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董事会大换血!


图片
11月30日深夜,蒙牛乳业发布董事会改组公告。当中一系列人员变动中,提到牛根生因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原因,自2021年12月1日起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本次辞任意味着牛根生正式辞去了他在该公司的最后职务,彻底退出蒙牛。

食品君认为,牛根生离开蒙牛是历史的必然。自中粮入股蒙牛后,其股份不断变大,而蒙牛也在中粮的带领下走得很好,时至今日,蒙牛已是"中粮牌"蒙牛。
图片
01牛根生彻底告别蒙牛,中粮系再进一步
蒙牛乳业公告董事会进行了一系列董事变更、授权代表变更、董事会委员会组成变更等,自今天起执行:当中涉及6名董事的辞任,同时也迎来了6名新成员。牛根生辞任蒙牛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原因是“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原因”。
蒙牛乳业在公告中宣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

(1) 孟凡杰因工作调任的原因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2) 牛根生因退休并拟将更多时间投入慈善工作原因已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公司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3) 焦树阁已辞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本公司薪酬委员会成员;(4) Julian Juul Wolhardt已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及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5) 张晓亚已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6) 邱家赐因欲专注于其他工作事务原因已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及公司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
图片
与此同时,蒙牛还宣布了一系列的董事委任。该公司董事会在公告中宣布,自2021年12月1日起:
(1) 委任王燕为公司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2) 委任张平为公司执行董事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3) 委任王希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4) 委任叶礼德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5) 委任李恒健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6) 委任葛俊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
图片
本次董事会变更公告提到,中粮贸易出身的孟凡杰因工作调任原因辞任蒙牛执行董事一职。而同为中粮系出身,目前在蒙牛担任副总裁,主导人力和财务工作的王燕和张平,从高级管理层进入执行董事阵营。
此外,接替牛根生担任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的王希,现年38岁,自2015年加入中粮集团,系中粮战略产业投资部负责人。
可以说,“老蒙牛人”牛根生在此时彻底挥别蒙牛,中粮系则再进一步。
02将对蒙牛产生什么影响?
食品君了解到,1999年,牛根生从伊利离职,自立门户创立蒙牛。彼时,伊利总营收已高达3.55亿,蒙牛的营收只有4000万,还不到伊利的零头。
图片 但到2007年,蒙牛营收就已超过伊利,并成为首家营收迈过200亿元大关的中国乳企。当年蒙牛的营收达到213亿,而伊利仅为193亿。 那时蒙牛在液态奶上的优势更为明显,据尼尔森数据:当时蒙牛的液态奶市场占有率达到40.7%,而其它两名竞争者总共才占28.1%。 2009年7月,中粮以30.58亿港元的代价增持了蒙牛11.13%的股份。增持后,中粮持股比例达到20.3%,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
从股权结构上,蒙牛实际上已经成为带有国企色彩的上市公司,但牛根生仍然担任公司主席。
这一次被认为是强强联合。蒙牛通过中粮大国企的背景、资金支持、各业务单元的资源共享,中粮通过控股蒙牛,进军乳制品行业,继续做大。 2011年,牛根生辞去蒙牛董事会主席职务,这标志着蒙牛正式进入中粮系主政的阶段。
十二年来,蒙牛在中粮的带领下不断做大做强,去年12月底,蒙牛首次对外提出提出了“再创一个新蒙牛”的未来5年战略规划。

“过去21年,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将近800亿的蒙牛,接下来我们将用5年时间再创造一个新的蒙牛体系。”蒙牛总裁卢敏放曾在2020年业绩会上表示,已经对每一个业务板块进行了清晰的5年战略规划。

中粮系入主的蒙牛,相信会继续跑出"蒙牛速度"。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