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产业扶贫巡礼之八】广西河池:狠抓示范推广 桑蚕助力脱贫

2020-08-04 19: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把桑蚕产业列为“十大百万”扶贫产业之一,通过狠抓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桑园总面积达到94.1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8.01%;带动养蚕农户近23万户约9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0%;实现全市蚕茧收入60亿元,蚕农人均养蚕纯收入6000元以上;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47万户、贫困人口约7.5万人通过养蚕稳定脱贫。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产业

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把桑蚕产业列为“十大百万”扶贫产业之一,紧紧抓住国家实行“东桑西移”区域布局调整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河池市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借势发展,将桑蚕产业确定为实现脱贫攻坚重任的主要产业之一。从市级层面精心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层层分解落实。每年都把桑蚕生产目标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考核指标,组织力量对各县(区)和责任单位进行督查,及时跟踪问效,年底进行绩效考核。

科技助推,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引进桑蚕优良品种。桑品种方面,推广和引进桑树“三倍体”、桂桑优系列、粤桑、湖桑系列等;蚕品种方面,引进“两广二号”“桂蚕2号”“桂蚕N2”等,积极进行中、低产桑园改造。

二是推广人蚕分离养蚕模式。通过推广人蚕分离养蚕模式,使蚕房消毒防病容易了、养蚕环境清洁了,养蚕的成功率大大提升,蚕农收益实现了翻番。

三是推广蚕沙处理“三化”模式。通过实行蚕沙企业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营销,使蚕沙真正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丰收。

四是推广机械化、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激发蚕农积极性。通过推广全国领先的“桑枝机械伐条”“框叠式小蚕共育”“大蚕简易大棚饲养”“省力化条桑育技术”“省力化蚕台养蚕”“轨道式给桑”“自动上蔟技术”、“快速采茧器”等省力化技术和工具,大大提高了工效和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以刚刚实现整族脱贫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全县贫困户26322户,其中6234户从事桑蚕产业,占全县贫困户的23.7%。

五是推广多批次滚动式养蚕模式,促进产业分工细化。创新多批次滚动式养蚕模式,大大提高蚕房的使用率和单个劳动力的产出量,进一步提升了桑蚕生产效益,实现了桑蚕相关从业者各得其所。这一创新的养蚕模式要求大小蚕分开饲养,产业分工更细,促进了全市蚕业的良性发展。

六是推行鲜蛹巢丝生产技术模式,稳定鲜茧价格。全市31家缫丝企业率先在全国推行鲜蛹巢丝生产技术,起到了减少收烘环节、节省成本的作用,每吨生丝比传统工艺降低成本1万元,年产丝0.7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7千多万元,更好地稳定了全市鲜茧价格。

同时,加大桑蚕技术研究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创意和创造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广西蚕业人才小高地、广西蚕业博士工作站、浙江大学和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力量,建立桑蚕科研示范推广新型服务体系,加快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和蚕用新机具的研究。并加大桑蚕技术指导培训力度,每年组织各级蚕业技术人员到村到屯到点开展各种桑蚕培训,年平均培训蚕农超过2万人次。截止2020年5月底,全市已开展桑蚕技术培训122期,培训5656人次。蚕农、技术员的种桑养蚕技术得到全面提升,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建好基地,扩大辐射效应

一是创建示范园区,做强桑蚕产业。河池市打造的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成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河池桑蚕产业再发展再跨越,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在宜州市德胜镇上坪村创建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发展集中连片桑园1万亩,辐射带动3镇2乡发展桑蚕示范区8万亩以上,受益农户3万户以上,受益人口10万人以上,于2017年12月8日被认定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018年4月15日,中国蚕学会授予宜州区“中国蚕桑之乡”称号。2019年德胜镇获批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建设,有力推动桑蚕主导产业做优做强。

二是建设示范基地,增强带动效应。统筹推进全市11个县(区)县级示范基地和乡级示范基地共同协调发展。2017年以来,把桑蚕产业作为年度“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绩效考评工作内容,要求每年每个县(区)各完成一个新增高产、优质、高效300亩以上连片县级示范基地和100亩以上乡级示范基地建设,实现看得见、接地气、可模仿,充分带动当地桑蚕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6月,全市已建设县乡级桑蚕示范基地104个,其中县级56个、乡级48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13个。

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

河池市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桑蚕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着力抓好桑枝、蚕沙、下茧、蚕蛹等大宗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利用蚕沙、桑枝生产食用菌,引进企业生产蚕沙、废菌棒有机肥,首创了蚕沙、桑枝商品化治理模式,初步形成“茧—丝—绸”“蚕沙—有机肥”“桑—菇—肥”循环利用模式。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桑枝食用菌生产。在技术上重点扶持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开发桑植食用菌市场,建立桑植食用菌品牌等,使桑植食用菌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创建有“宜源”“柳业”“谊人”“农科”“廖哥山”等5个桑枝食用菌品牌,截至2020年7月底,全市栽培桑枝食用菌3745万棒,总产量9117.9吨,总产值8106.51万元。

二是加大对果桑、桑叶、蚕沙的综合利用。研发桑果酒、桑果汁、桑果醋等产品;推出凉拌桑叶、上汤桑叶、桑叶鸡、桑叶肉丸、桑叶面条、桑叶馒头、桑叶鲫鱼汤、炸蚕蛹等特色美食;创新蚕沙商品化治理模式,有效推进蚕沙综合利用,改善养蚕人居环境,建设沼气池8万多个、中小蚕沙池2.4万多个,每年处理蚕沙50万吨,生产蚕沙有机肥1万多吨,蚕沙处理率达80%以上。

三是进行蚕丝深加工,拓展增收渠道。利用下茧生产蚕丝被,延长了桑蚕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产业抗风险能力。2019年,河池市从事茧丝绸加工的企业已发展到26家,缫丝产能365组(14.6万绪),装机量和缫丝生产能力均占全区总量的1/4,年产蚕丝7323吨,销售收入达30.6亿元,位居广西首位。全市参与蚕茧收购、加工、流通的企业达到了432家,利用蚕茧下茧、缫丝下脚料、削口茧壳等制作蚕丝被。

四是积极探索桑枝多用途功能。从桑枝中提取生物碱制成人用抗癌药,用嫩桑枝、剩余桑叶、蚕沙等加工畜禽饲料,提升畜禽肉品质,全市有7家桑枝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收集桑枝,年收集桑枝2000多吨。

来源: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中国扶贫》杂志社

原标题:《【产业扶贫巡礼之八】广西河池:狠抓示范推广 桑蚕助力脱贫》

阅读原文

    深圳SEO优化公司桂林百度网站优化排名价格濮阳模板制作多少钱迁安营销型网站建设哪家好宝安关键词按天计费价格来宾网站优化按天计费多少钱哈尔滨设计公司网站潍坊网站设计模板哪家好文山seo公司延安推广网站公司吴忠关键词按天扣费三亚网站设计模板达州百姓网标王公司淮安建网站价格那曲网络推广哪家好阜阳阿里店铺托管哪家好龙岗至尊标王公司海南阿里店铺托管价格陇南网站改版自贡网站排名优化哪家好海北网站优化软件凉山网站优化按天收费报价光明模板制作哪家好宜宾百姓网标王推广多少钱北京关键词按天扣费公司沧州网络推广多少钱湖州SEO按天扣费多少钱宿迁网站改版报价安顺网络推广公司榆林网站建设哪家好温州网站优化公司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