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上午10点

有着“城市中心绿肺”美称的中心公园旁

深圳首例老旧住宅小区棚改项目

福田区华富村回迁区12栋主体

全部完成封顶

建成于1987年的华富村居住着深圳第一批“拓荒牛”,是深圳最早的一批小区,历经30余年风雨急待升级改造。福田区委区政府急群众之所急,华富村成为深圳市也是福田区首个真正按照棚户区政策路径实施的旧住宅区改造项目。

中建五局 赵振善 拍摄

1

华富村12栋回迁区全部封顶

贯彻“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

今天,在“党建引领保安全,共建攻坚促生产”—华富村棚改项目全面封顶暨攻坚誓师大会上,随着华富村东、西区12栋回迁区最后一栋主体结构6号楼封顶,亲眼见证深圳老旧住宅小区“棚改第一村”12栋回迁区全部封顶,业主代表很感慨:“非常开心!亲眼见证新家园‘拔地而起’,特别让人激动。”

据悉,为深入贯彻区“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不断探索“党建引领+项目攻坚”模式,福田区活力城区建设事务中心党支部与华富村东、西区旧住宅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持续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推进华富村棚改项目建设。

“喜讯: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最后一桶水泥在6号楼顶完成浇筑,华富村12栋回迁区全部封顶!”来自福田区活力城区建设事务中心的这一消息在华富村东、西区业主群刷屏,业主们欢欣鼓舞,期盼早日搬入新家,在深圳最中心的公园内漫步,在现代化的商场内打卡,在新家内欣赏中心公园的无敌风景……

站在深业上城向东俯瞰深圳市中心,绿意盎然的中心公园宛如一颗绿色的明珠,镶嵌在深圳市中心城区。靠近中心公园东北部,就是福田区建成于1987年的华富村,多层建筑占据在这片近14万平米的土地上,由于历经30余年风雨房屋逐渐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小区设备设施不完善等痼疾,早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难以融入深圳不断创新的城市环境。

华富村居民期盼小区品质早日改善。2018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安置房建设+人才房建设”的棚改新模式。

华富村东、西区改造项目作为深圳市首个真正按照棚户区政策路径实施的旧住宅区改造项目,也是福田区的首个棚改项目,在缺乏系统政策指导、缺少可供参考借鉴的本地操作案例时,积极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田区委区政府全程主导,把握改造方向和关键环节,奋力增进民生福祉,为改善华富村环境品质攻坚克难,历时17个月,完成了对2343户大社区清空和拆除两个100%,创造了“四个最”,即启动最早、速度最快、体量最大、过程最和谐;实现了“四个无”,即无群体性上访、无个人极端事件、无违规纪律、无安全事故,树立了深圳棚改的“福田标杆”。

据悉,该项目整体规划以中心城区国际化现代化品质为标杆,自2020年9月取得施工许可证后,项目进入大干快上阶段,以7天一层的速度全面冲刺,随着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逐步移交业主。

“作为深圳棚改第一村,华富创造了深圳城市建设发展的又一个奇迹”,居民业主郑辉这样说到,“在全程参与了意愿征集、签约、票选建设单位各个阶段,我深刻感受到深圳市各级领导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以民为本的工作作风,也深深感觉到华富业主们对新华富的渴望。”

活动现场,华富村棚改项目12栋回迁区全部封顶让业主代表激动不已:“旧貌换新颜!”“我们是棚改的受益者。”“在深圳市最中心的地段,能将老旧的房子置换成新房子,真的很幸福!”

中建五局 赵振善 拍摄

2

把景观最好地块留给回迁房

高质量推进华富村棚改项目

项目为深圳市首个探索“区政府主导+福田投控实施+华润置地代建+中建五局施工”的政企联合新模式棚改,自2020年9月取得施工许可证以来,在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推进和参建各单位通力合作下,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项目回迁区12栋住宅塔楼通过采用大、小户型搭配,控制标准层总面积偏差,塔楼旋转45°角布局等设计,利用楼栋的错位,有效避免了楼栋间的对视和各塔楼之间的视线干扰,使得视线通透无遮挡,举目即享园林景观,绿色满园。使大部分户型面积段均有机会享受一线中央公园景观,庭院大花园景观及城市景观。

据悉,在参建单位和交付选材上坚持业主票选。项目指挥部充分统纳业主心声,分阶段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坚持让居民业主参与到参建单位选择的过程中,让居民业主选择他们自己喜爱的企业。同时项目坚持阵地开放建设,以“业主开放日”的形式邀请业主到现场“检视监督”,真正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幸福棚改工程。

其中塔楼各层工艺规范建设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设置信报箱、便携挂,拓展顶层屋面为公用空间,在公共区域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联通室内外景观等使人、自然与建筑之间产生交流,切实提升生活居民生活幸福度。同时墙面融入灯带、金属等现代材料,体现出中式美学;形成“绿色基础设施”,实现生态体系与城市生长相互依存,同步进化,建立真正意义的花园城市。

改造后的华富村,能远眺莲花山和深圳湾开阔天际线,俯瞰绿意葱茏的公园景致,也能近距离感受到深圳市中心的繁华与活力。中心城区环境品质再上新台阶。

华富村改造项目建成后

将提供18万平方米以上的优质创业空间,新增近2.4万平方米的公共配套设施,该片区空间利用率“潜力大增”:改造后的华富村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2.47万平方米,将包含回迁住宅、人才住房和人才公寓、商业、办公等,还将建设一所54班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以及幼儿园、公交首末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配套,还将建成高达358.1米高的深圳市中心“新地标”——湾区智慧广场……环中心公园活力圈的经济、民生、城区环境等土壤发生质的变化。

改造后的华富村,与中心公园无缝链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城市新标杆”,将被打造成为“深圳中心未来家园城市新标杆”,达到国内顶级新型宜居住宅区。

3

大力提升片区活力!

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绿色宜居标杆

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从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着手,将城市、自然、生活融于一体,大力提升片区活力。活力圈内,华富村项目致力于通过创新引领打造绿色样板示范区。塔楼沿基地周边布置,中心形成一个大型公共花园,公共交通无缝连接的绿色生活集群。以“社区+枢纽+公园”融合共栖新模式,贯彻了“地铁枢纽—峡谷公园—社区公园”各级互联,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向世界展现深圳人居形象的典范。

建设过程中,通过设置生态监督岗、设置宣传公示栏、设置环保专员、环保哨兵等岗位将环保责任落实到党员个人。通过对噪音敏感区分析,分区设置固定式、移动式隔音屏、噪声污染防治公示牌等多措并举进行噪声污染管控。施工现场科学设置沉淀池,办公生活区采用雨污分排,确保水质达标后再进行排放。全力做到绿色理念工程建设全过程贯穿,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

截至目前,项目党员创新工作室已累计发明三项国家级专利。通过使用新型防漏浆胶条、新型钢结构预埋件加固、钢结构搬运用减震等工具为现场生产保驾护航;定期进行铝模、砌体、隔墙、机电节点深化,减少二次结构施工,促进施工一次成型。

同时,12栋回迁房均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应用BIM等建筑智能化技术,在紧迫的工期内不断实施跟进图纸、模型进度,做到设计与BIM模型同步进行,减少变更、降低返工。利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搭建专业模型,模拟现场平面布置,优化空间关系,指导现场施工。利用BIM技术信息化功能,对梁、柱、铝模等进行二次结构深化,并制作预制凸窗施工工艺动画,以动画形式给予现场工人交底。利用5G大数据云集成平台,加装设备AI监控系统,进行分区流水施工4D模拟,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提升项目整体品质。

来源:幸福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