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金牌媒婆转型记:越来越多的女方不提彩礼的事了

乡村金牌媒婆转型记:越来越多的女方不提彩礼的事了
2018年02月23日 01:17 新京报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媒婆孙荣华,在村里是个人物。新京报记者 王婧祎 摄媒婆孙荣华,在村里是个人物。新京报记者 王婧祎 摄

  乡村“金牌媒婆”转型记

  做媒,河北乡村俗称“保媒”。从20多岁给人保了第一桩婚事算起,河北省卢龙县双望镇65岁的孙荣华已经当了近40年的媒婆,保下了几十桩婚事,她心下记着数儿,“现在已经生了孩子的,就有三十多对儿。”

  可近几年,孙荣华明显感觉自己的地位下降了,再不像早几年那样被众星捧月般地围着。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外出读书或打工,自由恋爱者众,“人家都自己找对象,用不着媒人撮合了。”

  孙荣华感受到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过去当媒人,要费大力气在两家之间谈彩礼,“压压女方的价码,抬抬男方的价码”,“每一分钱都得摆在台面上”。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方不提彩礼的事儿了。

  现在孙荣华更多做“主事”的角色。农村结婚的礼节比较繁琐,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现在找孙荣华的,大多是看中她多年操办婚嫁攒下的经验,让她在双方之间沟通不同的礼节、规矩。

  这位曾经的金牌媒婆发现,很多她曾奉为圭臬的“老话儿”、“老规矩”都行不通了,不管愿不愿意,自己的头脑都到了转型的时候了。

  在过去,俩人一相就得拍板中不中

  孙荣华个头不高,短发,说话爽利,她酒量不小,好抽几口烟,嗓音略带沙哑。得知要接受采访,特意穿上了仅有的一件貂儿。

  孙荣华还记得40年前第一次给人说媒的情形。当时她20多岁,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同村一个男青年因为做过单侧肾摘除手术,一直找不到媳妇,孙荣华想到自己娘家村里有个大姑娘,因为有哮喘病,也一直嫁不出去,她心一热,两下一牵线,劝双方“互相包容点”,双方一见面,居然“一见钟情,妥了”。

  这事儿渐渐传开,就又有乡亲找上门来,后来她又说成几对,一传十十传百,媒婆的名声就叫开了。最辉煌的时候,“谁看见我都找我,有人头一天拜托我给她儿子找对象,第二天就打电话过来问找到合适的没?我说我家又不是产媳妇儿的,哪有那么多?”

  孙荣华说,过去给人做媒,男方大多是没有目标的,需要媒人帮助物色。媒人掂量着“门当户对”,找到了般配的对象,便登门牵线,把双方条件一说,如果没有异议,双方就可以见面“相人”。

  “相人”一般是到媒人家里,男方先到场,女方后到场,每家来三五个人,互相打量,寒暄,“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挣多少钱呀?”通过寥寥数语,观察对方言谈举止有没有啥大问题。

  短则几分钟,长则十几分钟,媒人就要把双方喊出去,询问意见。如果相人成功,接下来就要谈彩礼钱,订婚,结婚了。

  这么短的时间显然无法让双方深入了解,更何谈产生感情。孙荣华坦言,在过去的农村,“就是俩人一相,媒人一捏,没有恋爱这一部分,就是今天相,今天就得拍板中不中。”“只能事后慢慢培养感情。”

  因此,“相人”背后的所谓“门当户对”才是双方更关注的焦点。双方家庭条件相匹配,“一般女的都要找比自己条件好点的”,“男的家里经济条件好,有房子,彩礼钱出得高的”就更受欢迎。

  几十年下来,孙荣华成了农村嫁娶礼节的活百科全书,“我们那儿娶媳妇,十里八村都找我。”“做被子,娶媳妇,喇叭没响,我头一天就到了。”

  越来越多的女方家庭不提彩礼的事儿了

  在北方农村有段顺口溜,“农村到处是穷汉,讨个媳妇真困难,如今彩礼十几万,其他花费还不算,倾家荡产全抖完,落下饥荒谁来还?父母围着农田转,提起儿媳心发颤,辛苦一年不上万,只够人家金耳环。”

