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系辽宁省阜新市辖县之一,地处辽宁省西北部、阜新市中北部、东经121°01’至122°25’,北纬41°44’至42°34’之间,东西最大距离11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为94公里。东邻彰武、新民、黑山三市县,西北与北票毗邻,南和北镇市、义县接壤,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库伦、奈曼两旗。全县总面积为6246.2平方公里。

2020年,阜蒙县境内辖32个镇、3个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3个国有农林牧渔场、381个行政村、1810个自然屯。

202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生产总值实现152.7亿元,增长4.1%;

全县现有总人口74万人,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等24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3%,分布在全县各地,其中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达户稍、红帽子等乡镇聚居较多。

中文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外文名

Fu X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别名

阜蒙

行政区划代码

210921

行政区类别

自治县

所属地区

辽宁省阜新市

地理位置

阜新市西部

政府驻地

城区街道

车牌代码

辽J

人 口

545749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地区生产总值

152.7 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

战国时属燕国北境。汉代为匈奴左地。三国时县境南部属(魏)昌黎郡(今义县),东、北两境属鲜卑地。

晋时属宇文氏和慕容氏领地。隋代属辽西郡和契丹地。唐代属营州奚都督府和契丹地。辽代县境先后为懿州,成州、徽州、豪州等州县。金立国后,县境初隶懿州,后属大定府。元为辽阳行省懿州境地。

明代县境西部为营州右屯卫,东部为广宁后屯卫。1401年后此地属蒙古游牧地。

清初属扎萨克,后为土默特左翼旗,隶属卓索图盟(今朝阳境内)。康熙三十一年于此设养息牧场。乾隆三年蒙、汉分治归直隶承德府。乾隆十三年归塔子沟厅所属(今凌源)。乾隆三十九年县境属三座塔厅所辖。光绪二十九年,由朝阳析置阜新县(治所在今内蒙奈曼旗青龙山乡境内)隶属承德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升朝阳县为府,此时县境归朝阳府所属。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成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阜新县政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县政府改称为“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根据革命形势需要,阜新、彰武二县合并过一个时期,称为“阜彰土苏联合政府”。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阜新全境解放。与此同时,在北票、阜新、义县三县交界地区成立了“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北阜义县土中左旗联合政府同阜新县土默特左旗联合政府撤销,恢复原建制隶属于辽北省改属辽西省。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县归辽宁省。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6年3月,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分为70个乡。

1958年1月,将70个乡合并为35个大乡、1个镇,建有39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阜新县,成立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年9月,将36个乡镇合并为8个政社合一的大公社。

1959年1月,北票县的于寺(先锋公社)、化石戈(前进公社)划归本县,当时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有10个大公社。

1961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将10个大公社划分成33个人民公社。

1962年春,又建立了卧凤沟、国华两个公社。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计35个人民公社。

1968年4月,县人民委员会改称县革命委员会。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3月,自治县举行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县革命委员会自此改为县人民政府。各人民公社相继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辖34个公社和1个镇。

1983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设32个乡、4个镇。1个国营农场,1个国营畜牧场,6个国营林场。

2005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20个镇、15个乡、382个行政村;1个农场办事处、1个城区办,4个街道办事处,50个居民委员会。截止2011年12月底,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27个镇、8个乡、382个行政村,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14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1个街道:城区街道,19个镇:东梁镇、佛寺镇、伊玛图镇、旧庙镇、务欢池镇、建设镇、大巴镇、泡子镇、十家子镇、王府镇、于寺镇、富荣镇、新民镇、福兴地镇、平安地镇、沙拉镇、大固本镇、大五家子镇、大板镇,15个乡:蜘蛛山乡、卧凤沟乡、八家子乡、哈达户稍乡、塔营子乡、扎兰营子乡、招束沟乡、苍土乡、老河土乡、七家子乡、红帽子乡、紫都台乡、化石戈乡、太平乡、国华乡。  

