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公司如何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税务稽查? | 调查显示,全国电商企业做到完全规范纳税的比例不到1%,电商公司财务规范建账的比例不到10%。
相对于其他行业,中小电商财税违规的现象更加普遍,由于处于税收政策的灰色地带,大多电商公司的历史账上都有大量的交易流水未申报收入,有些甚至高达数千万、上亿元。同时,电商的上下游也没有开具、索要发票的习惯,既不确认成本,也不确认营业收入。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对于电商企业的税务稽查已经零星展开,最终的税收政策仍在博弈和探索中,我国电商和跨境电商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5000万人,如果再算上上下游的关联产业,波及面更广,国家对于电商的税收政策也非常谨慎。
但随着金税三期大数据系统的逐渐完善,以及功能更强大的金税四期的正式启动,对电商行业的纳税规范将会加速推进。
当前,税务机关的工作重点在于完善系统,采集数据,打通电商平台、支付平台、银行平台、社保平台等所有参与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与核查通畅。与此同时,各地也在不断推出针对电商行业的定向稽查风暴,既是在给所有电商企业发出警示,使之能够足够重视、自查自纠、逐步规范,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纠错,为下一步针对电商的全面税务征收做好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也明确了从事采购代理、微信业务和开设网上商店的个人都必须经过商业登记并依法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依法纳税,否则将不能继续经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规定,个人开设网店,除以下情况外的所有电子商务经营者均应依法进行市场主体登记。
第一,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
第二,个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
第三,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
第四,其他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
相关电商平台也已发布公告,明确要求网店经营者必须上传营业执照和相关经营许可证,否则将下架相关商品。电商必须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己成为不可扭转的事实,除非不想在网上开店。
将电商卖家转变为合法市场主体(企业、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只是第一步,当卖家在领取营业执照后30日内应当去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
目前已经开始有电商企业陆续被列为税务机关的稽查对象。税务机关也向电商企业发出了一些定向警示。
要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措施:电商企业预防税务稽查风险和涉税风险。
1、让财税合规
财税合规永远是避免财税风险的根本之道,电商公司的财税合规,要避免以下行为:长期零申报、不建账、不开票、公转私、大额资金转移、订单贷款转移、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也要尽量避免被内部员工举报。
2、自纠自查
不管有没有收到税务机关的风险提示,电商企业都要摆脱侥幸心理,尽快开展自查自纠,至于查什么、纠什么,涉及很多方面的专业处理措施,如刷单虚增收入,该如何处理?缺上游发票,如何处理?这些都要做长远布局,不能等到税务人员上门才乱了阵脚。
3、降低发票风险
发票问题不仅存在涉税风险,而且有刑事风险,无论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增值税普通发票,都存在着极大的刑事风险。电商企业需要综合评估,是否存在将富余发票向外虚开的内控风险,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挂靠代销等虚开经营风险。
4、税款依法申报
隐瞒收入曾是电商企业的惯用手法,要么对已经实现的收入不确认、不入账;要么推迟确认收入,不及时申报。如果电商企业确实存在少记收入的问题,就会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有关偷税的认定,如果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少记收入,会面临被无限期追征税款滞纳金以及相关处罚。
5、杜绝刷单
以往,电商行业出于各种考虑,基本上都存在人为刷单的行为,刷单带来的就是虚假交易,根本没有实际收入的入账。如果税务机关要求电商企业根据刷单金额进行补税,那将是一笔巨大的冤枉钱。停止刷单,规范经营,及时止
“民企原罪论”一度喧嚣尘上,但是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损才是正道。这个问题。同样,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电商行业也会走出纳税灰色地带,趋于20年前,规范化。
#每天分享财务知识 #电商会计
cover
cover
cover
发布于 2024-02-18 22:23・IP 属地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