吧……

最后德国以很好看的战损比打出了gg……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编辑于 2017-08-17 14:39

简单的说,红军付出这么大伤亡代价的同时,逐渐地夺取了战争主动权,并且压缩了德军的地盘,最终让德国人没有任何能力和资源继续战争。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美英的协助。

战争和经济一样,考虑的是可以投入什么,然后可以得到什么。红军在41-43年多数时间里并没有火力和素质优势,那么就只能依靠人力优势去拼消耗,这是无奈之举,换任何人在斯大林和朱可夫的位置上不会做的更好。而且红军的指挥员也需要在战争中锻炼、成长。最终,红军用初期中期人力损失的代价换来了一支火力兵力兵器素质均优于德军的强大武装,此时的德军却走了下坡路,所以失败就是无可挽回的了。

发布于 2016-01-20 12:33

基辅战役后从十次打击开始到柏林战役结束,德军损失大于苏军的,个别战役就是碾压了。谁战后控制战场,谁的相对损失就少,绝对损失就多。

发布于 2015-06-24 09:21

原帖地址: 苏德战争:最惨烈的国运相赌(上)  作者:金立扬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整整1418个日日夜夜,两个世界级工业强国以死相拼,从北极圈打到高加索山脉,从伏尔加河打到欧洲心脏地带的易北河,战线绵延几千公里。每场重大战役,双方都投入百万大军,坦克数千辆,火炮数万门。参战的士兵来自整个欧亚大陆数十个国家,平均每天都有数万官兵伤亡,一直打到一方的国土全部被占领,武装力量几乎全军覆灭。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并且把胜利者打成了超级大国,主宰半个地球的命运五十年。

  战争的双方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同的称谓。在苏联,它叫做伟大的卫国战争。在德国,它就叫做东线。



  1942年1月,卫国战争刚打了半年,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下了一首诗,题目为《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等着我吧 我会回来 只是你要苦苦的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忧伤满怀

  等到大雪纷飞 等到酷暑难耐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遥远的家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冷 都已倦怠

  …

  等着我吧 我会回来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 感到意外

  那些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是你把我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等待”


  这首诗,道出了无数苏联士兵和平民的心声,许多人都把这首诗当成护身符放在贴心的口袋里。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许许多多的红军官兵告别了亲人以后,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的人数不是几百、几千,也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将近一千万。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损失统计数字,二战期间,苏军阵亡、伤重死亡、病亡和被俘后死亡相加,共计866.48万人,再加上动员入伍途中死亡的50万人,总计军人死亡916.48万。苏军受伤人员为1520万人,总伤亡数达到2400多万。


  除了军人的伤亡,还有数量惊人的平民伤亡。俄罗斯统计,二战苏联和平居民死亡1740万人,总计军民死亡约2660万人,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七分之一。


  1941年,包括大战前新吞并的西乌克兰、摩尔多瓦、波罗的海三国等地区,苏联人口约一亿九千万。减去一半多点的女性,再减去男性中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苏联的中青年男子大约在五、六千万左右,其中红军伤亡了2400多万,再加上男性平民的伤亡,可以说苏联全国成年男子的一半非死即伤。受创最深的是1923年出生的苏联男性。1941年,他们满18周岁,正赶上参军的年龄,四年打下来,他们80%没有活到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苏联总人口从1941年的1.9亿下降到1.67亿,男性人口只剩43.2%,女性则为56.8%。


  为了对苏军的牺牲有个更清晰的概念,我们不妨做些比较。1812年俄罗斯的卫国战争,基本歼灭了拿破仑的主力部队,俄军死亡不过20万出头,1941年的卫国战争是这个数字的45倍以上。到一次大战时期,战争的规模显着扩大,俄军损失惨重,导致了十月革命以及沙皇俄国的崩溃,俄军死亡约180万,不到苏德战争的五分之一。中国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的重兵集团,是决定全局的大战,解放军共伤亡24.4万人,其中阵亡4.66万人。苏军的死亡人数,相当于打了200多个三大战役。


  1945年8月,苏军在中国东北横扫百万日本关东军,总共的阵亡失踪人数只有12000人,但是在苏德战争中,苏军战死数万的战役打了好几十个,数十万的战役也不少见。在1941年7-9月的基辅防御作战中,红军阵亡失踪超过60万。9月30日,德军发起台风行动,直扑莫斯科,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完成了双重包围圈,合围了红军三个方面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苏军阵亡20万,被俘67万,再加上受伤入院的,莫斯科门前的百万苏军被一扫而空,以致于斯大林问朱可夫:“朱可夫同志,你坚信我们能够守住莫斯科吗?我是在怀着内心的巨大痛苦问你这个问题,希望你作为共产党员诚实地回答。”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每一个转折性战役,都是以巨大的牺牲换来的。1942-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阵亡失踪47.7万,负伤64万。1943年夏的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彻底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其间的7月至9月,苏军阵亡68万,失踪11.5万人,负伤183万,作战部队在3个月内减员三分之一,是整个战争中伤亡最重的时期。到了战争后期,苏军的伤亡依然很大。在反攻德国的道路上,苏军平均每天留下2500具士兵的尸体。解放波兰,苏军阵亡60万人。解放小小的匈牙利,阵亡14万。柏林战役,尽管苏军已经具有绝对优势,尽管谁都不愿意在胜利的前夕倒下,苏军仍然付出了阵亡8.1万人、负伤28万人的代价。


  除了空前的伤亡,还有空前数量的人被俘。特别是在战争的第一年,苏军基本上抵抗不住德军装甲部队的钳击,一个又一个集团军被合围。1941年夏的白俄罗斯防御战,苏军被俘28万。同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斯摩棱斯克会战,苏军被俘30万人。7月至9月的基辅会战,希特勒称为“战史上最大的合围战”,德军俘虏苏军66万人。据俄罗斯统计,苏军在整个战争期间,被俘362万,近半数即178万人死亡。德国和西方史学家一般认为苏军被俘人数在500万以上。


