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花生供给情况

在全球油料市场中,花生产量仅次于大豆、菜籽、葵花籽和棉籽排在第五位。花生起源于南美洲,种植区主要集中在40N至40S之间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亚洲是种植规模最大的地区,占全球花生种植总面积的比重接近70%,除中国和印度外,印度尼西亚、缅甸、孟加拉国、越南等国也有花生种植。非洲花生种植规模仅次于亚洲,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坦桑尼亚等是主要的花生生产国。美洲花生种植规模居各大洲第三位,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巴西及北美洲的美国是花生的重要生产国。

自2007年至今全球花生产量整体以阶梯式上涨为主,第一阶段2007-2009年涨19.83%至第二阶段2010-2015年,第二阶段涨14.41%至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而后基本稳定在46-47百万吨。

全球花生产量较为集中,2018年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印尼、美国、阿根廷及巴西七国种植面积之和占全球花生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中国、印度、美国、尼日利亚、苏丹、缅甸、阿根廷等11国花生产量占全球花生总产量的80%以上。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花生种植国,不过由于其单产水平远低于中国,其国内花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占比为13.64%。中国花生产量世界第一,占全球花生总产量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6%以上。2019年我国花生单产达3.768吨/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2、进出口贸易状况

阿根廷、印度、美国是全球前三大花生出口国,2019年三个国家的花生出口量分别占全球花生出口总量的20.3%,19.89%和15.68%。此外,花生主要出口国还有中国和巴西。据USDA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花生出口总量为427万吨,其中阿根廷花生出口量为95万吨(占比22.25%),印度花生出口量为85万吨(占比19.91%),美国花生出口量为72.6万吨(占比17.00%),中国花生出口量为60万吨(占比14.05%),巴西花生出口量为30万吨(占比7.03%)。

分国别看,全球花生出口结构与产量结构差异较大。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花生生产国,2019年、2020年花生出口量均小于阿根廷、印度和美国。中国花生主要用于国内消费,出口量占本国产量的比重仅为3.43%,而且随着国内供需缺口的拉大,中国花生进口量已经超过出口量成为花生净进口国。同样的尼日利亚作为全球第三大花生生产国,其花生全部用于国内消费,基本无对外出口。阿根廷花生国内消费量较低,主要用于出口,2019年阿根廷花生出口量占本国花生总产量的72%;而国内消费中压榨产生的花生油也主要用于出口。

欧盟,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和港澳等是全球花生的主要进口地,其中日本国内消耗的花生90%靠进口;欧盟花生对外依存度接近90%(主要来自阿根廷、美国、中国和巴西四国);韩国本国种植少量花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90%以上来自中国。另外,自2019年起,作为传统花生出口国的中国也加入到花生进口大国阵营。

3、全球花生的消费状况

全球花生消费基本成逐年增长态势。不过近几年随着全球花生产量趋稳,花生消费量增速逐年放缓,总体维持小幅增长。

全球花生消费则较为集中,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美国、印尼等五个国家花生消费量占全球花生消费总量的65%,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花生消费国,2019年其国内花生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高达39%,远高于第二大消费国印度的11.5%,另外,尼日利亚、美国、印尼花生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23%(388.3万吨)、4.11%(194万吨)和3.09%(146万吨)。

各国间花生消费结构又有很大的差异。国内花生压榨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食品用花生;印度也主要以油用为主。而欧美、日、韩、印尼等国花生则以食品用为主,压榨量占比很小,其中美国花生总产量的70%以上用于食品加工,欧盟各国的花生有90%以上用于食用,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花生食用比重也高达70%~90%。所以在全球花生消费结构中食用占比要高于油用占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