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速递
< >
  • 第13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2024-01-19)
  • 榜单揭晓|2023环保企业行业贡献公益表彰活动(2024-01-02)
  • 科技成果展示|北控水务污泥干化炭化撬装成套产品(2023-12-25)
  • 征集参编/《小流域硬化河道原位生态修复设计规程》团体标准(2023-12-19)
  • 村镇环境企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京举办(2023-12-19)
网站客服:+86 10 8838 0825手机访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题报道
  • 展览会议
  • ANSO环境科技产业联盟
  • 科技成果
当前位置: 主页> 科技成果

侯立安院士:村镇水环境治理的几点思考

访问量:4830   发布时间:2023-03-23 15:21:56 字号+   字号-

3月9日,“第12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侯立安作题为《村镇水环境治理的几点思考》的报告。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我国村镇水环境治理面临挑战

村镇环保基础设施尚未全面覆盖,技术体系薄弱

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尚未完全覆盖,部分地区存在污水处理建设征地难等问题,导致农村地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低。同时,农村污水处理率不高,截止2021年,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8%。另一方面,“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凸显,农村每户每天污水排放量在0.3-0.4吨,治理所需的工程设施(污水厂、管网等工程),每户的投入需要4000-6000元,价格昂贵。长效运维管理负担较高,导致了基层管理力量薄弱、运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缺口较大。部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存在年久失修的状况。

农村饮水安全意识淡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农村地区许多村民只关注水龙头里出水水质是否合格,不合格可以用净水器来净化水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水源头污染问题的解决是实现末端供水水质的关键。很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和检测设备;缺乏水源环境监测监管和预警应急设施,难以有效应对突发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污染严峻

广泛研究表明地下水、地表水、暴雨、饮用水、废水等水环境中都存在新污染物;污水处理厂是新污染物的重要汇聚地,主要来源包括:①生活污水;②农药排放污水;③制药企业排放污水;④养殖业;⑤农业。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实现其有效去除,给人类健康和村镇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和巨大挑战。

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增大了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

推进村镇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基于生态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建立地方标准体系

村镇水环境治理需要统筹考虑农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县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健全农村水污染治理从源点到汇点管控的标准体系,分级分期实施,依据地域情况制定标准,强调实用性,不搞一刀切。修订不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分类、资源化产品使用、农田灌溉水质、种植业养殖业污染控制等系列标准、规范、指南。

明确主体责任,优化水污染防治制度

明确责任主体,形成合力。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宜工艺与技术,梯次推进农村污水、垃圾资源化、畜禽粪污无害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要求,打破部门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约束,建立制度、标准、队伍、督查并重的机制,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

完善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助力村镇面源水污染防治

完善村镇污染源监测识别。基础设施建设监测系统:建立面源污染通量监测站点,实现面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摸清农村面源污染底数。实现精准识别:分析污染源、地形因素、居民习俗等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程度,优选区域环境整治防控对象,从源头切断污染路径,识别区域环境主要问题,科学制定污染防控策略。

利用卫星遥感、智能传感等技术,研发水污染监控设备,实现农村区域的生活污水未处理排放、垃圾直接入河等行为的实时监控。

注重村镇水污染的源头防治

从源头切断污染路径,基于面源污染监测数据,依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障农村水安全。

加强水处理设施管理,保障村镇污水长效治理

我国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分散、点多面广、数量巨大,单独依靠地方政府和村委会监督管理难以奏效,应采用多主体参与的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营模式,由具备资质的企业负责生产污水处理设施,以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出水质量。

借鉴国内外成功治理经验,发展国内村镇水治理模式

我国村镇污水治理应充分吸收国内相关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应从源头控制入手,创新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结合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发展。

例如美国使用分散污水处理系统,主要代表高效藻类塘,其通过传统的稳定塘改进的,对COD、BOD、氨氮和病原体等具有较高去除率。法国使用蚯蚓生态滤池,其利用蚯蚓对有机物的吞食功能,对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和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而设计出的污水处理技术。韩国则利用湿地处理后的污水再浇灌水稻,可取得较理想的净化效果。常用的湿地植物有卢苹、灯芯草等,去污能力强,对病原体去除效果好。

全面推广农村“河长制” 管理模式

河长制是面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

将河长制扎根到农村,通过村民监督河长的责任落实情况,河长监督当地的村民破坏河流的行为,实现农村垃圾不入河、污水不入溪,真正落实村镇环境防治。

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农村水处理新科技立足于新材料、新能源,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工艺组合和工艺优化研究,研发流程短、设备少、易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在治理农村污水方面能够因地制宜的得到相应技术支撑,切实解决农村水污染治理问题。

发展绿色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未来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重视宣传,引导村民积极参与

重视人居环境整治的宣传与教育。首先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的培训,更新最新环保理论。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形成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主体是居民,因此需要增强居民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