  惨重的损失,即使象苏联这样的人口大国,动员能力也到了极限。在这个不到两亿人口的国家,先后动员了3440万人参军。战争爆发的第二天,苏联首先对23岁到37岁的男性公民实行动员,七天之内就有530万人应征入伍。八月,由于在斯摩棱斯克、乌曼和第聂伯等战役中遭受巨大损失,苏联进一步征发18岁和40-50岁的人参战。到战争的最后一年,苏军征兵年限进一步放宽,下限17岁、上限55岁的男子都扛起了枪。连妇女也纷纷从军。一般国家的女性从军,主要担负医疗、通信等后勤工作,苏联女兵则当上了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和飞行员。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有80多万妇女从军,死亡过半。到战争中后期,苏联把罪犯也放出来了。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夕,为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贝利亚向斯大林建议从劳改营和教养院提前释放犯人:“别让这些苏维埃的灰尘再去浪费苏维埃的粮食了,应该让他们承担战争的责任。”于是,斯大林在1943年8月29日颁布命令,先后把130多万名劳改犯和问题军人送上前线,其中40多万人编进惩戒营,从事最危险的战斗任务。1944年一年下来,损失超过50%,损失率是普通部队的3-6倍。苏联后方的青壮年男子基本上已经搜罗一空,丘吉尔在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时候,曾经注意到街上已经见不到男性平民,连交通警察都是女的。


  在苏德战争中,德国也彻底打得筋疲力尽,其人力枯竭的问题甚至比苏联还要严重。与苏联不同,德军同时在多条战线上作战,北欧的森林,意大利和巴尔干的山地,法国的平原,北非的沙漠,乃至大西洋的海底,到处有德军士兵的身影和坟墓。但是总的来看,苏德战场是毫无疑问的主战场。二战时期,德军死亡、失踪将近500万,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约430万。


  苏德战争开战前4周,德军伤亡人数已经超过西欧战役的总和。开战两个月,最早突入苏联的德军部队就只剩下了60%。而苏德战争前期的伤亡还不是最严重的,随着红军规模的扩大、装备的改善和战斗技能的提高,德军的伤亡直线上升。德国在东线阵亡人数,1941年约30万,1942年约50万,1943年约70万,1944年达到123万。一个德国老兵回忆,当时征兵以18岁划线,一满18岁立即入伍,中学毕业生一届一届地送到前线。在他毕业的中学里,1922年出生的男生没有一个从战争中活下来。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失利以后,德国取消了家庭最后一个儿子或者大家庭父亲的免服兵役的规定。征兵年限逐步放宽,上限扩大到45岁,后来又扩大到60岁。1944年,希特勒下令16岁到60岁的男子,一律编入国民冲锋队,承担乡土防御的任务。1945年3月,德军征召1929年出生的男性入伍,正式打破了十八周岁的最低服役年限。因体检被淘汰的人员也不能免除兵役,例如在西线的第70步兵师主要是由患胃病的人组成的,只能吃白面包,号称“白面包师”。甚至还有一个营,完全由患耳疾的人组成,命令靠手语传达。


  为了弥补本国人力的不足,德国还大量征召外籍人员参军。先是德国侨民,继而北欧、西欧的志愿者和苏联战俘都可以加入德军,曾在德军中服役的外籍人员超过200万,来自30多个国家。党卫军是德军的精英部队,最初组建时,要求所有官兵有纯正的雅利安血统,但是后来外籍官兵占了多数,二战结束的时候,德国党卫军剩下31万,只有11万是德国人。至于纳粹最深恶痛绝的犹太人,到战争后期,如果只有50%的犹太血统,也可以加入军队。但是,出于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考虑,德国始终没有征用妇女加入作战部队。


  苏德战争中德军战斗素质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军的训练非常严格。新兵入伍,要在本地接受半年的培训。到了野战部队,也不能立刻投入作战,而是要在一个营级单位的衔接训练大队再接受训练,以适应前线作战环境。甚至伤愈或者休完假的士兵也不能马上归队,也要在衔接训练大队呆过以后才能投入作战。但是,由于伤亡巨大,战事吃紧,这样的训练体制逐渐难以为继。德军不得不把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官兵送上战场,遭致更大的伤亡,反过来官兵的训练时间更加缩短,陷入了恶性循环。到1945年,希特勒干脆把包括教导部队在内的所有部队全被送到一线,这已经是竭泽而渔了。到战败之时,德军总损失(伤、亡、被俘和失踪)总计1348.8万,占1939年男性人口的46%,其中在东线的损失达1075.8万人,占了总损失的80%。


  就人力资源的动员和损耗而言,苏德战争称得上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总体战。



  从法国大革命开始,欧洲的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中世纪的欧洲小国寡民,战争属于贵族、骑士和雇佣军的职业,目的是王朝的利益,平民并不参战,一场战争往往只有几千人参加,上百人伤亡,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尽量避免会战和流血。但是法国大革命把征兵制和意识形态引入了战争。1793年8月,法国革命政府颁布了全民动员令:“年轻男子应该去战斗,已婚男子应该制造武器和运送补给;妇女们要缝制帐篷和军装,去医院里服务;孩子们应该把亚麻布做成绷带;老人们应该到公共广场上,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宣传对国王的仇恨以及共和国的团结。”当时,法国17到25岁的健康单身男子全部参军。正如法国元帅福煦后来所言:“法国革命凭着它的原则的力量和能力,凭着它所鼓舞起来的人民的热情,已经把整个民族的全部重量和一切力量,都投放到天平上了。而在过去,天平上的重量只是有限的军队和国家的有限(正常)税收。”“国王和国王的战争结束了,人民和人民的战争开始了”。


