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5月10日消息(记者李红军)5月9日,由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甘肃省首届国家级气候标志品牌交流会在陇南召开,与会专家就充分利用甘肃丰富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发掘高质量旅游目的地,推动气候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甘肃省首届国家级气候标志品牌交流会在陇南召开(央广网发 甘肃省气象局 供图)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包括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等多种气候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区。甘肃变化多样的气候和广阔的地形地理,孕育了大漠戈壁、绚丽丹霞、雪山林场、高原冰川、生态湿地、沙漠绿洲等大美风光。

推广气候标志品牌,不仅有利于改善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更有利于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经济和气候品牌的互利双赢。

从2019年开始,甘肃省气象局联合甘肃省文旅厅成功举办了“甘肃特色气候小镇”和“中国天然氧吧”申报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了一批生态环境优美、文旅资源丰富、设施配套完善的特色气候小镇和全省首个“中国天然氧吧”——舟曲,有力地推进了全省气候旅游资源评估,打造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气候标志品牌。目前,康县、迭部、武山等县正在组织申报“中国天然氧吧”。

“发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挖掘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气候资源,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动气候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甘肃气象部门服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赋能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有益实践。”甘肃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健红表示,与兄弟省份相比,甘肃气候品牌创建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甘肃省首届国家级气候标志品牌交流会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与气象深度融合,通过专业的气候资源评估评价,推动“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好产品”等气候生态品牌创建,推出一批气候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的县(区)及旅游区和具有气候资源禀赋的特色农产品,为公众旅游、度假、避暑及康养提供更为精准的向导,把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稳定、高黏性的客流量,助推甘肃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筑牢甘肃旅游金字招牌。

陶健红表示,甘肃气象部门将继续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气象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服务支撑作用,为各地开展宜居、宜业、宜游评估提供权威气候指标,并推动气候生态品牌创建地区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示范,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与价值,实现良好生态惠民利民,为建设美丽甘肃注入气象力量。

编辑:邸文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大时代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