截至2014年12月末,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辖32个镇、3个乡(国华乡、卧凤沟乡、苍土乡)、382个行政村,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  

人口

截至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有总人口73.0687万人,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等21个民族。蒙古族占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总人口的20%,分布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各地,其中在佛寺、大板、王府、沙拉、大巴、哈达户稍、红帽子等乡镇聚居较多。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545749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1度44分-42度34分,东经121度01分-122度25分。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仑、奈曼二旗交界,西与北票市毗邻,南与义县、北镇、黑山等县接壤,东与彰武、新民等县相连。县境东西长114千米,南北宽94千米。总面积为6264.2平方千米。距省会沈阳140千米。  

地形地貌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有努鲁尔虎山脉,南部有医巫闾山脉,两山脉北部末端在县大巴镇、招束沟乡交汇,构成了县与辽河平原的一个天然区界峦岭连绵耸峙,搭起了低山丘陵之骨架,相对高度显著。县境内地势西北低山、丘陵,东部平洼.,南部低山、北部丘陵,中部低丘、平原。地形特点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西部突出。有海拔高500米以上山头235个、600米以上山峰11座。境内最高点位于西北乌兰木头山海拔831.4米,最低点为十家子镇南甸子村45.8米。县境大地构造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东端与大兴安岭—太行山新华夏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华北地台边缘,中朝准地台边缘的内蒙古地轴和燕山台褶皱带一部分。县域地貌成因形态大体分为三类:构造地形、剥蚀地形和堆积地形。  

气候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境内气候属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辽宁西北部少雨区。夏季多西南风,气温较高;冬季多西北风,寒冷干燥。降雨量受气候条件影响变化非常大,造成年际间分配不均的现象。降水量年内分配受大气环流交替影响,变化也十分明显。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春季西北风和西南风交替频繁活动,降水量少;夏季气温较高,受全国雨带影响,形成年内明显雨季,6-8月降水量居多;秋季气温渐低,霜期来临,降水量逐渐减少。降水量有两大特点:一是年际间变化大,常出现干旱的现象;年内分配不均,每年68%的降水量集中在6、7、8月份,造成多数年份春秋两季干旱。二是地区间降雨量差异较大。山势方向和易来雨方向的关系比较密切。东南雨区,医巫闾山南,降水量大;西南雨区向东北方向移动,县境中部降水量较大;而乌兰木图山以北,降水量则小。因此总的来看县境南部降水量最大;年平均在540毫米左右。自南向北递减,到县境北部降水量较小,仅有435毫米左右。全县平均最大年降水量(1953年)达685.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1968年)只有319.2毫米。多数年份降水量在450—550毫米之间。  

水文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河流多。有细河、伊马图河、二道河、务欢池河、八道河等二十条主要河流,分别汇入大凌河、绕阳河、柳河三个水系。水资源总量4.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9亿立方米,地下水1.9亿立方米。

土壤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共有5个土类,12个亚类,38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褐色森林土有662万多亩,分布在县境中部、北部、西部;次为棕色森林土,有107万多亩,分布于比较温暖和湿润的大板、国华、富荣镇、新民、卧凤沟等乡所处的医巫闾山及其他大山上部;再次为草甸土,有93万多亩,分布于绕阳河和伊吗图河流经本县境内的下游地区。此外,在较大河流两岸,分别有条带状的风沙土和小块水稻土分布。在平原低洼处,还有一些轻度的盐碱土分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有耕地面积土7.7万公顷(土地部门的调查数为22.87万公顷)。其中:坡耕地有8万公顷,占耕地45.2%。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地面积土8.7万公顷,草场面积11.3万公顷,“四荒”面积有13.3万顷,其中可开发利用面积有7.3万公顷,已开发利用面积有1.5万公顷。  

