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贵州
  • 政务
  • 融媒
  • 视频
  • 直播
  • 原创
  • 经济
  • 社会
  • 教育
  • 文化
  • 访谈
  • 评论
  • 专题
  • 茅台
  • 国内
  • 媒体云
  • 国际
  • 图片
  • 省直
  • 社区
  • 党建
  • 扶贫
  • 法治
  • 财经
  • 生态
  • 国学
  • 旅游
  • 健康
  • 美食
  • 美居
  • 贵茶
  • 下载
  • 综合
我的位置: 首页 > 六盘水 > 正文

挺起工业脊梁,重塑“三线”荣光!贵州日报聚焦六盘水推出重磅报道

  • 作者:马刚 谌晗 顾冰洁
  • 来源:天眼新闻
  • 发布时间:2021-05-13 11:01:09
 西部!西部!拨开厚重的烟尘,乌蒙豪汉粗糙的双手淘沥出一个家国赋予的使命和约定。突围!突围!迈开果敢的步伐,凉都儿女闪亮的眸子潮动着一颗感恩和深情的丹心。

  历尽天华成此景,风流激荡踏新程。

  今日,《贵州日报》聚焦六盘水“四新”“四化”,在【牢记殷切嘱托 走好贵州新时代的长征路】专题推出重磅报道。




挺起工业脊梁 重塑“三线”荣光

——六盘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新型工业化


  历史的纵深,沿着新时代的目光瞄向贵州的西北角,这注定是一个时代的惊鸿一瞥——


  4月11日,这是一个在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值得被标注的日子。“不抓工业就没有出路!更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当日,在该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刚做出深刻的市情判断。


会议现场,孔盘龙 摄


  看清棋局,落子从容。六盘水决策层求索城市盛衰兴废的回答,激发凉都儿女躬耕新型工业化的豪情,妆点高山大河,点燃煤都钢城,闪耀磅礴乌蒙,探寻“出路”激荡贵州西部高原。

  解放思想谋出路,担当作为开新局。

  今年一季度,六盘水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2%,位列全省第二。“开局良好,不意味着能沾沾自喜,重塑城市荣光,一直在路上。”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姚洪语气铿锵。


“三线”建设时期,水钢基地会战(资料图)


  西部!西部!

  拨开厚重的烟尘,乌蒙豪汉粗糙的双手淘沥出一个家国赋予的使命和约定——

  风雨几度秋,凿开混沌得乌金,六盘水因煤而兴,因工而立,更因“三线”而荣耀,一块“煤石”曾书写一座城的光荣与梦想,九个“贵州工业第一”使其成贵州工业发轫地之一。


       半世纪煤海沉浮,六盘水筚路蓝缕、凿山开路,为国家累计贡献13.6亿吨煤、5600亿度电、6600万吨钢材和1.21亿吨水泥,将血汗与艰辛、年华和奉献烙刻在共和国能源安全的丰碑上。

  “不讲索取,但求奉献!”今年4月,在六盘水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上,水钢原总工程师黄震泽一句话,道出了十万“三线建设”者与一座“三线”名城的拳拳初心。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外景


  突围!突围!


  迈开果敢的步伐,凉都儿女闪亮的眸子潮动着一颗感恩和深情的丹心——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要求贵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四个轮子一起转”,赋予贵州“四新”重大使命。

  工业犹如人之脊梁,不挺则衰,不壮则弱。曾挺起贵州工业脊梁的六盘水,自当击节奋进,锐意开拓,把念兹在兹的深情淬炼成奋斗拼搏的力量。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六盘水未曾辜负时代的每一份深情厚望,从“三线建设”唤醒沉寂,到改革开放乘风破浪,再到西部大开发奋勇激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六盘水用一砖一瓦构筑成了贵州工业版图上的闪亮明珠。

  征程万里风正劲,使命千钧再奋蹄。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六盘水,这座年轻的老工业城市,于乌蒙山间迈开了“二次创业”的坚实步履。


凉都夜景,星光璀璨(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让我们重新打量,这片蕴积着熔岩般火热的土地。

