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赛马比拼出活力 唯实争先创新绩

来源:重庆渝中 发布时间:2023-03-21 11:30
打印 打印
纠错 纠错
分享到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间再次印刻下奋进的坐标。2023年,渝中招商将紧扣“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发展新篇章”主旋律,认真落实渝中区委、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部署。蓝图已绘就,任务已明确,渝中各产业部门、管委会、平台公司将扬鞭奋蹄开新篇,描绘新一年“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的奔腾画卷,为渝中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渝中区招商投资局:

实施六大工程

书写渝中招商新篇章

2023年,渝中招商将以全市“招商引资专项行动年”为契机,实施“赛马提速”“项目提效”“活动提质”“宣传提升”“机制提能”和“服务提优”六大工程,旨在书写渝中招商新篇章。“赛马提速”工程将建立赛马机制,设立综合榜和专项榜,丰富晒榜形式;“项目提效”工程将大力抓好央企、民企、外企项目招商,并协同策划推进项目招商;“活动提质”工程将高质量策划和办好各类活动,有效提升渝中招商形象和知名度;“宣传提升”工程将持续塑造“渝中招商”品牌,构建宣传阵地和策划发布产业机会清单,让“渝中招商”成为区域招商引资的亮点;“机制提能”工程将强化专业招商,深化产业链招商,开展驻外招商,强化激励;“服务提优”工程将优化政策服务、选址服务、开办服务和落地后服务。


渝中区科技局:

营造创新环境

加快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

2023年,渝中区科技局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为渝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积极融入全市科技创新版图,加快市区会商和“一区(县)一平台”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质量孵化载体。同时,持续构建优质创新生态,落实国家、市、区科技创新政策,加强科技金融支撑,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人才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渝中区经济信息委:

加快节奏

助力软信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

取得新成效

2023年,渝中区经济信息委紧抓2023年全市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的契机,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突出产业集群招商、重大项目招商和多方联动招商,明确行动路线,瞄准发达地区资本流向趋势和产业转移动态。针对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软信企业,及时捕捉发达地区资本流向趋势和产业转移动态。在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参加各类产业招商。凝聚兄弟单位力量,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问题,提速建设渝中融平台,细化落地扶持办法;探索推动中小企业运行监测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认真倾听企业心声,助力企业达成落地增效。


渝中区司法局:

司法助力

擦亮招商引资“金色名片”

渝中区司法局2023年将严格对照《重庆中央法务区建设发展规划》推动任务目标完成,千方百计擦亮招商引资“金色名片”。围绕抓平台招商,争取市级项目落地;抓以商招商,争创优质合作空间;抓组团招商,争取最大工作合力;抓补链招商,争建闭环产业链条等方面,力争促进主管行业领域招商、专业服务领域招商和行业投资兴业,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优质的“虹吸”合作空间和服务市场的建设。


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

强化服务

提升企业“获得感”

2023年,渝中区住房城市建委将重点围绕企业招商展开,积极对接大型企业,以软实力、项目和载体招商为主要手段,灵活运用“一事一议”方式,力争重点优质企业优先进驻渝中。同时,将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一批高品质产业空间,供给长租公寓和国际公寓,打造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进一步提升商务楼宇物业服务水平,指导推动老旧商务写字楼提档升级改造,提高楼宇服务自身热度和吸引力,切实优化招商载体环境。此外,区住房城市建委还将发扬“店小二”精神,坚持走访重点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渝中区商务委:

强化精准招商

打造市级高品质商圈

2023年,渝中区商务委围绕招商工作重点推出了四大举措:一是在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招商方面,持续招大引强,着力补强零售业招商;二是在时代天街城市地标商圈招商方面,进一步做实做大现代餐饮产业园,全面升级鹅岭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三是在化龙桥城市新兴商圈招商方面,大力发展总部贸易;四是打造“四首经济”示范区,巩固发展首店经济,精细化打造市级高品质商圈。


渝中区文化旅游委:

整合各方资源

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

文旅产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风向标,做好上清寺大溪沟两路口创意文体产业园招商是“一域谋全局”的大事。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将整合各方资源,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一是采取主动定量、主动出击、主动紧跟的策略,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二是抓好招商“优势独厚”的发展环境,重点锁定“文化+”“体育+”产业为战略招商方向。三是抓好产业园招商引资需要统筹多种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汇聚起文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渝中区卫生健康委:

整合资源招商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后的奋进之年,渝中区卫生健康委在抓招商引资工作上,将着力突出产业链招商、央企和上市公司招商、整合资源招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牢牢盯住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一是明确招商主攻方向,不断完善健康产业链。二是抓住国企改革机遇,努力招引央企在渝投资项目。三是挖掘上市公司潜力,促进在渝中增加投资。四是整合多方资源,不断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五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招商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渝中区国资委:

引资再升级

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年,渝中区国资委将着力强化合力招商、深化落地攻坚、创新招商模式、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围绕“招大引强”与“落地转化”等目标,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内引外投作用,强化载体招商力度,加大重点项目储备。统筹资源联合招商,积极与主管部门、管委会对接交流,并加强信息互通共享,以培育招商能力,确保项目引得来、能落地、发展好。同时,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渝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带头作用,做实做优产业园区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粘性,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渝中区金融办:

抓好三项重任

勇担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主承载区使命

2023年,渝中区金融办将勇担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使命,抓好三项重任。一是以打造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为渝中招商新亮点,聚焦解放碑—朝天门区域,高水平建设金融总部集聚区吸引企业落户。二是增强以企业为本,以服务为先,深入实施金融惠企政策全面提升优良营商环境,助推区内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蓄力续航。三是做好以商招商全链条工作,重视金融载体提质增效,扩大集聚平台服务能级,依托区内金融机构客户资源,以优质金融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产业企业落户。


渝中区大数据发展局:

聚焦数字经济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2023年,渝中区大数据发展局将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强化招商引资,瞄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跨国公司、头部企业和产业链关键企业,以“满天星”行动计划为契机,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推进联合招商、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充分利用通远大厦“重庆软件天地·数据服务产业园”等载体,激励优质存量企业发展,争取市级资源及政策,建立走访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实现招商项目落地,稳企育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放碑CBD管委会:

激发消费活力

倾力打造解放碑—朝天门

世界知名商圈

2023年,解放碑CBD管委会将以解放碑—朝天门世界知名商圈建设为主线,围绕产业能级提升、重点项目提质、消费市场提振,发挥四区叠加优势,一体化推进招商稳商育商工作。整合开放创新要素和各类招商资源,着力强化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加速壮大重点产业,大力集聚总部重点企业、优质运营商和中高端品牌,不断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影响力和吸引力。


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

聚焦文化建设

提升“下半城”影响力

2023年,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将聚焦凸显历史文化传承区品质品位,以下半城历史人文风貌带、滨江产业休闲带、重庆长滨三大功能性项目为引领,主动融入解放碑—朝天门片区城市更新,锚定新兴金融和文旅消费两大产业赛道,依托街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物业载体,借助代理平台、运营主体、头部企业等专业手段,采取品牌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和主题招商等措施,倾力推进下半城一体化发展工程,全力提升“重庆下半城、母城新名片”美誉度、影响力。


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管委会:

补链强链”

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2023年,数字经济产业园定位“补链强链”主题年,持续聚焦“3+X”产业方向,紧盯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用足用好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试点城区、国家级SM专用信息设备应用示范基地、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系列金字招牌,深入推进机制改革、强化招商引资、开展涉企服务,努力营造良好产业氛围。特别是要重视龙头企业的招引、“专精特新”培育、重点企业成长、产业要素集聚、产业链条完善,以促进软信产业与渝中传统优势行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电创园管委会:

科创+文创”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发展

2023年,电创园管委会将以“科创+文创”为抓手,大力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聚焦打造多个特色产业楼宇、特色产业街区,并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字招牌争取市级部门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同时,重点关注招商引资工作,建立专班、工作台账,确保工作落实。积极对接企业,外出招商,并以重点载体为核心,打造具有特色的园区。在人才引育方面,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关于人才引进的政策,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实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