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联动,昆山“左右逢源”

06月17日 22:56

6月15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昆山市工作会议指出,推动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是苏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要求,是提升主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之举,是推动苏州市中心工作同向同力的必然选择。



会议对昆山提出的“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区域联动发展策略给予充分肯定,这让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备受鼓舞,信心十足,表示要进一步谋划“东西南北”四大功能组团,以全面融入和服务苏州市域一体化,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同时积极融入“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在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上争做示范。



花桥经济开发区是江苏“东大门”,是苏州全面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市委常委,花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晖表示,花桥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引领,抓紧做强花桥国际商务城,以数字经济实验区、宜居宜业“青年城”为城市定位,高标准打造引领未来的沿沪城市新中心和创新集群的沿沪产业先导区、近悦远来的沿沪青年创业区、彰显品质的沿沪活力生活区等“一中心三区”,奋力在“东联西融”上率先发力、示范引领。



“我们将以数字经济实验区为引领,通过数字化提升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集聚度和能级,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研发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面协同上海‘国际数字之都’、数字苏州建设,对标陆家嘴金融业、相城区数字金融等,做实交通出行、消费金融等五大数据平台,完善‘7+1’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借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专项支持政策,深化‘花桥—虹桥’‘双桥’联动,精准引进一批高端总部项目,瞄准汽车、文创等研发产业重点方向,打造汽车研发产业未来中心和时尚产业研发集群。”李晖说。



2021年,昆山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推进昆山旅游度假区实体化运作,加快锦淀周发展进程。“昆山旅游度假区将‌‌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全力做好‘南协’文章,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扎实推进昆山旅游度假区和锦淀周三镇‌‌协同发展,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市政协副主席、昆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宋德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昆山旅游度假区和锦淀周三镇“以区管镇”和“五个统一”机制,做好与示范区在产业链、生态链上的对接整合和对标提升,建设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以“一条链、两古镇、三节点”为载体,加快培育文旅产品、文创商品、文化节庆等一批“最江南”文旅品牌,发展潮品发布展示、高端休闲康养、数字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组织实施生态优势厚植、“东方美湖”塑造、产业科创培育、服务功能提质、乡村振兴提速“五大工程”,力争“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倍增。


▲锦溪古镇

▲淀山湖镇

▲周庄古镇


“我们将紧扣苏州市委市政府赋予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总任务,全力抓创新、谋发展,推动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市发改委主任赵姝表示,昆山将以服务和融入苏州市域一体化为重点,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文章,围绕优化商务、贸易、交通、产业功能,全力支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建设,发挥江南水乡生态优势,大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协调区。同时,以花桥国际商务城、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夏驾河科创走廊、昆山未来城等中心节点,强化串珠成链功能,积极融入“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布局国际商务、未来科创、功能总部等高端业态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打造城市创新核心区和活动中心。在具体实施“东西南北”区域联动发展策略中,昆山将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引领,形成国际数字商务贸易组团,当好苏州全面对接上海“桥头堡”;以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为支撑,形成两岸科技创新教育组团,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创新强引擎;以昆山开发区为龙头,形成长三角先进智能制造组团,协同太仓打造苏州先进制造增长极;以昆山旅游度假区为主体,形成江南水乡生态人文组团,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


▲花桥国际商务城

▲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

▲夏驾河科创走廊


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主城区之间,有条件也有责任在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铭表示,昆山将坚持“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四个方面发展,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国土空间、加强生态保护,与苏州工业园区等周边板块相向而行,推进空间布局优化,共同打造高端制造核心集聚区。同时,抢抓虹桥北向拓展带、吴淞江科创带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加强空间重构、资源整合,放大交通枢纽和生态资源优势,塑造与昆山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品质。



来源 | 昆山发布

融媒体记者 | 陆娟 李艳

责任编辑 | 朱敬哲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10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