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了毛主席的词,给出了七个字的评价,毛主席知道后哈哈大笑

执笔读春秋 2023-04-16
有一次,冯雪峰在和鲁迅聊天时提到了毛主席,于是他就把毛主席在一九二八年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拿给鲁迅看,想听一听他的评价。没想到鲁迅这位向来以“毒舌”著称的文坛大佬,在面对毛主席的词作时,也不肯稍稍“嘴下留情”。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后,时常与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有往来。当时红色特工冯雪峰来到上海工作,经常与鲁迅打交道。

有一次,冯雪峰在和鲁迅聊天时提到了毛主席,于是他就把毛主席在一九二八年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拿给鲁迅看,想听一听他的评价。

没想到鲁迅这位向来以“毒舌”著称的文坛大佬,在面对毛主席的词作时,也不肯稍稍“嘴下留情”。他读完这首词,直接评价说:“颇有山大王气概!”

后来,冯雪峰把这件事转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过以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那么,鲁迅对这首词的评价,到底是不是客观的呢?

一、《西江月·井冈山》赏析

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是毛主席诗词创作生涯中第二个阶段的作品,它写于“秋收起义”的第二个年头。一九二七年十月,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

第二年春天,朱德、陈毅的起义部队前来会师。他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收编了山上的两支农民武装,好不容易站稳脚跟,敌人又追到了井冈山脚下。

那是在一九二八年的秋天,工农红军在国民党的重兵包围之下,凭借黄洋界天险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暂时击退了敌人。

这是工农红军上井冈山以来,第一个漂亮的胜仗。毛主席高兴之余,就写下了这首词记录当时的心情,全文如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词通篇大白话,是用“以赋为词”的方式写就而成的。它不像毛主席后来的代表作《沁园春·雪》那样,具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妙的修辞,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内涵。

这首词只是相当于用韵文的方式,写了一篇短小的日志。所以严格按照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标准来说,它是缺少“意境”与“含隐”之美的。

不过这首词是一首“军旅词”,是毛主席在马背上完成的。它的优点在于叙述的事件本身具有历史意义,并且内容是完全真实的。

词本来就是抒情的作品,所以只要把感情写出来了,倒不一定非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和“一语双关”似的表达。

这首《西江月·井冈山》里面的情感表达,显得比较克制,但是仔细品味,还是能感受到毛主席对战争胜利的嘉许。只是他在叙事时,侧重于对战胜经验的总结。

这首词描写的是毛主席和工农红军在面对敌人重兵压境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胸有成竹”,和谋定而后动的大智慧。

不管敌人如何来势汹汹,我方早就已经提前加固了防御工事。所有工农红军的将士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又怎么会被敌方的人多势众吓倒呢?

可见在这一场大战开始之前,工农红军就已经吃过了“定心丸”,他们知道自己一定能赢,这就等于红军是得到了“人和”。

等到正式开打时,选择的地点就是黄洋界上的“天险”。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这里海拔很高,地势险要。敌人从下往上攻打,天然吃亏,于是红军又得了“地利”。

有了地利跟人和,这场仗还没有打,红军就赢了一大半了。所以等到炮声一响,敌人马上被打得人仰马翻,连夜遁逃。

二、鲁迅为何会如此评价

这首词尽管从表面上看,并没有讲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是事实上它讲述了两军对阵时,一方取得战场胜利的关键:

一是战时军心一定要“稳”,二是将士们作战的意志与决心一定要强,三是要选择有利于我方施展的战场。

如果阅读这首词时,感悟不到词中对兵法理论的揭示,很可能就把这首词理解成:一个将军带着一群人打败了另外一群人,如此而已。

鲁迅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他大概对兵法战阵方面的事情,既不了解,也不太懂,更加缺乏研究的兴趣。

冯雪峰是共产党人,他因为崇拜毛主席,才会把这首词拿给鲁迅看,所以他在向鲁迅呈上这首词时,免不了要对作者大加夸奖,于是让鲁迅对词作本身产生了过高的期待。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心目中,一首诗词的好坏是有标准的。前面我们说过,古典诗词理论认为这些作品应该要有类似于“昨夜西风凋碧树”一样的“意境”或者有一些“哲学”方面的思考。

结果鲁迅看到的词作,完全不符合想象,于是他只能说出那七个字了。但是后来的人们,为什么觉得这首填得好呢?