植物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华北植物区与内蒙古植物区交错地带。植物种类有110科、456个属、929种。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27.59%。林木蓄积量395万立方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杂粮、花生、薯类等;树种主要有松、柏、杨、柳、榆、柞、杏、枣、梨等174种。  

矿产资源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黄金、铁、硅石、石灰石、玛瑙石、麦饭石、膨润土等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3年,已探明矿藏达29种190多处。  

经济

综述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生产总值实现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1.7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万元,比2012年增长2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4万元,比2012年增长10.4%。  

202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生产总值实现152.7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亿元,增长4.3%;农村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7727元、30842元,分别增长8.5%、4.5%。  

第一产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产品基地规模持续巩固。粮食产量实现39.2亿斤,连续四年大丰收,花生产量实现7.5亿斤,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花生第一县地位持续巩固。狠抓保护地提质增效,亩均效益突破3万元。大力实施“畜牧强县”工程,新发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238个。新增特色经济林20万亩。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完成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21个。土地流转有序推进,新增规模化经营组织200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5家。伊利乳业、三沟酒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行良好。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41亿元,增长28%。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完成节水灌溉工程22万亩,启动实施41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5万亩。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骨干工程212个,连续17年蝉联省“大禹杯”竞赛优胜单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完成保护性耕作69万亩、深松110万亩, 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2%以上。

第二产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开展主题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两次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总数达到103个。唐山港陆钢铁、北京美钢联铸造、亿鑫红洋、中国华电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引资到位额实现110亿元,直接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37.5%、15.4%和24.3%。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研发包装项目141个、竣工投产项目159个。新开工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02个,其中5000万元至亿元41个、亿元以上30个。辽西北供水、排山楼金矿扩产、华润风电、中科电力、赢凯化工、祥远铸造、中盛铸造、中石化成品油库、辽西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国家863计划伊麦德光电材料项目落户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辽宁远东铜业年产10万吨阴极铜技改项目、晟宇铸造年产20万吨高速线材、飞雪集团国家食糖储备库项目进展顺利,大鹰水泥低温余热发电二期技改项目实现试运行。风电装机容量突破百万千瓦。规上企业总数达到120户,产值实现140亿元,比2012年增长30.2%。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投入资金1.7亿元用于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四个产业集群新开工项目达到47个,实现产值179亿元,其中铸造产业集群率先突破百亿大关。承接海州区化工企业整体入驻。  

第三产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旅游总收入实现13.5亿元。蒙古贞五星级宾馆、长途汽车客运站投入试运营,京都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主体工程过半。新建标准化示范店10家。新增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24户,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4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7%。  

2020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9亿元,增长25%。  

交通运输

京沈、广奈、沈阜红公路贯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西南北,县城距锦州港174公里,有锦阜高速公路相连,铁阜、阜朝高速与国道101线横贯东西,省级公路沟奈线纵贯南北,并有沈阜公路相连。京哈高铁、新义铁路越境而过,拥有阿金站、乌兰木图站。截止2005年末,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542.31公里,公路密度达22.18公里/万人,已实现“乡乡通油路。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工作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高中教育实现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实现品牌效应;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乡村振兴;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教育学深度融合;依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5]

体育事业

全县体育工作坚持以“十四五规划”为总目标,以“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心,营造全民健身运动良好环境,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努力打造民族特色体育品牌赛事。积极推进篮球城建设,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全县体育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水平,提高广大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完成国民体质监测、体育场地常规化普查等工作。继续发展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广泛宣传,普及体育公益事业。统筹推进我县体育事业平衡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迈上新台阶。1998年,我县先后跨入全国体育先进县和全国民族体育先进县行列;县体育局被国家体育局评为“群体工作先进集体”;体育学校被命名为“辽宁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1年荣获辽宁省“2007-2010年县区输送贡献奖”;我县体育场馆被评为国家级(县级)“全民健身中心”。[6]

科教事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双高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县高中通过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检,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验收。校车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运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申请专利19项,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亿元。  

