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锋:五个关键词总结赴荆战疫

孙华锋:五个关键词总结赴荆战疫
2021年11月04日 15:52 新浪网 作者 广东卫生在线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今别石首,曾共患难的人们,一起抗疫战友们,再见了!”2020年3月19日,在离开湖北荆州石首市的路上,潮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孙华锋在朋友圈写下感言。

  作为一名抗击过非典、又长期奋战在ICU病房一线的“老战士”,孙华锋在石首充分发挥自己在专业以及经验的优势,带领医疗队连日奋战,为当地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回顾这段经历,他总结有5个关键词:建ICU、开通道、二合一、贯蓝草、党支书。

  建ICU

  支援石首市,广东医疗队接管的是石首市中医医院ICU,医疗队队员来自广东潮州、湛江和河源。2020年2月14日,第一天正式进入ICU,医疗队就遇到一名危重患者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抢救。

  不过在这里,孙华锋早已做好了“决战石首”的准备。

  当时医院有重症、危重症患者13名,但却没有合格的ICU病房,只能收治在由普通病房临时改建而成的ICU。

  病房不仅结构布局不合理,防护流程也存在重大缺陷,这大大影响了救治效果,也极大地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不行!病房得全新改造!”孙华锋和队友连夜找到全院最适合重建ICU的地点,并制定改造方案,最终仅用了5天时间就另建了一个符合要求的ICU,安排病人转入,确保救治工作有序推进。

  开通道

  病房里,胡某是一位特殊的病患,且由于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危在旦夕。经紧急会诊后发现,他可以上ECMO抢救。

  面对家属殷切恳求,孙华锋果断回应:“竭力而为!博一线希望!”

  然而当时全荆州只有一台ECMO,转运绿色通道还未建立,救治过程陷入了两难境地。

  经孙华锋和队友们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开通石首--荆州危重症转运绿色通道。胡某被成功转运至荆州市中心医院救治,病情转危为安。

  二合一

  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安排稳妥之后,孙华锋发现疑似病人观察排查压力依然很大。

  为此,他主动要求“战线前移”,到石首市收治密接和疑似病例的“双创中心”隔离区工作。

  在这里,他提出并促成了“2合1”改造方案,使石首抗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贯蓝草

  结合自己的中医药特长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孙华锋提出及早主动出击,把抗疫战线前移到预防版块的构想。

  与当地专家商讨后,定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预防方案,在当地推广使用“壹号方”(贯蓝草方),并以两个大型社区居民为对象,免费送出了14万人份。

  至此,广东医疗队实现了在石首“确诊、疑似、预防”三大抗疫版块的全覆盖。

  党支书

  作为广东医疗队驻石首中医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孙华锋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期间,组织召开了两次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两次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在战疫一线,发展了中共预备党员12名,确定了20名入党积极分子。

▲孙华锋(右一)与队友们

  38天石首战疫,孙华锋用行动践行着医者宣言。

  荆州归来后,孙华锋所负责的重症病房,每天工作既忙碌又紧张。身为医者,从荆州到潮州,在不一样的病房,与不一样的病魔较量,始终不变的,是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共有1499人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孙华锋名列其中。

  载誉归来,孙华锋表示,要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守护人民健康竭尽全力。

  栏目介绍

  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在卫生健康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党员先锋,他们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七月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启动“庆建党百年华诞 学优秀共产党员”典型宣传活动,每天通过广东卫生在线推送党的十八大以来获省部级以上荣誉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形成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ICU 荆州市 石首市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