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潮人文脉】保护活化不断推进,千年古邑揭阳正迎来蝶变

【潮人文脉】保护活化不断推进,千年古邑揭阳正迎来蝶变
2021年03月10日 23:29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派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赵映光 蚁璐雅 

  通讯员 余文潇

  “摸狮头,富雅贤,摸狮嘴,大富贵……”新春正月虽已临近尾声,但在粤东古邑揭阳,今年首度触电上网的“云行桥”“云摸狮”等民俗活动仍是当地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新鲜事。今年这种新形式的“行彩桥”,通过网络互动场景打造了专属于海内外潮人的仪式感,其实也是揭阳延续城市文脉的缩影。

  揭阳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建制史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其中心城区,始建于宋代的揭阳学宫和城隍庙、元代的揭阳禁城、明代的进贤门城楼、清代的潮汕民居和祠堂、民国时期的中山骑楼街等,处处蕴含着源远流长的城市文脉。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当前揭阳正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的发展定位,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突出抓好古城保护活化和城市更新,让这座素有“岭南水城”和“水上莲花”美誉的粤东古邑成为广东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3月11日羊城晚报《潮人文脉》版面图

  提升保护意识推动古城蝶变

  1991年,揭阳被列入广东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揭阳古城自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建城至今近九百年,仍保留着一大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揭阳古城所在的榕城区就是揭阳市中心城区,也是揭阳推动老城蝶变、建设活力古城的主阵地。

  “我们通过普查发现,原来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是非常多的!”揭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遗产科科长郑晓珊自2014年起开始接触揭阳古城的文物保护工作,至今已是第7个年头,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最大的感触就是社会各界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很多文物也得到了更好的修缮和修复。”

  正如郑晓珊所言,漫步在揭阳古城核心区,始建于宋代的揭阳学宫和城隍庙,飞桷凌空,庄严肃穆,默默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儒家文化和揭阳人才辈出的故事;历经元、明、清至今六百多年仍岿然屹立的揭阳禁城,饱经风霜的石砖和古榕树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历史;沿进贤门城楼拾阶而上,层楼亭阁尽显古朴庄重,让人在追寻前贤遗风的同时又品鉴精湛的古代建筑艺术。

  如何传承和守护好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张张金字招牌,在保存古风古韵、延续城市根脉的同时,又着眼现代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要求?

  据了解,揭阳古城的各项保护工作近年来一直在稳步推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揭阳于2015年获得省第二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后,于2019年正式出台《揭阳古城保护条例》,这是揭阳在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首部地方性法规。

  此外,揭阳于去年正式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的发展定位后,多个旨在推进揭阳古城保护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活力揭阳古城建设项目”也正在谋划并相继推进开展,拉开了揭阳古城保护建设新序幕。

  其中,榕城区前不久就与广州文投公司等签订了《揭阳古城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以学宫片区、城隍庙片区、骑楼片区、藏书阁、南浦渔歌为发力点,分别建成为雅致、市井、雅居、复合书店、城市展厅+综合游客中心”的规划建设方向,全面推动揭阳古城的整体建设及项目运营。

  “虽然现在工作任务更重了,事情也更多了,但是看到文物保护工作中很多原先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渐渐有了进展,我们都觉得非常欣慰。”郑晓珊感慨道。

揭阳进贤门  郑楚藩 摄

  开发非遗文创讲述古城故事

  推动老城蝶变,与延续历史文化脉络、推动古城保护开发息息相关。揭阳古城所在的榕城区就提出,要推进古城遗址遗迹保护活化,还原古城水系风貌,完善古城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开发青狮、行彩桥、翁仔灯等特色文化,彰显古城民俗风情和人文气息。

  记者日前在榕城区走访时看到,位于古城南门南滘桥的青狮文化旅游景区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狮的发源地,拥有青狮展馆、青狮文化遗址、孙振高故居、古井、圣旨牌、百年老铺等诸多历史记忆。该景区正依托“青狮”这一揭阳非遗IP,开发文化创意元素和产品,推动文化、游乐、餐饮、水乡风情等融合发展。

  据悉,2020年青狮文化旅游景区被揭阳市委统战部列为揭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围绕青狮文化、老城故事为中心,着力推进青狮文化展馆、“老城故事”古城文化体验馆、文创生活街、视频直播基地四个版块进行升级改造。

