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悲剧的徐英子,就是活该的吗?

《扫黑风暴》|悲剧的徐英子,就是活该的吗?
2021年09月02日 09:43 为好优姐姐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热播剧《扫黑风暴》电视剧,讲述的是惩奸除恶的故事,然而善良会首先被伤害。正义回来,却经常迟到。剧中徐英子的遭遇,最是让人意难平。

徐英子经历了什么呢?这里简单概括一下:

《扫黑风暴》是反腐的片子,借鉴了很多的现实案例。徐英子,涉及到的原型其实就是云南孙小果案。徐英子弟弟拍到了孙兴(孙小果)改头换面的犯罪证据,然后威胁孙兴给钱,没威胁成,被抓进了监狱。

然后徐英子想救弟弟,于是去了警局询问怎么救,但是警局局长和孙兴是一伙的,于是诓骗徐英子必须给五万块钱。

徐英子没钱,没办法下,选择了裸贷,钱给了警局后,孙兴依旧没有放过徐英子,要求她必须去夜总会道歉,才能放过她弟弟。

徐英子去了,然后被lunjian了。

之后徐英子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报警,而是在确认弟弟没事后,并且压抑着悲伤洗了澡,才去报警。

但是无济于事,因为警察就是孙兴那边的人。因为徐英子在夜总会被下了药,然后尿检被检查出来了,于是那个警察在确定徐英子没有留下具体证据后,污蔑徐英子卖淫,并以此威胁她撤案。

之后,孙兴为了确保自己的犯罪事实不被发现,还是杀死了徐英子的弟弟,徐英子在目睹弟弟死讯后,选择了跳楼自杀。

说实话我团队里有人特别心疼徐英子,听到她的故事会难受的那种。

不过更让人难受的是观众对徐英子遭遇的评价。

弹幕里,很多人都在骂徐英子,说她活该,说她自大,反正有各种难听的话。

还责怪徐英子为什么要洗澡,为什么不保留好证据?

以及弟弟明明不争气没出息,何必做伏地魔?!

……

总之主要是她自己的性格造成了这种悲剧。

有更奇葩的观众,居然磕了徐英子和孙兴的CP,剪辑出一段黑帮老大和小白兔的虐恋。其剪辑方式很娴熟,伴随着浪漫的音乐,单纯的少女和黑道老大参见而过,而黑道的回眸驻足……异常恶心!

除去上面这个嗑CP的,对于徐英子自身问题的批评,我都能理解,但是不认同。

首先,在悲剧发生后,责怪受害者,是人类持之已久的习惯。

比如生说中,我今天出门把钱包丢了,那么我会念叨好半天: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我昨天晚上就没睡好,今天早上总觉得迷迷糊糊的……哎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都值得反省。

再比如身边有朋友家人忽然被查出得了心脑血管疾病,大家的关心聊天中,总是伴随着:可不敢再熬夜了,对呀多吃蔬菜……自己做的最卫生,要忌口呀……总之你过往的生活习惯是有问题的,你需要改善。

再比如职场中,一家公司倒闭了,很多员工被裁员。那么接我辅导的经验看,被裁员的员工,经常总结出:我之前不会挑选行业和公司,我社会经验不足……总之如果当初我不入职这家公司,现在也不会被裁员。

这些责怪受害者的言论,在我们生活、职场、人际交往中比比皆是,不管受害者是自己还是别人。

但是这是不对的——

第一,责备受害者确实能便捷(偷懒)的让人好受点。

责怪受害者,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这不是我毒舌而是有心理学依据。

首先,在负面事件面前,我们特别需要理由。回想一下,往往伤害你的,不是负面事件本身,而是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没有理由的负面事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总得迅速的,给负面事件总结出一个理由,才能长吁一口气。

其次,当敌人过于强大的时候,我们会趋利避害,选择自己能掌控的理由。如果负面事件涉及到庞大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你不可控制的其他人,那么因为受害者更容易控制而会成为事件理由。因为这会让我们相信——我可以避免这种伤害。所以在疾病、失业、丢钱包面前,只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到理由,我们心里就会相信这类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基于以上客观的需求,日常我们责备受害者两句,有时候表现为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有时候表现为自嘲自黑,其实也无伤大雅。