  战争性质的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世界上所有最强大的民族国家都投身其中,参战国家的人民不分阶级,不分党派,全都兴高采烈、斗志昂扬地走上前线,工业革命以来发展起来的强大的科技和工业围绕战争全速运转。一战参战的军人6500万,死亡857万,青年贵族军官身先士卒,伤亡尤为惨重,致使欧洲许多历史悠久的贵族家族绝嗣。称雄数百年的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彻底崩溃,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德国骤然瓦解,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则日薄西山。大战过后,这片富饶的大陆遍地废墟,民穷财尽,欧洲人从此丧失了自信,也丧失了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世界霸权。


  对现代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德军高层的有识之士认识是非常清楚的。老毛奇在1890年就预言,下一次战争可能要打7年,甚至30年,因为现代国家的资源太巨大,一次会战不足以放弃战争。小毛奇在1906年说得更明白:“那是一种民族战争,不是一次决定性会战所能完成的,必须经过长期苦战把全部国力都耗尽,否则一个国家不会屈服。”一战结束以后,德国名将鲁登道夫写下了着名的《总体战》。他认为,现代战争已经是总体战,从战场的范围看,“已经扩展到了作战国的全部领域”,“总体战不单单是军队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参战国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全体国民必须不遗余力,奉献全部身心,政治、经济和精神生活都必须服从战争需要,唯有如此,战争的胜利和民族的生存才有根本的保证。


  一战的经验表明,德国要进行总体战并不困难,难的是进行长期的总体战。德国自然资源极为贫乏,石油、天然橡胶、钨砂、铬矿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全部需要进口,甚至粮食都不能自给。德国一战宣布投降的时候,寸土未失,军队仍然战斗在敌国的土地上。但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的严密封锁下,国内人民生活困难,在战争的最后两年,德国有80万非战斗人员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德国一战的失败,主要不是败于战场,后方不稳、士气低落是主要的原因。


对纳粹德国来说,总体战还有一个特殊的困难。纳粹党在德国社会的根基不深,就是从它的前身、1919年成立的德国工人党算起,到1933年取得政权,也只有14年的历史。纳粹党员大多从社会底层和边缘起家,希特勒自己只是来自奥地利的一个下士。只是靠着蛊惑人心的宣传、特别是在解决经济危机中的成就,纳粹才得到了多数德国人的拥护,至于德国的工业家、国防军和知识阶层,对纳粹并不那么买账。如果把德国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总体战,让全国上下自觉自愿地忍受牺牲,那么纳粹的统治还能不能稳固地维持下去,就很难说了。对此,希特勒心知肚明。


  因此,尽量避免陷入持久战和总体战,就成了希特勒领导下的德国的战略目标。所幸的是,在古德里安为代表的德军将领的努力下,德国的闪电战逐渐炉火纯青,避开总体战似乎有了可能。闪电战的基本打法是在决定性的地段,大量集中使用坦克集群,在空军的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进而围歼敌主力集团。从战略层次讲,闪电战不仅要在敌人重兵集团展开之前,瘫痪其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摧毁其抵抗意志,使得敌国很快投降。闪电战在波兰战役中初试锋芒,在西欧战役中达到顶峰。德军1天时间就拿下丹麦,5天占领荷兰,12天打下南斯拉夫,18天荡平比利时,23天夺取挪威,27天内征服波兰,39天就让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俯首称臣。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已经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兵锋所向,无不披靡。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并没有投入全部国力,只是利用其现有的工业基础实行了宽度军备计划,军备生产的战线很长,但是规模不大。在二战爆发前的六年,整个德国工业产值仅有6%~7%直接用于军事。二战爆发以后,德国也没有实行总动员,就顺利地横扫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对苏开战以后,因为前几个月打得比较顺手,德国甚至把一部分军工生产能力转入了民用。


  苏德战争前,德国国防军蒸蒸日上,苏联却出现了伤筋动骨的大清洗。1937-1938年间,红军高级将领大部分被枪决,军官总共被枪决1.5万人,元气大伤。在1939年冬天的苏芬战争中,苏军丢尽了脸面。为了拿下只有400万人口的芬兰,苏联投入了百万大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原定三四天的战争,打了三四个月,丧师数十万。相比之下,德军开战以来还没有败过,难怪希特勒对进攻苏联充满了自信:“我们只要在大门口踹一脚,整座破房子就会倒塌下来。”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将用3-4个月的时间,即在冬季到来以前,基本歼灭苏军主力,攻占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推进到伏尔加-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基本结束对苏战争。至于苏联剩下的乌拉尔工业区,用德国空军就可以解决了。


与德国人的踌躇满志相比,社会主义的苏联对于战争不抱任何幻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二战以前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诞生伊始就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敌视之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导,他们将领导和动员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通过战争埋葬整个旧世界。《共产党宣言》对此说得很明白:“共产党人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们主张用暴力推翻现存的一切社会制度”。斯大林明确指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这一问题是现时的基本问题,这是几乎不能怀疑得了”。“苏维埃共和国和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并存是不可思议的。在这个结局还没有到来的时候,苏维埃共和国和资产阶级国家间的一系列最可怕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苏联将面临“一场长期的、残酷的竞赛,交战双方的全部经济和政治基础都将在这场竞赛中受到考验”。


当时苏联的军事学说,对于未来战争的长期性有清醒的认识。苏军认为,未来战争将是数百万人进行的武装斗争,参战双方的最终目标都是彻底消灭敌人。战争将具有极大的规模,而且不可能是闪电性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实施一系列战略性战役才能最终粉碎敌人。二十年代后期,苏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说过:“现在我们不能期望那样的交战,它们能够导致以一次突击就消灭敌人全部作战军队的结果。正面的宽度、铁路网的高效率和战区的大纵深都不允许达到那样的结局。”“我们应当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如果各帝国主义者在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爆发的战争是长时间的,那么毫无疑问,在我们苏联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旷日持久的和十分残酷的。”


