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茂名市茂南区:双引擎发力 带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

来源:新快报     2023年04月11日        版次:T02    作者:

     ■茂南区省级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1个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个省级渔业良种场、1个省级罗非鱼专业镇以及9个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69家农业企业聚集园中。

     ■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专注罗非鱼鱼苗繁育和品种研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带动6万余亩罗非鱼养殖。

     ■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优化提升罗非鱼加工及冷冻条鱼出口业务。

     ■茂名市茂南区突出抓好几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发挥好“两大引擎”作用,做优做强茂南农业。

     ■茂南区水稻种植专业镇鳌头镇的飞马片区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坐拥国家级荔枝产业园、省级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花生产业园等3个产业园,手握羊角花生产业强镇、鳌头水稻种植专业镇……从种植到养殖,从“一棵树”到“一条鱼”,茂名市茂南区的农业产业“大”势向好。如何放大茂南农业优势,做强当地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增收?

  “以三大产业园做抓手,用足产业强镇优势是我们的一个思路。”茂南区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区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江桂清向新快报记者介绍,茂南区突出抓好罗非鱼“一条鱼”、荔枝“一棵树”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并依托产业强镇优势全力推动艾米数字农业水稻示范项目和花生产业建设,发挥好“两大引擎”牵引带动作用,做优做强茂南农业。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马壮 / 美编:吴煌展 / 校对:任倩妮

  产业园里 一条罗非鱼“游”出千姿百态

  位于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的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有限公司,是茂南区省级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家集现代化生产与高科技研究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罗非鱼良种基地和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露天的方正育苗池里,蝌蚪般大小的鱼苗成群结队四处游动;室内连片的养殖池里,活蹦乱跳的鱼群激起水花……公司负责人简伟业提到,他们专注罗非鱼鱼苗繁育和品种研发,目前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经带动6万余亩罗非鱼养殖,“我们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回收等服务,尤其现在推广的高品质罗非鱼养殖,能助力农户把每亩三千元的利润提到每亩三万元。”

  作为“中国罗非鱼之都”,茂名市罗非鱼养殖户超25000户,年产量约占全国罗非鱼产量的九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优势区域和加工出口基地。坐落在茂南区的省级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获批,拥有1个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2个省级渔业良种场、1个省级罗非鱼专业镇以及9个罗非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6个实施主体参与建设,269家农业企业聚集园中。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茂南区正依据《茂名市茂南区罗非鱼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全力推进罗非鱼全产业链打造,深入推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产业园内,广东忠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优化提升罗非鱼加工及冷冻条鱼出口业务,而茂名市茂南区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在深化超有机罗非鱼的养殖发展。三高渔业负责人李瑞伟和新快报记者提到,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探索,在去年,他们顺利发布了超有机罗非鱼的质量标准。

  “超有机罗非鱼在养殖技术、水质要求、种苗品质、饲料成分等方面都有了改良提升,相较于传统罗非鱼,它更加健康生态、口感品质也更佳。”李瑞伟说,现在,他自己养殖的超有机罗非鱼数目已超过万斤,正准备下半年开始推广养殖;同时,他也与产业园内其他老板一样,瞄准了罗非鱼预制菜的风口,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希望食品能营养化、健康化、功能化。2022年底,广东爽鲷水产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单位签订富硒农业技术服务协议,投入200万元科研费用,在公馆镇、金塘镇的罗非鱼养殖基地,率先开展富硒脆罗非和富硒红罗非研究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果。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茂南区正依托罗非鱼产业园产业聚集优势,依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紧扣富农、做强主体”发展思路,深入优化罗非鱼种苗、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研发、产业融合等全产业链条布局,全面提升罗非鱼产业竞争力。记者从茂南区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罗非鱼产业园在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水平、助推产业联农等方面已发挥出效果,他们将进一步放大产业园“引擎”动力,助力罗非鱼产业提升发展。

  产业强镇产业园双落地 补强花生产业链条

  3月底,茂南区花生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茂名市钧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趁着雨水来临前,已经组织大型机器进场耕作、播种。该公司经理黄慧艳向新快报记者介绍,去年6月,茂南区花生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他们便开始了花生、番薯等轮作耕种,“两年内我们的耕种面积不会低于2100亩。”为带动农户就业,该公司和当地村集体达成了协议,除了联带农户就业之外,将产业园实施主体所申请财政资金进行折股量化,企业与当地村集体已签订10年联农带农协议,每年将股金10%返还村集体,用于保障脱贫不稳定户家庭收入和发展花生产业、集体公益事业等。双方遵循“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持续助力当地村集体经济的提升。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茂南区花生产业园创建范围包括羊角、金塘、公馆等镇,重点围绕农业设施、土地流转、产业融合、科技研发与信息支撑、农业品牌等方面开展建设,并计划通过2000亩花生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项目、精炼100吨花生油生产线建设项目、花生精深产品加工建设项目等子项目助推扩大花生标准化种植规模,提升花生产业效益,融合发展特色乡村文旅。记者从茂南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产业园建成后将带动全区2.3万人从事花生产业,实现花生从业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区农户收入高15%以上。

  拥有悠久花生种植历史的羊角镇,在去年入选国家级产业强镇。羊角镇正紧抓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将羊角镇打造成花生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

  荔枝水稻发展亦有依托

  农业现代化韧劲足

  罗非鱼、花生产业外,茂南区也正在依托国家级荔枝产业园强化荔枝产业优势、提升品牌。茂南区羊角镇大同村集体果园荔枝标准化示范园、妃子笑荔枝标准化示范园和禄段贡园古荔枝树资源保护等项目已完成并通过验收,带动约5000户农户,增加经济效益约25万元,平均每户增收约3200元。

  茂南区水稻种植专业镇鳌头镇的飞马片区数字农业示范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将以数字科技为手段、以水稻产业为核心,努力成为创建广东省乃至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启动区,占领农业数字化高地,助力茂南区、茂名市水稻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scroll
 
 
  • 羊城晚报
  • 羊城区域
  • 新快报
    • (A01) 新闻导读
    • (A02) 重点
    • (A03) 热点
    • (A04) 乡村振兴
    • (A05) 民生
    • (A06) 区事
    • (A07) 城事
    • (A08) 天下
    • (A09) 文体
    • (A10) 娱乐
    • (A11) 财眼
    • (A12) 体彩
    • (A13) 福彩
    • (A14) 新健康
    • (A15) 慧生活
    • (A16) 新教育
    • (T01) 乡村振兴
    • (T02) 乡村振兴
    • (T03) 乡村振兴
    • (T04) 乡村振兴
    • (T05) 乡村振兴
    • (T06) 乡村振兴
    • (T07) 乡村振兴
    • (T08) 乡村振兴
    • (T09) 乡村振兴
    • (T10) 乡村振兴
    • (T11) 乡村振兴
    • (T12) 乡村振兴
    • (T13) 乡村振兴
    • (T14) 乡村振兴
    • (T15) 乡村振兴
    • (T16) 乡村振兴
  • 广东建设报
  • 民营经济报
  • 可乐生活
  • 艺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