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30万俄军动员完成,为什么说弗勒达攻势,可能是破局点?

30万俄军动员完成,为什么说弗勒达攻势,可能是破局点?
2022年11月08日 16:56 新浪网 作者 大风开始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在目前整个俄乌的1100公里战线上,正牌俄军是极少主动发起进攻的,唯有在马林卡到弗勒达这一线,正牌俄军的参与度比较高。

  随着俄军30万动员兵的陆续到位,其在兵力运用上的劣势将得到极大缓解。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是,俄军动员这30万人到底是干嘛用的?它真的只是为了解决防守问题吗?

  首先,俄军动员这30万人后,再加上合同兵、志愿兵、雇佣兵、卢甘斯克武装、顿涅茨克武装、新组建的(战区)领土防卫武装等,总计地面兵力将达60万人左右。

  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防御问题,没必要用到这么多人。而且我们还要明白的是,30万俄军动员兵的抽调对俄社会是很大的冲击,这些兵员不可能常年在乌作战。

  简单说,俄军进行这一级别的动员,并未有长期作战的考虑,因为它很难承受得住60万人量级的兵力一直处于战争状态的巨大消耗。

  所以,在动员兵全部堪用后,俄军肯定是要进攻的。

  事实上通过长期消耗式的守备应对对乌作战并非长久之计,如此烈度的战争消耗,即便将乌克兰有生力量耗完,俄罗斯的失血也将极为严重。

  在俄罗斯已将乌克兰四州划入己方版图的前提下,俄军想要不长期深陷于对乌作战,起码有两点需要做到:

  第一:歼灭乌军主力部队;

  第二:拿下这四州的其余地盘。

  在以上两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再转入守备状态,并不时消耗乌克兰的后继力量,要比一味地死守防御效果要好。

  所以,俄军在动员兵力真正可用之后,是会进攻的,那么进攻的突破口该在哪里呢?

  赫尔松方向,从长远看俄军前出拿下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彻底封闭乌克兰出海口自然是战略上极为有利的。然而以俄军动员的实力来看,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实在太难。

  而且赫尔松受限于后勤补给,并非人多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俄军在赫尔松西岸的去留未定,到底该怎么打不好说。

  在东边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方向,俄军吃下哈尔科夫自然也是战略裨益极大,但是对百万人口量级的攻坚,恐怕也非易事。

  而我们看看地图就会发现,如果局限到俄罗斯所谓新版图的四州攻略下,唯有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方向的缺失最大,因此俄军的破局肯定要在这一方向。

  但这一方向又该从哪里破呢?

  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方向,对俄军来说最可惜的就是丢掉了伊久姆和红利曼,丧失了对该城最为有利的攻击出发阵地。俄军若想吃下斯城,后续从红利曼到伊久姆的老路必须还得走一遍。

  因为从乌军集团的正面推,实在是太难了。从塞弗尔斯克到阿特木斯克,再到格尔洛夫卡、顿涅茨克,乌军的防线现在已经极为坚固,而且整个后方区域都是密集的城市、城镇带,按照现在俄军的攻击方式和进度,就是耗掉10万人,恐怕也很难有理想的推进结果。

  对付这样的壁垒区域,强攻硬打真不是办法。关键是什么呢?

  四个字:釜底抽薪。

  从红利曼打回伊久姆,再向南出击巴文科夫方向的补给线,是威胁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最为有效的打法。只可惜俄军当时力量不足,未能进一步南下,后来随着哈尔科夫之败,这一线又给丢完了。

  注意红军城附近密集的公路、铁路线

  那在顿涅茨克正面乌军的要害,又在哪儿呢?显然不是前线那数不清的碉堡、地堡和堑壕,而在其后方的红军城。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在无补给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乌军主力现在就在顿巴斯,硬着头皮跟其打正面对耗显然不智。

  那么出击红军城的关键,又在哪里呢?这就要聊到弗勒达这边了。

  红军城距离顿涅茨克正面战线40多公里,俄军从这里推肯定不行,从西侧的马林卡沿着交通线夺占要点,再向北打是个方案。但是这一线城镇、水网密集,乌军相应的准备也比较充足,光是一个马林卡就从头打到尾了,这里推的难度也太大。

  但是从顿涅茨克中部战线,也就是弗勒达这边来呢?