在这样的环境、认识和心态之下,苏联以举国之力,全速发展重工业,为未来的军事斗争做好准备,就不难理解了。从192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最大限度地剥夺农民,最大限度地强化劳动纪律,最大限度地清除异己,经济、外交和社会生活全部服从军事目的。1939年二战开始以后,随着德国横扫北欧、西欧,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整个苏维埃俄国,苏联的备战工作加快了步伐,其规模是惊人的。1938-1940年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44%,国防工业的增长比全部工业要快2倍。1939年军事拨款占国家预算的25.6%,1941年增加到43.4%。一个又一个重工业基地,在乌拉尔和中亚的荒野中拔地而起。从1939年到1941年战争前夕,苏联军队规模从200万增加到550万,其中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根据苏军总参谋部拟定的计划,将组建20个机械化军,配备坦克29899辆,其中包括15834辆T-34、KV坦克,这是同期德军坦克和强击火炮总数的5-6倍。


  苏军把德军当成了一个可怕的对手,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准备。他们相信德军也会这么干,为此甚至导致了苏军总参谋部军事情报局(即格鲁乌,其情报渗透能力比克格勃还强)误判了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格鲁乌情报专家认为,德国要进攻苏联,不是几个月能够完成的,必须应对苏联冬季的严寒。为此,德军要大量采购羊皮袄,这意味着有数百万头公绵羊被宰杀,大量超出日常需要的羊肉涌入欧洲市场,引起羊肉价格的大跳水。同时,德军必须换用适合寒冷地区的特殊擦枪布以及在严寒地区使用的燃油。基于这样的判断,格鲁乌密切注意欧洲各绵羊产区动向,收集整理各地公绵羊的数量、主要集散地和屠宰中心的情况,格鲁乌局长葛利柯夫每天两次听取欧洲各地公绵羊的价格情况。苏联情报员还费尽千辛万苦搜集德军使用过的擦枪布,偷运大量煤油灯、煤油炉和打火机等物品。直到战争前夕,格鲁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绵羊价格没有异常波动,擦枪油和燃油的配方也没有变化。基于上述情况,葛利柯夫虽然知道了德军的大规模集结,甚至知道了德军行动的代号,却向政治局担保德军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结果,10小时以后,德军的全面进攻就开始了。希特勒根本没有打算将对苏战争拖到冬天。



  在苏德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具有一切有利条件在武器装备上压倒对手。德国本来就是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强国,二战爆发以后还占领和控制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1941年,德国直接统治区就产煤4亿吨,钢3180万吨,而苏联的产量仅为1亿5千万吨煤、1790万吨钢。德国拥有126万台金属切割机床,苏联仅有58.4万台,至于机器制造工人,德国超过苏联1倍。德国还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造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德国的MP43突击步枪,MG42通用机枪,虎式坦克,88毫米高炮,都是同类武器中最优秀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德国法西斯军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但事实上,德军在二战中虽然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数量却严重不足,在大多数时候,德国国防军都是普遍缺乏技术装备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的。德军与苏联开战的时候,德国及其盟国在边境的主要装备数量就低于苏军,坦克和突击炮是4171辆对15687辆,飞机是4389架对11537架,火炮和迫击炮是42601门对59787门。当时苏联的武器大多陈旧,但是T-34坦克和122毫米A-19加农炮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主战装备。德军进攻部队只有19个装甲师和14个摩托化步兵师,其余112个师都是步兵师,靠着士兵的双脚或者马车进行机动。


  1941年冬天,德军从莫斯科城下败退,损失了大量重装备,从此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第二年春天,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因为要进行主力方向的作战,装备达到了编制标准的85%,算是情况最好的,这还是从其他两个集团军群中抽西墙补东墙才拼凑起来的。总体来看,德军经历了一个 “去现代化”的过程。在苏德战场上,开战时期德军拥有3600辆坦克,到战争中期的1943年夏天只有上述数量的三分之二。德军一个装甲师在二战初期装备328辆坦克,到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的时候,平均拥有坦克73辆,到1945年,更缩减到54辆。非战之罪也,在战争中,德军主要装备的交换比都优于苏军,坦克经常是一辆换苏联的三四辆甚至更高。但是,德国的坦克经常是损失一辆少一辆,苏联却总是能够造出更多的坦克,直到把德军彻底淹没。这就不能不从军备生产上找原因了。


 苏联在军备上的胜利,首先是武器哲学的胜利。苏联武器在国际上一直简单、可靠、耐用着称,而这正是大规模、长期性战争所要求的。在这样的战争中,兵员伤亡比率很高,武器的耗损也很快。因此,武器没有必要造得太精密、太复杂,因为根本没有时间让士兵接受长时间的训练。一个叛逃到西方的苏联军官问得好:“假如明天必须动员中年的后备役人员或戏剧学校的学生去保卫国家时,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同样,武器的使用寿命也没有必要太长,因为在达到寿命前很早就已经被摧毁了。