但是在重大灾害面前,克制住责备受害者的欲望,是勇气和理性,也是人性真正宝贵的地方。这就是我要说的下一点。

第二, 支撑受害者有罪的,是一种非常有市场的理论,叫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简单来说,弱就是罪,就该被淘汰或牺牲。社会达尔文主义到了极致,就是法西斯战争,要清洗人类。而日常中,成王败寇的职场或事业竞争,也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体现。

一位这种理念,人们总是喜欢看爽剧爽文,比如一个穿越女手撕极品亲人,虐的小三生不如死。而且女主身边通常有特别懂事感恩的人,这样女主的付出才正确。

看爽文爽剧的背后,其实就是对变强的渴望。你变强,一切问题就解决了。那么徐英子心性不够强,才有了这份悲剧。

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身是错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生物界自然选择物竞天择,不好的东西就会被淘汰。然后人类社会也是如此,落后的东西就该被淘汰,弱者就会在竞争中消亡。企业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这种分析却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人类能够在自然演化中走到顶层,是因为人类个体的强大么?不是!比较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人类社会的自然史》中,在物种演化模型基础上,配合大量的人与猿的比较试验说明,人类以公正和慈悲为核心的道德观念,才产生了演化上的优势。

所以孙兴不管多么强大,他最终会被人类社会这个存在消灭,而受害的徐英子,并不应该被责备,只应该被铭记,铭记她承受的灾难,告诉我们需要继续追求正义和慈悲。

PS能将孙兴看成霸道总裁,心底应该是非常认可社会达尔文主义,所以才接纳了孙兴的成功和强大。

最后,受害者有罪论,对于预防伤害,到底有没有积极作用?

责备受害者究竟有没有实际的效率,这是驳斥网上对徐英子性格贬损的最难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前面两条,我只是指出了责备受害者本身并没有强大的正义性,而是一种偷懒的总结。但是会有朋友和我辩论:正义先放在一边,我们这样去总结,是为了避免未来悲剧发生

很多人认为:责备受害者有积极的预防意义。

比如今天我不小心钱包被人偷了,我发现这都是因为自己马虎大意,并且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换个好一点的包包,而且出门都要集中注意力,果然这两年就再也没丢过钱包。

如果下一个女孩,遭遇了和徐英子一样的境况,那么就应该坚强一点。首先不能相信裸贷,然后要继续寻找方法……也许就真的能避免悲剧。

你看,多合理。这也是为什么女性遭遇性骚扰后,被提醒注意穿着和晚上别出门,就特别难以驳斥,而且这种提醒回回都能大行其道。

但是,是否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因为这些铺天盖地的提醒,女性遭遇性骚扰的比例下降了吗?

没有数据证明这一点,而想想旧社会的女性,连脖子手腕都不敢暴露,就少遇到欺负了吗?

这铺天盖地的提醒,却有了一个确定的效果,那就是女性在遭遇性侵后不敢申诉——因为我会被认为是有问题的。

我在职业辅导中,遇到过一位同学在遭遇招聘诈骗后,不愿意和父母说,因为害怕指责。

这其实才是真实的逻辑,在绝对的恶意面前,指出受害者的问题,最终不仅带来了二次伤害,还让同类受害者不敢声张。

因为不管你多么小心都可能遇到恶意,而且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徐英子会对自己的闺蜜嘶吼说:你们为什么不能假装一切没发生。因为一个女孩子不管多么单纯,她都知道被人欺负后,面临怎样的二次伤害,这就是铺天盖地的、惯性的受害者责备带来的影响力。

总之批评受害者懦弱,而不是去铭记她遭遇的伤害,甚至默认凶手的强大,是站不住脚的——既不正义,也没有效率。

最后,做职业辅导以来,我曾经帮助过几位遇到性骚扰的姑娘。其中有一位在惊慌中给自己的父母电话,父母第一反应是:你这孩子小时候还挺厉害的,怎么长大了反倒这么没用,你当时怎么不抽他。

在讲述受害经历后,我们经常被问“你当时为什么不怎样怎样”,而我都会下意识反驳,但是我们如果有了“我本来就不知道怎么处理,我没有学习并且实践在不同情况下应对恶意的技能”这个意识后,才可能会慢慢变好。然后,在伤好了之后,再学会反击。

徐英子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活着的人,继续守护并追求人性中的正义和慈悲。

  • 网红“王妈”,工具人的觉醒,总是过于微小 工具人早就该觉醒了…

  • 躺在出租屋里的大学生,只是因为懒惰吗?

  • 躺在出租屋里的大学生,只是因为懒惰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