  高端化,“有”与“无”的相生,直挂云帆济沧海——

  开门见山、石峰林立的六盘水,把目光从地下“煤石”延展到地上“山石”,遴选优质玄武岩,深耕新材料工业,成就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的水城经济开发区玄武岩纤维产业园。

  点“石”成“金”的传奇,见诸眼前:玄武岩打成粉末状,倒进熔炉,一缕缕“金丝”缓缓滑下……一系列工序后,比方格布、拉杆箱、滑板车等玄武岩纤维制品走出工厂,走向市场。

  集约化,“大”与“小”的竞合,百般红紫共芳菲——

  无业不成园,无链难铸业。水城经开区,舞活双元铝业这一“铝龙头”,吸引33家铝企入驻园区,其中31家为民营,上下游无缝衔接,企业间互为配套,铝产业年产值70亿元。


水城经济开发区,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工作。邓刚 摄


  红果经开区,16家企业抓住靠近市场之机,投身煤机装备制造行业,短短两年有余,此地已具备再制造、零配件加工、小型设备生产、成套装备制造能力,2020年完成产值18.86亿元,演绎从“零”到“亿”的精彩蝶变。

  绿色化,“黑”与“绿”的渐变,不负青山始见金——

  首钢水钢,“三线”老牌企业,近年来通过狠抓“绿色工厂”建设,稳定达标排放渐成常态,曾经烟尘蔽日的旧貌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花园工厂”惊艳世人,“绿色福利”惠及市民。

  贵州亚生绿色印染科技有限公司,新兴纺织企业,依托先进技术,一根网纱线经过纺织、清洗、烘干、染色、定型,就可“变身”为一块成品布料,全过程污水零排放,绿色发展领先行业。

历尽天华成此景,风流激荡踏新程。

  伫立乌蒙之巅,回望峥嵘百年,初心弥坚,气壮山河——在省委、省政府“工业大突破”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六盘水广大干部群众已把血汗与艰辛,年华和奉献,化作闯新路的钢胆,开新局的决绝,抢新机的智慧,出新绩的守望,誓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经济在新时代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




传承“三线”精神 赓续城市血脉

——六盘水市昂首阔步“新长征”


       六盘水,斯是高原,乌蒙之巅。

  拓荒的鼓点,在这,激越出大时代的雄健回响——

  上世纪60年代,十万“三线”建设者远涉千里奔赴六盘水,以“不想爹、不想妈,挖不出煤不回家”的奉献精神,于磅礴乌蒙唤醒沉寂,奠定工业基石,凝练成“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建设精神。

  奋进的画笔,于此,铺陈开一城的绚丽与奇瑰——

  改革开放中劈波斩浪,西部大开发中击水三千,经济新常态下浪遏飞舟,乌蒙儿女以奋勇之姿跨越赶超,以拼搏实干争比进位,农业产业风生水起、工业转型连上台阶、全域旅游踏浪前行,战疫斗贫双线全胜,一城气象,云蒸霞蔚,蔚为大观。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六盘水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围绕“四新”主目标、“四化”主抓手,团结带领358万凉都儿女砥砺初心传薪火,赓续使命踏新程。


景美宜居的六盘水荷城花园。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涅槃与新生

  ——重塑南方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荣光

  因煤而兴,工业立市,资源红利曾铸就一座城的梦想。

  半世纪栉风沐雨,六盘水,因煤而兴,因“黑金”而富,因“三线”而荣耀。岁月鎏金,西南煤海六盘水不辱使命,将年华与情怀、牺牲和奉献深深熔铸进共和国发展的血脉中。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序厅一角。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四十余年煤海沉浮,六盘水,几起几落,因煤而兴,亦困顿于煤。在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饱受“资源诅咒”之痛,深陷在结构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疲软的泥淖中。

  伫立、沉思,留住城市未来、回应人民期待、不负深情嘱托,道道考题如泰山压顶,六盘水决策层深刻认识到,千帆竞发的发展新时代,犹豫不决,机遇稍纵即逝,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历史洞见未来。“工业是深植六盘水历史的基因,六盘水区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于工业。”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一语破的,给出了清晰而深刻的市情判断:“不抓工业就没有出路!”

