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历史文化休闲区,东莞中心城区“三江六岸”规划建设提速
i东莞 2020-04-22 16:59:20

突出“水”概念,做好历史文化文章,东莞拟通过规划引领三江六岸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休闲区。4月22日,市自然资源局委托招标机构,对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导则、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进行公开招标采购。这意味着,三江六岸地区规划建设提速。

按照招标公告,项目编制周期为8个月,于202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其中,9月底前开展专家咨询会工作,12月底前完成专家评审工作。

规划范围:

不小于三江六岸管控范围

4月22日,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导则、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公开招标公告》(以下简称:招标公告)。

记者从招标公告看到,此次研究范围,以东莞市城区片区为界,包括6个镇街:莞城、东城、南城、万江、高埗、石碣,未来是中心城区强化工作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中,原则上规划范围不应小于三江六岸管控范围(48.7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在三江六岸规划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和地位。为此,招标公告要求,明确把关控制原则做好底线“防守”,明确内容引导方向主动“进攻”。同时,契合三江六岸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实施主体发展需求和投资力度,具有高度实操性,能有效控制和引导各个阶段的开发建设。突出“水”概念,做好历史文化文章,深入研究、拓展思路,引领三江六岸发展成为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休闲区。

其中,研究内容及重点包括四方面内容,即:系统梳理,引导三江六岸整体化发展;资源整合,探索滨水公共空间多元利用方式;高品质开发,实现滨水空间高水平发展;精细化管理,搭建指挥部建设管理的管控平台。

空间形态:

四个地区开展空间形态设计

招标公告要求,充分借鉴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以问题、目标及实施为导向,形成用于指导三江六岸规划编审和项目报批的管控机制与技术要求文件。

《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导则》需提出针对城市空间形态管控的通则性技术指引,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布局、公共空间、绿化生态、空间景观、道路交通、历史文化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要对重点地区空间形态方案及示范段城市进行设计。 在三江六岸重点地区用地层面基础上,开展空间形态设计方案,包括万江汾溪河地区 、高埗下江城地区 、大王洲岛周边地区、袁崇焕历史文化区四个地区。

同时,对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地区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通过多样性的功能塑造,提升片区的发展能力与活力,打造柔性精益的生产空间、富于交流的休闲空间、功能集聚的服务空间、精致灵动的生活空间。

交通规划:

增强跨江交通融合

《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一大重点。招标公告提出,以集约、绿色、高效、互动为基本要求,构筑“三江六岸”与其他片区的快捷道路及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目的,还应以区域“江、河、田、岛、城”等优良景观资源为基底,以交通需求管理研究和智能交通系统为保障,突出旅游休闲、宜居安全的特色交通功能。

借鉴国内外典型片区路网规划经验,建立融合三江六岸发展,与周边片区联系便捷,且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综合交通网络。针对区域及内外交通衔接、滨江道路系统整合、“公交+慢行+水上游线”三网融合、街道空间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加强过江通道规划系统评估,优化与滨江道路交叉节点的衔接关系,协调周边用地,增强跨江交通融合。以交通需求管理和智慧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开展智慧交通、静态交通、慢行交通以及交通运行评估。

另外,本次规划还应充分衔接空间形态管控、历史文化等专题,对应相应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深度,对滨水岸线示范段地区、万江汾溪河地区、高埗下江城地区、大王洲岛周边地区、袁崇焕历史文化区等地区开展分片区交通规划方案。

■知多D

三江六岸地区是东江流域开发条件最成熟段落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为了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品质,去年3月东莞挂牌成立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建设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以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示范标杆为目标,超常规、高标准推动东莞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项目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充分彰显“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兴”的山水特色;以行政文化中心、两轴三节点地区、国际商务区、三江六岸地区、黄旗南片区建设为战略抓手,着力优化城市格局,提高城市品质,全面提升东莞的长远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

其中,三江六岸地区是东莞中心城区“一心两轴三片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体现山水城市特色的核心空间,总面积48.7平方公里,包括以东江南支流(含东莞水道)、中堂水道、汾溪河三条水系为依托的70公里岸线的主城区城市滨水空间,是东江流域中滨水资源最丰富、开发条件最成熟、滨水特色最精华的段落,按照“生态强心、文化复兴、产业镇兴”的整体思路,打造承载东莞复兴历史文化,彰显水岸生活的展示区域。

在前期已开展的《三江六岸滨水岸线标准指引》、《三江六岸滨水岸线示范段概念设计》《三江六岸土地资源摸查研究》《东莞记忆项目概念策划》的基础上,指挥部组织开展三江六岸城市空间形态管控导则及三江六岸综合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全媒体记者 潘少婷 覃志杰

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