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讲“四强”(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刘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3 10:04:47
来源:旗帜网

支部书记讲“四强”(1):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刘明

字体:

编者按:“四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涌现出一大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先进典型。为总结推广“四强”党支部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特开设“支部书记讲‘四强’”专栏,持续发布“四强”党支部典型经验做法,深化支部交流共建,以党支部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推动机关党建全面提质、全面加强。本期推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书记、司长刘明的经验介绍,敬请关注。

找准四个关键支点 

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业务范围涵盖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社会服务、“一老一小”等诸多领域,工作职能涉及规划、改革、政策、投资等各个方面。近年来,社会司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对标对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找准四个关键支点,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2024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党支部赴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第一个融合是头脑的融合。头脑的融合,就是要将机关干部的“政治头脑”和“业务头脑”结合起来。社会司党支部统筹安排党建学习和业务研讨,每周四下午开展的党支部集体学习,紧密联系职责、主动代入工作。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每个党小组不仅原原本本传达学习,还要逐一谈怎么领会、如何落实,使“政治头脑”和“业务头脑”真正融合到一起。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时,不少党员干部表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政策的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最大的内需,迫切需要进一步厘清社会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完善社会政策的顶层设计,补齐社会建设的短板弱项。党支部书记带领支委同志,赴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陕西等多地全面开展调研,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政策思路。今年以来,社会司一直密切配合教育部有关司局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起草这个重大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教育的问题。在规划起草之初,社会司党支部就旗帜鲜明提出,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教育、跳出教育看教育,围绕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来找教育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司党员干部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比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起草《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差距和重点举措建议》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工作贡献了发展改革部门的智慧力量。

2023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调研组在安徽省寿县八公山乡的村卫生室,详细了解乡村医生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个融合是干部的融合。社会司有33名党员干部,“85后”“90后”的干部占了一半以上,是战斗在各项工作一线的主力军。社会司把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协同培养,及时将政治素质强、党员群众公认度高的青年业务骨干增选为支委。刚刚完成的党支部换届中,除了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以外,5名支委全部为199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干部。这种安排,既给年轻干部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也给支部工作注入了生机活力。社会司党支部书记将年轻干部“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更好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学会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思考问题”。年轻干部担任支委后,政治机关意识得到了锤炼,在做规划、定政策时,首先会问:“这项改革、政策是否符合党中央精神?”在制定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就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做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2023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赴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植树活动并调研。

第三个融合是事业的融合。社会司党支部一直把组织年轻干部集体攻关研究破解重大问题,作为锤炼政治机关意识、锻炼干部、创新政策的重要抓手。在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组织的“关键小事”调研攻关活动中,社会司党支部将年轻干部分成两组,围绕党中央关心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来确定调研选题。第一个选题是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调研发现,近年来各地建设了类型多样的养老设施,但是全国养老床位空置率较高,这背后反映出养老服务供需的结构性错位。大部分老百姓需要的是居家社区养老,怎样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公共服务,让养老托育“离家不离社区”,既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围绕这个问题,在深入调研、精准测算基础上形成的报告获得了该活动的特等奖。调研报告的思路,迅速转化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提供了新的政策路径。第二个选题是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我国有2.9亿在校生,按照国际最低1%的标准识别拔尖创新人才,我国潜在拔尖创新人才超过290万人。围绕该选题,社会司青年干部进行了认真调研,发现目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四个缺”,即缺国家战略、缺发现机制、缺贯通培养、缺学段协同,得出了“我国缺少的不是天才,而是发现和培养天才的土壤”这一结论,相关调研报告获得该活动一等奖。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这样一个关键小事,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相关建议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有力有效推动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

2023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赴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主题党日,与福利院儿童亲切交流,了解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安置、社工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第四个融合是载体的融合。社会司党支部每个月都会确定一个与业务相关的主题,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既要把理论学深学透,更要解决实际问题,是社会司党支部主题党日的重要特色。比如,2023年主题教育期间,社会司党支部赴北京中轴线申遗现场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党员干部赴景山、天坛、先农坛等处开展调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传承、利用好北京中轴线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重大政治责任。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天坛公园里的五八二电台,对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尽快搬迁。社会司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实地调研,聚焦制约五八二电台搬迁的堵点问题,现场会商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五八二电台迁建工作。这次主题党日,为涉及中轴线申遗的其他项目迁建,提供了可参照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对推动相关工作形成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得到了主题教育中央第三十一指导组的高度肯定。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社会司党支部把学习新质生产力的课堂搬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过参观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国家种质资源库,青年干部谈学习体会,从一个小切口更加深入领会了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次主题党日还是一次深入调研,社会司党支部发现农科院的硕博士招生数量与其学科地位、导师数量严重不匹配。活动结束后,社会司积极与教育部有关司局会商农业科技领域研究生培养有关工作,有力支持了农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2023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党支部赴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主题党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论述。

社会司党支部的经验表明,党建和业务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简单嫁接,而是此长彼长、互相成就。业务为党建充盈内涵、丰富内容,党建为业务锚定方向、插上翅膀。做好两者深度融合不能简单相加,而是要尽快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下一步,社会司党支部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四强”党支部建设成效,继续夯实四个关键支点,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民生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宙超】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新疆棉农的奋斗故事
      • 新华视点丨 4月经济数据出炉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态势明显
      • 新华全媒+丨 你好,“邻居”——与城市多样生物相处之道
      • 新华每日电讯丨 “中国珍珠之都”进入“中场时刻”
      • 追光丨 心中有光 不惧黑暗
      • 秀我中国丨 “洋朋友”体验中式变装之京剧
      • 国际观察丨 以色列高层为何“内讧”
      • Vlog|骑马上山 观天池冶海
      • 走进自然界 这一次“听”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