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7月06日     |    制作:  江南小编2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南平、实习生胡佳音、朱雨姿、郭文清摄影报道:“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7月4日上午8时整,南昌大学一附医院象湖院区血液科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台分离机正开始缓慢运转,作为南昌市第44例,新建区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李已做好准备开始造干捐献。“1ML……100ML……200ML……”随着机器的运转分离,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装满造血干细胞收集袋。

  “您的血液与一位患者的非常接近,如果配型成功很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小李是新建区某校的一名青年教师,今年2月,他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在得知初配成功后,小李内心也有过犹豫和担心,因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不了解,“之后我经过多方面的查阅和了解,发现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像最初自己担心的那样,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能挽救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随后我就答应下来了。”小李回忆道。

  “2月底,我在区中医医院进行了高分辨筛查,很幸运地匹配成功了,随后按照程序进行体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变故在3月发生,因3月16日新建区暴发疫情,按照防疫规定只能居家办公,原本4月捐献的计划落空,想到受捐者还在焦急等待着我的捐献,我也十分心急。在疫情平稳后,我立刻进行了体检复查,配合捐献的前期准备,希望可以早一点帮助受捐赠者,确定捐献的日期。”在采集的过程中小李有点紧张,但谈到最初捐献的过程,他仍然很兴奋,“想到在城市的一端有一个人会因为我而获得新生,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当日中午12时36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分离机按下停止键,满含爱心的224ML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成。据悉,当晚9时将会送达四川省,成为一名血液重症患者“救命血”,重燃生命的希望。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傅爱华



分享到 6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