  多年以来,彩礼是压在男方头上的一座大山。孙荣华以前保媒最重要的任务,一是帮男方物色合适的对象,二就是帮双方谈妥彩礼价码。

  孙荣华说,过去每一分钱都要摆在台面上谈,嫁女儿就和卖女儿似的,开出彩礼价码,而男方如果掏不出那么多钱,就得靠她从中斡旋,“一头压压女方的价格,一头抬抬男方的价格”。

  每次替男方去谈彩礼,她都得拿出“大数据”给女方家“讲行情”,黄花大闺女多少钱,二婚的多少钱,二婚带孩子的多少钱,以防止女方漫天要价。

  因为彩礼价码谈不成,婚事崩了的比比皆是。还有好不容易谈定,结婚前又临时改变主意、增加价码的。

  十四年前,孙荣华说成了一对儿,敲定男方家出彩礼3万块钱。眼看第二天要去县城领结婚证、拍婚纱照了,头一天晚上姑娘家突然反悔了,提出让男方买电视和洗衣机。

  孙荣华闻讯赶过去,姑娘正哭天抹泪,“谁家没电视啊?没电视我看啥啊?多寒碜呐!”孙荣华好说歹说,承诺让小伙子家赊账买电视,这婚才算结成了。

  40多年来,孙荣华见证了娶媳妇成本的水涨船高。从100尺布票的彩礼,到“县城一套房,彩礼10万起”。而最近五六年,孙荣华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方家庭不提彩礼的事儿了。去年10月,孙荣华的侄辈结婚,她去做媒人,“女方家什么都没提”。她试探着问对方要多少彩礼,没想到女孩儿的母亲说,“要啥呀,就一个孩子,要多少都是给他们的,不要了!”这让习惯了讨价还价的孙荣华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北方农村婚娶历来讲究大操大办,十几桌起步,赶上亲戚多的大户人家,在村里摆出几十桌的流水席也是常有的事儿,后来经济条件好了,酒席也水涨船高,从村里挪到县城的饭店,一场酒摆下来就得花费数万元。

  孙荣华过去帮忙张罗这些酒席就忙得“脚打后脑勺”,但她认同这些操办,在她那一辈人心目中,似乎嫁女儿越铺张越有面子。可近五六年,政府提倡移风易俗,结婚的双方也越来越认可婚事简办,就拿去年孙荣华侄辈的婚礼来说,婚宴就摆了五六桌,女方家长说,“简简单单的也挺好,尽量不让大伙儿瞎花钱。”

  “爱上他了,我就要跟他去”

  做了近40年媒婆,保了几十桩婚事,孙荣华坦言,早十几年,她保的还都是包办婚姻。而她就是这么过来的。

  1974年春天,22岁的孙荣华出嫁了。一个远房亲戚保媒,孙荣华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拍板做主,基本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孙荣华笑言,其实相人时并没看上现在的老伴,她嫌对方长得磕碜,说话木讷,但母亲乐意,她便没有发表异议的权利。

  她自觉还算幸运,结婚后丈夫一直对她很好,“走到哪儿都让媳妇儿走前头,走到哪儿都夸媳妇儿好。”

  但同村的一个姐妹就没这么幸运了。她被包办嫁给的丈夫“在外头油光顺溜的”,可在家的时候经常打老婆,孙荣华见过那男人打完老婆,还丝毫不顾及脸面,把她在村里拖了一路。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出去读书和打工,自由恋爱的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小伙子的父母找到孙荣华,都是已经有了准儿媳,找她无非就是“循个老礼儿”,请她帮忙沟通打听对方家庭的规矩、礼节,操持婚事前后一众琐事。

  除了自由恋爱,村里倒也还有按照老规矩,经由媒人说亲、相人认识的青年男女,但现在通讯发达,相人之后可以手机上聊天,增进了解,外加交通也比过去便利得多,二人在正式订婚之前有更多的机会相处,就让婚姻比以往多了感情基础。

  作为媒人,她之前常给自己以前保媒的夫妻劝架调和,由于婚前缺少互相了解,“成天互相嫌弃”。可她看到这些自由恋爱的年轻人,“有上大学的,从大一开始谈恋爱,谈到大四毕业,都知根知底了。”相比包办婚姻,“俩孩子有共同语言”。

