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 教学
  • 科研
  • 学术
  • 讲座
  • 交流
  • 党群
  • 院系
  • 校园
  • 服务
  • 医卫
  • 人物
  • 学者
  • 学生
  • 校史
  • 校友
  • 就业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两金四银 第五届“互联网+”大赛西电再创佳绩
时间:2019-10-17 17:38:50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本科生院点击:

西电学子第五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获两金四银一铜 首获国际赛道金奖

西电荣获高教主赛道“先进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伟 赵岩松)“‘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最后得分87.47分。”全场的西电观摩人员激动的鼓起掌来,“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与同组的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项目激烈竞争,最终艰难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10月12日至16日,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等出席系列活动。

经过激烈角逐,西电共获得2金4银1铜的优秀成绩,首获国际赛道金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三。其中西电“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和“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2个项目获金奖,“纳心动力—为心脏起搏器高效供电的纳米发电机”“Muses—人工智能作曲”“与你瞳行—渐冻人智慧生活眼控轮椅”“AI蚊虫监测系统”4个项目获银奖,“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1个项目获铜奖。西电荣获大赛主赛道“先进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李云松、王阳等金奖项目指导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全国总决赛期间,副校长石光明来到浙江大学亲切慰问全体参赛师生,悉心指导参赛项目,并全程观摩了西电所有项目路演,为参赛团队加油鼓劲。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院、校团委、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创新创业导师一同到现场指导参赛项目并观摩比赛。

大赛现场总决赛包括金奖争夺赛、金奖复活赛、主赛道3强争夺赛、冠军争夺赛、颁奖仪式等环节;颁奖仪式对金奖银奖项目和单项奖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行了高校集体奖、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表彰环节。同时举办了大赛会旗交接仪式,第六届大赛将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

大赛表彰银奖获奖团队

大赛表彰金奖获奖团队

大赛表彰高校集体奖

大赛获奖师生代表在颁奖仪式现场集体合影

西电高度重视“互联网+”大赛,尤其重视本科生参加大赛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长,重点培育本科生原创团队,同时组织学校创新创业实验班、国创项目中有意愿、有潜质的本科生参与到研究生项目和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当中,在第四届大赛中,本科生原创项目“HoloScreen空间立体显像仪”获得全国金奖,在本届大赛中,以本科生为主的项目“muses-人工智能作曲”“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余晋级国赛决赛的5个项目也都有本科生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赛自3月28日启动以来,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院、校团委、校友总会、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及各学院等大赛组委会单位共同努力下,学校共组织621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主赛道549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72项,参赛学生3000余名。最终,学校选拔了34支团队参加陕西省省赛,其中10支团队获得了陕西省金奖,7个项目参加国赛,6个项目经过国赛网评、国赛会评,晋级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

大赛筹备期间,学校先后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互联网+”大赛专家、企业家、创业校友、知名投资人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会30余场,重点辅导和打磨项目40余次,覆盖全校学生5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热情和参赛项目质量。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大赛是由李克强总理2015年倡导发起,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主动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第一届由吉林大学承办,第二届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第三届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第四届由厦门大学承办,第五届由浙江大学承办,第六届大赛将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

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构建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中学生)”四大板块,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高职赛道、国际赛道和萌芽板块。大赛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457.4万人,参赛项目数109.7万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24个,报名人数和参赛项目数再创新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大赛总决赛期间,共产生金奖121项、银奖286项,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70项(港澳台6项金奖)、银奖140项;职教赛道金奖18项、银奖50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8项、银奖51项;国际赛道金奖15项、银奖45项。萌芽版块共产生创新潜力奖20项。

获奖项目名单:

1、“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秦皓楠、罗昳萌、何霖峰、宋长贺、李永军、胡银林、曲家慧、陈宜乔、白志飞、李波根、邢泓坤、樊潇怡、朱怡馨、胡静、高隆、席博博、郑毓轩、师艳子、曹锴郎、郝丰达、江涛、蒋恺、李华清、王康康、孟昱、王茹、赵东升、刘伟、刘保珠、胡锐、阳健、杜旭飞

