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工作 >> 文旅产业

景区介绍:濮阳县A级景区
发布时间:2020-9-29 16:03:57   点击:次   【 打印】【 关闭】

挥公陵帝舜宫景区

       挥公园位于县城东南,是我县唯一一处3A级旅游景区,占地一千余亩园内除两个大型仿古建筑外,其余皆植以名种树木和花草,春天清风送爽,夏日苍翠簇拥,秋纳金风,冬藏神武。置身于此,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在景区的西北部,是占地面积80亩的挥公陵园。由挥公墓、挥公大殿、挥公雕像、广场等部分组成,气势宏伟,风格独特。濮阳人挥公是上古时期颛顼帝的重要辅臣,因发明弓箭战功卓著,被颛顼帝赐姓张,从此便有了张姓。因4月28日为挥公受封得姓纪念日,每年的这天,许多海内外张姓华人都到此寻根谒祖,世界张姓恳亲大会成为连接全世界华夏儿女的纽带。

       

瑕丘文物景区

       瑕丘文物景区位于距县城南9公里的五星乡堌堆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2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55亩。濮阳有句话说“十八里堌堆万长高”就是说的这里。明嘉靖《开州志》中记载:“瑕邱在州南十八里,纵横十五丈,西附小丘,高三丈。”瑕邱遗址尚在,是东西相连的两座高台,门口左右两碑,一是瑕邱古迹碑,一是游瑕邱记碑,都是清嘉庆九年知州李符清所立。走进山门,绿荫蔽日,碑碣林立,大殿、厢房、法事房一应俱全。每年的正月十八是舜帝生日,每到这天,这里将举行盛大的庙会,万人同吃一锅饭。瑕丘文物景区现有停车场7000平方米,停车位30余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一个,年接待旅游人数13万人,极大的带动地方消费,为宣传濮阳、宣传河南发挥了积极作用。

       

城隍庙

       城隍庙景区,城隍庙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总投资1500万元。城隍庙的祭礼活动始于北宋熙宁十年,也就是公元1007年,当时城隍庙作为京都门户的保护神,备受尊崇,香火也非常的旺盛。之后,宋室南迁,中原沦为金、元统治,战事频繁,庙事活动也日渐萧条。在明洪武六年,知州冯朝泰在宋朝时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修建城隍庙,庙事活动恢复了北宋旧观,自此以后,久盛不衰,历明清两朝达570余年。至清代中叶,城隍庙的建筑格局日臻完善,鸟瞰庙宇雄伟典雅,是濮阳古文明的缩影,

       虽历经千载,但由于城隍庙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城隍庙基本建筑和部分文物才得以保留至今,现存石碑数通,保存完整的明代石狮两对,现已修复古建筑房屋122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公西华故里

      公西集村位于渠村乡政府驻地南4.2公里处,属于典型的落河村,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246户,1264人,耕地面积1820亩。孔子七十二弟子其中的两位都出生在此地,分别是公西华和闵子骞,位列七十二贤前三。公西华是春秋末年鲁国人,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闵子骞是二十四孝之中的芦花顺母的主人翁。村中至今保留着唐明皇为祭奠孔子七十二贤之闵子骞、公西华而建的祠堂。公西集的特色在于“文化”和“原始风貌”。所以该村发展规划是着力打造“圣贤故里”和 “黄河湿地”这两块内容,规划原则上一是保护生态,突出乡野,在规划中以能突出乡村田野的气息感为宗旨,尽量少破坏田地植被,让公西集充满乡野的原始气息。二是挖掘整合,突出文化,对公西集的自然资源、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打造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