  “到文化茶馆边品茶边看表演听相声、走进茶馆隔壁的青狮体验馆,戴上狮头披上狮裙,立马就可以‘化身’为青狮舞者;拐进小巷中,可以欣赏到名师所画的青狮表演水墨画;步入青狮文创生活馆,可以观看各种青狮文创产品,跟着捏泥艺人捏上一只萌萌的青狮泥人;到了晚上,置身于溪边长廊中,随着光电变幻,烟雾迷蒙,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另一个梦幻的时空……”青狮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今年春节期间,累计有数万人次来到此旅游参观,游客不仅可以观赏非遗展演,还能进行沉浸式的体验青狮文化。

国家级非遗项目青狮展演  林碧鸿 摄

  李国英告诉记者,揭阳市新阶联、青狮文化旅游景区、揭阳学院艺体系此前还联合主办了首届青狮文创设计大赛,如今该赛事的一批优秀设计作品已在青狮文化展馆展出,部分设计作品也已上架销售。“文创大赛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揭阳优秀的非遗文化,而且用年轻人的视觉、语言,创造性地将非遗文化转化成文创产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实现活化的传承。”李国英说,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加强探索与改进,通过文旅融合探索释放发展新动能,为青狮文化特色品牌发展创造新机遇,为揭阳加快老城蝶变、新城崛起增添文化动力。

  青狮文化旅游景区的升级改造是揭阳对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深化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据悉,揭阳在《关于建设活力古城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也提出,接下来,中心城区要挖掘传承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依托城市发展基础,高质量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对全市各地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青狮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国英 赵映光 摄

  【文脉故事】

  整座揭阳古城遍地都是故事

  “普查收集整理相关文物和文化信息、中山路等古街路面修缮、特色骑楼立面改造修旧如旧、清淤疏浚密布水网恢复水乡风貌、续建揭阳古八景之一的南浦渔歌项目……”漫步在烟火气十足的揭阳榕城区,听着揭阳古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冬介绍揭阳古城保护建设项目的设计规划,古城古朴的风貌仿佛就呈现在眼前。他告诉记者,整座揭阳古城遍地都是故事。

  生于斯、长于斯的林晓冬,自称是一名揭阳古城的“历史打捞者”——自2014年底揭阳市古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他成了该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并一直致力于揭阳古城保护建设。近七年来,林晓冬一直探索着古城的大街小巷,对当地一草一木早已了如指掌,许多人也亲切地称他为古城的“活地图”。

  林晓冬告诉记者,当前榕城区正着力打造中山路、西马路等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揭阳学宫、丁日昌故居、禁城、榕城双峰寺等历史建筑群,重现历史特色风貌,凸显“三山二水一古城”的山水古城空间形态;同时推进老城区集中连片改造提升,示范带动老城区向“新城市、新产业、新社区”转变,以古城保护开发为示范引领,推动全市各地老城区出新出彩。

  万事开头难。林晓冬向记者坦言,揭阳古城内仍有许多居民生活,烟火气十足,因此古城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其中,让林晓冬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位八旬老先生——“在修缮中山路路面过程中,我们的施工人员偶然挖掘到了深埋在地下的古牌坊基柱,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我们立即暂停施工并重新调整方案,工期因此比预期拖延了几个月,这位在街边摆地摊卖对联的老先生做不了生意,产生了抵抗情绪,还专门写了张纸贴在路口表达自己的不满。”林晓冬笑着回忆道,几经解释安抚,加上后来恢复通路,老先生切身体验到道路修缮所带来的便捷后,竟又写了张纸贴在路况,不过这次是在夸奖政府为民办实事了。

林晓冬向记者介绍续建南埔渔歌项目情况 赵映光、蚁璐雅 摄

  如今,除了当地居民态度的转变外,林晓冬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古城保护建设的意识越来越强,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对此,林晓冬信心满满地表示,他们接下来还将持续通过对古城基础设施的修缮,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并准备引进有实力的运营公司,对古城的文化旅游进行深度活化利用,进而形成整个古城文化旅游产业,以产业促进运营,以运营的利益反哺古城保护。

