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画“绘羊城”“蕴洋风”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张建列2017-07-10
洋画“绘羊城”“蕴洋风”
清末玻璃彩绘仕女图镜画。
算命。
拉洋片。
补锅。
做蛋糕。
行医。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白雪莹

      近日,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的《洋画·羊城·洋风》展将在该馆北楼三楼专题陈列厅展出。此次展览,以该馆近年来征集和接受捐赠的、18-20世纪的外销画为中心展品,以“外销画与羊城生活、外销画与西洋风物”为主线,向广大市民介绍清末民初广州乃至广东的社会生活。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

“一口通商”造就外销“洋画”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乾隆皇帝颁布命令,除粤海关外,关闭其它的对外口岸。在此后84年里,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

      在此期间,每年有大量的外国船舶停泊于广州的黄埔港,等待办理通关手续;国内的进出口货物也汇集广州。“一口通商”造就了繁华的广州十三行馆区。一大批职业化的画匠,适应西方人的审美趣味,积极吸收西洋画的技法,融合中国画的内容和元素,创作了大量融汇中西画风于一体的、专门用于外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有玻璃画、蓪草画、菩提叶画、布本油画、纸本画、象牙画、瓷器画、木漆画等多个种类。为了与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区别,这些外销画当时被称为“洋画”。 

洋画蕴岭南社会百态

      在展览中,包含“洋画绘羊城”部分,主要通过洋画看羊城,从洋画中寻觅近代广州的历史和地理,以及动植物、船舶、人物,市井风情等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百态。

      18、19世纪的外销“洋画”,在中国近代美术史、绘画史上,一开始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近些年来,洋画中的市井画、船舶画、景观画逐渐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人们发现这些种类的洋画,具有“写实”的特点,很多真实的历史图景,都被完整的记录下来。因此发掘和研究这些品种的“洋画”,可以为人们打开了历史图像的窗口,使得抽象的历史记忆形象化,与历史文献互为印证。

      而“洋画蕴洋风”展览篇章中,主要介绍在“西风东渐”背景下,很多西洋人物,西洋风物,率先通过外贸交易来到中国,来到广州,而“洋画”这种外销品,则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存在。今天回看这些“洋画”中的“洋风”,更能体会广州从“一口通商”时起,是如何“得领风气之先”的。

仕女玻璃画充满“中国趣味”

      玻璃画是指在玻璃背面用油彩或水彩绘制的绘画作品,是纯西洋的绘画品种。 最早的西式玻璃画产生于18世纪上半叶。好的玻璃画与油画和水彩画相比,色调更细腻,描绘更精致,被欧洲人当作壁炉玻璃或窗前镜。

      广州口岸的画工们为适应外销市场的需要,迅速掌握了这种难度较高的洋画技术,并很快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广州甚至成为了中国玻璃画的中心。同时,玻璃画也成为了18世纪风靡欧洲的“中国趣味”时尚中非常光彩夺目、引人遐想的物品,是洋画中最突出的种类。其主要绘制内容是用鲜艳的色彩在玻璃上描绘中国风景或休闲人物,当然题材也不仅限于此,有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藏这幅仕女玻璃画,很好的展现了洋画“中西结合”的特点,也较好地表现了玻璃画本身细腻精致的装饰特色。人物题材、服装、道具、用色、甚至镂空式的木质镜框都是中国特色的,而绘画技术,绘画种类却是西式的。画面色彩鲜艳夺目,人物表情生动,有别于中国传统严肃的、刻板的那种肖像画。图中仕女的发式,纸折扇,以及三寸金莲,都是西方人眼中非常具有“中国趣味”的焦点。

精选导读
点燃科学梦想 传递创新力量 | 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深圳市宝安区举办
全省科协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的热潮
成洪波到江门宣讲省科协“十大”精神并调研“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工作
广东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闭幕
2023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广州举办
广东组织全职在粤工作院士开展休养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