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教育局2023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奋力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多维发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回望2023年,珠海教育事业有哪些新亮点、新成绩?

过去一年,是珠海教育的基础教育学位攻坚年、教育质量突破年和学校管理提升年。珠海市教育局勇毅前行,奋力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学位攻坚行动火力全开,一座座美丽的校园拔地而起;“外引内培”强师铸魂,全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集团化办学改革成效显著,统筹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校地融合,高校以创新为引擎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回望来时路,砥砺再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表示,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13”思路举措,锚定“建设教育强市”目标,筑牢党建之基、稳定之基、基础建设之基,立足学生能力提升之本、教师专业发展之本、学校管理之本,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行动继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勤用“加法”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

去年9月,崭新的珠海市第二中学麒麟校区(以下简称“麒麟中学”)首次迎来900名新生。麒麟中学位于斗门区乾务镇,与富山工业园相邻,是珠海市在建规模最大的高中学校。该校办学规模为10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400名。与此同时,珠海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也招收首届新生276名。

这两所新建高中的开办,为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再添新力量。2023年,我市普通高中入读比例稳步提升,公办高中学位供给持续增多,全市入读普高比例达62.82%,在2022年首次突破六成的基础上再度提升。

学位乃教育之基石,学校建设连续4年被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去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学校50所,新增各类公办学位4.15万个,稳妥有效应对“二孩”放开后最大的小学入学高峰,全市适龄幼儿入读公办幼儿园比例从学位攻坚前的29.43%提升到44.83%,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办幼儿园实现不抽签不摇号直接入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名师工程”,新增国家级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省级名校长名教师24名,省级名师及正高级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比例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590名,招聘人数创历年新高;实施“香山园丁”培养计划,连续7届举办全市校长暑期高级研修班,打造“香山教育讲堂”培训品牌;评选10名香山名师及首批5名香山名校长,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聚焦“教有优师”,我市通过引育结合推动名师倍增,分类施策激发队伍活力等举措,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妙用“乘法”

教育综合实力节节攀升

去年11月,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为期4天的教育盛会,参展观众超5.5万人次,超过300万人次通过直播平台“云端看教博”,全网新媒体平台总曝光量超过6000万次。

近百场论坛名师大咖齐聚珠海,教博会的平台作用、窗口效应持续放大,创新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这场大会,搭建了一个共享、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见证了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碰撞与融合,促进了各类教育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积蓄创新“源动力”、加速释放发展“新动能”。

第六届教博会的成功举办,是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携手,提升珠海教育影响力和打造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生动实践。

强发展、补短板,教育综合实力节节攀升。去年,香洲区、金湾区入选省首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我市两项成果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职教师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区域教育均衡状况持续改善,出台“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方案,新增18所学校落户西部地区,香洲区南湾教育振兴三年攻坚成效突出。

开展公办幼儿园晚托服务是珠海进一步深化教育服务民生能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市真抓实干为民解忧的具体行动。2023年,全市共有34所公办幼儿园开展暑期保教服务,惠及幼儿达3866人;全市107所公办幼儿园开展晚托服务,覆盖全市84%的公办幼儿园,惠及幼儿达7600余人。推出公办幼儿园晚托及假期托管服务,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按时接送难”“假期看护难”问题,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现在有了幼儿园晚托,孩子在熟悉的空间活动,安全有了保障,晚托服务质量也很高!每天来接孩子,他都是笑着出来的。”书香幼儿园学生家长费先生说。

在持续推进教育服务民生方面,珠海市教育局还实施“火炬点燃行动”,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举办疫情后首届珠海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规模创历史之最;为预防学生近视,实施“明亮工程”,在2023年底,全市中小学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强基固本促提升

持续擦亮珠海教育“金名片”

凝心聚力谋新篇,扬帆起航踏新程。2024年,珠海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强基固本促提升”三大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擦亮珠海教育这张“金名片”。

2024年是我市实施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珠海市教育局将紧扣未来人口发展形势,结合学龄人口变动特征,加强学位供需研判,科学规划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高品质学位供给。全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28所,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8万个。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实施基础教育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我市西部地区寄宿制初中建设、稳步推进优质我市师资跨区域交流提升等举措,提升集团化办学质效,推动东西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高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

扎实推动立德树人,彰显教育惠民温度。例如,邀请百名社会优秀人士代表(如企业家、运动员、劳动模范等)到百所学校讲百场思政课;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军体拳和传统武术进校园,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试点打造39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预计服务家庭超1万户。

此外,新的一年,我市还将更深层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能,鼓励在珠高校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增设专业及扩大招生规模;健全珠港澳官方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文字:张景璐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珠海市教育局2023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奋力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珠海特区报 2024-01-30 11:0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凸显了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多维发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

回望2023年,珠海教育事业有哪些新亮点、新成绩?

