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动态 > 正文

校长致辞 | 做一个坚定不移的奋斗者

2023/09/11   

9月7日下午,我校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2023-2024学年教职工大会在洵美礼堂举行。校长郦昕阳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并作主题演讲。

开学了,学生回到学校。望着他们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身姿,我想,他们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之一来到绍职院求学,培养好他们,让他们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的艰巨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这也正是教师的崇高之处。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党和政府为教师设立了专门的节日:教师节。今年是第39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同志,向全校老师致以节日的祝贺!祝全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进步!

教育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完全用时间和空间来要求和衡量。说说是暑假,但其实炎炎暑热是真的,假期是假的。我们一大批教职员工无论身在学校,还是身在家里或其他地方,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学习和研究,他们甚至比平时更加繁忙和艰辛。借此机会,我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放眼全省、全国,面对当前的形势,要把学校办好,我们可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奋斗图强。因奋斗而生,因奋斗而兴,因奋斗而盛。在奋斗图强的路上,上一学年和暑假期间,学校建设发展又取得了许多新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背后无不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奋斗,无不渗透着同志们的艰辛付出和卓越才干,让我们大家一起鼓掌致敬和感谢为学校不断创造业绩的奋斗者,同时,我们也把掌声一并送给学校各级各类先进个人、先进集体、优秀团队,还有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加盟学校工作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志。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看到广大师生员工不懈奋斗的同时,我们要防止和反对“躺平”现象和自私自利现象。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现代人,一般有三个标准,一是明白自己是谁,二是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三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明白这三点,是一种理性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按照美国人类学家英格尔斯的观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的管理方法等都是可以引进的,但如果没有人自身从心理、思想、态度到行为方式的现代化,那么这些引进的东西即使最好,也是废纸一堆。奋斗,作为我们的文化精神理念,已经写入学校《文化手册》,我们大家都必须真正确立。只有真正确立起奋斗的理念,保持奋斗的人生态度,我们才能团结一心,付诸行动。

奋斗需要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加强相互交流合作。个人奋斗一旦融入集体,成效就会更大更明显。我们需要围绕学校的目标任务去作出选择,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把自己放在学校集体中去承担责任和义务,作出业绩和贡献,学校才可能因此而壮大兴盛。

奋斗需要明确方向和任务,着力点重在品德完善、知识渊博、能力增强三个方面。其中,品德事关做人,知识和能力事关做事。做人做事两者要相结合,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品德,师德师风是评价教育工作者素质的第一标准,包括职业道德和技术伦理。要以高标准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切实履行岗位职能,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学校各级单位、部门要在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严把师德关。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能力,重在提高学科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与育人水平、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岗位(专业)实践能力。只有水平与眼界高了,待人做事才会不一样,事情才会变得相对简单。

学科、专业、课程是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内在核心要素。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抓专业和课程建设要同步抓学科水平提高。

学科也是课程的构成内容,课程又是专业的构成要素。在国际上,专业又称为课程计划,像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欧洲,在英国,专业称为主修课程。当然,学科与专业课程的发展路径不一样,学科的发展路径是科研,专业、课程的发展路径是教学,但它们三者密切相关,其中学科具有基础地位。如果基础欠缺、基础不实,就会影响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档次。

学科建设的要素,一是人才梯队,二是学科平台。

人才梯队建设,从高职院校实际出发,我们以应用科研包括服务人才培养、服务企业需求为主,因此我们的人才队伍是学术人才与教育教学人才相统一(当然,我们尊重人才类型,从目标任务出发,在工作安排上,可以有所侧重),人才梯队重点定位于培养学术和教学(专业)带头人、学术与教学(专业)骨干。广大教师,特别是教育背景比较好的研究生(硕、博士)教师,在你们的身上更多寄托着学校学科、专业、课程水平提高和突破的未来,既要做学术、又要抓教学,还要强实践,要想办法如何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产科教融汇,主动深入高水平企业,提升业界实践经验,发现企业实际需求(学会发现问题才有意义),围绕企业需求开展研究,把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把研究成果运用于课程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为企业服务的水平档次。同时,这种产科教融汇工作的载体和成果之一是上级政策文件提出来的指标体系和各种项目,要自觉主动培育并使之相辅相成,做到求真求用求结合,强基础、扬特色、求突破。我想只要真正确立干事业的志向,有志于这样去做,大家一定能全方位享受到事业和人生成功的快乐。

