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创新“1234”工作法  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模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1/02 13:47:33
来源:新华网

梧州市创新“1234”工作法  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模式

字体: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 2023年12月28日,广西首个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院在梧州市揭牌。

  近年来,梧州市创新“1234”工作法,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梧州市教育局、梧州学院、梧州一中3个单位入选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

  “一体化”建设成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2021年成立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2023年进一步成立梧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院,统筹推进全市一体化建设工作。在各学段设立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段分会,设立县(市、区)分会,进一步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教育工作的指导,建立了每月一次分会教研、每季一次工作座谈、每半年一次总结回顾、每年一场学术研讨的“四个一”活动模式,有力推动全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2所学校获评自治区中小学德育示范校。

  “两轮”同向谋发展,推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一是推动“思政课程”守正创新。始终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连续3年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研讨会,组织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系列优质课评比、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评选出优秀论文90篇、优秀案例24篇,助推思政课一体化在学校落地生根、见行见效。二是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有机融合,指导学校在各类课程设计中,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设第二课堂,积极创建校本课程体系,打造戏曲、诗词、书法、武术、舞狮等传统特色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28个,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育的各环节、全过程。

  “三驱”融合共创新,搭建互促交流有效载体。一是平台创新驱动。成立梧州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修中心、梧州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推动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梧州市第一中学、梧州市工厂路小学等20多所学校建立联合教研共同体,有力促进大中小学段之间的思想共建、课程共建、队伍共建、教研共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活动创新驱动。依托梧州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特色“红色研学”精品线路,为学校开展思政教学搭建现场学习资源平台。围绕“永远跟党走”“青年当先锋”“建功新时代”3个主题打造21个青少年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我是红色讲解员”“党团队一体化”活动,遴选50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义务讲解,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注入灵魂。三是科研创新驱动。2023年开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专项课题”,80个课题获得立项。创设教科研平台,开展序列化主题教研60次、跨学科跨学段主题研讨8次、学科培训5次、学科竞赛7次、送教送研下乡6次,1项思政课题获批自治区重点课题立项,2项教育教学成果获评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级”联动齐发力,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市级统筹。通过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思政精品课比赛、党课开讲啦等活动,遴选思政“金课”65节、精品党课100堂。聚焦“六要”标准打造思政课师资队伍,按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模式对全市思政课教师实施阶梯式培养。二是强化县级联动。压紧压实各县(市、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局抓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形成县级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体系,统筹推进本辖区一体化建设实施工作,积极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思政课。三是优化校际共研。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组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通过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课程改革联促等“手拉手”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听课评课、教研交流和集体备课,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创新。四是细化校本落实。充分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各学校每学期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把思政工作当成主责主业来抓,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上讲台给学生讲思政课300节。学校领导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主动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深走实。(供稿:梧州市教育局 高秀春)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龙腾中华,逐梦前行——2024年新年献词
      • 新华全媒+丨 从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看高质量发展稳与进
      • 经济参考报丨 “花式跨年”亮点多 开年消费暖意浓
      • 新华每日电讯丨 浙江舟山:奏响经略海洋的时代强音
      • 文化新观察丨2023年中国电影盘点:票房亮眼 类型多样
      • 新华视点丨 音乐之声动心弦
      • 乡村行·看振兴丨 强产业 兴文化 这个村旧貌换新颜
      • 新年·新愿·新家
      • “新年列车”的守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