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莅临淮阴所水稻推广示范基地调研指导

发布时间:2023-10-08 13:34 来源:淮阴所 浏览次数:

10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万建民及其团队成员莅临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淮安推广示范基地(国家稻麦科研育种创新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工作指导。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刘裕强、副院长王益华,院粮作所所长杨杰、资源所副所长张云辉,淮阴所党委书记、所长彭杰,淮阴所党委副书记、基地主任章安康,淮阴所作物中心副主任、基地及水稻团队负责人王迪等陪同调研。

金秋十月,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稻谷似浪,十里飘香。万建民院士一行考察了基地水稻新品种(系)试验示范展示、“淮安大米”优质专用品种筛选与示范、南农水稻新品种(系)试验及选育、“淮稻”系列新品种选育、酿酒专用糯稻品种试验示范与筛选、基于无人机的水稻绿色智慧施肥技术示范、水稻产质效协同提升栽培技术集成示范等,深入田间仔细查看不同水稻新品种的生长性状、综合表现及新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情况,并与基地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实地考察了“宁香粳9号”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的生长差异,指出“宁香粳9号”作为氮高效品种,同时具备米质优、食味佳、抗病虫、高产等优点,需要合适的水肥运筹配套,才能更好发挥其优良种性,期待通过示范展示能更好应用于淮安生产实践。万院士对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淮阴所水稻育种基地试验基础设施完善,田间管理到位,为“淮稻”系列新品种选育应用和更好承担国家省重大科研计划、承接有关试验示范提供了良好硬件设施,为区域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万院士指出,淮阴所作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培育的“淮稻”系列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要加快作物种源科技攻关、加强作物种源挖掘与创新利用,与不同育种单位加强协作联合开展良种攻关,把产品研发从以产量为核心转向优质专用、抗病抗逆、资源高效、适宜轻简化、机械化的多元化发展,尽快筛选选育出适宜淮安区域种植、食味优质丰产多抗、特色性差异性明显、符合市场需求的“淮安大米”优新专用品种。



分享: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