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尖草坪区南翟村:集体经济“滚雪球”村民日子有奔头

太原尖草坪区南翟村:集体经济“滚雪球”村民日子有奔头
2022年06月17日 07:34 太原广播电视台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村民把刚刚采摘下来的樱桃递到赵建庆手中。

“发展村集体经济就像滚雪球,常滚就会变大,不滚就要融化。”当了40多年村干部的赵建庆,是尖草坪区南翟村坚持集体经营、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亲历者、设计者、推动者。对于村庄治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他久经考验。

闯一个好模式——人人有股,家家分红

赵建庆刚上任时,南翟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0万元,总资产不足10万元。1986年,针对土地分散经营的情况,他带领全村先行先试,开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992年,创立了全省第一家社区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太原市金滩实业总公司,使村民家家有股权,人人是股东。

“发展乡村经济要有一个好模式。”赵建庆说,“一个强有力的集体组织对分散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再造集体,人人有股,家家分红,更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2020年,在太原市金滩实业总公司的基础上,南翟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补充、完善、提高,成立了南翟村金滩股份经济合作社。此时,全村集体净资产上亿元。合作社的首年运营,就为全体村民人均分红达6000元以上。

如今,全村每户一处宅院、两套楼房,每人一分菜田、一亩多果园,每年享受着几十种福利分红待遇,真正实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共同富裕,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南翟村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发挥集体作用的重要性,有效发挥集体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赵建庆说。

抓一个好产业——美好生活的“金果子”

初夏的早晨,南翟村的金滩田园里,樱桃树上密密麻麻的大樱桃色泽红润、饱满剔透。刚完成除草工作的村民王力荣指着自家的采摘园向记者介绍,以前这里种玉米,一亩地的毛收入也就千把块,后来改种樱桃、西梅了,一边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一边直接售卖,现在一亩地收入能到一两万元。

樱桃只是金滩田园的风景之一。赵建庆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决定坚持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高度双层经营为主,组织村民栽植樱桃、李子、欧洲西梅、美国凯特杏等特色稀有水果,并注册了“金滩”牌水果商标。

20年前赵建庆免费发放给村民们的200株西梅树苗,如今成长为两万棵结满果子的西梅树,南翟村西梅采摘园成了金秋太原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去年仅西梅的销量就达到了100万斤。”西梅成了当地助农增收的“金果子”,家家户户都靠着这小果子过上了好生活,农业人均年收入增加上万元。

“我们投资数千万元完善现代农业设施,实现了井河双灌自来水到田头,配备了‘天上无人机、地下拖拉机’的农机植保作业条件,智慧统分管理,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尽全力为村民种植提供更多支持。”说起村里现如今的发展,赵建庆欣慰又自豪。

选一名好书记——引领发展的“带路人”

“我们村没有赵书记是不行的。”40多年来,作为南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建庆带领村民一道摸爬滚打,为村强民富寻求出路。

多年前,赵建庆前往山东、河北、陕西、辽宁等地拜访果农和农业专家,挑选适合南翟种植的优质新品种。在辽宁熊岳一带,他第一次见到了西梅果,听农业专家讲了西梅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以及耐寒抗旱、适应性强、好打理等特点,赵建庆颇为心动。一打听价格,发现树苗60元一株。当时,一株普通的果树苗最多5元,西梅树苗的价格让他一时难以接受,但想到西梅种植在国内还比较稀少,市场前景广阔,赵建庆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机会。

他把带在身上的1万元全拿出来,又向朋友借来2000元,买回了200株苗子。回到村里,赵建庆进行试验示范,引导示范户栽上了西梅苗。虽然是从没见过的新品种,但看到赵建庆的举动,许多村民也跟着他一起开始栽种西梅。

持谦谨者能成大器,怀百姓者方立远功。随着果树进入盛果期,越来越多的村民尝到了种植高档果品的甜头,西梅树越栽越多,长势越来越好,村民们对赵建庆也愈发信任、信服。

在成绩和认可面前,赵建庆并不满足。按照他的“滚雪球”理论,南翟村的经济发展不能停。去年,他领办的新经济体泽村田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2.3万平方米的金滩冷链物流仓储批发市场;今年,村委会规划“农田公园化”,将把所有道路进行花岗岩硬化,渠道进行砼防渗,统一制作安装围栏,以田园景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今后五年,全村将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村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实现产业兴旺、村强民富。

来源:太原晚报

  • 走,探宝去!太原推出“探宝太原博物馆之城”系列活动

  • 4.43亿元下达!支持山西等7省抗旱防灾救灾

  • 山西北部预计未来6小时将出现雷暴大风天气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