过去一年,是珠海教育的基础教育学位攻坚年、教育质量突破年和学校管理提升年。珠海市教育局勇毅前行,奋力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学位攻坚行动火力全开,一座座美丽的校园拔地而起;“外引内培”强师铸魂,全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集团化办学改革成效显著,统筹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校地融合,高校以创新为引擎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回望来时路,砥砺再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表示,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13”思路举措,锚定“建设教育强市”目标,筑牢党建之基、稳定之基、基础建设之基,立足学生能力提升之本、教师专业发展之本、学校管理之本,以“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行动继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勤用“加法”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

去年9月,崭新的珠海市第二中学麒麟校区(以下简称“麒麟中学”)首次迎来900名新生。麒麟中学位于斗门区乾务镇,与富山工业园相邻,是珠海市在建规模最大的高中学校。该校办学规模为108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400名。与此同时,珠海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也招收首届新生276名。

这两所新建高中的开办,为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再添新力量。2023年,我市普通高中入读比例稳步提升,公办高中学位供给持续增多,全市入读普高比例达62.82%,在2022年首次突破六成的基础上再度提升。

学位乃教育之基石,学校建设连续4年被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去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学校50所,新增各类公办学位4.15万个,稳妥有效应对“二孩”放开后最大的小学入学高峰,全市适龄幼儿入读公办幼儿园比例从学位攻坚前的29.43%提升到44.83%,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办幼儿园实现不抽签不摇号直接入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深入实施“新强师工程”“名师工程”,新增国家级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1名、省级名校长名教师24名,省级名师及正高级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比例均位居全省前列;2023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1590名,招聘人数创历年新高;实施“香山园丁”培养计划,连续7届举办全市校长暑期高级研修班,打造“香山教育讲堂”培训品牌;评选10名香山名师及首批5名香山名校长,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聚焦“教有优师”,我市通过引育结合推动名师倍增,分类施策激发队伍活力等举措,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妙用“乘法”

教育综合实力节节攀升

去年11月,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为期4天的教育盛会,参展观众超5.5万人次,超过300万人次通过直播平台“云端看教博”,全网新媒体平台总曝光量超过6000万次。

近百场论坛名师大咖齐聚珠海,教博会的平台作用、窗口效应持续放大,创新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这场大会,搭建了一个共享、展示与交流的平台,见证了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碰撞与融合,促进了各类教育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积蓄创新“源动力”、加速释放发展“新动能”。

第六届教博会的成功举办,是北京师范大学和珠海市携手,提升珠海教育影响力和打造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的生动实践。

强发展、补短板,教育综合实力节节攀升。去年,香洲区、金湾区入选省首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我市两项成果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职教师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区域教育均衡状况持续改善,出台“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方案,新增18所学校落户西部地区,香洲区南湾教育振兴三年攻坚成效突出。

开展公办幼儿园晚托服务是珠海进一步深化教育服务民生能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市真抓实干为民解忧的具体行动。2023年,全市共有34所公办幼儿园开展暑期保教服务,惠及幼儿达3866人;全市107所公办幼儿园开展晚托服务,覆盖全市84%的公办幼儿园,惠及幼儿达7600余人。推出公办幼儿园晚托及假期托管服务,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按时接送难”“假期看护难”问题,获得社会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现在有了幼儿园晚托,孩子在熟悉的空间活动,安全有了保障,晚托服务质量也很高!每天来接孩子,他都是笑着出来的。”书香幼儿园学生家长费先生说。

在持续推进教育服务民生方面,珠海市教育局还实施“火炬点燃行动”,护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举办疫情后首届珠海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比赛规模创历史之最;为预防学生近视,实施“明亮工程”,在2023年底,全市中小学教室照明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强基固本促提升

持续擦亮珠海教育“金名片”

凝心聚力谋新篇,扬帆起航踏新程。2024年,珠海市教育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强基固本促提升”三大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擦亮珠海教育这张“金名片”。

2024年是我市实施基础教育学位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珠海市教育局将紧扣未来人口发展形势,结合学龄人口变动特征,加强学位供需研判,科学规划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高品质学位供给。全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28所,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8万个。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实施基础教育育人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我市西部地区寄宿制初中建设、稳步推进优质我市师资跨区域交流提升等举措,提升集团化办学质效,推动东西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高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

扎实推动立德树人,彰显教育惠民温度。例如,邀请百名社会优秀人士代表(如企业家、运动员、劳动模范等)到百所学校讲百场思政课;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军体拳和传统武术进校园,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首批试点打造39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预计服务家庭超1万户。

此外,新的一年,我市还将更深层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能,鼓励在珠高校围绕我市重点发展产业增设专业及扩大招生规模;健全珠港澳官方合作交流机制,加强与湾区其他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文字:张景璐 图片:朱习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