文化事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82个行政村文体广场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县文化馆、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复检验收,玛瑙产业基地被省文化厅确定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获得“全国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殊荣。全面启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完成装机5万户。  

卫生事业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常住人口参合率达100%。蒙医药研究所易地新建工程启动房屋征收程序。适度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计划生育率达99.68%。  

社会保障

2013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投入1932万元实施入户扶贫项目46个,建设移民小区3个。深入开展集团帮村工作。争取省直定点帮扶项目资金2393万元,113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旅游景点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荒漠化向外扩展的前沿,是辽西保存较好,森林生态类型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天然林区,被称为辽西的“绿色明珠”,是蒙古高原到辽河平原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境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是辽西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宝力根寺

宝力根寺特色旅游风景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衙门村。宝力根寺是蒙语,汉译为白泉寺,因“三泉圣井”喷发白雾而得名。宝力根寺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相传普安寺四世活佛受达赖喇嘛指派,长途跋涉来到海棠山,因过度劳累而染病,便到此地休养,每天用圣涧泉水洗漱、饮用,疾患竟不治而愈。于是,活佛便在此修建寺庙,作为避暑休假的行宫。宝力根寺风景区内,现有数尊刻于巨石上的佛像,有宗喀巴、释迦牟尼、度母、关公、无量寿佛等藏传佛教人物。景区内还有很多辽及契丹遗址、古墓和唐朝薛仁贵古战场等。  

三塔沟风景区

三塔沟自然风景区为国家2A级景区,位于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大板镇境内,距阜新县25公里。这里是海棠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景区面积为19.1平方公里。三塔沟自然风景区规划为松涛、奇石、三塔、青龙山四大景区。风景区以山青、林密、水秀、石奇为主要特色。  

乌兰木图山风景区

乌兰木图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以乌兰木图山为主体。乌兰木图山是阜新境内第一高峰,属怒鲁尔虎山余脉。山形诡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态,一石一姿,将军峰昂首挺立,石椅子巧夺天工,悬空寺陡峭奇绝,山的上部以天然次生灌木林为主,山的腹地以人工油松林为主,盛产五味子、知母等中药材及松蘑、白蘑。山上有梯子庙和炮手庙古刹遗址。 

 

地方特色

喇嘛糕

喇嘛糕是阜新境内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糕点。它选用精制面粉、白沙糖、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瓜籽儿仁、青红丝、桂花为辅助原料,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其特点是: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  

喇嘛炖肉

喇嘛炖肉是由喇嘛发明的一种食肉方法。它以北方盛产的大白菜及猪肉为原料做成。口味特点是: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肥瘦相宜,满口溢香,兼红烧肉、川白肉、大炖肉滋味而有之。由于猪肉浸透白菜,白菜充满肉味,亦含有干白菜、白菜、酸白菜的混合味道。  

蒙古馅饼

蒙古馅饼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以白面为皮,豆油煎制。 特点:成品皮薄透亮,金黄油亮,鲜香可口。  

全羊汤

全羊汤是蒙古贞风味汤菜,俗称羊杂碎。用羊头、蹄、下水为主料,加辅料煮制而成。将羊头、蹄的毛,烫、燎、刮洗干净,羊肚用开水烫去毛,心、肝、肠等下水分别翻洗、浸、漂干净。锅内加清水入主料及花椒、山奈、小茴香、盐等调味品煮炖,锅开时,撇去浮沫,继续煮至香味溢出,头、蹄的骨肉能分离.其余下水熟烂后捞出,切成条或薄片。锅内加羊油烧热,用葱、蒜、辣椒炝锅,添入煮羊骨头汤、清水及适量的原汤和精盐等调味品,待烧开后,下入主料,煮至汤浓味醇,汤尤其呈乳白色时即成。配白焙子、香菜食用。此汤味鲜、香辣、浓醇、不膻,具有祛寒、排毒、补肾、养颜之功效。  

获得荣誉

2019年5月18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