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刺激政策频繁落地,“两新一重”或成新突破口

民间投资刺激政策频繁落地,“两新一重”或成新突破口
2020年08月05日 08:24 盘和林经济观察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围绕进一步激发民资活力,从部委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民间投资项目库也在密集出炉,吸引民资进入“两新一重”领域成为突出亮点。7月以来,全国工商联围绕民营企业参与“两新一重”投资状况也已展开多次重点调研。系列政策支持下,民资正加速向“两新一重”领域集结。

从客观条件上面来看,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逐步推进,政府的资金负担有所加重,即便我们的赤字处于一个普遍来看较低的水平,但是之前积累的较大规模的隐性债务也给政府投资敲响了警钟,用民间投资来分担一些政府投资的重担势在必行。

而从投资效果上面来看,民间投资往往受行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小,通常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化行为,也不会破坏市场内的竞争机制,因而投资效率会高于政府投资效率,其对经济带来的刺激效果也更好。

可以说,近期民间投资项目密集涌现,是以上客观因素和主观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诸多民间投资刺激政策中,“两新一重”成为了一个热点。

“两新一重”是由总理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它指的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基于其独具的建设特点,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从“两新一重”建设本身来说,因为涉及到新的通讯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而政府往往并不具备这些科技基础,因而必须需要借助企业的力量,让企业能够参与到两新一重建设过程中来。以新基建为例,我们有一批在5G通讯科技、大数据技术、特高压上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相当高科技水平的优秀企业,而政府在这些领域都鲜有涉足,因而新基建的建设中我们必须与这些企业展开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推进新基建的发展。

其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政府在采取大量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已经无法再独自负担这些巨额支出,此时就给民间资本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而且,两新一重的投资周期较长,是需要多种融资渠道共同支持的,这期间也会匹配多样的金融工具,这也给民间资本参与该建设创造了条件。

近几年民间投资遍地开花,全国各地区都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这是政策加持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笔者认为民间投资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民间投资增速只会越来越快,民间投资的行业准入门槛也会越来越低,越来越少,正面准许制也会逐渐变为负面清单制,

为了能够让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光发热,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落实。

其一,要让民间投资有利可图。政府在引入民间投资的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建设和经营自主权,并且提供更多的资金回笼保障,只有投资项目符合盈利要求才能真正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其二,因为两新一重大多属于基建范畴,资金投入较大,而民间资本相比于国有资本来说并不具备规模优势,因此要努力打破一些投资隐性障碍,广泛吸引民间投资,鼓励多主体共同投资,进而弥补民间投资的规模劣势。其三,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鼓励金融机构为项目打造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给民间资本更多选择的余地和多元参与两新一重建设的机会。

近期民间投资刺激政策频繁落地是我们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这预示着属于民间投资的春天已经到来,而在这其中,“两新一重”则是突破口之一,未来也会成为民间投资大展身手的关键领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 寒门子弟“金融梦”,要破了?

  • 未来暴富的人,只和两样事物有关

  • 为何日本企业总爱造假?揭开工匠精神的另一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