包括毛主席本人,都觉得这首词不错。因此后来毛主席诗词出版时,它一直被列入正编与读者见面。

这是因为,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有一个好处,是鲁迅当时绝对感悟不到的,那就是它的叙事内容,具备有“诗史”的性质。这首词是一九二八年写成,鲁迅大概是在三年后读到它的。

当时这首词对于鲁迅,以及对中国近代战争史来说,还只是一则“过期”不久的“新闻事件”。等到一九四九年革命胜利以后,这首词就已经成为那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了。

唐朝杜甫写了几万首诗,其中也有一些从文学上看来,并不那么突出的作品,它们之所以在如今还有价值,恰恰也是因为见证了历史。

一九三一年的鲁迅,也许对共产党和毛主席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当他读到这首词时,只是脱口而出,暴露了自己对井冈山上的共产党人的粗浅印象罢了。

毛主席在诗词创作方面,其实一直都非常谦虚,所以鲁迅说他的词填得不好,他也不欲作出反驳。至于说他是“山大王”,后来类似的话,美国人斯诺也说过。

当时许多人都觉得共产党人就是“山大王”,国民党是“官兵”。只不过那个时候绝大部分的人都想不到,不出二十年,“兵与匪”的身份就倒过来了。

结语

以前读古代文学理论的时候,看到刘勰、钟嵘这些古代文论家老是在说写诗要有“意境”,要有深刻、丰富的含义。

但是当我读到唐朝李白等人的诗时,有时我并不觉得他们的诗,有什么深刻的“意境”与“内含”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一句,有什么深远的意义,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呢?无非就是在写游子在月夜思乡之情罢了。

人们喜欢这样的诗歌,无非是因为能够在阅读它的时候,被激发出一种思乡的情感罢了,这种效应就叫做——“共鸣”。

所以说诗既是言志的,也是言情的。有一些诗词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明的创作技巧和高大上的思想内涵,但是它在抒怀上做得好,所以它也就成功了。

不光是诗词,小说和影视剧也是一样。如果它们能激发出人们的“共鸣”,自然就会受到欢迎。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被这个作品激发出“共鸣”,那么他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作品不好了。

《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写的是打仗的事,井冈山上的将帅们,以及对战争本身就很感兴趣的人,读到它自然就会想起那一段光辉的历史,那些战争中激动人心的热血场面。

然而,像鲁迅这种整日伏案写文章的人,尽管他的内心充满了热血,他的文章也是“投枪和匕首”,但是毕竟他没有拿起过枪杆子,所以他多半是没有“共鸣”的。

因此鲁迅即使真的是在“贬低”这首《西江月·井冈山》,后世的人也不必“为尊者讳”,强说他没有那个意思。

在一九三一年的中国,红色革命正处于极度艰难的困境之中时,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共产党和毛主席呢?就更不要说欣赏到他诗词中的“好”了。

同样,当时的毛主席也不并是十分了解鲁迅。反而是在鲁迅评价过这首词以后,他才在冯雪峰的谈话中发现了鲁迅,又阅读了他大量的作品时,才觉得他好。

等到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达到最高点,且又公开在会议上评价鲁迅的作品是“投枪和匕首”之时,鲁迅也早已经辞世多年了。

所以一个人对于一首诗、一首词或者是一篇文章的评价,毕竟还是要受到他当时的“认知”限制的。

深圳SEO优化公司木棉湾seo优化双龙建站民治seo网站优化坂田高端网站设计南澳设计网站永湖网站设计模板光明企业网站建设大鹏网站seo优化吉祥标王坪山建站龙华品牌网站设计光明优化南山百度网站优化排名永湖优化坪地网络营销坪地网站建设设计民治网页设计丹竹头百姓网标王爱联关键词排名丹竹头关键词按天计费木棉湾百搜标王广州网络推广罗湖网站制作设计坂田百度seo盐田阿里店铺托管西乡百搜标王龙岗模板网站建设同乐网页制作坪山SEO按天计费福田网站优化排名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