  遵道而行。在省委、省政府“工业大突破”旗帜引领下,六盘水举全市之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型工业化,同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紧密结合,挺起城市工业经济脊梁。

  今年2月底,全省首个制氢(提氢)示范项目——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氢气提纯一期建成试运行,生产规模600公斤/天,将为六盘水市乃至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气源支撑。

  “吃煤饭”“念煤经”的六盘水,跳出煤拓展视野,借资源禀赋,深耕氢能源领域,能源原材料作为该市工业经济首位产业的地位得以添就丰富内涵,工业经济韧性增强。

  2020年,发耳煤业50301智能化工作面建成投入使用。“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让发耳煤业饱尝“甜头”,综采队和生产辅助系统缩减90人,日均原煤生产量却翻了一番不止。


信息化、智能化的发耳煤业调度室。 (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承继“江南煤都”峥嵘,一块“煤石”的光荣与梦想,而今有了新的“挥毫”——煤矿开采“无人驾驶”开新篇,工作人员在远程集中控制中心轻摁启动按钮,采煤机即开始攉煤。

  “小小豆子圆又圆,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嫌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在六盘水新型工业化浪潮中,百姓津津乐道的俗语,因上下游无缝衔接,化作生动图景呈于眼前。

  在六枝经开区,豆制品产业园项目,依托福能六枝电厂的蒸汽资源,生产豆腐皮、豆干等豆制品,订单稳定、销路不愁,一个车间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带动近百人就业。待17个车间全部建成投产后,可为电厂创造超过五千万元的蒸汽销售利润。


首钢水钢集团公司钢轧事业部生产车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晗 摄


  ……

  融入新发展格局,力促“新”与“旧”双轮驱动,把准“上”与“下”环环相扣,六盘水昂首阔步新型工业化征程,身后是“三线”建设波澜壮阔的璀璨历史,面前是喷薄而出的朝日曙光。

  拓荒与希望

  ——后来居上的山地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于苍茫乌蒙拨开历史烟云,农之一字,曾经黯淡,而今闪耀——

  偏隅西南,深居乌蒙,山高沟深,耕地零碎,六盘水农业“先天”不足。山地占97%,耕地中25度以上的占47%,“高、少、碎、瘦”特征明显,躬耕农业必然掣肘重重。

  “三线”火红年代,工业光芒耀眼,对于农业,不少六盘水人常报以“冷眼”,困与穷亦成为世居于此的农民挥之不去的记忆,“土地难生金”成个人的苦楚和城市的忧戚。

  “土地,不能仅是‘失业保险’,更要成为‘绿色银行’。”六盘水市决策层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洞悉农业产业发展大势,2014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动若风发。

  进“经”入“特”,理念指引方向,聚焦“种什么好”与“种好什么”,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定势,六盘水综合考虑地域资源、种植习惯、市场导向等多重因素,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走产业化、差异化的山地特色农业路子。


水城春茶叶炒制,孙大方 摄


  于“不可为”处“有为”,于“可为处”大有作为。一样土结百样果,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六盘水变荒山荒坡为千顷良田,土地“改头换面”,迎来蜕变新生——

  大山臂弯里,得益于提质增效纵深推进,水城区野钟乡村民崔子和家种植的三亩余地刺梨花开正好,今年定是丰收年。

  去年,崔子和家刺梨单株产量最高有60斤,今年毛收入总计有13000余元,同比去年增收1000多元。看着眼前鲜艳的刺梨花,崔子和笑颜绽放,一扫“瘦”土难出“金”的眉头紧锁。

  大山肩膀上,水城区杨梅乡茶叶基地,一捏一提,村民梅知联将片片青叶装入篓中,“早春茶一开采,我们就来务工,每天一百多元工资,在家门口就有钱赚。”爽朗笑声回荡茶园。

  ……

  放眼凉都大地,让人惊喜的又何止于此。而今的六盘水,已建成全国最大刺梨基地、全省最大红心猕猴桃基地,猕猴桃、茶叶面积达20余万亩和31.55万亩,山地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刺梨采摘季,丰收洋溢的喜悦洋溢在农户脸上(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农业的精彩绽放,不仅集中体现于数据报表,更见诸于浪漫柔情的辞章佳句——

