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简称:前海合作区),总面积120.56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增强香港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案明确,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中文名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别名

前海合作区(简称)

面积

120.56

发展重点

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等

成立时间

2010年8月26日

历史沿革

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30岁生日当天,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批复》要求加强统筹规划,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增强资源配置和集约利用能力,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引领带动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

2011年3月,国家正式将深圳前海开发纳入“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近日已正式印发《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产业准入目录》。该目录涵盖了前海深港合作区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六大领域共计112条产业目。

2013年7月25日,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召开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说明会上获悉,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今年将再分批推出8-10宗土地,但目前尚未确定土地面积。前海合作区基础设施预计在2017年全面建成,比《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的时间要稍微滞后。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案明确,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实施范围

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以现有前海合作区为基础,进一步扩展至以下区域:南侧毗邻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东至后海大道、近海路、爱榕路、招商路、水湾路,南至深圳湾,西至月亮湾大道、珠江口,北至东滨路,包含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蛇口区块〕22.89平方公里;

北侧毗邻的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东至松福大道,南至福永河,西至海岸线,北至东宝河、沙井北环路)29.36平方公里,机场及周边片区(东至宝安大道,南至金湾大道、宝源路、碧湾路,西至海岸线,北至福永河、松福大道、福洲大道)30.07平方公里,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东至宝安大道,南至双界河,西至海岸线,北至金湾大道、宝源路、碧湾路,另包括大小铲岛、孖洲岛)23.32平方公里。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前海合作区的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结构调整区。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科技及专业服务、通讯及媒体服务、商业服务六大领域,优先发展前海湾保税港区和前海商务中心区。前海地区的建设将借鉴香港及国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山、海资源,建设和谐、宜居、优美的山海城相融合的生态型滨海城区。

地理位置

前海地区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伶仃洋东侧,珠江口东岸,包括南头半岛西部、宝安中心区,是“珠三角湾区”穗—深—港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基础设施完备、国际化的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具备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和法律环境,形成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辐射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聚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在全球现代服务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

产品与服务

南部的前海湾保税港区作为前海地区的先期启动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业,积极吸引金融、保险、航运、贸易、信息等相关服务业入区。另外一个先期启动区北部的前海商务中心区将重点发展创新金融、会计法律服务、金融信息、科技服务、通讯及媒体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中部为综合性的功能服务区。从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上看,前海未来将发展位于产业链最高端的一系列产业,其服务范围将是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珠三角。福田中心是整个深圳市的中心,而前海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相比福田中心,前海是更加高层次的中心,更强调区域辐射功能。

深港合作将是前海规划建设及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是该区域发展最为鲜明的主题。前海合作区在功能定位上提出了要建“体制创新区”,前海合作区的规划、产业和项目安排,甚至在管理等各个层面上都将由深港双方合作完成。前海的深港合作模式,打破了以往的两地合作的旧套路。深圳前海地区将成为深港合作的又一个节点,前海规划将侧重在产业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深港合作,产业合作和制度合作将成为深港前海合作的创新之处。产业合作上,前海将成为香港延伸到内地的桥头堡,而前海也将引进香港的服务和管理理念。

产业准入目录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近日已正式印发《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产业准入目录》。该目录涵盖了前海深港合作区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六大领域共计112条产业目。

23条金融业条目

为支持把前海打造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示验示范窗口,目录中金融业条目达23条,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保险、基金、要素交易市场、融资租赁、融资担保服务、离岸金融服务,以及其他创新金融服务等内容。

18条现代物流业条目

在现代物流业方面,18条条目中,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航运交易、航运经纪与航运咨询服务、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与快递服务、航空器、航材交易服务、保税展示、保税交易等保税物流服务、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商业服务。

16条信息服务业条目

在信息服务业方面,16条条目中,包括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电子认证服务,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数字内容开发与应用,高可信计算、智能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应用等。

7条科技服务业条目

科技服务业方面,包括国内外科研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国际科技创新机构、科技研发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应用服务等7类条目。

39条专业服务业条目

在专业服务业方面,包括会计、评估、法律服务,咨询服务、工程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会展服务、教育医疗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9类39条条目。

9条公共服务业条目

在公共服务业方面,包括城市公共配套服务,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等技术开发与应用,游艇、航空休闲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等9类条目。

前海优惠政策

金融服务业政策优势

1.支持前海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

2.探索试点跨境贷款;

3.支持前海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4.支持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

5.支持外资股权投资基金在前海创新发展;

6.支持在CEPA框架下适当降低香港金融企业的准入条件;

7.支持前海试点设立创新型金融机构和要素交易平台;

8.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前海设立国际性或全国性管理总部、业务运营总部等。

财税优势

1.对前海符合产业准入目录及优惠目录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符合前海规划产业方向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取得暂由深圳市政府按照内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负

额给予的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3.对注册在前海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

法制政策优势

支持前海营造适合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法律环境。内容有2条:

1.探索香港仲裁机构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

2.探索完善内地与香港律师事务所联营方式,在CEPA框架下,深化落实对香港的各项开放措施。

人才政策优势

1.为境外人才、海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员在前海的就业、生活及出入境提供便利;

2.将前海纳入经国家批准的广东省专业资格互认先行先试试点范围;

3.允许已取得香港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直接为前海企业和居民提供专业服务,服务范围限定在前海内;

4.允许已经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香港专业人士担任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教育医疗优势

支持前海在深港两地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合作试点。内容有2条:

1.允许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前海设立独资国际学校,其招生范围可扩大至在前海工作的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

外华侨和归国留学人才子女;

2.允许香港服务业提供者在前海设立独资医院。

电信优势

加强电信业合作,内容有3条:

1.支持港澳电信运营商在前海建立合资企业,经营电信业务;

2.鼓励创新电信运营管理模式,支持当地电信企业根据前海实际探索制定优惠电信资费方案;

3.支持建设前海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满足前海企业国际通信业务需求。

基础设施

前海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复杂,很多工程一环套一环,关联度高。前海管理局已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英国奥雅纳(ARUP)工程顾问公司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科学排序。预计2015年完成合作区内主要主干路及市政管线的建设,包括水廊道、滨海岸线、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和供(变)电站等,2017年区内基础设施可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