指导教师:李云松、刘凯、肖嵩、雷杰、张静、郭杰、王柯俨、吴宪云、谢卫莹、何刚、宋锐、李娇娇、张铭津

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遥感图像压缩算法、硬件架构、抗辐照芯片设计以及复杂星载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发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宇航高速图像压缩芯片“雅芯-天图”,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遥感卫星发展的图像压缩理论方法和核心芯片瓶颈,为我国获取国际最高水平的分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本项目是给卫星制造厂商出售基于“雅芯-天图”芯片的定制化宇航级智能化实时高速图像压缩系统。针对用户具体需求:高分辨图片、实时性传输、高可靠低功耗不同程度的组合需求,通过并行化的设计方法采用多组分发或收集的策略,保障数据传输的高质量高速度,同时具有智能自适应功能和灵活配置模式的专属设计。服务军用和商业领域遥感卫星,针对载荷系统的具体需求,满足星载实时高速图像压缩处理需求,提供高质量可靠的图像数据传输功能的解决方案。

2、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国际赛道

项目组别: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项目所属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Baoyue Zhang、Anqi Hu、Guanghui Ren、Kai Xu、Naresh Pillai、Ali Zavabeti、Yichen Wang

指导老师:王阳、沈八中、Jian Zhen Ou、顾华玺、张文博、于海涛、王思阳

项目简介:

Our 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s products use micro-nano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new nano-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achieve early, in situ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This detection pill includes an ultrasensitive gastric cancer biomarker detector,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a miniature harmless battery, and a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size of the entire 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vitamin capsules. The probe can be swallowed into the body's stomach system for real-time, in situ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ignal will be sent to the receiving terminal through its integra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receiving terminal is able to intelligently compare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the cloud database. Once the cancer biomarker signal is found, the system will issue an alert. The doctor can make a detailed testing and treatment plan for the next step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3、Muses——人工智能作曲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陈少宏、张兴宇、黄羽晴、陈永谦、栾恺、赵至夫、韩翔宇、张飞、张丽萍、张言越、朱孝羽、李亚倩、朱雨恒、林依清、欧宇恒、林子涵、陆雨桢、任奕洁、周美宏、雷清扬、靳一轩、陈仲美好、闫瀚博、王顺其、鹿哲源、庞义人、王昊强、马天、李赟

指导教师:石光明、崔江涛、朱伟、吴家骥、华俊文、张志为

项目简介:

本项目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商业音乐创作,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高速度的自主化智能谱曲,为创意要求较低、而对价格较敏感的部分商业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项目核心技术——基于GAN和LSTM的智能谱曲算法和视频多元素提取算法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先进性。项目在独立游戏配乐、微电影插曲、短视频配乐和氛围音乐等商用应用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纳心动力—为心脏起搏器高效供电的纳米发电机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参赛队员:焦婧一、赵沫沫、雷婧、刘书海、刘栋、袁慧、孙艳蕊、付烨明、李文轩、韩笑、郭哲宇、董世超、余圣杰、黄家豪、党丙杰

指导教师:秦勇、杨如森、胡波、顾陇

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纳米发电机技术,构建出一种新的对生物体内能量收集方式和发电方式。将这种技术用于心脏起搏器的供电设备,可以实现体内长时间持续驱动植入式医疗器件而且大幅减弱对生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影响,延长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排斥反应。这种技术能为更多患者减轻负担、减缓病痛,不仅可以实现体内长时间持续驱动植入式医疗器件而且大幅减弱对生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影响,为植入式医疗器件的临床使用奠定研究基础。

随着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由纳米发电机驱动的心脏起搏器迈向成为高性能、多功能、自动化、终身型的生命支持系统!