  “饮一回水城春,喉吻润,破孤闷,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采一篮刺梨果,燃红炉,焙美酒,新酿刺梨邀一醉,饱与香稻乐三年;尝一枚猕猴桃,此中妙,不可言,莫与山间猢狲知,正是红心醉太平。”

  行半里者半九十,当农业不再是“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的“苦情农业”,六盘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山地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思变,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到“十四五”末,六盘水市要建成10万亩亩产1吨以上的猕猴桃“吨产园”、35万亩亩产1000斤以上的刺梨“千斤园”、5万亩亩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茶叶“万元田”,示范带动林下经济、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气候与魅力

  ——拔节生长的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暌违一年,2021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三站(六盘水)将于今年8月1日鸣枪。一场赛事,将吸引数万省内外“跑友”约跑中国凉都,共赴盛夏之约,用脚步释放激情。

  九年为期,热度不减,原因在于历届“六马”赛事攒下的好口碑。从2013年起跑,九年届届相承,“六马”演绎精彩一跃——从中国铜牌赛事起跳,跃升为国际田联铜标赛事。

  放眼凉都,“凉”的内涵,“山”之要义,深度解读的躬身实践并不局限于“六马”这一赛事。在乌蒙深处,真山真水原生态,已铺展成一幅动静相适的千秋画卷。


凉都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钟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神雕峰攀岩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近年来,一个个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体育赛事相继“落脚”,为崇山峻岭变“金山银山”盖下最美印章。

  在凉都,奇山秀水,催生出“春赏花、夏避暑、秋踏青、冬滑雪”四季景致,让山地成运动胜地;61%的森林覆盖率、高达13090个/立方米的空气负氧离子,使凉都成康养乐园。


  动以修身,静以养心。山水的馈赠、城市的积淀、发展的甜头启发六盘水辩证思考,在打造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征程上,文体旅融合,动静两相宜。

  动中寓静,此间,有推窗见景的心灵渴望——市中心城区,横贯东西的凉都大道,车水马龙,与其并行的水城河静水流深,承载款款深情,六盘水在水城河沿岸打造凉都记忆·三线文化长廊。

  静中含动,此间,有田园牧歌的情感归属——盘州市哒啦仙谷,隐于群山中,近年来,从边远山村成长为国家4A级景区,青山、湖泊、村落,相映成趣,宛若一幅山水画卷。


盘州市4A级景区哒啦仙谷一景(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江南煤都”到“中国凉都”,角色自醒背后,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六盘水此举旨在借“中国凉都”品牌来寻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契合点,寻找城市多元发展的最佳主攻点,寻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突破点——


  从成型景区屈指可数,到27个A级以上景区闪耀;从旅游路网薄弱,到“四省立交桥”名副其实;从生态基础脆弱,到省级园林城市熠熠生辉……数年积淀,凉都手持彩练当空舞。

  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六盘水加快建设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意见》,更点燃凉都人的激情和梦想,这座城,投身旅游产业化,有志气,更添底气。

  版图与蝶变

  ——面向未来辐射省际相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资源、企业、城市,于“三线”名城六盘水而言,是城市崛起次第渐生的底层逻辑,走出一条“三地同城、城乡融合、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则是当前面向未来的顶层设计。

  忆往昔,十万“三线”建设者,在不毛之地建起“十里钢城”。拔地而起的砖瓦楼房、工矿小区以其巍然屹立姿态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源起与变迁。

  沧桑岁月,带走“三线”建设者青春年华,也刻印在城市的建筑之上。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一批承载历史和机遇的厂矿小区落后于城镇化的脚步,设施老、环境差等问题普遍。


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办事处花渔社区的113地质队家属区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公共设施陈旧、管理水平低,而小区又多是老年人居住,整体环境不尽人意。

  2018年,113地质队家属小区被列入“三供一业”改造名单。1年多时间里,街道对小区的卫生环境、道路、屋面及管网等进行了系统改造。如今,小区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

