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荷泗拱桥肉,甜香可口,你吃过吗?

梅州荷泗拱桥肉,甜香可口,你吃过吗?
2021年11月05日 23:35 爱有机生活168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梅州的传统美食,和梅州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而梅州各县、区、市的传统文化,因南迁而来的各路人群原生文化和习惯的差异会有一定的不同,也因此成就了各自的特色,文化是这样,美食也是这样。在中国人传统宴客的台面上,一碗“大肉”是少不了的,这碗大肉,在很多地方指的都是用猪肉做成的一道“横菜”,做法各不相同,但是呈现的形式都比较讲究,以示隆重。比如在客家地区很有名气的咸口的梅菜扣肉、糯口的香芋扣肉等,而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某些乡镇,还有一种更过瘾的大肉菜——甜口的拱桥肉,它的产地之一在南口镇荷泗。拱桥肉也是扣肉的一种,“拱桥”得名于扣肉倒扣在盘上整个肉皮和肉身部分看起来像是拱桥的形状。

说到“拱桥肉”,荷泗当地村民都不陌生,酱红油亮的扣肉,像弯弯的拱桥般高高隆起,看起来又有点像西阳白宫的水晶肉。不过当地的村民却说,荷泗“拱桥肉”是甜的,和“扣肉”的做法形似。要做好一道“拱桥肉”可不简单,从选料开始就有讲究。土猪的三层猪肉做出来的口味较好。猪肉要挑三层的,太肥太瘦都不能要,然后刮去皮面上的油泥、绒毛,洗净,切作四方块。接着,便是将这些肉放入沸腾的大锅内煮熟,一边用漏勺在锅里头搅拌,一边用筷子插入猪肉,只有等筷子能整根穿透,这块猪肉才算是熟透了。经过大火30到40分钟左右的烹煮,猪肉就基本煮熟了。刚捞起来的猪肉还冒着腾腾的热气,一边用筷子在猪皮上扎小眼,一边往猪皮上抹盐。

趁热抹盐,猪皮炸出来才比较蓬松,有味道。往猪皮上抹好盐后,将肉下油锅。看着猪肉在油锅内一点点变成金黄,炸四十分钟,炸到皮的颜色变成金黄色,炸好后放酒水佐料浸泡一段时间。酒水佐料由自家做的娘酒,再撒入适量的红曲粉,红曲是上色用的,经过酒水泡起到降温作用,还有佐味的作用。准备配料,盐、味精、胡椒粉、瓜丁、豆方、鸡蛋。“瓜丁”就是冬瓜糖,而“豆方”便是花生糖了,将配料搅拌均匀备用。等酒水里浸泡好的猪肉捞起晾干后,将它们全部切成了薄片,再将之前准备好的配料放入一起均匀搅拌好。经过大约30分钟的等待,就可以把猪肉装到碗里了。要想最后做出来的形状像弯弯的拱桥一样好看,这一步便是重点了。选取差不多大小的猪肉叠整齐,然后再将皮朝下放到碗里排好。

猪肉放到碗里整齐排好后,就要准备进入让他们“华丽蜕变”的蒸炉了,这里面火候可有大讲究。前半段大火猛火烧大概一个小时,之后减半火力,再蒸半个小时,叫“段”。一套完整的工序做下来,从选料到最后出炉,少说都要六七个钟头了。只有每一个步骤都恰到好处,最后才能做出一道成功的“拱桥肉”。“拱桥肉”准备出炉,备好一个空碗盖在刚出炉的拱桥肉上,然后一个翻转,刚刚还“卖相不佳”的拱桥肉就摇身一变,就成了弯弯的拱桥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村民们做喜事时怕猪肉坏掉,便将五花肉用糖包裹,久而久之,这种甜味的扣肉在当地流传开来。由于猪肉倒扣后像一座弯弯的桥,当地人也称其为“拱桥肉”,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了。荷泗拱桥肉被列入梅县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俊明被评为荷泗拱桥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此美味,不仅成了外出归来的游子心中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也让一些外地的朋友们也赞不绝口。小伙伴们,梅州荷泗拱桥肉,甜香可口,你吃过吗?

  • 海南三月三吃什么传统食物?这些食物不要错过

  • 合肥小吃“泥鳅挂面”,你吃过吗?

  • 合肥小吃“三河米饺”,你吃过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