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获悉,今日(10月27日),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召开2021年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1.jpg

本次会议介绍了重庆银保监局党委持续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通报了前三季度 重庆银行业保险业经营情况,解读了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重庆银保监局数据显示,全市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双双突破6万亿元大关,保险业赔付支出229.3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392.56万亿元。新闻发布会由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洋主持,重庆银保监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籍磊、重庆银保监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处长鲁志新、重庆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张峰出席发布会。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洋主持会议.jpg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洋

党建推进银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大局中,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始终牢记金融监管初心使命,坚决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党委、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组织制度保障,强化纪律监督,一体推进“高质量党建、高质量监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服务”。重庆银保监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在引领行业步稳蹄疾发展的同时,持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籍磊发言.jpg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籍磊

具体来看,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在党建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政治统领,把牢党建方向。树牢大局意识,提升政治判断力;抓牢学习教育,提升政治领悟力;站稳人民立场,提升政治执行力。二是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保障。强化制度保障;强化人才保障;强化科技保障;强化基层保障。三是强化监督执纪,筑牢党建保障。强化监管权力运行监督;强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将继续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一体推进“高质量党建、高质量监管、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服务”,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监管底色,在新时代新征程贡献监管智慧与力量!

引领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实效

鲁志新通报了重庆银保监局高质量党建引领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实效。2020年以来, 重庆银行保险市场自身稳健有序运行,整体呈现“两增、两优、风险可控”特点。资产规模增、保障水平增。三季度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全国第7位,高于全国平均2.6个百分点;全市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4.58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910.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全国平均1.3个百分点,连续20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前三季度新增各项贷款4408.0亿元,同比多增333.4亿元。保险机构总资产2362.9亿元,同比增长13.1%,高于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保险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392.56万亿元,积累各种责任准备金3087.7亿元,同比增长17.0%,前三季度赔付支出229.3亿元,同比增长5.9%。

重庆银保监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处长鲁志新发言.jpg 重庆银保监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处处长鲁志新

贷款结构优、服务质量优。三季度末,辖内银行机构制造业融资余额4995.1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46.3亿元、同比增长22.9%;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1179.7亿元,为“专精特新”企业灌溉金融活水;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持续压降,较年初下降2.4个百分点,信贷资源更多服务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相关贷款获得面进一步拓宽,支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合计8585.3亿元,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户数比年初增加11.54万户。前三季度,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716.2亿元,比年初增长22.7%,新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67%,较年初下降0.2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信贷获得感持续提升。车险市场综合改革持续让利消费者,9月末,全市机动车险车均保费3167.6元,较改革前下降20.7%,商业车险车均保额175.4万元,较改革前提升52.8%。

风险可控。前三季度,全市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454.8亿元,同比多处置144.4亿元;银行保险机构厚提拨备,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228.1%,较年初上升39.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35.6个百分点,法人银行机构资本充足率、法人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全国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重庆银保监局主要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重大任务对接,支持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接川渝共建重大项目第一批投资金额超5500亿元,对两地机场、铁路、高速等重大交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4000亿元,为“成渝号”中欧班列货运提供风险保障近2000亿元。

着力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出台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7条措施、支持33条重点产业链专项指导意见,积极助力制造业企业锻长板、补短板。除信贷支持外,积极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租赁、保险资金等渠道满足制造业企业多样融资需求,三季度末制造业企业银行承兑汇票余额797.5亿元,同比增长11.1%。

着力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三季度末,全辖绿色信贷余额4122亿元,较年初增长41.9%,全市绿色债券余额357.1亿元,同比增长61.6%。辖内30余家机构推出“绿建贷”、“排污权抵押贷”等140款绿色金融产品,落地西部地区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和银行间市场首单清洁交通类碳中和债券。森林保险涵盖全市森林覆盖面的30%。

着力支持薄弱环节夯实基础。三季度末,脱贫地区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1.3%,保持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的信贷投放和保险保障力度不减;全辖涉农贷款余额6786.6亿元,较年初增长8.8%;农业保险为全市95.4万户次农业种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386.1亿元,赔付支出5.6亿元。联合多部门印发《重庆市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继续推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着力服务社会治理彰显责任担当。城乡居民及城镇职工大病保险覆盖全市3093.53万人,赔付238.78万人次。“民政惠民济困保”项目持续为低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包括大病补充等保险保障,有效发挥对困难群体的保障作用。

解读《关于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6部门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重庆银保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局、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制定了《重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发布会上,张峰就《指导意见》《措施》进行了解读。

重庆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张峰发言.jpg

重庆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张峰

具体来看,《指导意见》明确三大方面9项具体任务。一是健全绿色保险领导组织体系。二是实施科技赋能创新驱动战略。三是提升绿色保险经营管理能力。四是推动传统绿色保险提质扩面。五是大力培育绿色保险特色产品。六是支持装备制造绿色制造发展。七是扶持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升级。八是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九是参与社会与环境风险管理。

《措施》紧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题,围绕科创类企业融资及保障需求,提出22条具体举措,从强化科创金融服务供给、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丰富科创金融服务渠道、优化外部营商环境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科创金融服务的质效,助推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场景照片.jpg

图片来源:重庆银保监局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