  很多新鲜事儿孙荣华过去做梦都想不到。村里一个大姑娘,上学读书遇到了个小伙子,在公交车上给她让座,俩人聊得投机,互换了联系方式,“一来二去就好上了”,现在孩子都生了两个。

  还有个姑娘,几年前就已经订了婚,但她对未婚夫不满意,坚持要退婚。家里父母不同意,嫌丢人现眼,这姑娘就自己驮着订婚时收下的彩礼,一件一件地运回了男方家。

  孙荣华说,这种事在过去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也许是当了多年媒婆,长期帮人谈彩礼价码的缘故,孙荣华承认自己是个现实的人,家族中的孩子们出去读书,她都会抓着孩子絮叨,上大学谈恋爱可以,对对方必须知根知底,“要是男孩子追你,你得问他,你家有房子没?能就业不?要是啥也不是,绝对不能答应。”

  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买她的账,有人故意拿话怼她,“我要是爱上他了,我不管他穷富,我就要跟他去!”

  ■ 同题问答

  新京报:用一个词来形容2017年。

  孙荣华:满意。孩子们都有上进心,我60多岁了,自己能挣钱,国家还给我们养老补贴,没有忘了我们这些老年人。

  新京报:过去一年,家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孙荣华: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就拿结婚来说,现在很少有上来就要彩礼的,就算要了彩礼,也是凑个整都给孩子。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什么愿望和规划?

  孙荣华:希望大龄青年都能解决婚姻问题,有个好的归宿。

  新京报:你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希望怎么改变?

  孙荣华:农村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要是大龄男青年都找着媳妇了,社会就安定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婧祎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结婚 媒婆 彩礼
我要反馈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 01/ 运营商价格战白热化 不限流量套餐卖出10元白菜价
  • 02/ 移动支付混战线下:前有支付宝微信 后有国家队杀入
  • 03/ 新能源车补贴新政落地 续航300公里以上车型补贴提升
  • 04/ 特斯拉2017年亏损近20亿美元 独资建厂受阻
  • 05/ 北京老楼实行付费乘电梯 社区居民:太需要了
  • 06/ 德系汽车三巨头受罢工潮波及 汽车制造业几乎停摆
  • 07/ 回家路为何堵成了“停车场”?海南旅客滞留情况调查
  • 08/ 短道速滑综合:中国队终见金 匈牙利改写历史
  • 09/ 央行批准在深圳设立“百行征信”为首家个人征信牌照
  • 10/ 武大靖亲友团见证大靖冬奥摘金夺银
  • 01/ 中国重回世界经济舞台中心 还差一场真正的牛市
  • 02/ 明日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
  • 03/ 2月22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04/ 雄安概念集体大涨 冀东水泥等多股涨停(附股)
  • 05/ 王石郁亮7年获益10亿元?万科股东大会议案暗藏玄机
  • 06/ 马云尊崇的华尔街老将:这一假设若成真 市场大祸临头
  • 07/ 开门红包哪家强:最豪券商属中信 最大方银行属农行
  • 08/ 杨德龙:如何把握节后红包行情?
  • 09/ 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明日有望发酵
  • 10/ 管金生从中国证券教父到被判刑17年 :没人来救你
  • 01/ 春节回乡见闻:小县城里外资银行怎么干不下去了
  • 02/ 一张微信截图足够把你的银行卡刷光!马上告诉家人
  • 03/ 理财市场发生巨变:挤爆银行存钱的场面不见了
  • 04/ 2月22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一览
  • 05/ 这些小镇上的人真能躺着赚钱?揭开小镇"造富"迷局
  • 06/ 全球最富城市排行公布 中国这三个城市进前十
  • 07/ 黄金“喊单陷阱” “吃佣金”忽悠投资者频繁交易
  • 08/ 原银行员工沉迷博彩 虚开信用卡诈骗亲友百万
  • 09/ 微信数据:收发红包总人数增10% 6天发28亿条朋友圈
  • 10/ 一、二线楼市春节休眠 三、四线销售员值守卖房
  • 7X24小时

