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2019-10-12 13: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文 | 黄启团

你是否常常陷入人际关系的泥淖?是否常常和家人、朋友、同事冲突不断?是否总是愤愤不平,觉得身边的人都很难相处?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送上一句话: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俗语,更是心理学中的一句至理名言,适用于任何关系!

比如说,男人怎样对你,是你从一开始就惯的、教他的;孩子不听话、软弱不敢承担责任,是你教育失当,从小宠的;朋友无视你、忽略你,也许是永远没有主见的你让人习惯性地忽视你;同事不够尊重你,拿你当软柿子捏,也许是你畏首畏尾的样子给了别人得寸进尺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你我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真实的自己。

你用什么方法把他变成了现在这样?

在我接的个案中,婚姻困扰占了很大比重。不久前我遇到过一位这样的案主。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士,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婚姻状况。毫无意外,她也像其他案主一样,在个案时以抱怨作为开场白。前20多分钟,她一直在数落丈夫各种各样的不是,这样那样的问题。她的语调中透露出愤怒、悲伤,还有委屈,说到动情处,还夹杂着啜泣声。显然,这段婚姻对她而言充满痛苦。

我耐心听完,然后平静地问她:“听你这样说,这个男人确实很差劲,我很好奇,当年你怎么会选择嫁给他?”

她很自然地回答:“当年他可不是这样的。”

“你没嫁他之前,他挺好的,对吗?”我反问道。

“是的。”她说。

“自从你嫁给他之后,他慢慢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对吗?”我接着问。

“是的。”她的回答依然肯定。

“这些年来,你是如何把一个好男人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我这个问题一出口,她呆了一瞬,立刻反驳:“明明是他自己变成这个样子的,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没有理会她的反应,平静地重复刚才的问题:

“你认识他的时候,他是一个不错的男人,对吧?”

“对。”她的声音里有一丝慌乱。

“自从你嫁给他以后,他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对吧?”

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是的。”声音透着几分怯意。

我再问:“那你用什么方法把他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她默默沉思许久,没有说一句话。

这是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模式,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跟某位在婚姻中伤透心的妻子或丈夫重复类似的对话。

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那些在婚姻中伤痕累累的妻子(或丈夫)们,他们总是把婚姻的责任推给另外一方。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

我的一位学员,他结了两次婚。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他把前妻和现任太太先后送进了我们的课堂。

在前妻的眼中,这位学员是个“烂人”,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给了工作,而且脾气暴躁,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动手打人。她万般无奈下只能黯然结束婚姻。

“在家里他什么都不干,在公司是老板,在家里还是老板,我根本不是他的妻子,只是他的佣人,我真后悔嫁给他。”这位失婚女人曾忧伤地说。

可是这位“烂人”在他的现任太太眼中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她说,她的先生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就会做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陪她一起过温馨的家庭生活。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遇到一个超级负责任的男人,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婚姻,他都愿意承担起来,他那么努力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那位妻子说起丈夫时总是情意绵绵。

我好奇地向这位男士求证,究竟哪一个丈夫才是真正的他。他面露尴尬地说:“她们说的都对,前妻说的是以前的我,我太太说的是现在的我,我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我学习了心理学。”

我当然知道心理学会改变一个人,但我相信他的改变不完全是因为心理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跟他生活在一起的那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

为什么同一个男人跟两个不同女人相处时会是两种模样呢?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一定会受身边人的影响,也一定会影响身边的人。因素当然有许多,而语言是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语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现在,请你不要去想一只白猫,不要想一只有长长尾巴、正在偷吃鱼的白猫。当我这样说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是不是就是那只长着长长尾巴、正在偷吃鱼的白猫?

会说话的人会说到让人心生欢喜,不会说话的人能说到人心如死灰。这是因为语言能够引发我们神经的某些反应。不信,请看下面的场景:

一位妻子对丈夫说:“你是不是又在想那个女人?”

丈夫想的事本跟女人没什么关系,但被妻子这样一问,只得在脑海中努力搜索某位女性了。

一位妈妈对孩子说:“在学校有没有人欺负你啊?”

孩子的校园生活本来挺开心的,为了回答妈妈的问题,他忍不住就会想,对啊,今天谁欺负我了呢?然后本来早已遗忘的某件不愉快事件就浮现于脑海。

老板对员工说:“最近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本来充满信心的员工,被老板这么一问,眉头一锁,立刻思索起工作的困难来,原来满满的干劲悄悄没了踪影……

这就是俗话说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没有人提白猫时,你并不会主动去想白猫,可是当你听到“白猫”这个词,头脑中就会不自觉地想到白猫。

试想一下,如果身边的人总是对你说:“你敢打我?你试试看?”说得多了,某一天,你可能真的会抡起拳头砸过去……

所以,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为什么心怀好意却做了坏事?