5、AI蚊虫监测系统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组别:商业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参赛队员:付博勋、苗宏达、金星、杜曜辛、景易星、杨文哲、韩笑、徐显梁、李旭超、王阿茹娜、李国良、史婕、周美宏、曹思慧、胡春馨、李炫桥

指导教师:李甫、谢雪梅、吴家骥、杨众杰、牛毅

项目简介:

AI蚊虫监测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为一体,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蚊虫病媒远程实时监测。产品的多功能移动诱捕终端对蚊虫进行诱捕和收集,并在终端上搭载自研的深度学习高精度蚊虫检测识别算法,对诱捕到的蚊虫计数和分类;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各个终端收集到的蚊虫数据、温湿度、气压、地理坐标等信息进行实时上传;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统计和计算。通过对蚊虫密度的监测实现对其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所可能携带病原进行风险评估,做出孳生地分析和疾病的预警,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决策参考,以便进行相应的杀灭与控制。

6、与你瞳行-渐冻人智慧生活眼控轮椅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组别:公益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参赛队员:孙龙、黄钟健、杨育婷、孙其功、白义东、邵奕霖、于正洋、赵嘉璇、李淳泽、张艳、周金柳、李云、陈大帆、马天植、刘云龙、胡文波、韦暄耿、王浩然、高捷、李秀芳、王泽新、耿泽卿、宋航

指导教师:焦李成、冯国栋、蔡锋雷、王召伟、李文轩、宋宝萍

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一套基于眼球追踪的渐冻人智能生活辅助系统,系统采用眼球追踪技术,智能地识别渐冻人操作意图,根据意图控制轮椅进行移动,实现渐冻人自主出行的目的。同时团队结合在智能家居方面的积累,渐动人动动眼球即可控制家中灯光,空调等智能设备,为渐冻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通过眼球的控制,我们解放了陪护人员的双手,让渐冻人能够自主地生活和出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加入自主出入电梯等更多实用功能,为渐冻人提供更灵活便捷的出行生活服务。我们希望让渐冻人也能平等地自由出行,享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乐趣。

7、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

获奖等奖:全国铜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杨嘉怡、邱张西子、黄麓源、刘健晖、王程业、李玉玺、杨世广、雍浩、薛成铭、孟祥煜

指导教师:吕晓洲、朱文凯、包为民、李小平

项目简介:

在机器听觉、视觉、嗅觉百花齐放的今天,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实现了机器触觉实现了真正人类皮肤最重要的三种感觉:压觉、触觉、温度觉,为实现真正拟人机器人创造可能。在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达到8500万人,其中肢体残疾更是占到其中最高比例2472万,假肢市场需求极其庞大。但是现在的假肢大多只是起到装饰和支撑身体平衡的作用,国外一些前沿研究团队实现了通过人体机电信号控制假肢动作,肢体残缺感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采用亲肤材料封装,从弹性、柔软、延展、不刺激等多个方面完全做到人类对于皮肤的要求。性能方面,压力测量范围高达0-500Kpa,反应时间为80ms,远低于人类皮肤电反射的150ms,皮肤厚度可薄致1mm。FlexSkin,做真正的电子皮肤。

上一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下一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生支部书记培训第三讲开讲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西电要闻
  • 教学
  • 科研
  • 学术
  • 讲座
  • 交流
  • 党群
  • 院系
  • 校园
  • 服务
  • 医卫
  • 人物
  • 学者
  • 学生
  • 校史
  • 校友
  • 就业
两金四银 第五届“互联网+”大赛西电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19-10-17 17:38:50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本科生院点击: 我要评论: 0
 T |  T 

西电学子第五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获两金四银一铜 首获国际赛道金奖

西电荣获高教主赛道“先进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朱伟 赵岩松)“‘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最后得分87.47分。”全场的西电观摩人员激动的鼓起掌来,“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与同组的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项目激烈竞争,最终艰难获得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10月12日至16日,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浙江大学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等出席系列活动。