  • 趋势巡航: 春节期间最揪心一件事
  • 黄斌汉: 节后仍然有跳涨的潜力
  • 金色红牛: 等待最后一只靴子落地
  • 杨德龙: 如何把握节后红包行情
  • 徐小明 凯恩斯 占豪 花荣 金鼎 wu2198 丁大卫 易宪容 叶荣添 沙黾农 冯矿伟 趋势之友 空空道人 股市风云 股海光头

    李庚南 李庚南 遛狗中的监管逻辑狗年,或许是金融业的“本命年”。
  • 老艾: 开门红后如何操作?
  • 邓智毅: 寻找信托业转型新引擎
  • 智汇长江: 怎样才算读懂“区块链”?
  • 中欧视角: 区块链受热捧,投资需谨慎!
  • 李庚南: 遛狗中的监管逻辑
  • 交易提示 操盘必读 证券报 最新公告 限售解禁 数据中心 条件选股 券商评级 股价预测 板块行情 千股千评 个股诊断 大宗交易 财报查询 业绩预告 ETF期权 类余额宝 基金净值 基金对比 基金排名 商品行情 外盘期货 商品持仓 现货报价 CFTC持仓 期指行情 期指持仓 期指研究 行业指数 权重股票 期货名人 专家坐堂 高清解盘 期货入门 各国国债 期市要闻 期货研究 机构评论 品种大全 外汇计算器 人民币牌价 中间价 美元指数 直盘行情 所有行情 美元相关 人民币相关 交叉盘 拆借利率 货币分析 机构观点 经济数据 专家坐堂 分析师圈 国债收益率 全球滚动 CFTC持仓 比特币 外汇计算器 黄金资讯 白银分析 实物金价 ETF持仓 黄金TD 白银TD 金银币 专家坐堂 基础知识 现货黄金 现货白银 现货铂金 现货钯金 高清解盘 黄金吧 白银吧 黄金分析 CFTC持仓
  • 揭幕者:好多资金自救 凶猛自救都有命门
  • 赢在龙头:反弹将延续
  • 坚叔:新年开门红 一类股受主力青睐!
  • 俞湧:戊戌首日交易 市场扬眉吐气
  • 大满贯股:反弹高度有限等待二次回落
  • 刘东声:中短期来看估值和趋势都支持空头——周五考
  • 老刘淘金:普涨过后将迎来分化
  • 楚芸:跳空高开高走式开门红有三大意味
  • 股市时空:短线开门红背后的风险
  • 高德金融:一类股扛起领涨红旗
  • 一道弧线:周五有个关键点
  • 狙击龙哥:成交量能否放大将是关键问题
  •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 揭幕者:好多资金自救 凶猛自救都有命门
  • 赢在龙头:反弹将延续
  • 坚叔:新年开门红 一类股受主力青睐!
  • 俞湧:戊戌首日交易 市场扬眉吐气
  • 大满贯股:反弹高度有限等待二次回落
  • 刘东声:中短期来看估值和趋势都支持空头——周五考
  • 老刘淘金:普涨过后将迎来分化
  • 楚芸:跳空高开高走式开门红有三大意味
  • 股市时空:短线开门红背后的风险
  • 高德金融:一类股扛起领涨红旗
  • 一道弧线:周五有个关键点
  • 狙击龙哥:成交量能否放大将是关键问题
  • 叶檀 凯恩斯 曹中铭 股民大张 宇辉战舰 股市风云 余岳桐 股海战神 郭一鸣 赵力行
    中国会出“泰森”吗 中国会出“泰森”吗
    爱奇艺爆款频出的秘密 爱奇艺爆款频出的秘密
    颠覆二手车行业“潜规则” 颠覆二手车行业“潜规则”
    熊晓鸽、孟晓苏、陈平原共忆高考 熊晓鸽、孟晓苏、陈平原共忆高考
    Array
    Array
  • 新审核机制促券商精选项目
  • 江浙IPO在审企业超北上广深
  • 三力制药2017年净利润8762万
  • 江西银或成江西首家上市银行
  • 锦州康泰IPO 3位股东存谜团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