语言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神经的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团长着重谈其中两点——语言的指向性和框架。

所谓语言的指向性就是俗称的“哪壶不开提哪壶”,有些事情你不说,别人不会去想;可一旦说了出来,人的神经就会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你所说的那些事情上。前面提到的四个场景就是很好的例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语言的指向性有一个小秘密,即人的潜意识无法处理否定词。比如,不要想“白猫”,虽然我让你不要去想,但你的头脑根本无法分辨否定词“不要”,于是大脑会直接出现白猫的图像。

如果不知道这一点,人们经常会心怀好意却做了坏事。比如考试前,很多父母带着关心去提醒孩子:“宝贝,今天不要紧张哦。”但“不要紧张”恰恰引发了孩子的紧张。

那怎么办?让语言专注于正向意义。比如,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宝贝,放轻松哦,我相信你。”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轻松”上。

这一点并非现代人的发现。早在《大学》中就有论述。《大学》开篇讲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这三个字特别有智慧。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就是一个人本身拥有的好品德。这句话说的是,教育的根本就是把一个人本来就拥有的美好品德发现并弘扬开来。

怎么实现这一点呢?明代心学鼻祖王阳明给了一个方法——“致良知”。他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是有良知的,如果你不去召唤它,它就会一直在体内沉睡着。内在的良知就好像一个在打瞌睡的人一样,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长这么大,你什么时候最开心?”当一个人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即使他眼里正含着泪水,脑海里想的却是曾经最欢愉的那个片刻。这就是语言的魔力。善用语言可以让人“明明德”、“致良知”;不善用语言的人,则会引发矛盾和暴力。

而语言的框架,其实就是范畴。我们的语言会把别人的思维框定在某个范畴里,从而引导对方只能在你设定的范畴里思考。例如,如果你到广东地区的餐厅吃饭,服务员首先会问你:“请问你喝什么茶?”这时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被框定在“茶”这一范畴,你想到的可能是铁观音、普洱、龙井等不同种类的茶,因为服务员的问话设了一个喝茶的范畴。

如果说指向性是一个点,那么框架就是一个面。除了点,我们还要思考语言带给我们的面。所以,当我们给语言设置正向的框架、正向的范畴时,同时也就暗示了对方做出正向的反应;反之,当我们设置一个负向的框架时,对方也会被引导做出负向的思考。

比如说,有些女人喜欢对老公说:“又打算去哪里鬼混啊?”老公本来没有打算出去混的,但老婆的话却给老公的行为设定了一个范畴——“去鬼混”,老公可以选择的只是“去哪里鬼混”而已。如果这个老公真的出去混了,不正是这位“愚蠢”的老婆推动的吗?

他们变成今天这样,一定有你的功劳

了解语言的指向性和框架后,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面提到的那位男学员在前妻眼中是个“烂人”,在现任太太眼中却是良人了。人与人是相互影响的,两位女士的语言模式不同,男人的表现自然也会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语言的指向性和框架两个特点,我们带给身边人的感受就是如沐春风,暖意融融,我们的生活自然更加美好、惬意。

怎么用呢?举几个例子。

夫妻关系中:老婆对老公说:“老公,老婆希望你能对我更好一点。”这句话的框架是老公一定要对老婆好,老公的选择只能是“怎么好”。

亲子关系中:当孩子面临挑战时,父母可以这样问孩子:“宝贝,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件事呢?”这里的框架是孩子有方法处理好这件事,于是孩子就会被暗示在方法里面去寻找解决之道。

职场中:老板对员工说:“你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呢?”这里的设定是,老板相信员工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员工努力的方向是“更好”。

每个人的内在是多面性的,有天使也有恶魔,至于被唤醒的是哪一个,就看身边人用什么语言去引导。我们每一个人都注定会影响世界,至少是身边的小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据说克林顿与希拉里某次在一个加油站加油时,发现帮他们加油的工人是希拉里的前男友。克林顿得意地说:“看,如果你嫁给这个男人,你可能就得在这里做一个加油工了。”

希拉里不愧是一个政客,她的回应犀利而智慧:“如果我嫁给他,那么今天的美国总统就该是他了。”

这虽然是一个未经证实的段子,但这个段子却道出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道理——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所以,别再羡慕别人的老公、老婆了,好的伴侣都是精心培养、调教出来的。愿你从今天开始不再去抱怨、指责身边的人,他们变成今天这样,一定有你的一份功劳。如果你希望他变得更好,开始学习吧,从说的每一句话开始。

作者简介

黄启团:资深心理学导师。二十多年来专注于应用心理学教育,将心理学理论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婚姻、家庭、亲子教育等领域,投资创建中国著名心理学平台——壹心理,用有趣、有爱、实用的表达方式为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个人提供有价值的心理学服务;同时还投资创建了智慧行、武汉心斋等心理机构。著有大众心理学读物《只因目中无人》《圈层突破》。

书籍推荐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黄启团 著

中信出版集团 | 2019.6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深圳SEO优化公司海南企业网站制作哪家好新乡模板网站建设价格邯郸网站设计模板报价汉中关键词按天扣费报价金华企业网站建设多少钱海口英文网站建设公司喀什营销型网站建设来宾网站制作公司银川模板推广哪家好贵港百度竞价报价廊坊网站优化按天扣费价格黔东南网站推广哪家好阜阳百度竞价价格观澜网站定制推荐保定关键词按天计费报价株洲百度网站优化多少钱吕梁关键词排名报价孝感网站推广工具多少钱遂宁建站价格南宁网站优化推广多少钱甘南百度竞价包年推广推荐汕尾建站多少钱荆州网站推广公司廊坊网站改版揭阳百姓网标王推广公司温州百度网站优化排名哪家好呼和浩特网站推广系统哪家好天水百度标王多少钱鹤岗企业网站制作公司果洛营销型网站建设推荐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