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务实发展,强化问题导向,会议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总蓝图以及“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邀请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郜军等专家分别从科技自立自强、强链补链延链、彰显现代文明价值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四个角度为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江宁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建言献策。

  紧扣发展之问、现实所需,会议发布8个第二批调研课题名单,进一步深化对基层实践的理论探索,以丰富的“江宁实践”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更多有益且有效的“江宁案例”。

  在专家主旨演讲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是基层数字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趋势,并为江宁数字社会治理带来了创新应用场景、推进智能生态网络构建与政务热线深度融合、提高基层数据资源的共享水平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充分发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基层治理的作用等发展建议。

  郜军认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本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转移。对于江宁而言,要充分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和区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研究所、解决一批产业重大技术难题、孵化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引进培养一批产业创新人才,以创新构建独具江宁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与生态,从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康宁通过昆山、江阴模式探寻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即推动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真正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指导中小企业基于成熟技术开展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建设高水平的“数字江宁”,扩大江宁影响,力争成为产业科技信息的重要策源地。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戴珩说,江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作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宁一是要做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要进一步开展对江宁文化和湖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从建设新的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准确判断江宁文化的特质、禀赋,以及江宁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当代价值和时代内涵,三是要整合区内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共同塑造和输出江宁文化整体形象,更好呈现和传播江宁文化。(江宣)



2023-11-17【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