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再迎重大利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医药产业再迎重大利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解读
2022年02月16日 17:05 元亨祥集团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健康生活需求、保障民族健康安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医药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时期的医药发展指明方向。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

1.国内背景

(1)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中国的全面推进,促进国民医药需求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教育普及,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医药产业的关注度、认识水平和医疗需求明显提升,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医药内需市场将得到进一步激活。

(2)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健康消费升级,倒逼医药工业供给侧改革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十四五”规划纵深推进,我国的经济活力将持续增强,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健康消费升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要求医药工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2.国际背景

(1)新一轮生物技术变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新一轮技术变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以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同时,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入医药工业发展各环节,为医药工业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

(2)全球医药产业格局调整,各国医药产业战略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面临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了冲击,促使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和向更高价值链延伸带来了挑战。同时,各国愈发重视医药工业的战略地位,人才、技术等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实现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以抢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十四五规划新变化的解读

1.参与编制的有关部门的变化

与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拓宽,编制部门增加了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并进一步充实了相关工作任务。

2.指导思想的变化

对比十三五规划可知,基于新的发展背景,十四五规划更加强调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将进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基本原则的变化

(1)首次提出“坚持生命至上”并摆在首位,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不提“质量为先”,“创新驱动”的说法改为“创新引领”,说明医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要推动以创新引领的发展路线,对创新引领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3)首次提出“坚持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涉及产业现代化、绿色化、区域协同,稳增长和提质量并举、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协调发展。

4.主要目标的变化

(1)首次提出“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在国际化方面,首次提及中成药“走出去”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

(2)指标更加量化,要求更高。在行业规模方面,十三五规划的表述为“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10%,占工业经济的比重显著提高”,而“十四五”的表述为“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提高到 5%左右”,首次对利润提出了新要求,并对占工业比重的指标明确提出具体数字要求。在研发投入方面,十三五规划的表述为“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十四五规划的表述为“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10%以上”,不再只强调规模以上企业,而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并对增速提出了高要求。

(3)紧跟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加了展望2035年相关内容,提出了未来15年远景目标。

5.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表述的变化

(1)产业创新方面,十三五规划的表述为“推动创新升级,推动化学药研发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移。提高抗体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和制备水平,加快临床急需的生物类似药和联合疫苗的国产化”,可知,十三五规划在前沿技术领域,更多的是一种“跟随”、加快跟进与学习的思维。而十四五规划表述为“支持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紧盯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开展研发布局,积极引领创新”,强调在十四五期间,医药工业发展由“跟随”战略转变为“创新引领”战略。

同时,此次《规划》将创新上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最亮眼的新提法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其他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临床研究中心”(此前都只是提高临床研究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激励机制”(表明要深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备受期待的“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

(2)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国家首次在《规划》中将其单列。表明了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凸显和强调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安全的重要性。

在产业链布局,由十三五规划中“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表述改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并提出了重点支持10个左右医药创新基础好、科技资源集中的城市,重点支持7个左右民族地区开发利用传统民族医药资源,大力发展民族药产业,此次《规划》更加注重产业链布局的“点线面”结合。

在产业发展路径,十三五规划的表述为“推进行业重组整合、推动大型医药企业整合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而十四五规划表述为“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创新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国际化程度高、全球布局发展的大型制药公司。培育产业发展新兴力量,支持专注细分领域、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此前都是主要强调“大吃小”兼并重组,而此次《规划》更加注重质量发展,更多强调大小型企业协调发展,提升竞争力。

(4)国际化方面,国家《规划》可以看到国际化的层层递进,十四五已经寻求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加入到主流市场竞争中来,并要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一反此前单纯“走出去”(特别是原料药和海外投资并购)的思路,把“引进来”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最核心就是要“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要素向国内集聚”。

(5)另外,原本十三五的“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绿色改造升级”的三个单项任务整合到“推动医药制造能力系统升级”任务中。

6.重点领域发展表述的变化

《规划》涉及化学药、中医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四大领域。

(1)在表述排序方面,十三五规划的顺序是“生物药、化学药、中医药、医疗器械”,而十四五规划变为“化学药、中医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化学药取代生物药居首,同时释放出明确力挺中药发展的信号。 

(2)在表述内容方面,将原本十三五医疗器械、药用辅料和包装系统、制药设备的三个领域整合到一起来表述。四大领域在此次《规划》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化学药:新提及了几个领域,包括肝炎、呼吸系统疾病;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PROTAC等技术,以及植入、吸入、口溶膜、药械组合;尤其是首次在国家《规划》中提到了改良型新药。

中药:有几个表述首次提及,比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放在最前面(以前都是要围绕中医药优势病种之类的含糊界定),又如“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还有“有效物质和药理毒理基础研究”。

生物药:不仅包括靶点创新、技术创新(ADC、PDC、多功能抗体、CART、CAR-NK、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等),还有新型长效制剂、新给药途径制剂。

医疗器械:首次提及疾病康复、应急救治、生命支持、中医诊疗的医疗器械,颅骨材料和运动医学软组织固定系统,重组胶原蛋白,新型口腔材料,以及人工智能。

三、总结

综上所述,从整体来看,国家对于医药工业的取得的成绩和仍面临的问题,以及机会和挑战,都有深刻认识,把握《规划》的步骤是有层次递进的。医药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顶层设计下,依旧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

四、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

元亨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元亨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业的生命健康产业投资集团。以“家庭全景式幸福生活成就者”为使命,紧扣“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专注价值投资、聚焦生命健康,坚持“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经营策略,充分发挥资本赋能优势,聚焦“中医中药谷、生物医药谷”2个生命健康产业链孵化器,通过投资并购,着力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促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培育了中医保健、中医针灸和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创新中心和总部集聚地,汇聚数十家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准独角兽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总部集聚区。上海张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科投”)是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投资战略的实施主体。近年来,元亨祥集团紧跟“健康中国”战略发展方向,紧抓市场机遇,与张江科投紧密合作,共同投资生命健康产业。

2020年,元亨祥集团与张江科投联手共同投资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总规模30亿元,其中第一期规模为10亿元。该基金具备得天独厚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优势,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生命健康相关产业领域有增长潜力的、优质的企业,通过对优质项目资源叠合的培育,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进行纵横向的前瞻性布局,更有效地服务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发展,进一步带动产业优化和升级,助力张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

2021年,元亨祥集团发起设立50亿元张江生物医药新技术精选投资基金,聚焦张江药谷、基因岛、医疗器械加速器,构建生命健康产业链投资孵化平台,培育产业支柱型和科技引领型的独角兽企业,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被投企业包括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开发CAR-T技术治疗实体肿瘤创新药,将给癌症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 【元亨祥本草纲目】—— 中国药典中药材 甘松

  • 【元亨祥本草纲目】——中国药典中药材 水蛭

  • 【元亨祥本草纲目】——保健食品用药材 丹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