所以,苏联武器非常简单,型号简单,使用简单,维修也简单。例如,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生产了34.8万门迫击炮,占二战所有参战国生产量的一半,德国只生产了6.8万门。红军特别喜欢迫击炮,主要原因是结构极为简单,只花几分钟就会教会士兵使用它。可靠性高,几乎不需要维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即准备好,随即向敌人发射炮弹。虽然射击精度较差,但是它好歹是门炮,有还是没有是大不一样的。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只有两种主要的坦克,即中型的T34和重型的KV(注:应该还有IS重型坦克),总共只有五种主要战斗机。相比之下,德军的武器则是五花八门,军队经常随心所欲地提出生产新式武器或者改进现有武器的要求,为了弥补生产能力的不足,德国还搜罗了占领的欧洲各国各式各样的装备。德国一度同时生产着425种飞机或改进型。中央集团军群在战争中期装备了151型不同的卡车,150型不同的摩托车,要储备一百万种配件。一个装甲师投入作战的时候,有96种人员输送车,111种卡车,37种摩托车。这是生产企业的噩梦,也是后勤部门的噩梦。德国的武器发展计划同样杂乱无章,仅以飞机为例,就研制过喷气式战斗机、喷气式轰炸机、四引擎远程轰炸机、载重22吨的巨型运输机、无尾翼的隐形轰炸机等,有的远远超越了时代。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曾经感叹:“我们确实吃了发展计划过多的苦头。假如我们集中发展少数几项,肯定早就完成了。”


为了对付苏联的T-34坦克,德国研究开发了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生产一辆T-34仅仅需要8千个工时,而同级别的豹式坦克则需要15万个工时,重型的虎式坦克则需要25万个工时。战争期间,德国共生产了1350辆虎式坦克,4814辆豹式坦克。苏联却生产了10.2万辆坦克,其中T-34超过5万辆。苏联红军坦克维修部门还抢修了43万辆次坦克、装甲车辆,相当于苏联战时年产量的15倍。


与简单的武器设计相结合的,是军备生产的全力以赴。苏联本来实行的就是计划经济,完成这个转变并不困难。苏德战争爆发后两小时,最高苏维埃就发布了“关于战争状态”的命令,规定了公民劳动义务、征用运输工具、生活必需品定量供应等措施。战争爆发的第四天,苏联就通过了《战时职工工作时间规定》。12月又规定了《追究军工企业职工旷工责任》,工作消极或者迟到的,可以被判刑。建筑、弹药、铁路等行业,先后实行军管。1942年,苏联军工行业的工人工作时间被定为14个小时,有的长达16个小时。大量妇女和少年加入了劳动大军。1939年,工业部门职工中18岁以下的占6%,而1942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1943年,苏联工业劳动力的一半以上是妇女,在集体农庄,女工的比例几乎为四分之三。


在生产的组织上,苏联进行了充分的合理化,开展了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苏联人对于美国的泰罗制并不陌生。列宁就说过,泰罗制“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应当在俄国研究和传播泰罗制,有系统的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苏联着名的管理学家叶尔曼斯基就是泰罗制的卓越研究者,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企业中推行合理化生产,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过极为深入的研究。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除了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还是与劳动分工和配置、工作场地的组织、消灭非生产性时间和劳动浪费、设备的利用等典型泰罗制的办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仅如此,苏联还把泰罗制推行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整个国家就是一家大工厂。1929年,为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特地聘请泰罗的合作者甘特的弟子沃尔特·波拉科夫为顾问,具体制定计划并推广甘特图表。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生产效率继续不断提高。当时主管军工生产的国防人民委员沃兹涅先斯基提到,一些工厂通过合理组织,生产一架伊尔一4型飞机的劳动消耗从1941年的2万个工时减少到1943年的1.25万个工时,制造一门152毫米榴弹加农炮从1941年的4500个工时减到1943年的2400个工时,生产一辆T-34型坦克从1941年的8000个工时减到1943年的3700个工时,制造一挺大口径机枪从642个工时降到329个工时。1943年,苏联用800万吨钢和9000万吨煤生产出了48000门重型火炮和24000辆坦克,而德国则用3000万吨钢和3.4亿吨煤生产出了27000门重型火炮和17000辆坦克。


  美国和苏联是二战时期运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最成功的国家,两国均成为打败法西斯的绝对主力。战后,两国均成为超级大国。


  在很长时间里,德国在军备生产上一直没有全力以赴。一次大战后期,德国因为遭受封锁、物资匮乏,国内厌战情绪严重,导致了革命,希特勒对此深以为戒。二战爆发后,德国没有进行经济总动员,反而花了很大力气搜刮被占领的欧洲各国的农产品。1944年以前,德国一直不敢削减民用消费品的生产。当时在参战国中,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仅次于美国。即使在战争的最后时期,德国还在生产大量的壁纸,众所周知,这是完全没有军事用途的。而在苏联,战时除了军装就不生产任何服装了,民用服装只能到旧货市场上去买。


  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军备生产长期停滞不前,以飞机生产为例,1939年飞机产量8000架,1940年10000架,1941年11000架。1942年,德国百分之九十的军工生产部门仍然执行一班制。1943年,德国人一周工作周才从1942年的47小时增加到49.2小时。事实上,德国的军备生产还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次大战时期,德国46.5%的粗钢用于军工,1942年初只有37.5%。苏德战争的第一年,火炮和弹药产量仅为1918年的四分之一,到1944年,德国军备生产到达顶峰的时候,弹药产量仍然低于一次大战时期。


  1943年1月13日,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已成定局,希特勒才下达一项指令,要求德国转入总体战。2月18日,戈培尔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宣传德国要开展总体战。德国总算把工业生产转入了战时轨道,战争机器全速运转起来。但是,德国的军工生产体系叠床架屋,远远不如苏联的集中统一。1942年5月,精明强干的斯佩尔出任军备部长,但是只能管得了陆军的军备。海军军备生产组织权利直到1943年春才取得,空军军备则由于戈林的阻挠,要等到1944年8月。而且皮革和纺织品之类基本物资仍由经济部长掌控,至于劳动力的招募和管理,则由帝国劳工部长沙克尔负责。施佩尔曾经提出从德国妇女中招募工人,但是沙克尔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之举,不只是她们的精神和感情生活,而且连生育能力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希特勒也认为德国妇女没有东欧的强壮,最后没有同意。希特勒甚至迟迟不允许把德国的帮佣征入军队或者工业部门。以至于在1943年,英国的女佣人数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二,德国直到战争结束,女佣还有140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弥补工业劳动力的不足,德国只有征用数百万外籍劳工和战俘。这些人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再加上语言的障碍和缺乏相应技术,生产效率不高。


