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营商全媒体和九江柴桑区委书记隔空互动 “云端”畅谈和分享优化营商环境好经验好做法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5月05日     |    制作:  江南小编3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各地各部门铆足干劲、奋勇争先,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开创新思路、探索新形式,推出别开生面的云访谈。4月29日下午,由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策划推出的《作示范、勇争先,强攻“一号改革工程”大型全媒体访谈》首场云访谈在省融媒体中心举行。

  身在南昌的主持人与身在九江的柴桑区委书记盛炜异地同屏、隔空互动。盛炜介绍了当前柴桑区防疫和生产两手抓、开展企业帮扶的亮点举措,畅谈强攻“一号改革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

  九江柴桑区委书记盛炜在首场云访谈上分享柴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 图/袁权

  在全省率先将婚姻登记下放至乡镇

  近年来,柴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立了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领导小组,以及17个工作专班,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得益于营商环境的优化,柴桑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连续四年荣获全省信访“三无”县;2020年度该区营商环境在江西省100个县(市、区)中综合排名13名。

  据悉,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柴桑区强集成、减流程、优服务,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政务服务环境。

  该区在九江市率先成立区行政审批局,进驻单位45家,窗口105个,进驻事项1104项,真正实现了企业群众“进一门、入一窗、一次办”的需求。该区高标准打造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121个,把赋予乡镇(街道)的108项县级审批执法方面的事项全部下放、授权到乡镇(街道)办理。值得一提的是,该区在全省率先将婚姻登记、社保卡制卡等事项下放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该区全面梳理“一次不跑”事项192项、“只跑一次”事项610项,大力推行“免证办理”“一窗受理”“一链办理”,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对取消、停征或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清理,确保每项收费事项都有据可依,杜绝乱收费现象。

  该区不断优化服务,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容缺预审、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等,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变粗放服务为精准服务,解决了群众企业办事“多次跑、反复跑、多头跑、没时间跑”等问题。2022年,共提供“容缺先办”服务83次。

  走访帮扶实现全覆盖已解决145个问题

  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大力度地帮助中小企业,柴桑区实现走访帮扶全覆盖,四家班子领导对全区113家工业企业和41家服务业贸易业企业实现全面帮扶;67家帮扶单位对全区285家规上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15个乡镇(场、处)对全区2465家规下企业、个体工商户、街边小店进行“一对多”帮扶。走访所有收集的问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制,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45个。

  该区还设立了惠企资金兑现“直通车”,实现财政奖补、减税减费等资金快速审核、快速拨付、提高政策兑现完整率及满意度。组织多次政企、政银、政银企、政校企座谈会,实现政企银校全对接。

  此外,自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柴桑区及时印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28条实施细则》及其《政策解读》,制定了《九江市柴桑区关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实施意见》,从稳定企业运行、缓解企业压力、强化金融保障、推进项目建设、稳定就业形势等5个方面,做到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推进”。该区在九江市率先出台硬核奖励措施,鼓励重大项目不停工重点企业不停产,已兑现不停工、不停产奖励政策奖金40.78万元,有效激发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柴商恳谈会企业“出题”政府“解题”

  每月月末,柴桑区都会召开柴商恳谈会,由区委书记主持,区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企业面对面恳谈。目前,柴商恳谈会已成为该区政、企沟通对接的一项常态化机制,已开展10期。

  每期的柴商恳谈会都会邀请一个行业的企业,区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企业面对面畅谈,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现状、行业发展态势,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对于企业提出的发展难题,区领导不避“揭短”,现场“接招”,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场解答,提出解决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区营商办现场登记,会后做好整理分类,对任务进行分解下达,进行台账管理,督查指挥部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该区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部门和乡镇具体抓落实的推进落实机制。问题涉及部门主动靠前、一线走访、分口对接,恳谈会上反映的问题,如不能现场解决,限在3个工作日内明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在7个工作日内上报办理结果;同时,在15个工作日内对企业进行回访和满意度测评,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定期通报,以此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2022年222项任务强攻“一号改革工程”

  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柴桑区制定了2022年222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清单,清单涵盖了企业开办等17项国评一级指标(国评18项,该区没有跨境贸易),对每项指标都明确了进位赶超目标要求。

  改革任务清单明确,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承诺制+区域评估+六多合一”审批模式和全流程在线审批,进一步简化特定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研究制定柴桑区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工程建设领域“柴桑标准”。稳妥推进工业园区闲置用地(厂房)和僵尸企业清理,按照“依法依规、分类处置、分步实施、一企一策”原则,力争依法清理僵尸企业10家以上。

  盛炜表示,今后,该区将从体制上率先突破,组建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高位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对标“全省作示范、全国进一流”的目标,积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包容创新的人文环境,始终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将积极从历史遗留问题、办事效率、融资用工、政策兑现等企业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不断加强政企对接,努力解企业之忧,回企业之盼,全方位地打通柴商们的“拥点、堵点”问题,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好“柴好办”营商品牌,推动柴桑区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文/江西营商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图/袁权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黄廉文



分享到 6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