对于学科平台而言,从学校实际出发,实验室、实训室、研究院所和技术中心不但是重要的教学场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绩效,同时,这些场所也是重要的学科平台。我们在规划建设中,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项目,超前增强统筹意识,目标意识,妥然正确把握定位和功能,把高水平人才吸引、高质量人才培养、先进仪器设备配置、科技项目产出这四个方面作为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一并统筹谋划和组织实施。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我们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水平。

在“三育人”工作中,我们的理想是要让我们绍职院培养的学生有某种不一样的优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突出好评和特别欢迎,学生从而增值得益,学校也因此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青睐。学生的这种优势由此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的品牌。

这种不一样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素养比较高。这种综合素养,既体现为善与爱。与人为善,不但爱自己,也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同时,又具有我们培养出来的良好德性,不只有他们原发性的做人方式。这种德性,一方面是适应,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他们不但有专业技术可以在社会谋身立足,而且他们身心健康,对社会复杂性有正确认识,能守住人生底线。他们当然高兴听到赞扬,但他们更注重和善于接受指导,甚至批评,他们是真正的成年人。另一方面是超越。他们不只是“适者生存”的人,他们可以参与竞争,但他们更善于合作,能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他们能管好自己,但他们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他人、对单位和团队怀有责任,是能“给”的人。一个能“给”的人,必定是有才干的人,是人格丰盈的人,也是幸福的人。这样的人,他们关注的不只是自我的独立存在,而是能妥然处理各种关系的自我,能适时帮到别人和团队集体的自我,并且,他们会通过理性和自我反思,不断调整自我,从而受到他人和团队的欢迎。

这种优势的第二个方面是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他们对专业技术技能有细节的掌握和精确的把握,不是一般的了解和大致的掌握。这种精益求精,既体现为岗位业务娴熟,技艺精湛,也体现为一种精神和品格。这样的人,谦虚好学,碰到一件具体的事情,包括新技术新工艺,他们会去刻苦钻研,并进而由具体到整体对事情也有相对系统的了解。这样的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人,单位和领导会乐于培养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发展机会。

第三个方面是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技能人才,他们对原理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事物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原理性知识就是“宗”。客观上,一方面,学校教育不可能与学生毕业以后的岗位工作和日常生活完全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如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今后的发展总会受到限制。因此,让学生特别是一部分相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有适当的原理性知识的学习掌握是必要的,以利于他们可以用原理性知识统摄碰到的具体事情,增强他们对具体事情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这样,我们的学生即使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他们也会体现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同时,这种优势,也会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潜能。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增加原理性知识的教学,包括适当传授或深化文化课教学的内容,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精神和能力。这对满足日益发展的产业技术需求和学生专升本需求也是必要的。我想也会是符合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现在课程设置受限较大,学生在校时间又十分紧张,这是暂时难以改变的现实,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在每一门课程教学和日常育人工作中增加知识含量(金课标准之一),找到有机落实的内容和方法。这也因此对学校各级各类组织和全体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在各自的领域争取成为可以培养这种优势的同志,大家要朝着培养学生具有这种优势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工作水平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大事,我们对此要有紧迫性的认识,探索举措,落实任务,解决问题。

新学年开始了。一般而言,只要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一个学校,办学水平越高,师生员工的任务就越艰巨,这也是走向更大成功的必由之路。在走向更大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团结一心,始终做一个坚定不移的奋斗者。同时,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包容,加强沟通,加强理解,保重身体,任务艰辛但身心愉悦地工作。

我们在一起,奋斗图强。

谢谢大家。

上一篇: 【图文】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下一篇: 【图文】我校召开庆祝第39个教师节暨2023-2024学年教职工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