经过激烈角逐,西电共获得2金4银1铜的优秀成绩,首获国际赛道金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三。其中西电“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项目和“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2个项目获金奖,“纳心动力—为心脏起搏器高效供电的纳米发电机”“Muses—人工智能作曲”“与你瞳行—渐冻人智慧生活眼控轮椅”“AI蚊虫监测系统”4个项目获银奖,“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1个项目获铜奖。西电荣获大赛主赛道“先进集体奖”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李云松、王阳等金奖项目指导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

全国总决赛期间,副校长石光明来到浙江大学亲切慰问全体参赛师生,悉心指导参赛项目,并全程观摩了西电所有项目路演,为参赛团队加油鼓劲。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院、校团委、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创新创业导师一同到现场指导参赛项目并观摩比赛。

大赛现场总决赛包括金奖争夺赛、金奖复活赛、主赛道3强争夺赛、冠军争夺赛、颁奖仪式等环节;颁奖仪式对金奖银奖项目和单项奖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行了高校集体奖、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表彰环节。同时举办了大赛会旗交接仪式,第六届大赛将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

大赛表彰银奖获奖团队

大赛表彰金奖获奖团队

大赛表彰高校集体奖

大赛获奖师生代表在颁奖仪式现场集体合影

西电高度重视“互联网+”大赛,尤其重视本科生参加大赛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长,重点培育本科生原创团队,同时组织学校创新创业实验班、国创项目中有意愿、有潜质的本科生参与到研究生项目和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当中,在第四届大赛中,本科生原创项目“HoloScreen空间立体显像仪”获得全国金奖,在本届大赛中,以本科生为主的项目“muses-人工智能作曲”“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余晋级国赛决赛的5个项目也都有本科生的积极参与和重要贡献。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赛自3月28日启动以来,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院、校团委、校友总会、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及各学院等大赛组委会单位共同努力下,学校共组织621个项目报名参赛,其中主赛道549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72项,参赛学生3000余名。最终,学校选拔了34支团队参加陕西省省赛,其中10支团队获得了陕西省金奖,7个项目参加国赛,6个项目经过国赛网评、国赛会评,晋级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

大赛筹备期间,学校先后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互联网+”大赛专家、企业家、创业校友、知名投资人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会30余场,重点辅导和打磨项目40余次,覆盖全校学生5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热情和参赛项目质量。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大赛是由李克强总理2015年倡导发起,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主动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赛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第一届由吉林大学承办,第二届由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第三届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第四届由厦门大学承办,第五届由浙江大学承办,第六届大赛将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

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构建了“高教、职教、国际、萌芽(中学生)”四大板块,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高职赛道、国际赛道和萌芽板块。大赛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457.4万人,参赛项目数109.7万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24个,报名人数和参赛项目数再创新高,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大赛总决赛期间,共产生金奖121项、银奖286项,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70项(港澳台6项金奖)、银奖140项;职教赛道金奖18项、银奖50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8项、银奖51项;国际赛道金奖15项、银奖45项。萌芽版块共产生创新潜力奖20项。

获奖项目名单:

1、“雅芯-天图”宇航级高速图像处理芯片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秦皓楠、罗昳萌、何霖峰、宋长贺、李永军、胡银林、曲家慧、陈宜乔、白志飞、李波根、邢泓坤、樊潇怡、朱怡馨、胡静、高隆、席博博、郑毓轩、师艳子、曹锴郎、郝丰达、江涛、蒋恺、李华清、王康康、孟昱、王茹、赵东升、刘伟、刘保珠、胡锐、阳健、杜旭飞