  即便如此,在施佩尔的天才领导下,德国的军备生产出现了飞跃。1943年10月,德国开始按照合理化原则组织军备生产,统一多用途部件的规格,合理使用机器和调拨劳动力,交流经验改进工艺。按武器类型设立了指导委员会,并为调拨部件设立了企业联合组织。确保一个工厂尽可能只生产一个项目,但是要做到大规模生产,各种武器的产量迅速攀上高峰。弹药生产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飞机产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潜艇的生产是在1944年12月。1944年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产量增长33.9%,达到2.7万辆,火炮增加50.3%,达到8.7万门。


  但是,这已经迟了。这时候美英的轰炸机已经在德国上空铺天盖地了。为了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美英航空兵是下了大力气的。一次轰炸行动,美英往往出动一千架重型轰炸机和同等数量的远程护航战斗机。整个对德战略轰炸行动,美英损失飞机4万架,空勤人员死亡超过9万人,死亡率仅次于德国的潜艇部队。德国人被炸死炸伤100余万人,无家可归者750万人,不得不把200万人和一半以上的空军用于防空作战。1944年5月12日以后,英美空军调整了战略轰炸重点,集中轰炸德国的燃料工厂。施佩尔说:“这是决定这场技术战争胜负的一天。”到7月,德国所有的主要炼油厂都被盟军的轰炸破坏,失掉了90%的燃料供应。巴顿曾说:“我的士兵可以吃皮带,但我的坦克必须加油。”德国生产出来的大量武器,因为缺乏燃料和运输工具,根本无法投入前线作战。生产再多,又能奈何?何况本来就生产得不多。


  1944年6月,英美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军不仅要与全欧洲几乎所有国家作战,而且要和未来两个超级大国同时作战。仅仅一次诺曼底登陆,盟军就投入总兵力约278万人,飞机13700架,舰艇9000余艘。到1945年1月,德军在西线靠着1000辆坦克对付盟军的6000辆坦克,在东线靠着4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对付红军的14000辆坦克。至于飞机数量差距更大,在东线,德军以1500架战斗机对付红军的15500架,西线则更为悬殊,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45年1月1日保有飞机为72726架(其中作战飞机41961架),主力都集中在欧洲战场。德国的陆军和空军被盟军航空兵打得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例如,1944年7月25日,在西线德军精锐的130李尔装甲教导师阵地上空,先是来了一波波雷电式攻击机,两分钟一个批次,每次50架,投下了无数高爆炸弹和凝固汽油弹。400架中程轰炸机随之而来,投下一串串500磅重的炸弹。尘埃尚未落定,又来了铺天盖地的重型轰炸机群,这是1500架B-17空中堡垒和B-24解放者,投弹3300吨。收尾的是300架P-38闪电式战斗轰炸机,再次用杀伤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把阵地炸成一片火海。一天之内,这个装甲师防守地域变得象月球一样荒凉,官兵被炸得只剩一半。当美军第3装甲师扑上来的时候,李尔装甲教导师只有7辆坦克还有战斗力。


  二次大战是钢铁的较量,各国军事上的表现基本上与各国的工业能力成正比。苏联对此的认识是很深刻的,1941年,斯大林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说:“这场战争将用工业生产来赢得。”朱可夫在回忆录中也说过,战争初期,苏军无法打退德军的强大突击,但是,“在苏军得到足够数量的现代化坦克、飞机、战斗技术装备和辅助技术装备后,情况是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二战时期的苏联与一战时期的沙俄相比,火炮生产多28倍,迫击炮生产多88倍,机枪生产多77倍,炮弹多7.2倍,子弹多5.9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苏军官兵身后,是执行着铁的纪律的军事运输和后勤人员,是无数忍饥挨饿在工厂中日夜忙碌的女工们,是大批即使在监狱中也兢兢业业工作的武器设计师。是他们,铸就了红军的钢铁洪流,托起了苏联胜利的希望。



  一战是堑壕战的高峰。对于由铁丝网、机枪和堑壕组成的防御阵地,各国军队几乎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基本上谁进攻,谁倒霉。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仅英军就伤亡6万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多少战术可言,战争成了胶着战、消耗战。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战争结束,西线交战各方丧师数百万,战线却没有多少变化。但是,正如英国军事学家富勒指出的,到了一战后期,由于飞机、坦克和毒气等用于军事,机动性得以再生,进攻再次成为一种优势的战斗形式。1918年英军发起的康布雷战役已现端倪,1918年8月,英法联军实施亚眠战役,投入坦克670辆,在飞机的配合下,当日突破德军纵深11千米,歼敌2.7万人。大规模坦克部队和飞机出现以后,堑壕战僵局的改变,已经确定无疑了。


  在一战以后,欧洲各主要军事大国的有识之士均意识到机械化战争的来临。英国有着名的里德尔·哈特、富勒,法国有戴高乐,德国有古德里安,苏联则有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红军副参谋长特里安达菲洛夫。苏联在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军事思想非常活跃。他们开始发展了大纵深作战理论,即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大量使用坦克兵、航空兵和空降兵等新兴兵种,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向纵深突破。1930年代中期,苏军在机械化战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上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斯大林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就利用计划经济的威力,大量生产机械化部队所需要的装备。1932年,红军就组建了首批两个机械化军,比德军组建第一个装甲师要早三年。1935年9 月,苏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基辅军区大演习,参演部队6.5 万人、1000多辆坦克、600 架飞机,演练了机械化部队与步、骑兵协同突破敌防御纵深等课题,并首次实施空降行动。这时的苏军装备坦克已经达到15000辆以上,悄然成为世界第一坦克大国。


