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降温”?为何越来越多的地铁规划被叫停了?释放了什么信号

再次“降温”?为何越来越多的地铁规划被叫停了?释放了什么信号
2023年06月17日 11:37 不凡说财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在前十几年,地铁只在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修建。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也加入了建设地铁的行列。此外,许多城市都在为能修建地铁而努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便利当地的交通。

随着多个城市地铁的建设,地铁也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因素。甚至很多房地产公司都把地铁口附近作为卖点,可见地铁对人们的吸引力有多大。

俗话说,“要想致富,先修路”。地铁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交通方式,穿梭于城市的地下,避免了交通拥堵,节约了土地面积。便利的交通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使国家能够更有效地调整经济布局,协调发展。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地铁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毕竟,地铁在高峰时段人满为患。但有数据证明,国内绝大多数的地铁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使在人流量很高的情况下,地铁公司也暂时无法收回这笔建设成本,且每年要支付的贷款利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人工、用电、维护、安全等成本都是运营成本,相对刚性,无法有效压缩。

以2022年开通线路最多、亏损最多的北京地铁为例。北京地铁有24条线路在运营。去年营收150.85亿元,运营成本425.56亿元,净亏损274.71亿元。郑州地铁运营成本达81.38亿元,但2022年的总收入仅为6亿元,净亏损超过70亿元。这无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此背景下,有关部门便发布了相关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城际、城郊铁路需按程序审批开发规划,严禁以新建城际、城郊铁路为名非法建设地铁、轻轨。这无疑是对当前地铁、轻轨建设火热的一次“降温”。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有深圳、重庆、成都、武汉、南京、西安、杭州、厦门等8个城市地铁系统被叫停或部分停运。最出人意料的是,就连最赚钱的深圳地铁也被“砍掉”三分之一。

近年来,深圳地铁几乎是中国所有地铁公司中最赚钱的。去年,深圳地铁总收入为239.76亿元,收入领跑全国。然而,赚钱的原因与常规票款没有多大关系,而是依赖于地铁沿线的土地和房地产开发,包括一些投资回报。

近年来,地铁被叫停,已成为城市中常见的景象。深圳也不是个例,全国许多城市的地铁规划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缩减。杭州、南京和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包括南宁和兰州等省会城市,也有地铁“被砍”的历史。其中最厉害的是杭州和成都,杭州已经削减了近一半。而原本55条线路的程度,被砍了19条。虽然后面又将19条线路补上,但在表述中,将这19条线路归为远景规划。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曾经,这句话本身就代表了高速交通的经济意义。如今,许多城市无序的地铁建设已经不能满足这句话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地铁被叫停的原因。所以才有了杭州、成都等城市的地铁线路被砍局面,才有了国家发改委不断抬高地铁门槛,明确要求地铁申报门槛:

GDP不低于3000亿元,财政收入不低于300亿元,市区人口不低于300万人,债务状况良好等要求。

当然,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也不一定可以修建地铁,需要逐层审批,不能造成资源浪费。

那这背后又释放了什么信号?

说实话,取消部分城市的地铁规划的确是明智之举。地铁是文明时代的标志,更是城市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修建和运营地铁特别费钱,基本是个无底洞。财力不够雄厚的城市,根本运营不起地铁。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过一个度,对于城市来说,则是压力。这就需要科学规划和建设,不能为了面子工程疯狂建设,所以有必要呼吁紧急停止。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因素,导致城市地铁规划被取消。高成本和低收入是常态,而建设成本往往是压垮财务的主要原因。所以近年来,地铁已经不再是城市发展所追求的项目。换句话说,地铁城市正在进入存量时代。

  • 比亚迪智驾再进阶!全新腾势N7“秀肌肉”,无图城市领航夜闯城中村

  • 中国10大名山投票评选出炉,黄山、庐山榜上有名,第一名意料之中

  • 江苏有望诞生第2个“苏州”?不是南京常州,2026年GDP或破2万亿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