  弗勒达是开战后形成的新战线,乌军不可能形成像顿涅茨克正面那样坚固的工事体系,事实上这一次正牌俄军的攻势,不光是打弗勒达这边,而是从该城南侧的帕夫利夫卡一直向东北延伸到马林卡都在打。

  当然这一战线平推也不是好战法,关键是夺占弗勒达之后,继续向西打,这里是大片的平原地带,没有多少村庄可作为乌军依托。

  注意顿涅茨克正面是大量的村镇、水网地带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再打下大诺沃西尔卡,然后由这一线向北进攻。

  其向北50公里外,即为红军城,这一方向恰好是城镇比较稀疏的地带,如果以较大兵力在这一方向保持攻势,打到红军城外不一定直接攻城,以火力便可威胁到顿巴斯乌军的主要补给线。

  然后正面战线的俄军部队持续消耗乌军的兵员及物资,在红军城附近则形成一个新的战场,以自己预设的战区,让乌军的生力军出来攻击自己,然后不断对其实施杀伤。

  当然,这一方案是比较激进的,它的实施需要诸多条件。

  第一:俄军一定要集中绝对优势的技术兵器力量,集中打击预定战区范围内的乌军技术兵器,消除其对俄军大部队的威胁;

  第二:俄军一定要集中绝对能打的机动作战部队,敢于向前突击,不要拘泥于一村一镇的争夺,给乌军以喘息之机。

  当然俄军是有基辅跃进的教训,但这一线毕竟只是几十公里范围,而且没有大的城市村镇,乌军很难有绵密的防御体系;

  第三:一定要集中足够的后勤支援力量,避免突击过程中的非战斗损失,以及战事关键时刻无油可用、无弹可打的情况;

  第四:一定要留有足够的预备队,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第五:一定要有付出相当代价的预期,不要指望乌军轻易就会被击败,要以死战的决心来打这一仗。

  关于最后这一点,其实是俄军现在最欠缺的,简单说就是高层害怕出现伤亡,基层也不想自己伤亡,对于积极进取的作战行动比较害怕,安于消极稳妥的作战模式。

  但现在的问题已经很现实了,你这边想要消极稳妥,那乌军可就大胆积极了。

  这次乌军的大反攻果真是其实力多么雄厚,战术多么高明吗?显然未必,乌军的打法就是多点散开,不要命地冲,俄军真打算死守的话,区区几百名志愿兵和民兵守备的红利曼都能扛三个星期,乌军硬打是打不下来的。

  但你这边惜命,多个战略要地可都是拱手让人的。

  而且惜命的结果是什么呢?战场危机不断,战争无限期拖了下去,极大鼓舞了乌军士气和西方援助的决心,在战事未决的情况下,长久的消耗战最终会让自己死上掉更多人。

  这就是战争,战争中非常讽刺的事实就是:

  你越是害怕出现伤亡,最终往往伤亡得会更多;越是大胆积极,很好达成作战任务的话,总体伤亡反倒会比较少。

  我们再回到这次俄军海军步兵第155旅“伤亡惨重”的战例上来说,这个事件可能被一些网友视为俄军高层不顾基层伤亡的愚蠢官僚主义行为。

  但是就事件的性质来说,如果随便一支部队因为己方遭遇困难或者重大伤亡就去指责上级,讨价还价,那这仗是打不下去的。

  尤其大兵团作战,有吃肉的就有啃骨头的,碰到啃骨头掉皮肉的事儿,就不愿意打、开摆了,大家都想去吃肉了,这仗怎么打?

  当然,让人家基层部队敢于牺牲、甘于牺牲,不是让人去白白送死,就海军步兵第155旅这次的事件来说,俄军指挥方面的问题也该说就说。

  首先,任何一场进攻作战行动,尤其是攻坚作战,需要精心调配力量,策划方案,组织协同。

  弗勒达这边的情况,是需要足够技术兵种的加强,在系统性打击乌军技术装备的前提下,才适合开展进攻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作支撑,现在也没必要非得强攻,而且是不顾海步第155旅长期参战没有得到休整的事实,强行让其去进攻。

  现在俄军动员兵虽然陆续到位了,但相应的整合还没有完成,并不急于非要拿下具体的点位,在这种情况下试探性进攻是可以的,但别真赌上基层部队的命去送人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俄军 顿涅茨克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刘和平:马克龙祭出“大杀器”,法国要正式下场了?
  • 02 丹麦首相在哥本哈根遭殴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声:感到震惊!
  • 03 新大学密集获批,高教弱省谁先逆袭?
  • 04 男生保送北大物理“卓越计划”,来考了唯一一门语文!“挑战我最弱的语文”
  • 05 为打压中国开脱,美驻华大使声称:中国不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合作伙伴了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又是一年高考季 又是一年高考季
俄士兵高空扫射乌军无人艇 俄士兵高空扫射乌军无人艇
巡逻路战士滑倒仍紧握国旗 巡逻路战士滑倒仍紧握国旗
71岁老人第1次参加高考 71岁老人第1次参加高考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