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东西劳务协作 助推乡村振兴——金湾与习水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1-06-07 11:10:33

6月2日下午,金湾区与遵义习水县人社部门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并就金湾习水两地人社部门对口劳务协作工作开展座谈,为进一步深化两地人社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劳务协作,促进稳岗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地人社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搭建金湾、习水两地长效、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建实建牢“东西部劳务协作之桥”。

签订协议

为深入了解金湾区用工供需需求,习水县人社局一行在金湾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丽珠等企业实地考察劳动力缺口及企业用工环境,习水县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金湾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基本用工情况,为下一步劳动力转移对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本次劳务合作协议的签订,金湾区与习水县在深化劳务协作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明确了新阶段两地劳务协作工作的目标任务、供求对接、组织接收、岗位培训等事项,并对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开展职校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洽谈,积极帮助习水县脱贫人口实现就业转移。

金湾区还将定期收集岗位合适、管理规范、责任感强的企业,并筛选出合适脱贫劳动力求职选择的岗位作为定向安置单位,做好脱贫劳动力落地输送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并加强金湾区与习水职业院校间合作交流,围绕企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针对性制定教学措施,精准培育脱贫家庭学生,引导学生到珠海就读,促进毕业后就地就业。

据了解,目前金湾区在习水县当地建立了金湾驻习水劳务工作站,与该县建立劳务对接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任务,推动脱贫致富的民生愿景早日转化为幸福实景。通过该就业服务工作站,金湾区及时将金湾企业招聘信息、招用工活动及重点高职院校服务对接等工作延伸到习水县,并积极向其推送珠海市劳动力输入和引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做好金湾区用工环境及金湾区企业的宣传推介,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前指导及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法律法规、个人权益保护、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未来,两地人社部门将继续落实对口劳务协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两地人社部门工作联动,在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就业培训协作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协作机制、完善稳岗就业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确保两地劳务协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通过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确保务工人员“出得来、留得下、稳得住”,防止出现脱贫以后再返贫的问题,促进双方实现互补共赢。

文字:詹燕超 图片:黄振坚 编辑:吴立平 责任编辑:杨文俊
深化东西劳务协作 助推乡村振兴——金湾与习水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合作协议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1-06-07 11:10:33

6月2日下午,金湾区与遵义习水县人社部门签订了劳务合作协议,并就金湾习水两地人社部门对口劳务协作工作开展座谈,为进一步深化两地人社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劳务协作,促进稳岗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地人社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搭建金湾、习水两地长效、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建实建牢“东西部劳务协作之桥”。

签订协议

为深入了解金湾区用工供需需求,习水县人社局一行在金湾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前往丽珠等企业实地考察劳动力缺口及企业用工环境,习水县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金湾区产业发展方向和基本用工情况,为下一步劳动力转移对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本次劳务合作协议的签订,金湾区与习水县在深化劳务协作方面进一步达成共识,明确了新阶段两地劳务协作工作的目标任务、供求对接、组织接收、岗位培训等事项,并对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开展职校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洽谈,积极帮助习水县脱贫人口实现就业转移。

金湾区还将定期收集岗位合适、管理规范、责任感强的企业,并筛选出合适脱贫劳动力求职选择的岗位作为定向安置单位,做好脱贫劳动力落地输送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并加强金湾区与习水职业院校间合作交流,围绕企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针对性制定教学措施,精准培育脱贫家庭学生,引导学生到珠海就读,促进毕业后就地就业。

据了解,目前金湾区在习水县当地建立了金湾驻习水劳务工作站,与该县建立劳务对接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任务,推动脱贫致富的民生愿景早日转化为幸福实景。通过该就业服务工作站,金湾区及时将金湾企业招聘信息、招用工活动及重点高职院校服务对接等工作延伸到习水县,并积极向其推送珠海市劳动力输入和引进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补贴政策,做好金湾区用工环境及金湾区企业的宣传推介,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前指导及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法律法规、个人权益保护、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

未来,两地人社部门将继续落实对口劳务协作工作,进一步加强与两地人社部门工作联动,在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就业培训协作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协作机制、完善稳岗就业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确保两地劳务协作各项举措落到实处。通过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确保务工人员“出得来、留得下、稳得住”,防止出现脱贫以后再返贫的问题,促进双方实现互补共赢。

文字:詹燕超 图片:黄振坚 编辑:吴立平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