指导教师:李云松、刘凯、肖嵩、雷杰、张静、郭杰、王柯俨、吴宪云、谢卫莹、何刚、宋锐、李娇娇、张铭津

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遥感图像压缩算法、硬件架构、抗辐照芯片设计以及复杂星载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发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宇航高速图像压缩芯片“雅芯-天图”,突破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遥感卫星发展的图像压缩理论方法和核心芯片瓶颈,为我国获取国际最高水平的分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本项目是给卫星制造厂商出售基于“雅芯-天图”芯片的定制化宇航级智能化实时高速图像压缩系统。针对用户具体需求:高分辨图片、实时性传输、高可靠低功耗不同程度的组合需求,通过并行化的设计方法采用多组分发或收集的策略,保障数据传输的高质量高速度,同时具有智能自适应功能和灵活配置模式的专属设计。服务军用和商业领域遥感卫星,针对载荷系统的具体需求,满足星载实时高速图像压缩处理需求,提供高质量可靠的图像数据传输功能的解决方案。

2、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ndustrialization Project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国际赛道

项目组别: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项目所属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Baoyue Zhang、Anqi Hu、Guanghui Ren、Kai Xu、Naresh Pillai、Ali Zavabeti、Yichen Wang

指导老师:王阳、沈八中、Jian Zhen Ou、顾华玺、张文博、于海涛、王思阳

项目简介:

Our 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s products use micro-nano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new nano-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achieve early, in situ detection of gastric cancer. This detection pill includes an ultrasensitive gastric cancer biomarker detector, a micro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a miniature harmless battery, and a wireless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size of the entire early gastric cancer detection pill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ordinary vitamin capsules. The probe can be swallowed into the body's stomach system for real-time, in situ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for gastric cancer. The real-time detection signal will be sent to the receiving terminal through its integra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receiving terminal is able to intelligently compare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the cloud database. Once the cancer biomarker signal is found, the system will issue an alert. The doctor can make a detailed testing and treatment plan for the next step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3、Muses——人工智能作曲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陈少宏、张兴宇、黄羽晴、陈永谦、栾恺、赵至夫、韩翔宇、张飞、张丽萍、张言越、朱孝羽、李亚倩、朱雨恒、林依清、欧宇恒、林子涵、陆雨桢、任奕洁、周美宏、雷清扬、靳一轩、陈仲美好、闫瀚博、王顺其、鹿哲源、庞义人、王昊强、马天、李赟

指导教师:石光明、崔江涛、朱伟、吴家骥、华俊文、张志为

项目简介:

本项目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商业音乐创作,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高速度的自主化智能谱曲,为创意要求较低、而对价格较敏感的部分商业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项目核心技术——基于GAN和LSTM的智能谱曲算法和视频多元素提取算法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先进性。项目在独立游戏配乐、微电影插曲、短视频配乐和氛围音乐等商用应用行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纳心动力—为心脏起搏器高效供电的纳米发电机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参赛队员:焦婧一、赵沫沫、雷婧、刘书海、刘栋、袁慧、孙艳蕊、付烨明、李文轩、韩笑、郭哲宇、董世超、余圣杰、黄家豪、党丙杰

指导教师:秦勇、杨如森、胡波、顾陇

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纳米发电机技术,构建出一种新的对生物体内能量收集方式和发电方式。将这种技术用于心脏起搏器的供电设备,可以实现体内长时间持续驱动植入式医疗器件而且大幅减弱对生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影响,延长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排斥反应。这种技术能为更多患者减轻负担、减缓病痛,不仅可以实现体内长时间持续驱动植入式医疗器件而且大幅减弱对生物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影响,为植入式医疗器件的临床使用奠定研究基础。

随着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由纳米发电机驱动的心脏起搏器迈向成为高性能、多功能、自动化、终身型的生命支持系统!