  后来由于大清洗,特别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被害,大纵深作战理论没有持续深入地贯彻下去,但是也没有彻底废止。图哈切夫斯基播下的种子,一直深埋在红军将领的心中。1939年苏军的诺门坎战役打得极为漂亮,在反攻过程中,集中使用了498辆坦克,385辆装甲车,在空军数百架飞机的支援下,把骄横的日本关东军打得溃不成军,其指挥官就是朱可夫。到了卫国战争的中后期,随着物质条件的具备和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终于开花结果。


  一个典型的方面军级别的大纵深作战是这样的:首先是炮火准备。炮兵被斯大林称为战争之神,除了师、集团军,为了加强炮兵在主要突击方向的集中使用,苏军还组建了统帅部预备炮兵。截止1943年年底,统帅部预备炮兵就已经有9个炮兵军,26个炮兵师和7个火箭炮兵师,拥有13500门火炮和11200门火箭炮。卫国战争中后期苏军历次重大战役,主要突击方向上的炮兵密度均在每公里正面200门以上,有时达到300门。在战后德军士兵的回忆录中,无不提到苏军炮兵倾泄的死亡之雨,那是一种噩梦般的记忆。苏德战场德军的战场伤亡,有70%是炮击造成的。


  炮火准备告一段落以后,苏军的突破就开始了。这通常由经过专门加强的、坦克和步兵混编的合成集团军来完成。苏军在突破方面是极为坚决的,要求在决定性的地段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德军将领梅林津曾经这样描述,俄军“常常在狭窄的正面上实施进攻。防者阵地的前面,很快就会出现黑压压的俄军,他们象是从地里钻出来一样,形如潮涌,势不可挡,…要想击退这种进攻,不光是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只有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能克服紧扣心弦的恐惧心理;只有意识到本身职责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于掌握自己行动的士兵,才能抵挡得住俄军密集队形进攻的势头”。关于这种突破方式,一个叛逃到西方的苏联军官举过一个十分典型的战例。1943年,近卫第2集团军的近卫步兵第16军在库尔斯克实施进攻(作者注:番号似有误),9个先头营有一个突破了德军防御阵地。马上,这个营所属团的团长就把他所有的兵力投入到这个正面只有1公里宽的突破口,他的师长随即也将所有的兵力向这里集中,突破口不断扩大。半小时内,军的预备队开始赶过来。3小时内,在这个突破口战斗的有军下辖36个营的27个,1176门火炮的1087门火炮以及所有的坦克。未能突破敌军防御阵地的那几个营长不仅未得到增援,而且他们指挥下的所有兵力兵器也给调用了。方面军司令得知达成突破以后,又派来了一整个集团军,加上一个空军集团军。此时,苏军已如决堤的洪水,无法遏制了。


  当突破口达到一定宽度,德军一线防御力量被严重削弱的时候,大纵深作战的主角――快速集群就开始登场了。快速集群通常由近卫坦克集团军担任。苏军在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保卫战以及1942年就不断地试验快速集群,后来发现,单单是百来辆坦克还是太薄弱,而且如果步兵、炮兵机动能力差,跟不上坦克的话,快速集群很容易被德军包围歼灭。于是从1943年起,苏联陆续组建了6个全新编制的坦克集团军,每个集团军通常下辖有2个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以及重炮、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炮、防空和侦察分队,所有部队全部实现摩托化,能够以相同的速度机动。一个坦克集团军,拥有五六百辆到一千辆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有足够的火力、突击力和保障能力,能够不间断地向敌方纵深突进数百公里,完成对敌人重兵集团的分割包围。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公里,最高达到800公里;每日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公里。个别战役高达60-90公里。1945年的华沙—波兹南战役中,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在第5突击集团军打开的突破口发起冲击,15个昼夜中一口气推进700余公里,从维斯瓦河打到奥得河,平均速度每昼夜50公里左右,有时高达90公里。到了在中国东北打日本关东军的时候,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越过大兴安岭的高山密林,竟然创造了一日前进160公里的记录。


  这样的打击,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充裕的物质资源。所幸的是,虽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的被害,但是大纵深作战理论从来没有在苏军中彻底消失。斯大林的大清洗虽然消灭了不少苏军上层的精英,却也为年轻军官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1942年底,苏军的伤亡已经超过1100万人,就在这样高昂的学费中,一批谙熟机械化战争的将领终于成长起来了。战争期间,红军总参谋部设立了战争经验处(后升格为部),对每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的研究,经常到作战部队一线搜集材料,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苏军新的野战条令。


  1943年,苏联军事工业已经从战争初期的灾难中恢复过来,经过艰苦的大迁徙和建设,从乌拉尔到中亚的军工基地体系完整,炉火正红。当年苏联生产坦克24000辆,1944年生产29000辆。而且,英美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到1944年4月为止,苏联从盟国接收了220,817辆卡车,整个战争期间共接收了427,000辆卡车,数量上超过了二战期间德国卡车的总产量,而且质量更好。苏军的通信联络装备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强了部队作战的协调性。仅美国就提供了95.6万英里电话线,3.5万个无线电台,38万部野战电话。大规模坦克部队的组建和几十万部队的协调一致的战场快速机动从此成为现实。


