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汉字解密|鱼:鱼为什么会成为古人心中的吉祥物呢?

汉字解密  2019-08-15 17:03:41
分享到:

     《汉字解密》暑假补习班开课啦!

厌倦了枯燥的试题?打开电视,和字点儿一起来场汉字之旅吧。

生物课,我们可以到丛林里捕捉鸟兽虫鱼。

烹饪课,系上围裙玩转油盐酱醋。

艺术课(鼔琴书画),拿起画笔、架上琴,躁动起来。

数学课,鸡兔同笼、老鼠打洞,一起来解古代的趣味数学题。

思想品德课,聆听儒家传承千年的美德(仁义礼智信)。

这个夏天,和字点儿一起享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套餐吧!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鱼文化。相传春秋时代越国的大臣范蠡写有一本《养鱼经》,里面详细地介绍了池塘养鲤的建池、选种、确定交配数目、制作鱼巢等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养鱼的专著。古人之所以养鱼,是因为鱼是人们心中的珍品肉食。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就把鱼和熊掌并列为珍品。

我国老百姓过春节,喜欢写年年有余的对联,贴年年有余的年画,祝福年年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年画里往往画有鱼,为什么偏爱画鱼呢?因为画鱼跟画粮食或牛羊猪相比,妙处在于:一个是鱼与粮食、牛羊猪等一样的,都是年成好、生活富足的一种象征;二是鱼和余读音相同,能形成谐声双关的修辞效果。

从前面的讲述可以看出,鱼不仅是我国古人重要的肉食,也是古人心中的吉祥物,因此,自古至今,鱼都很受人们欢迎。我们接着从字形这块儿来认识一下“鱼”字。

甲骨文的“鱼”字上面画的是头部,下面画的是分叉的尾巴,中间是身躯,身躯靠近头部左右各画一鳍,一个是背部的鳍,一个是腹部的鳍。这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画的就是平着放的一条鱼。

金文的“鱼”字跟甲骨文非常接近,只是头部加了一个小点表示眼睛,背部、腹部分别增加了一个鳍,整体上更像鱼了。

小篆的“鱼”字变化较大,上面部分写成了角字字形,下部的鱼尾变得与火同形了。楷书繁体作“魚”,在小篆的基础上将笔画拉直拉平,下面的火字被拉平成四个小点。

简体就把繁体下面的四个小点连成了一横。

“鱼”常作名词指鱼这种水中的动物,也可用作动词指捕鱼这种行为。例如《左传》这本书上就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这里的“鱼”就作动词用,意思是捕鱼,“鱼者”就是指捕鱼的人。这句话是说,鲁国的国君鲁隐公在他当国君的第五年的春天将要到棠这个地方观看捕鱼的人捕鱼。这种作动词用的“鱼”后来加三点水成了“渔”,于是两个字就有了分工:没有三点水的“鱼”作名词,指鱼这种动物;有三点水的“渔”作动词,指捕鱼这种行为。

“鲤鱼跳龙门”这句俗话指的是科举考试考中了或者地位高升。为什么鱼跟科举考试和地位高升联系上了呢?原来黄河有一段地势非常险要,两岸悬崖峭壁相对,形状就像门。这个地方水高浪急,相传成千上万的大鱼聚集在这里难以游上去,能够游上去的就变成了龙。因此这个地方被叫作龙门。由于龙是我们中华民族崇拜的对象,地位很高,因此,鲤鱼跳过龙门变成龙就可以用来比喻科举考试成功或者地位一下子升高。今天,人们还把考上大学称为“鱼跃龙门”。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教授   卢烈红

来源:汉字解密

(编辑:郭小涵  审核:蒋艳)

责任编辑 郭小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