  “过去路面坑洼,花坛杂草丛生,没有散步的兴致;小区改造后,路面成了沥青路,绿化带清清爽爽,越住越舒心。”从小区建成就居住在此的蔡家明老人说,他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傍晚在小区里散步。

  113地质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在小区改造中也得以体现,并形成小区特有文化——凉都先行者文化广场、野外作业工棚展示,无不讲述着113地质队在“三线”建设前期勘探贵州西部地质资源的艰苦。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前行的路上,六盘水没忘记那些曾经为这个城市做出贡献的人们。


位于六盘水市市中心城区的“三线”文化创意小镇一景(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刚刚结束的六盘水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六盘水市委、市政府吹响振奋人心“冲锋号”——

  要科学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全面理解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内涵、路径、机制和体系,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为落实“四新”主目标和“四化”主抓手提供载体并创造需求;

  要清醒认识城镇的基本功能是聚集人口,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市中心城区,推动盘州、六枝县城加快发展,精准指导小城镇做大做强、做精做特,将六盘水打造成为辐射省际相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要更加注重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科学布局城镇生态空间,持续抓好城镇污染治理,切实巩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一招一式,步步精妙。

  打造成辐射省际相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于理论、于实践都是六盘水不遑多让的历史使命。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六盘水必将无愧历史、不负人民,让新型城镇化花开凉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刚 谌晗 顾冰洁

编辑 谢勇勇

编审 马刚

今日推荐

  • 谷雨至,万物生!贵州这些绝美梯田正在“苏醒”

    谷雨至,万物生!贵州这些绝美梯田正在“苏醒”

    2024-04-19 09:11:08
  • 贵州影像故事 ⑯|吸引

    贵州影像故事 ⑯|吸引

    2024-04-19 09:11:07
  • 美好正当时!春日节气活动展示贵州风物之美

    美好正当时!春日节气活动展示贵州风物之美

    随着民族婚俗渐渐成为游客体验的文旅产品,4月18日至21日,黎平肇兴侗寨举办丰富多彩的谷雨节活动。

    天眼新闻客户端 2024-04-19 09:11:06
  • 短视频|春夏之旅 向贵州出发

    短视频|春夏之旅 向贵州出发

    2024-04-12 11:13:03

爱看

  • AR明信片!我把贵州“寄”给你

    AR明信片!我把贵州“寄”给你

  • “黄小西”喊你来贵州“吃晚饭”啦!

    “黄小西”喊你来贵州“吃晚饭”啦!

原创

  • 数说贵州这一年

    数说贵州这一年

热词

  • 网络谣言曝光台
  • 贵州辟谣平台
  •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线上平台
  • 扶贫干部“装备”
  • “贵州红色故事”丛书
  • 特色教育强省
  • 手机相册
  • 烧锅底
  • 双城记
  • 折耳根酸奶
  • 媒体流量扶贫计划
  • 农村产业革命
  • 民法典
  • 政府工作报告
  • 安龙“县长直播间”
  • 应检尽检
  • 人博会
  • 天眼新闻宠粉
  • 钟南山“带货”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专题

  • 2024年贵州省“人才日”活动暨第十二届贵州人才博览会
  • 党纪学习教育
  • 文化中国行

深圳SEO优化公司喀什建网站南联至尊标王报价阿坝SEO按效果付费公司广东网站优化推荐衡阳网站优化按天计费价格济源网络广告推广报价南京阿里店铺托管价格襄阳网页设计哪家好巢湖网站关键词优化报价湖州seo网站推广长治外贸网站设计公司眉山网页制作报价玉林设计公司网站公司郴州企业网站改版公司盐田外贸网站建设报价毕节网站开发价格白城百度爱采购公司海南网站建设报价抚顺英文网站建设通化网站推广系统价格张北营销型网站建设公司陇南百姓网标王推广价格仙桃百度爱采购价格宣城关键词按天计费报价泸州百姓网标王推广多少钱思茅网站优化按天计费公司大庆品牌网站设计哪家好伊犁模板网站建设推荐文山优化多少钱信阳阿里店铺运营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