  “以前我们叫旧城改造,现在是叫古城保护,一个概念的变化折射出来的是观念的转变。旧城的改造重点在于大拆大建,而古城保护的重点则是抢救性保护和活化利用,这种保护活化是一座千年古城在发展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了让千年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延续传承下去。”林晓冬说。

  【文脉众议】

  塑造揭阳活力古城的1+1

  文/地方文化学者、揭阳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彭妙艳

  彭妙艳

  当前,揭阳上下正在全力以赴开展活力古城的建设。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文化和经济融合的时代工程,也是揭阳创造新生活新形象新精神的宝贵契机。

  揭阳是粤东古邑,也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以位于揭岭之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隶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才开始有了正式行政建制。

  而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的揭阳古城(即古揭阳县城),被榕江南河与北河环抱,既是一个具有“北窖通南窖,前溪接后溪”,“城中竹树多依上,市上人家半系船”美丽景观的岭南水城 ;更是特色别具的潮汕文化发祥和聚集之地,文化积类丰富而深厚,自昔享有“海滨邹鲁”“文物之都”等一系列美誉,有着绵延不断的文脉。

  揭阳历史上诞生和哺育了黄焕国、郭之奇等众多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创造和传承了木雕、青狮等进入国家层级名录的非遗项目,营造和守望了揭阳学宫、古榕武庙等全国重点不可移动文物,延续和弘扬了潮剧、潮州音乐等民间艺术,尤其是繁荣和提升了风味独具的潮州菜系的榕江小吃。

  近千年来,正是这一张张名片,组成了揭阳古城的文脉肌理,建构了揭阳古城的人文特色,唱响了揭阳古城的文明声名。保护和活化古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为之塑造新的形象和灵魂,使其充满生机勃勃的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其深刻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将不是功德无量一句话就概括得了的。

揭阳西湖 林碧鸿 摄

  而要让古城保持活力,在宜居、宜业、宜游上乃至能够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造福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民,我认为最可靠的途径、最重要的措施,是对那些作为古城文化名片的传统遗产,选优擦亮,结合日益提高的时代的实用、审美需求,塑造新的形象和灵魂,使之具有雄健的硬件体魄,强盛的软实力,不竭的发展后劲,使揭阳古城这一粤东文化明珠,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

  因此,要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古城建筑、工艺、餐饮、商业等类型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只有匠心独运开展适合今天需要的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得以延续和弘扬,才能为古城活力的产生、焕发提供支撑,只有坚定地与时代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使优秀的传统和先进的现代融为一体 ,活力才能强劲、旺盛与持久。

  这也就是说,活力古城的建设,就是在对优秀传统文脉保护、提振的同时,还要对时代精神予以充分吸收、融汇,这样,才可能建构以传统人文为底色,有生命活力的城市新形象、新灵魂,才能让揭阳持久弘扬自古已有的“繁富州”的声名。

  如果把揭阳古城的精神和灵魂概括为崇文重商,求贤务精的话,需要塑造的新灵魂,就是在优秀传统人文的基因上,加大注入创新发展的气质。这样,古城就非但有传统文化底蕴,而且有现代产业文化为主体的内生动力,就能行稳致远了。于是,我姑且把这称作是“塑造活力古城的1+1”。

  总策划 /汪一洋 刘海陵 林海利

  编委会主任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主办单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羊城晚报社

  本期统筹 /马汉青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斯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潮人文脉 揭阳古城保护条例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降至6万元!有合资A级轿车卖出“白菜价”,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还在加压
  • 02 考公的斯坦福博士父母等情况披露!岗位限5年不能流出本乡镇
  • 03 刘和平:普京访问朝鲜,打到了北约痛点
  • 04 凯尔特人4-1独行侠夺队史第18冠 布朗荣获FMVP
  • 05 部分地区对企业纳税问题“倒查30年”?国家税务总局回应

图片新闻

巴黎奥运会临近 巴黎奥运会临近
欧洲杯姆巴佩伤退 欧洲杯姆巴佩伤退
夏日荷花始盛开 夏日荷花始盛开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探寻高考阅卷点 探寻高考阅卷点
姜萍中考621分却上中专? 姜萍中考621分却上中专?
记者卧底揭禽类屠宰厂乱象 记者卧底揭禽类屠宰厂乱象
男子卧铺面对女乘客裸睡 男子卧铺面对女乘客裸睡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