  1943年的苏联红军,已经脱胎换骨,不是吴下阿蒙了。


  在战争中后期,德军已经打不出一次像样的闪电战。闪电战对付缺乏战略纵深的小国最为有效,对付苏联这样的大国就不行了。1940年德军进攻法国,战场面积19.38万平方公里,德军平均每51平方公里有一架飞机,每75平方公里一辆坦克,而在1941年进攻苏联的时候,战区面积为107.62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只有一架飞机,每291平方公里一辆坦克。德军1940年在西欧日均推进速度为30公里,以这样的速度,要打到巴巴罗萨计划设定的伏尔加-阿尔汉格尔斯克一线,要连续不断地走一百天,这还不算苏联恶劣的气候、落后的道路给装备带来的严重损耗。古德里安大将在谈到对苏作战的原则时说:“一切在于快!要快的让敌人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快的让敌人没有爬起来的机会,没有从容集结兵力和布防的时间。一旦它爬起来,做好了搏击的准备,你就很难再打倒它了。因而迅速攻克敌方首都,对着敌人的神经中枢戳一刀,敌人的抵抗便会陷入瘫痪。”因此,一旦苏联依靠坚强的抵抗意志和广阔的战略纵深,把战争打成了持久战,闪电战威力顿失。原来不重视防御的红军,对于抵御德军装甲集群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战役中,靠着层层的雷场、反坦克壕以及纵深兵力配置和火力配系,挡住了德军最强大的装甲部队的突击。


  而且,德军逐渐失去了闪电战的物质条件。战争后期发展起来的虎式坦克,其装甲防护力和火力惊人,但是机动能力不行,跑100公里就得加油,跑1000公里就得送回工厂大修,经常出现机械故障,又容易陷入沼泽之中。豹式各方面都不错,可惜数量太少。闪电战所依赖的进攻型空军情况则更加糟糕。随着英美对德战略轰炸的全面展开,德军不得不把飞机生产的重点放在防空的歼击机上,而不是用于支援地面部队的强击机和轰炸机上。就连有限的歼击机,也主要用于西线和本土防空作战。从1943年3月起,德国作战飞机在西线的损失就开始持续大于在东线的损失。1943年7月初,德国空军共有飞机7080架,仅仅7、8月两个月里就在东线损失了1030架、在地中海损失了1032架、在本土防空中损失了1151架,合计损失3213架,几乎丧失了一半的作战力量。1944年初,东线德军与苏军飞机的对比是3073架飞机对8813架,1944年6月则是2796架对14787架,根本谈不上在东线掌握制空权或者有效支援地面部队。


  不仅如此,德军连组织防御也非常困难。德军在防御上基本遵循的是1918年鲁登道夫时期的模式,即由步兵分队实施纵深防御,兵力主要用于预备队而不是配置在一线。当敌人进攻的时候,一线兵力可以适当后撤,然后发动迅猛的反突击击退入侵者。西方研究苏德战争的权威学者Glantz指出,这样的防御要行之有效,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步兵建立防御纵深;二是敌方步兵没有实现摩托化,无法迅速发展进攻;三是德军指挥官要有因地制宜选择防御地点和灵活处理的权力。但是,在战争的中后期,三个条件一个也不具备。由于兵力枯竭,德军一个师的防御正面很宽,无法形成兵力纵深配置,很多地域不得不通过大量布雷来代替。苏军的快速机动能力已经在德军之上,一旦突破,德军根本来不及构筑下一道防御体系。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完全剥夺了德军指挥官灵活防御的权力,而是坚持寸土必争,不得放弃任何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筑垒地域。在战争末期,希特勒甚至下令,士兵可以就地处决命令他们撤离的军官。日耳曼民族打仗一直有委托式指挥的传统,上级只是告诉下级战斗应当达成的目标,至于具体怎么打,由下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正如十八世纪普鲁士名将塞德里兹所说:“在会战之后,国王可以随他的意思来处分我的头脑,可是在会战之中,他却应准许我用自己的头脑。” 但是,苏德战争后期,德军的优良传统荡然无存,只能听任苏军包抄、包围和最终歼灭。


  于是,从1944年起,我们可以看到苏德战场上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包围战、大歼灭战,只不过这次红军成了主角和胜利者。苏军的大兵团作战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犁庭扫穴,如入无人之境。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自豪地说:“从1944年起,苏联军事战略依靠国家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在拥有优势兵力、兵器的条件下,进行了多次同时有两个、三个、四个甚至更多方面军、数万门火炮、数千辆坦克、数千门火箭炮和数千架作战飞机参加的进攻战役。如此强大的兵力、兵器使苏军统帅部得以突破敌人的任何防御,实施深远突击,合围巨大的敌人集团,迅速将其分割,并在短暂时间内予以歼灭。”第聂伯河会战,苏军5个方面军,263多万人,从2000多公里战线全面出击,一举推进数百公里。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苏军调集4个方面军140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辆,在5000架飞机的支援下,突进550-600公里,全歼德军17个师又3个旅,使其50个师损失过半,基本粉碎了德军最重要的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柏林战役,苏军投入3个方面军,250万人,近万辆坦克,4个近卫坦克集团军登场,一周歼灭德军100万。


  在二战达到高峰的大规模机械化集群作战,德国人开启大幕,最终则由红军奏响了胜利的凯歌。

编辑于 2018-05-06 12:35

“Chinese Kuomintang military and diplomatic codes were read throughout the war, since the majority was used without additional encipherment.”国军连自家军事电报几乎全是明码,这种伤亡不高就见鬼了好吗

编辑于 2017-08-17 15:22

你的话还可以这么理解:

为什么美国二战中每次战役花的钱都比日本多,但都能打赢?

很简单啊,


战争就是:有钱砸钱,有人砸人,

要知道,

大国战争中的人已经不是纯粹的人了,

人和步枪、大炮一样,

都是一种普通的物资,

堆积物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胜利。


苏联人多,那就堆呗,

只要能打赢就行。


朱可夫让士兵冲地雷,

仅仅只是加快突破赢得战机,

这句话让艾森豪威尔毛骨悚然,

但对于人多钱少的苏联来说,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编辑于 2018-03-30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