5、AI蚊虫监测系统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组别:商业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参赛队员:付博勋、苗宏达、金星、杜曜辛、景易星、杨文哲、韩笑、徐显梁、李旭超、王阿茹娜、李国良、史婕、周美宏、曹思慧、胡春馨、李炫桥

指导教师:李甫、谢雪梅、吴家骥、杨众杰、牛毅

项目简介:

AI蚊虫监测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为一体,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蚊虫病媒远程实时监测。产品的多功能移动诱捕终端对蚊虫进行诱捕和收集,并在终端上搭载自研的深度学习高精度蚊虫检测识别算法,对诱捕到的蚊虫计数和分类;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各个终端收集到的蚊虫数据、温湿度、气压、地理坐标等信息进行实时上传;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统计和计算。通过对蚊虫密度的监测实现对其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及所可能携带病原进行风险评估,做出孳生地分析和疾病的预警,为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决策参考,以便进行相应的杀灭与控制。

6、与你瞳行-渐冻人智慧生活眼控轮椅

获奖等奖:全国银奖

项目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组别:公益组

项目所属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参赛队员:孙龙、黄钟健、杨育婷、孙其功、白义东、邵奕霖、于正洋、赵嘉璇、李淳泽、张艳、周金柳、李云、陈大帆、马天植、刘云龙、胡文波、韦暄耿、王浩然、高捷、李秀芳、王泽新、耿泽卿、宋航

指导教师:焦李成、冯国栋、蔡锋雷、王召伟、李文轩、宋宝萍

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一套基于眼球追踪的渐冻人智能生活辅助系统,系统采用眼球追踪技术,智能地识别渐冻人操作意图,根据意图控制轮椅进行移动,实现渐冻人自主出行的目的。同时团队结合在智能家居方面的积累,渐动人动动眼球即可控制家中灯光,空调等智能设备,为渐冻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通过眼球的控制,我们解放了陪护人员的双手,让渐冻人能够自主地生活和出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加入自主出入电梯等更多实用功能,为渐冻人提供更灵活便捷的出行生活服务。我们希望让渐冻人也能平等地自由出行,享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乐趣。

7、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

获奖等奖:全国铜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杨嘉怡、邱张西子、黄麓源、刘健晖、王程业、李玉玺、杨世广、雍浩、薛成铭、孟祥煜

指导教师:吕晓洲、朱文凯、包为民、李小平

项目简介:

在机器听觉、视觉、嗅觉百花齐放的今天,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实现了机器触觉实现了真正人类皮肤最重要的三种感觉:压觉、触觉、温度觉,为实现真正拟人机器人创造可能。在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达到8500万人,其中肢体残疾更是占到其中最高比例2472万,假肢市场需求极其庞大。但是现在的假肢大多只是起到装饰和支撑身体平衡的作用,国外一些前沿研究团队实现了通过人体机电信号控制假肢动作,肢体残缺感仍然是未解决的难题。FlexSkin柔性电子皮肤采用亲肤材料封装,从弹性、柔软、延展、不刺激等多个方面完全做到人类对于皮肤的要求。性能方面,压力测量范围高达0-500Kpa,反应时间为80ms,远低于人类皮肤电反射的150ms,皮肤厚度可薄致1mm。FlexSkin,做真正的电子皮肤。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评论
服务
    缴费 邮箱 工资 校园网流量 校内电话
热站
    官方微博 睿思 雁塔晨钟 图书馆 就业
资源
    读报 高清VOD 校历 学术 西电VIS
西电往事
  •    张海林:好学不倦 精益求精
  •    李建东:刻苦钻研 砥砺前行
  •    刘增基:坚守初心 矢志不渝
  •    【西电往事】当流星划过东方——红色传奇之西电“流星余迹”通信
  •    【西电往事】杨绍全:编写国内高校首套电子对抗专业教材 主持研
  •    【西电往事】毛乃宏:投身中国天线学科和天线测量事业,为国防科
  •    【西电往事】孙肖子:在革命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    西电往事丨葛仕民:与气象邂逅,与西电同行
  •    西电往事丨彭学愚:在信息处理技术上下苦功
本月热点
西电影像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